妙法蓮華經(jīng)
《妙法蓮華經(jīng)》,簡稱《法華經(jīng)》,(梵語: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鳩摩羅什譯,七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馀字,收錄於《大正藏》第9冊,經(jīng)號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ndari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為喻...[詳情]
妙法蓮華經(jīng)文句纂要
妙法蓮華經(jīng)文句纂要卷第三
隋章安尊者 灌頂 結(jié)集
陳隋天臺 智者大師 說
唐荊溪尊者 湛然 述記
閩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
△先申品目,次釋經(jīng)文 今初
妙法蓮華經(jīng)譬喻品第三
釋譬喻品,先總釋,譬者,比況也。喻者,曉訓(xùn)也。托此譬彼,寄淺訓(xùn)深,前品廣明五佛長行偈頌,上根利智,圓聞獲悟,中下之流,抱迷未遣,大悲不已,巧智無邊,動樹訓(xùn)風(fēng),舉扇類月,使其悟解,故言譬喻。
別釋者,以世法,比出世法,因于曾有,聞未會有,踴躍歡喜,如經(jīng)。世間父子,譬出世師弟(世界悉)。又以世生法,比出世生法,使蒙佛音教,不失大乘,如經(jīng)。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珍玩之具(為人悉,世生法者,即三車也。故云珍玩。出世生法,三乘法,引歸一乘,故云不失)。又以世滅,比出世滅,我已得漏盡,聞亦除憂惱,如經(jīng)。我為其父,應(yīng)拔其苦難,令免燒煮(對治悉,世滅法者,三界業(yè)火,滅報身,喻引實相火,滅無明也)。又以世不生不滅,比出世不生不滅,令其安住實智中,我定當(dāng)作佛,如經(jīng)。乘是寶乘,直至道場,當(dāng)知佛以一音,說于譬喻。巧令中下,得四悉檀益,故言譬喻品也(第一義悉,世不生滅者,即大車也。父之本有故不生,至處不壞,故不滅。出世不生不滅者,性德本有故不生,修德果常,故不滅。以信解中,聞譬歡喜等,是故四悉,俱譬父子。然前之三悉,寄以施權(quán),第一義悉,方約顯實。當(dāng)知三悉,即第一義之弄引也)。
約教解者,佛意本贊佛乘,為物不堪,尋念先佛,大悲方便,趣于鹿苑,稱贊三車,二乘以中下自濟,恩不及人,菩薩駕牛,運他出火,故名摩訶薩。此三藏教中譬喻也○又三人同畏燒煮,聲聞如獐,直去不回,緣覺如鹿母,并馳立顧,菩薩如大象,身捍刀箭,全群而出。涅槃云:兔、馬、象,此通教中譬喻也○又三乘發(fā)心近,緣理淺,智慧弱,斷通惑,不能盡邊到底,非波羅蜜。菩薩發(fā)心久達,理深智強,斷別惑,窮源盡性。大品云:二乘如螢火,菩薩如日光,此別教中譬喻也○又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如斯之人,易可化度,不令如來,生于?啵缛A嚴中即事而真,不須譬喻,為未入者,四十余年,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今日王城,決定說大乘,普令一切,開示悟入佛之智慧,不令一人,獨得滅度,如今如始(法華即華嚴),如始如今(華嚴即法華),無二無別。上根利智,聞即能解,不令如來,生于?啵嗖豁毱┯,秪為中下,動執(zhí)生疑,躊躇岐道,故須今日大車譬喻而得利益,是名圓教中譬喻也(僭補曰:華嚴即事而真,法華世相常住,同明佛慧,但化儀有始終之異,恐惑者不了。故大師自會云:如今如始,如始如今,無二無別,如是。則華嚴法華,為如來一朝大化之始終關(guān)鍵,究竟平等。故后文云:若華嚴中能受,不俟鹿苑,開一為三,后代有于二經(jīng)分優(yōu)劣者,不唯不明佛心,抑亦不明智者之心也)。
本跡觀心例可解,不復(fù)記(本跡譬,具釋名中本跡蓮華三喻,觀心譬者,空如白牛,假如具度,中如車體,及至三一圓融,是圓觀心也)(先申品目竟)。
△次釋經(jīng)文,前品法說有五段,一法說,二領(lǐng)解,三述成,四授記,五四眾歡喜。法說一段始竟四猶未了以前品文多,寄于譬喻品題之后耳○今初第二身子領(lǐng)解段,領(lǐng)其所聞,述其所解,長行隨與解合說,偈中領(lǐng)與解各陳,故言領(lǐng)解段。文有二,初經(jīng)家敘,二身子自陳,初為二,初內(nèi)解。
爾時舍利弗,踴躍歡喜。
內(nèi)解在心名喜,喜動于形名踴躍。從妙佛,聞妙法,得妙解,若值一喜,尚復(fù)欣忭,況三喜具足,寧不踴躍?文云: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踴躍,內(nèi)外和合,致此歡喜,即世界釋也。又改小學(xué)大,棄貧事草庵,受富豪家業(yè)。文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是故歡喜,此為人釋也。又憂悔雙遣,疑難并除,內(nèi)外妨障,廓然大朗。文云:我已得漏盡,聞亦除憂惱,是故歡喜,此對治釋也。又佛子所應(yīng)得者,皆已得之。文云:安住實智中,我定當(dāng)作佛,此第一義釋也。本跡釋者,身子久成佛,號金龍陀,跡助釋迦,為右面智慧弟子,始從外道,拔邪歸正,示乳味歡喜,利益凡夫,次示酪味歡喜,利益賢圣,次示生酥熟酥歡喜,利益菩薩。今作醍醐,入佛知見歡喜,利益學(xué)佛道者,如此等歡喜,皆跡所為也。
△二外儀。
即起合掌,瞻仰尊顏。
敘外儀者,即起合掌,名身領(lǐng)解。昔權(quán)實為二,如掌不合,今解權(quán)即實,如二掌合。向佛者,昔權(quán)非佛因,實非佛果,今解權(quán)即實,成大圓因,因必趣果,故言合掌向佛。瞻仰尊顏者,表其解實,實即佛境,非方便法,瞻仰尊顏,無余思念,表開佛知見,意解于實,亦即解權(quán),身領(lǐng)于權(quán),亦解于實,互舉一邊
△二身子自陳,文為二,初長行,二偈頌,初文為三,一標三喜章,二釋,三結(jié)成。今初。
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踴躍,得未曾有。
今從世尊,標我身見佛身,故名身喜。聞此法音,依于佛口,聞而歡喜,故言口喜。得未曾有,是我意解佛意,故名意喜。是標三喜也
△第二釋者,提昔之失,顯今之得,有三,初明昔不見佛失。
所以者何(至)失于如來無量知見。
昔佛為菩薩授記,我不預(yù)斯事,見佛義遠,既不見佛,故無身喜。聞如是法者,若日照高山時,密有聞義,顯如聾啞,不得道聞如是法也。秖是方等教中,聞大乘實慧,與今不殊,故言聞如是法也。受記者,亦是方等中,與菩薩記,二乘不預(yù)斯事,甚自感傷,思益凈名中,聞褒大折小,內(nèi)疑而外鄙,名為感傷。失一切知見者,失佛眼之見,失佛智之知也
△二明昔不聞法失。
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至)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良以身處山林,心執(zhí)小道,則不聞法,故無口喜。我常獨處者,思過之所也。同入法性者,正出其過,執(zhí)所入之一理,疑于三教之能門,一理既同,而我失知見,三教既異,而菩薩受莂,受莂則如來有, 偏,所以成過,今述此失,故言悔過。是我等咎者,由我迷權(quán),何關(guān)理教,由我惑實,何關(guān)佛偏,追述昔非,仰謝如來,是為引過自歸也(僭補曰:同入法性者。華嚴經(jīng)云: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于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但以甚深無礙智,此偈前二句,明二乘同入法性,后二句,明二乘保證偏真,不得無礙智,從空出假,凈佛國土,教化眾生,圓滿菩提也。身子至此,始知自悔引咎耳)。
△三明意無解之失。
所以者何(至)終日竟夜每自克責(zé)。
良以不待說所因,則無實解。又不識方便,故無權(quán)解。解無故,故無意喜,昔失既彰,今得自顯,不待說所因者,自責(zé)不解實也。不解方便者,自責(zé)不解權(quán)也。所因二義,一不受待對于前(華嚴),二不停待于后(法華),初照高山,明三諦之慧,是得佛因,以此待對于我,而我不受,失之于前(釋不受華嚴),世尊法久后,要當(dāng)說真實,我不停待于此(釋不待法華),兩楹問,【匆/心】【匆/心】取小,不解實權(quán)(僭補曰: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者,是身子自述其過,謂中途取證,猶如豌豆,收之太早也。維摩詰經(jīng)云: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fù)發(fā)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能生于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何者?以此是學(xué)位,非證位也。華嚴第八不動地菩薩證無生忍,以此菩薩,本愿力故,諸佛世尊,親現(xiàn)其前,三加七勸,與無量起智門。若諸佛不與此菩薩起智門者,彼時即入究竟涅槃,棄舍一切利眾生業(yè),以諸佛與如是等無量無邊,起智門故,于一念頃,所生智業(yè),從初發(fā)心,乃至第七地所修諸行,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分不及一等,政與此同,但華嚴圓頓,鹿苑三藏異耳)。
△第三結(jié)成三喜二,先結(jié)。
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至)快得安隱。
從佛,結(jié)身喜,聞法,結(jié)口喜,斷諸疑悔,結(jié)意喜也
△二成。
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
乃知真是佛子,是近佛,結(jié)身成也。從佛口生,結(jié)口成也。從法化生,是結(jié)意成,如此消文,文盡理彰也(初長行竟)。
△二偈頌,有二十五行半,為三,一標三喜,二釋三喜,三結(jié)成。今初一行,頌標三喜。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聞是法音,得所未曾有,心懷大歡喜,疑網(wǎng)皆已除。
舉我聞,兼得佛,謂親從佛聞也
△第二二十二行,頌釋三喜,又為三,今初一行半,頌見佛喜。
昔來蒙佛教(至)聞亦除憂惱。
長行明失知見,頌中明不失大乘,上論失論遠頌論近論得,互現(xiàn)耳
△第二有十一行,頌上不聞法,又為二,初九行,頌上身遠故不聞。
我處于山谷(至)令眾至道場。
我常于日夜者,生死為夜,涅槃為日,為生死中有涅槃,為生死外有耶?若得悟時,二疑雙遣。又生死涅槃俱為夜,此疑得除名為日,日出時,二疑雙遣。又世人二種,一草創(chuàng)學(xué)大,二習(xí)小入大,捔其事相,直入者劣,例如從阿毗曇中入者勝,菩薩亦應(yīng)爾。于華嚴中入者,化道應(yīng)弱,五味洮汰入者勝
△第二兩行,頌著邪保證,故不聞法,邪見是凡人著,保證是二乘著,俱不聞法。
我本著邪見(至)得至于滅度! 鞯谌判邪,頌上心得。解喜。
而今乃自覺(至)謂是魔所為。
上明不待所因,不解方便,頌中明得所因,又解方便,聞當(dāng)作佛,是所因。聞五佛道同,是解方便;ワ@一邊,五佛章,即是領(lǐng)文也(二釋三喜竟)。
△第三二行半,頌上結(jié)成。
聞佛柔軟音(至)教化諸菩薩。
。ǖ诙I(lǐng)解段竟)
△第三述成段,上身子自陳得悟,今如來述解非虛,文有三。一昔曾教大,二中忘取小,三還為說大。所以引昔曾教,述其見佛之緣。若中忘取小,述其憂悔聞法之緣。還為說大,述其悟解不虛,成上三意也。今初。
爾時佛告舍利弗(至)我以方便引導(dǎo)汝故生我法中。
無上道者,十住毗婆沙論,有七無上,兩重釋之。初釋者,一身無上,謂相好。二受持無上,謂自利利他。三具足無上,謂命見戒。四智慧無上,謂四無礙。五不思議無上,謂六波羅蜜。六解脫無上,能壞二障。七行無上,謂圣行梵行。次釋者,謂身無上,名大丈夫。受持無上,名大慈悲。具足無上,名到彼岸。智無上,名一切智。不思議無上,名阿羅訶。解脫無上,名大涅槃。行無上,名三藐三佛陀。菩薩瓔珞十三云:道當(dāng)清凈,穢濁非道,道當(dāng)一心,多想非道,道當(dāng)知足,多欲非道,道當(dāng)恭敬,憍慢非道,道當(dāng)檢意,放逸非道,道當(dāng)顯曜,自隱非道,道當(dāng)連屬,無行非道,道當(dāng)覺悟,愚惑非道,道當(dāng)教化,矜吝非道,道近善友,習(xí)惡非道,如是等種種明無上道,今經(jīng)以圓通為無上道,若偏若次,皆他經(jīng)所論(今經(jīng)以圓通為無上道者,即是圓無上家之道,名無上道。一一無上,皆具諸道之無上也。若偏若次者,偏是藏通,次是別教也)。長夜隨我受學(xué)者,昔雖大化,未破無明,惑闇心中,隨佛受學(xué),了因雖遠,猶尚不滅,況今真悟?qū)幪?故舉曾教,述見佛不謬也(昔雖大化等者,界內(nèi)無明,亦未曾破,故云惑暗。若初心圓修,縱未破見思,所聞一句,納種在識,永劫不失,以暗望明,暗尚非謬,真悟?qū)帒]?惑暗者,指六根已前,六根雖即,未破無明,似位不退,且名不暗)。我以方便,生我法中者,此義有兩牽,若昔以大化,今生大解,此屬初意。若令免惡道,權(quán)以小引,此是第二意
△二中忘取小。
舍利弗,我昔教汝志愿佛道(至)而便自謂已得滅度。
從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者,自有中途廢大習(xí)小,名中途悉忘。而便自謂已得滅度,亦是而今悉忘。由汝忘大愿,即習(xí)小,致有憂悔,而得聞法不虛也
△三還為說大。
我今還欲令汝憶念(至)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愿,即是述其得解不虛,先施權(quán)教,成其中途小善,后顯真實,遂其本愿大心也(第三述成段竟)。
△第四授記段,前自陳佛印竟,是故與記。若得大解,自知得佛,何俟須記?記有四意,一昔未記二乘,而今須記,二中下未悟,以記勉勵之,三令聞?wù)呓Y(jié)緣,四滿其本愿,是故記也。有長行偈頌,長行為十,一時節(jié)。
舍利弗,汝于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
△二行因。
供養(yǎng)若干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
△三得果。
當(dāng)?shù)米鞣鹛栐蝗A光如來(至)天人師佛世尊。
釋十號甚多,且記一種。無虛妄,名如來。良福田,名應(yīng)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還來,名善逝。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無與等,名無上士。調(diào)他心,名丈夫。為眾生眼,名天人師。知三聚,名為佛(一正定聚,二邪定聚,三不定聚)。具十號,名婆伽婆(此云世尊)
△四國土。
國名離垢(至)其傍各有七寶行樹常有華果。
△五說法。
華光如來(至)以本愿故說三乘法。
會義云:準同釋迦,故云亦以。舍利弗下,釋疑也。疑曰:如上所明,佛出五濁,事不獲己,方便說三,今華光佛土,清凈若此,胡亦以三乘化耶?釋曰:以本愿故。本愿者,據(jù)大悲空藏經(jīng)云:舍利弗曾于六十劫行菩薩道,因婆羅門乞眼退時,愿成佛日,開三乘法也。又極樂國土彌陀,亦以三乘施化,良由悲愿深重,攝取帶業(yè)往生之人,非藉三乘,不能漸入,大約凡圣同居土中,不論是凈是穢,施三者多,純一者少也
△六劫名。
其劫名大寶莊嚴(至)其國中以菩薩為大寶故。
△七眾數(shù)彼諸菩薩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至)充滿其國。
△八壽量
舍利弗華光佛壽(至)其國人民壽八小劫。
△九補處。
華光如來(至)其佛國土亦復(fù)如是。
△十法住久近。
舍利弗是華光佛滅度之后(至)亦三十二小劫。
大論四十八云:舍利弗正法三十二小劫者,三災(zāi)饑病刀滅眾生者,名小劫。又直是時節(jié)名小劫,如說法華經(jīng)六十小劫,亦是時節(jié)數(shù)耳。非三災(zāi)滅外物為小劫也(初長行竟)。
△二偈頌,有十一行半,為二,初十行,頌上九意,略不頌補處,長有供養(yǎng)舍利。后一行半結(jié)嘆,初一行超頌得果。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舍利弗來世,成佛普智尊,號名曰華光,當(dāng)度無量眾。
△第二一行追頌行因。
供養(yǎng)無數(shù)佛,具足菩薩行,十力等功德,證于無上道。
十力等者,即指佛果,方名為力,初住分得,名為功德。所言等者,非唯供佛,兼凈土行,或可由得十力功德分故,成初住記。若引大論菩薩有十種力分者,此明入住菩薩,具足十力因耳
△第三半行,超頌劫名。
過無量劫已,劫名大寶嚴。
△第四一行半,頌國凈。
世界名離垢(至)常有華果實。
△第五一行半,頌菩薩眾數(shù)。
彼國諸菩薩(至)善學(xué)菩薩道。
△第六半行,頌說法。
如是等大士,華光佛所化。
△第七二行,頌壽量。
佛為王子時(至)壽命八小劫。
△第八一行半,頌法住久近。
佛滅度之后(至)像法三十二。
△第九半行供養(yǎng)舍利。
舍利廣流布,天人普供養(yǎng)。
△第二一行半結(jié)嘆。
華光佛所為(至)宜應(yīng)自欣慶。
宜應(yīng)自欣慶者,成初入歡喜位之解也。初住能百佛世界作佛,行地倍是(第四授記段竟)。
△第五四眾領(lǐng)解段,有長行偈頌,長行三,初經(jīng)家敘眾喜。
爾時四部眾(至)心大歡喜踴躍無量。
△次陳供養(yǎng)
各各脫身所著上衣(至)雨眾天華。
云各各脫衣等者,通語四眾八部。言上衣者,即出家二眾大衣也。若論三衣,俱不可舍,以西方法,多但三衣,如大品中,三百比丘,聞般若已,皆以僧伽黎而用供養(yǎng)。論中或云:亡相為法;蛟飘(dāng)日更得。經(jīng)云而自回輪者,表聞身子得記,法性自然而轉(zhuǎn),因果依正,自他悉轉(zhuǎn)
△三正領(lǐng)解二,初領(lǐng)開權(quán)。
而作是言,佛昔于波羅奈,初轉(zhuǎn)*輪。
△次領(lǐng)顯實。
今乃復(fù)轉(zhuǎn)無上最大*輪。
經(jīng)言最大*輪者。最,是今經(jīng)圓中開也。大,是人等四種妙也(四一);蚓车仁ㄊ睿;蚍鸬热ǘ墸C罘ㄖ,名妙*輪。此略對初后,不述中間方等般若,具如玄文(初長行竟)。
△二偈頌,有六行半,為二,初二行,頌上開權(quán)顯實。
爾時諸天子,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昔于波羅奈(至)少有能信者。
△后四行半,自述得解,隨喜回向。
我等從昔來(至)盡回向佛道。
我等亦如是者,如身子之領(lǐng)解,如身子被述成,如身子得記也。問:迦葉善吉,諸大聲聞尚未得解,四眾何人,而先獲悟?答:四眾天人,亦具三品,上根同身子,中下可知。又解,身子迦葉,并是權(quán)行,中下未開,故迦葉滿愿,示同不解。凈名云:眾生未愈,菩薩亦未愈也(法說周竟)(僭補曰:譬喻品題,應(yīng)立在此,譯師立前者,所謂調(diào)卷是也)。
△第二大段,為中根譬說周,文有四品,此一品正是譬喻開三顯一。信解,明四大弟子等中根得解。藥草,如來述成,授記與決,此四番皆約譬說。下三品皆約因緣,陳如明系珠緣而領(lǐng)解,阿難引空王緣而獲記。又例法說,應(yīng)有中根四眾歡喜,而今無者,一謂經(jīng)家存略,二例前后可知,后文在法師品中(云云)。譬說文為二,一請,二答。請為三,一自述無疑,二述同輩有惑,三普為四眾,自述如文,同輩是同行,四眾是化境,今新運大悲,則普為請。今初自述。
爾時舍利弗(至)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二述同輩。
是諸千二百心自在者(至)皆墮疑惑。
佛常教化下,執(zhí)昔三教(三乘)也。而今于世尊前下,執(zhí)昔一理也。昔說三是究竟,今又說一是真實,矛盾致迷,故言皆墮疑惑
△三為四眾普請。
善哉世尊,愿為四眾,說其因緣,令離疑悔。
因緣者,前三后一之因緣也(第一請竟)。
△第二佛答,文為二,一發(fā)起,二譬喻。發(fā)起為二,一抑,二引(抑令憤勇,引令速進)。今初抑。
爾時佛告舍利弗(至)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故。
我先不言下,指上明權(quán),皆為菩提,指上顯實,皆為化菩薩,無有二乘。若權(quán)若實,皆入佛道,無住涅槃。上已明言,云何執(zhí)教?迷闇不解,如此責(zé)是抑也
△二引,復(fù)立譬喻,發(fā)明前義以引接之。
然舍利弗(至)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然舍利弗今當(dāng)下,是引接安慰,前斥既切,恐鄙懟自沉,今許其譬喻,更明此義。若能解者,猶稱智也(第一發(fā)起竟)。
△二正譬說,有長行偈頌,長行有開譬,合譬。開譬為二,一總,二別?偲┽屽日轮薪裎乙嗳缡莾尚匈,略頌上開權(quán)顯實,為此總譬作本。別譬,譬釋迦章中我以佛眼觀見下,四十一行半偈,廣頌上開權(quán)顯實六意,為此別譬作本。總譬有六,一長者,二舍宅,三一門,四五百人,五火起,六三十子。長者譬于我,即釋迦一化之主也。舍宅,譬上處所。安隱對上三界不定隱也。一門,譬上宣示佛道門也。五百人,譬上五道眾生也;鹌穑┥蠈Σ话搽[法,五濁八苦也。三十子,譬上知眾生性欲,三乘行人也。初長者譬有三,一名行,二位號,三德業(yè)。今初。
舍利弗若國邑聚落。
名如賓,行如主,行有親疏,名有近遠,故舉處所,以顯名行也。封疆為國最遠,宰治為邑居中,聚落是鄰閭最近。長者名行,遍此三處,近不見其細陋,遠但挹其高風(fēng)。口無擇言,身無擇行,意無擇法,名行相稱,真實大人。內(nèi)合如來三業(yè)隨智慧行,稱機施化,名稱普聞,德周法界也。又國邑聚落,皆如來果德,實報土為國,有余土為邑,同居土為聚落,從本垂跡,攝跡反本,名行相稱,無賓主之異,彪炳洋溢,遍三土也
△二位號。
有大長者。
位號為三,一世長者,二出世長者,三引經(jīng)帖文。世長者備十德,一姓貴,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耆,七行凈,八禮備,九上嘆,十下歸。姓則三皇五帝之裔,左貂右插之家,位則輔弼丞相,鹽梅阿衡,富則銅陵金谷,豐饒侈靡,威則嚴霜隆重,不肅而威,智則胸如武庫,權(quán)奇超拔,年則蒼蒼棱棱,物儀所伏,行則白圭無玷,所行如言,禮則節(jié)度庠序,世所式瞻,上則一人所敬,下則四海所歸,十德具,名大長者○二出世長者,如來,性則從真如實際中生,位則功成道著,十號無極,富則法財萬德,悉皆具滿,威則十力雄猛,降魔制外,智則一心三智,無不通達,年則早成正覺,久遠若斯,行則三業(yè)隨智,運動無失,禮則具佛威儀,心如大海,上則十方諸佛所共稱譽,下則七種方便而來依止,是名出世佛大長者○三以十德帖經(jīng),義足而闕一文,國邑聚落,有大長者,三處稱譽為大,豈非姓貴,長者,豈非位高,衰邁,豈非耆老,財富無量,豈非豐足,多有田宅,即分略周瞻,豈非智深,多有僮仆,豈非勢大,其家廣大,豈非德行師之,唯有一門,豈非禮節(jié),訓(xùn)人一路,多諸人眾,即下人所歸,但闕上人所敬一文,今以大字兼之,大人所知,故稱大也
△三嘆德業(yè)。
其年衰邁,財富無量,多有田宅,及諸僮仆。
德業(yè)有內(nèi)外,內(nèi)則智略,外則貲財。年高,博達古今,譬佛智德衰邁,根志純熟,譬佛斷德。財富,譬外德,無量,總譬萬德也。田宅,別譬也。田能養(yǎng)命,譬禪定資般若,宅可棲身,譬實境為智所托。略則十八空門,廣則無量空門。若論福德,無行而不修。若論智慧,無境而不照。故云多有田宅也。僮仆者,給侍使人,譬方便知見,皆已具足,和光六道,曲順萬機,即實智之僮仆也(一長者譬竟)。
△二舍宅。
其家廣大。
眾生穴穴,宅于三界,如來應(yīng)化,統(tǒng)而家之,故言廣大也
△三一門者,譬上種種法門,宣示于佛道也。
唯有一門。
光宅云曰:三界雖曠,九十雖多,論于出要,唯是佛教,故言一門(九十者,文語從略,即九十六也。九十六者,眾路也。若欲出宅,唯有一門,九十六道,雖各謂道真,如交橫馳走。經(jīng)云:唯有一道是正,余者悉邪)。今明若單理為門,理無通塞,何門之謂?單教為門,得經(jīng)者眾,何意不出?今取理為教所詮。文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得涅槃證。門又二,宅門,車門。宅者,生死也。門者,出要路也。此方便教之詮也。車者,大乘法也。門者,圓教之詮也。若宅門是車門,初三車救子,亦應(yīng)即是等賜大車。若所出門,非所入門,驗車宅異也(宅是所出,車是所入,宅門是所出之路,車門是所入之路)。
△四五百人者,譬上眾生,即五道也。
多諸人眾,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
△五火起,譬上安隱,對不安隱法,五濁也。有二,先出所燒之宅相,譬六道果報。次明能燒之火,譬八苦五濁。今初。
堂閣朽故,墻壁隤落,柱根腐敗,梁棟傾危。
堂譬欲界,閣譬色無色界,墻壁譬四大,隤落譬減損,傾危譬遷變,柱根譬命,梁棟譬意識,腐敗譬危殆不久,欲令易解,作觀釋之。堂譬身之下分,閣譬頭等上分,墻壁譬皮肉,隤落譬老朽,根柱譬兩足,腐敗譬無常,梁棟譬脊骨,傾危譬大期,周障屈曲,譬大小腸。又云譬心
△次明能燒之火。
周匝俱時,欻然火起,焚燒舍宅。
周匝者,八苦遍在四大四生,故言周匝。并皆無常,故云俱時。欻然,譬本無今有,本無此苦,無明故有。
△六三十子譬。
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
上知眾生性欲,曾習(xí)佛法,天性相關(guān),則子義成,性欲有異。若十,是菩薩子,二十,中乘子,三十,小乘子,此機俱得出宅,故名為子。無此機,是五百人,或者支佛,或小乘攝,出沒不同,皆言十者,悉有十智之性。故云:內(nèi)有智性,但無如實智性耳。上譬本二偈,先頌實,后頌權(quán),今總譬中,大意亦然(言十智者,謂世智、他心智,苦、集、滅、道智,法、比智,盡、無生智,略如玄文妙智中說)(總譬六義竟)。
△第二別譬,更為四,初長者見火譬,譬上佛眼觀見五濁,四行偈為本。二舍幾用車譬,譬上釋迦為五濁寢大施小,始坐道場下十七行半偈為本。三等賜諸子大車譬,譬上釋迦示真實相,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六行偈為本。四長者無虛妄譬,譬上我為諸法王二行半偈為本。就初見火,其文有四,其意但三,一能見,譬上我以佛眼觀見也。
長者見。
△二所見,譬上所見六道眾生也。
是大火,從四面起。
眾生身受心法,即宅之四邊,從此四邊,起凈樂等四倒,則八苦之火,眾苦皆集。若知身不凈,苦,無常等,即煩惱火滅
△三驚怖,譬上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也。
即大驚怖,而作是念(至)安隱得出。
即大驚怖者,念其退大善故驚,憂其將起重惡故怖,驚即對慈,念其無樂,怖即對悲,憂其有苦。我雖能于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者,即是釋成驚怖慈悲之義。雖,是未盡之辭,明佛以智慧力,能尋正教,見所詮諦,不為五濁八苦所危,故名安。四倒暴風(fēng)所不能動,故名隱。蕭然累外,故名得出,而眾生不爾,為火所燒,如來慈悲,猶為憂火所熾,故言雖也。經(jīng)言所燒之門者,今問,教為門者,此教為燒,為不燒?救云:教門不燒,佛教為門,能通所燒之人,所通之人被燒,則能通門名燒,如門內(nèi)人死,名門為衰,門實不衰。又問:若爾,教是常住,非有為法,若不爾,何故不燒?今解不爾。夫門有件有空,非件無以標門,非空無以通致,件可灰燼,空不可燒,教有能詮所詮,若非能詮,無以為教,若非所詮,何以得出?能詮可是無常,所詮非復(fù)無常,得教下所詮,故名安隱得出。能詮磨滅,故言所燒之門,不從所燒之門,何由安隱得出?藉于言教,契于所詮。大經(jīng)云:因無常故,而果是常,如此釋者,如經(jīng)于所燒之門也。若小乘無常教門,此從所燒門出,若大乘常住教門,文字即解脫者,此教即理,體達燒無燒而安隱得出。若就如來權(quán)智,即是從所燒門出。若就實智,體于所燒,安隱得出。故先作衣祴幾案出之不得,后以無常出之,即此意也
△四廣前所見之火,還是釋成驚怖之意。
而諸子等于火宅內(nèi)(至)心不厭患無求出意。
此總明眾生無知,于火宅內(nèi),樂著嬉戲者,著見名嬉,著愛名戲。又耽湎四見名嬉,唐喪其功名戲,著愛亦爾,耽湎五塵名嬉,空無所獲名戲,空生徒死,而無厭無離,如彼兒戲也。不覺不知者,都不言有火,名不覺。不解火是熱法,名不知。既不知火熱,不畏傷身,名不驚。不慮斷命,故不怖。眾生全不覺五陰八苦,不知四倒三毒,既不識惑,云何憂慮惑侵法身,傷于慧命,如是不覺于苦,不知于集,不驚傷道,不怖失滅,以不聞四諦教,則無聞慧,名不覺。不得思慧,名不知。不得見解,名不覺。不得思惟解,名不知。見諦即驚悟,思惟即厭怖。又不覺現(xiàn)在苦,不知未來苦。故下文云:現(xiàn)受眾苦,后受地獄等苦,即此義。逼身者,前五識身也。心者,第六意識心王也。以六七八三識,以心為根,故第六識,亦得稱心,謂身為八苦所逼,而心不厭患也。心不厭患者,不厭無常之苦,不患煩惱之集也。無求出意者,不修道求滅也。今謂火宅本譬五濁,嬉譬見濁,戲譬煩惱濁,不覺不知不驚不怖,譬眾生濁,火來逼身,苦痛切己,譬命濁,心不厭患,無求出意,譬劫濁,此與五濁相當(dāng)(第一長者見火譬竟)。
△第二舍幾用車譬,譬上寢大施小,上譬本我始坐道場下十七行半偈,分二。初六行半,用大擬不得,后尋念過去佛下十一行偈,用小擬得。初用大擬不得為二,初用勸門擬宜,二用誡門擬宜,就勸誡各三,一擬宜,二不受,三放舍。勸門三者,一譬上念用大乘勸門,于三七日,思惟是事,二明諸子不受,譬上無機,眾生諸根鈍,云何而可度?三放舍,譬上無機息化,我寧不說法,疾入于涅槃。今初。
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至)若以幾案從舍出之。
身手等者,引下合譬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以釋此譬,身譬神通荷負,手譬智慧提拔,依三昧斷德,則有神通。依智慧智德,則有說法。智斷之力,能成法身,此之智斷,還從勸誡兩門入,勸即為人悉檀,誡即對治悉檀,此二悉檀,為第一義悉檀而作方便。如來初欲勸門擬宜眾生,令眾善奉行,成就十力無畏,一切種智,而眾生不堪,次欲以誡門擬宜,令諸惡莫作,證大涅槃,而眾生不堪,無機息化,故知念用大乘,秖是勸誡兩悉檀定慧智斷耳(四教善惡,各有勸誡,今約圓說)。故上文云: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即其義也。前嘆長者其年衰邁,即譬智斷,智斷即是身手力也。衣祴幾案者,三藏法師云:衣祴是外國,盛華之器,貢上貴人用此貯之。今取合譬文,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贊如來知見力無所畏者,眾生不能以此得度。神力即是身,慧力即是手,如前說。知見譬衣祴,無畏譬幾,十力譬案,如來以神通發(fā)動此三法,以智慧宣說此三法,無機息化(僭補曰:衣祴幾案,約事,是避火出宅之具,約法,是一乘實相法門,身手有力,約事,能用衣祴幾案之人,約法,即如來神力智慧,所以不用者,以一乘法門,微妙難知,故言狹小,謂難出也。又諸子幼稚無知,戀著嬉處,不肯出,故舍之。用三車誘引,稱機得宜也)。
△二明諸子不受,譬上無機。
復(fù)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至)戀著戲處。
唯有一門而復(fù)狹小,門義如上說。今更明,一謂一理,一道清凈(華嚴經(jīng)云: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門謂正教,通于所通,以理純無雜,故言一。即理能通,故言門。微妙難知,故言狹小。教者,十方諦求,更無余乘,唯一佛乘,故言一。此教能通故言門,此教微妙,凡夫不知出處,是不知權(quán)。不知入處,是不知實。二乘因聞,少知出要,永不知入,菩薩雖自知出,亦不知入,奪七方便,皆不知入出。上文云:若但贊佛乘,眾生沒在苦,不能以教自通,將談無機,故言狹小。然上根圓因自修,行大直道,無留難故,故名為一。善行菩薩道,直至道場,故名為門,但以妙行難行,方便無機,故言狹小耳。明二萬億佛所,教無上道,大乘善根微弱名幼稚,若聞大乘,乃生謗毀,名未有所識也。戀著戲處者,前明善弱,此明惡強,即是因時深著見愛,果時深著依正,欲界著六塵,色界著禪味,無色界著定。上文云: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不堪聞大乘也
△三放舍,指此二句為放舍善誘也。
或當(dāng)墮落,為火所燒。
墮落有二,一者幼稚,憶本戲處,故墮落。二都無識,執(zhí)物不堅,故墮落。一譬著五欲,墮在三途,二譬善弱無識,謗毀大乘亦墮落三途,故放舍也(初用勸門竟)。
△第二用誡有三,一用大乘誡門怖之令出。
我當(dāng)為說怖畏之事(至)具告諸子汝等速出。
對治之相,如大品中說,四念是摩訶衍,以不可得故,異于小乘也。既著戲處,故說怖事,令得免五濁火,燒五陰舍,宜應(yīng)舍離。若久住著,必斷善根。故云:無令為火之所燒害
△二不肯信受。
父雖憐愍善言誘諭(至)何者為舍云何為失。
不驚不畏者,不生聞思,如上說。不識八苦五濁能燒善根,如不知火。不識陰界入法,是諸苦器,如不識舍。不知喪失法身之由,如不知何者為失
△三放舍,指此二句為放舍也。
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
背明向暗如東西,生死住還速疾如馳走,于中起見愛如戲,雖用大乘勸誡二門,擬之不受,故言視父而已(第一舍幾竟)。
△第二用車譬,譬上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下十一行偈,用小擬得,上文有四,今譬亦四,一者擬宜三車譬,譬上尋念過去佛,亦作三乘化也。二者父知先心所好譬,譬上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現(xiàn)。三者嘆三車譬,譬上正施三乘,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羅奈。四者適子所愿譬,譬上受行悟入,是名轉(zhuǎn)*輪也。今初。
爾時長者即作是念(至)令諸子等得免斯害。
大乘化功為父命,眾生大善為子命,大善若盡,即子命斷,子命斷,則化功亦廢,即父命斷。前言苦痛切己,猶是未死,今云必為所焚,即有死義也。上文于所燒之門,安隱得出,今云若不時出,必為所燒,此義云何?前得出者,即是法身出,今言若不時出,即是應(yīng)身同疾。眾生有善,與應(yīng)身時出,眾生善斷,不與應(yīng)身時出,即是俱為所焚也。今欲應(yīng)身擬宜,令其時出,從我今當(dāng)設(shè)方便,欲設(shè)權(quán)也
△二父知先心所好譬。
父知諸子先心(至)情必樂著。
其昔曾習(xí)小,是知先心,性欲不同,是知各有所好。又知眾生昔曾習(xí)大,習(xí)大未濃,是為大弱。如舍利弗六心中退,厭老病死,故以小接,是為小強。本曾習(xí)大,名知先心,中厭老死,名各有所好(六心退者,準瓔珞意,身子于十住第六心,因婆羅門乞眼,退菩提心,是為大弱,證阿羅漢果,是為小強也)。
△三嘆三車希有譬,譬上三轉(zhuǎn)*輪,謂勸、示、證。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后必憂悔(一勸轉(zhuǎn))。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游戲(二示轉(zhuǎn))。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dāng)與汝(三證轉(zhuǎn))。
示應(yīng)居初,隨經(jīng)次第,先勸后示,亦應(yīng)無失,證中皆與之言,正當(dāng)己證,亦令他證,故名為與。凈名經(jīng)云:三轉(zhuǎn)*輪于大千,其輪本來常清凈
△第四適子所愿譬,譬上受行悟入,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是名轉(zhuǎn)*輪。
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至)爭出火宅。
前偈本略,今譬事廣,廣明修因至果,依六句解義(言前偈本略者,譬本但云,是名轉(zhuǎn)*輪等也。廣明至六句者,賢合為四,見修為二,賢所以合者,四念法同,故為一。暖頂同退,故為一。忍不出觀,故為一。世第一無上,故自為一。見修道異,故各為一。廣如俱舍賢圣品中,此但略明)。一適愿者,四念機教相稱,此聞慧也。勇銳者,即是思慧,思心動慮,正勤方便也。二互相推排者,推四真理,排伏見惑,邪正未決,名為互相。此入修慧,屬暖頂位也。三競者,競?cè)倮硪病4耸侨谭ㄎ,競(cè)倮恚跤^三十二諦,競?cè)ふ娴溃罂s觀趣苦法忍也(忍法位,初觀三十二諦者,上下各有十六行相,上下合論,故三十二。欲界苦諦下,觀苦空無常無我。集諦下,觀集因緣生。滅諦下,觀滅盡妙離。道諦下,觀道正跡乘,共十六諦。上二界同一定地,共一四諦,亦觀十六諦,是為上下共觀三十二諦也。其觀法在忍位中,有下中上三忍不同,下忍初觀欲界四諦,修十六行。又類觀上二界四諦,修十六行,共三十二行,名下忍位。中忍所觀三界上下八諦三十二行,與下忍同,但其中有減緣減行之別,所謂減緣必減行,減行未必減緣,行即十六行,緣是所緣四諦之境也。共有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名中忍位。唯留欲界一行,并所緣苦諦,名上忍位。故云縮觀苦諦,趣苦法忍是也。略如四教儀集注,廣如玄文釋簽)。四共者,是世第一法位,同觀一諦(苦諦),與苦法忍四觀不別也。五馳走者,入見道十五心,速疾見理(入見道十五心速疾見理者,世第一后心,苦忍真智,于八諦下,發(fā)八忍八智,總十六心,有門以十五心名見道,為初果,至十六心去,是修道,二三果位也)。譬上便有涅槃音,見道之中,分得涅槃也。六爭出者,思惟道也。爭出三界,成無學(xué)果,斷思惟盡,方出火宅,即譬上偈,及以阿羅漢,法僧差別名也。觀心解者,中道正觀,直觀實相,心法相稱,名適所愿,境無邊故,觀亦無邊,名勇。境研心利,名銳。心境相研,名互相推排,心王心數(shù),緣境速疾,名競共馳走。遍歷一切陰界入等,無非實相,名為出火宅也(第二舍幾用車譬竟)。
△第三等賜諸子大車譬,譬上顯真實相,此文為四。一父見子免難歡喜譬,譬上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至今我喜無畏兩行一句偈為本。二諸子索車譬,譬上大乘機發(fā),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皆來至我所兩行偈為本。三等賜諸子大車譬,譬上于諸菩薩中,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三句為本。四諸子得車歡喜譬,譬上菩薩聞是法,疑網(wǎng)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dāng)作佛一偈為本。上法說中,先明機發(fā),次說障除,佛喜無畏,今譬中先明免難,后明索車。若具足論,應(yīng)作四句,有先障除,后機發(fā),如四大聲聞等,于三藏中障除,大品末,法華初,大機始發(fā)。二障未除,大乘機發(fā),如華嚴中及法華中諸凡夫眾,得入佛慧者,余兩句如上說(上說者,自有障即除,機即發(fā),如說無量義時,證二乘果,大機即發(fā),自有障未除,大乘機未發(fā),如五千退席者)。方便品明佛喜,無畏,此中諸子歡喜,以子喜故,其父亦喜,共成一意。今初父見子免難歡喜譬。
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至)歡喜踴躍。
就免難中具二義,謂免難,歡喜。若子未免難,父則憂念。若得離火,心即泰然。故免難歡喜,得為一譬以子歡喜,其父亦喜,得譬佛喜也。四衢道中者,正譬四諦,四諦觀異,名為四衢。四諦同會見諦,如交路頭,見惑雖除,思惟猶在,不名露地,三界思盡,名露地。住果不進,故云而坐,不為見思所局,故云泰然。生滅度安隱想,故言歡喜也
△第二諸子索車譬。
時諸子等各白父言(至)愿時賜與。
后偈云:愿賜我等三種寶車,文無索字。義者,依此請辭,明索車耳。譬上大乘機發(fā)。會義云:三車以譬三乘果位,為求三乘果,所以出三界,既出三界已,實無三乘果證可得,而又方等彈訶,般若淘汰。今經(jīng)彰言,方便非實,所以殷勤三請,名為索車。指昔所許三權(quán),正是請今一實,故名大乘機發(fā)也。須知在方等時,屢被挫折,不知所云,便有機索,至般若時,轉(zhuǎn)教付財,但自未知得與不得,便有情索。今法華會,發(fā)言三請,更加口索也
△第三等賜大車譬,有二,一標兩章門,二廣兩章問。今初標。
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
各賜諸子者,標等子也。等一大車者,標等車也。何者?以子等故,則心等,譬一切眾生等有佛性,佛性同故,等是子也。第二車等者,以法等故,無非佛法,譬一切法,皆摩訶衍,摩訶衍同故,等是大車。而言各賜者,各隨本習(xí)四諦,六度,無量諸法,各于舊習(xí),開示真實,舊習(xí)不同,故言各。皆摩訶衍,故言大車(而言下,卻以子等釋車等疑,既云車等,何以各賜?昔習(xí)不同,諸位不一,至此所說,無非一乘,何以故?若一人不遍,不名子等,且云本習(xí),應(yīng)遍諸法,一物不與,不名賜等,所以色心,逆順,依正,行理,因果,自他,解惑,小大,慧福,故知等賜。秪是開彼三乘六道,無非一如,故一一如,無不遍攝遍具遍入,一切眾生,誰無四方道場之分,誰不理有大車具度,待時待緣,是故爾耳。故至今日,方云各賜)。
△二廣兩章門,有二,一廣車,二廣心。廣車又二,一廣車體,二釋有車之由。敘車體中三,先敘高廣,次明白牛,后明儐從。今初。
其車高廣眾寶莊校(至)安置丹枕。
假名車有高廣相,譬如來知見深遠,橫周法界之邊際,豎徹三諦之源底,故言高廣也。眾寶莊校者,譬萬行修飾也。周匝欄楯者,譬總持,持萬善,遮眾惡,四面懸鈴者,譬四辯下化也。張設(shè)幰蓋者,譬四無量,眾德之中,慈悲最高,普覆一切也。珍奇雜寶而嚴飾之者,真實萬善,嚴此慈悲。大經(jīng)云:慈若具足十力無畏,名如來慈,慈中行布施等,寶繩交絡(luò)者,譬四弘誓,堅固大慈心也。垂諸華纓者,譬四攝神通,悅動眾生,亦譬七覺妙鬘也。重敷婉筵者,譬觀練熏修,一切諸禪,重沓柔軟也。安置丹枕者,若車外枕,車若駕運,隨所到處,須此支昂,譬即動而靜,即靜而動。若車內(nèi)枕者,休息身首,譬一行三昧,息一切智,一切行也。丹,赤光,譬無分別法也
△次明白牛。
駕以白牛膚色充潔(至)其疾如風(fēng)。
駕以白牛者,譬無漏般若,能導(dǎo)諦緣度一切萬行,到薩婆若,白是色本,即與本凈無漏相應(yīng),體具萬德如膚充,煩惱不染如色潔。又四念處為白牛,四正勤中二世善滿如膚充,二世惡盡如色潔,四如意足,稱行者心,如形體姝好,筋譬五根,住立能生義也。力譬五力,摧伏干用義也。行步平正,以譬定慧均等。又譬七覺調(diào)平,其疾如風(fēng)者,八正道中行,速疾到薩婆若
△后明儐從。
又多仆從而侍衛(wèi)之。
仆從者,譬方便波羅蜜能屈曲隨人,給侍使令,眾魔外道,二乘小行,皆隨方便智用。故凈名云:皆吾侍也。又果地神通,運役隨意,即仆從也
△二釋有車之由。
所以者何,是大長者,財富無量,種種諸藏,悉皆充溢。
由如來果地;蹐A滿,名財富無量。種種諸藏充溢者,行藏,理藏。一切法趣檀尸忍等,是趣不過者,是約行為如來藏。一切法趣陰入界根塵等,是趣不過,即是約理明如來藏。自行此行理名充,化他名溢,實智滿名充,權(quán)智滿名溢,入中道名充,雙照故名溢,非但藏多,又皆充溢,何法不是摩訶衍,故大乘法財無量也(一廣車等竟)。
△二廣心等,文二,一廣心,二釋。今初。
而作是念我財物無極(至)各各與之不宜差別。
廣心等者,財富無量,是子無偏,是故心等。若富而非子,是子而貧,則不得等。今七寶大車,其數(shù)無量,若教若行,皆摩訶衍,即財多也。各各與之,不宜差別者,不移本習(xí),而示真實,如身子于智慧開佛知見,具一切佛法,目連于禪定開佛知見,具一切佛法,余人例爾。又方等般若,念處正勤,根力覺道,種種異名,皆開示實相,歷一切法,亦復(fù)如是,故言無量也
△二釋。
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給一國,猶尚不匱,何況諸子。
初釋財多,尚周一國,況復(fù)諸子,譬大圓因,遍該善惡,況佛知見耶?次釋子等者,非子尚充,況是子耶?譬佛無緣者尚度,況有緣子耶(二廣心等竟)。
△第四諸子得車歡喜譬,譬上受行悟入也。
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
本求羊鹿水牛,期出分段,今得白牛,盡于變易,過本所望,豈不歡喜(僭補曰:棗柏李長者頌云:一切眾生金色界,白凈無垢智無壞,智珠自在內(nèi)衣中,只欲長貧住門外,廣大寶乘住四衢,文殊引導(dǎo)普賢扶,肥壯白牛甚多力,一念遍游無卷舒,如是寶乘不能入,但樂勤苦門前立,不覺自身常住中,遣上恒言我不及)(第三等賜大車譬竟)。
△第四長者無虛譬,譬法王不妄,文三,一問,二答,三述嘆。今初。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至)寧有虛妄不。
佛問者,本但許三,而今與一,非虛妄不?欲令身子領(lǐng)實,故以虛妄問之
△第二答,為二。一免難不虛,二不乖本心不虛,各為三。今初免難不虛,三一標。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至)全其軀命非為虛妄。
△二釋。
何以故,若全身命,便為已得玩好之具。
釋者,命重身輕,全身免火,已得大寶,濟于重命,豈應(yīng)有虛(全于小乘五分法身,入空慧命,則為已得昔來所玩,況于火宅方便濟苦,本在大耶)
△三結(jié)況。
況復(fù)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濟之。
結(jié)免八苦之火,全五分之身,已是大寶,況二萬億佛所,大乘慧命,圓因成就,佛知見開,寧是虛妄
△第二不乖本心三,一標。
世尊,若是長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車,猶不虛妄。
初標不乖本心章,本知無三,意令不謗,不謗者,已不乖本心(不乖本心意者,此述長者本意,若小若大,俱有本心,大本為本,小本非本,許小不與,尚無所乖,況更與大,寧乖本意?如許少財,與小非妄,況與大位,得過于昔,寧乖本心?信知如來本非小化,所以財?shù)庥诜侄沃,位則超于二死之賤,二義兼?zhèn),何乖之有??/p>
△二釋。
何以故是長者先作是意(至)以是因緣無虛妄也。本知無小,意令不毀,既無毀因,不墮惡果,不與小車,不乖本意
△三結(jié)況。
何況長者,自知財富無量,欲饒益諸子,等與大車。
自知財富無量,欲饒益其子,等與大車,過本所望,是故不虛。結(jié)前章云:方便拔濟,譬于斷德神通之力。結(jié)后章云:財富無量,譬于智德辯說之力。前是子等故不虛,后是財?shù)裙什惶?/p>
△第三述嘆。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
有二善哉者,述其二不虛也。問:佛何不自說不虛?答:佛許三與一,自說為難,身子說不虛,取信為易(第四長者無虛妄譬竟)(第一開譬竟)。
△第二合譬,合上總別二譬,先合總譬中有六,今文皆合,小不次第,今初第一,合上第一長者,名行位號德業(yè)等,故云如來亦復(fù)如是。
舍利弗如來亦復(fù)如是(至)具足方便智慧波羅蜜。
無量德號,略舉十義,如上說。一切世間,將處所以定名行,上云國邑聚落,今合直云一切世間,通指同居,有余,實報,自體,皆是佛妙色妙心果報之處,而遍應(yīng)彼三處也。于諸怖畏等,合上嘆內(nèi)外德,內(nèi)是年高衰邁,識達則多,譬如來智斷,于諸怖畏,無明永盡,合上衰邁,顯斷德也。成就無量知見,合其年高,顯智德也。力無畏等,合上外德,財富無量也。神力者,深修禪定,能得神通,合上田也。智慧力,智必照境,如身之托處,合上宅也。具足方便波羅蜜合上諸仆從也
△二合上五百人,上云今我亦如是,安隱眾生故,安隱即慈悲也。
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慈悲是施化之本,一切是五道,恒為慈悲所被,合上五百人也
△三合上其家,以慈悲故,而生三界火宅。
而生三界,朽故火宅。
△四合上第六眾生有緣,親者前度,合上三十子,有三乘根欲也。
為度眾生。
△五合上安隱,對不安隱法,欻然火起。
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愚癡闇蔽,三毒之火。
△六合上第三一門,以種種法門,宣示于佛道也。
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教能詮理,尋理起行,即得菩提。故知教理共用,合上唯有一門譬也。若講說,令前后可解,一一須提方便品譬本,來勘合之,后去例爾(合總譬六段竟)。
△第二合別譬,別譬有四,初合見火譬,二合舍幾用車譬,三合等賜大車譬,四合無虛妄譬。初合見火譬有四,一合上我以佛眼觀見。
見。
今以一見字,合上第一能見之眼,即是如來寂照智眼能見也
△二合上所見之火,從四面起。
諸眾生為生老病死(至)如是等種種諸苦。
此中明八苦為火,四苦如文,貪著追求,求不得苦。后受地獄,天上人間,是五陰苦。愛離怨會如文,此之八苦,從四倒四面起也
△三合上所見火,譬諸子不覺不知。
眾生沒在其中(至)雖遭大苦不以為患。
不觀苦集故不厭,不觀道滅,故不求解脫,雖遭大苦不以為患,合上心不厭患,無求出意也
△四合上起驚怖。
舍利弗佛見此已(至)令其游戲。
第四合上第三起驚怖,我雖能于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意也。應(yīng)拔其苦難者,即大悲之力,與無量樂者,即大慈之力也(一合長者見火譬竟)。
△第二合上舍幾用車譬二,先合舍幾,次合用車。今初舍幾,上文有勸誡,今但合勸,不合誡,以勸善即誡惡,誡惡即勸善。上勸文有三,謂擬宜,無機,息化。今初。
舍利弗如來復(fù)作是念(至)眾生不能以是得度。
擬宜有身手衣祴等,但以神力者,合上身力,智慧力者,合上手力也。贊如來知見,合衣祴也。力無所畏,合幾案也。若佛初出,即用此擬,眾生不能以此得度也
△二無機不受勸。
所以者何是諸眾生(至)何由能解佛之智慧。
正由五濁障重,未免生死等火,大乘微妙,不能得入,故言何由能解佛之智慧。此一句,即合上唯有一門而復(fù)狹小也
△三合上放舍,無機息化,不然,或當(dāng)墮落,為火所燒也。此文無放舍語,而息化意甚分明也。息化文二,先牒前后三譬帖合。
舍利弗如彼長者(至)然后各與珍寶大車。
牒前一譬,正帖合息化。牒后兩譬,傍成息化也。雖復(fù)身手有力而不用之,此牒前身手救子不得譬,以合如來亦寢大化也。但以殷勤下,牒施三之譬也。就然后各與下,牒第三等賜大車譬也。
△二正合息化。
如來亦復(fù)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
此十六字,正合息化(一合舍幾譬竟)。
△第二合用車救得譬,上文有四,此中亦四,第一合上擬宜三車也。
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濟眾生。
△二合上知子先心也。
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
△三合上嘆三車希有,上有勸示證,今亦具合,但不次第,先示。
而作是言,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苦諦),勿貪粗弊色聲香味觸也。若貪著生愛,則為所燒(集諦),汝速出三界,當(dāng)?shù)萌,聲聞,辟支佛,佛乘(滅道二諦)。
合上三車今在門外,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來。三界是示苦諦,勿貪粗弊,乃至生愛等,示其集諦。速出三界,示其滅道。滅道即是示其三界外有智斷三乘之果,故令速出三界,當(dāng)?shù)萌,三乘正取滅道為體也。
△二證。
我今為汝保任此事(至)如來以是方便誘進眾生。
第二合上必與證得不虛也
△三合上嘆車希有,即勸也。
復(fù)作是言汝等當(dāng)知(至)便得無量安隱快樂。
此三乘是諸佛方便,引物儀式,故眾圣所稱,得無生智為自在,得盡智為無系,我生已盡,不受后有,名無所依。所作已辦,梵行已立,名無所求也。無漏根力覺道等者,根,五根,力,五力,覺,七覺支,道,八正道,禪,四禪四空,定,滅受想定,解脫,八解脫,三昧,三三昧,以上法門,通漏無漏,此三乘果法,皆是無漏根力覺道等也。無量安隱快樂者,證真空涅槃,離我見有無等見,諸患永息。故云得無量安樂也
△四合上適子所愿譬,上有真似等四位,今合亦四,但上總今別,三乘各為四,皆引上譬來帖合。
舍利弗若有眾生(至)為求牛車出于火宅。
內(nèi)有智性者,宿習(xí)三乘樂欲,成三乘智性,故佛施三乘之教也。內(nèi)有智,乃至從佛聞法信受,合上聞父所說玩好之物,適其愿故,合上聞慧也。殷勤精進者,殷勤,合上心各勇銳思慧也。精進,合上第二推排,推是推理,排是排惡,惡去故精,理明故進,合上修慧也。欲速出下,合上第三競共馳走。是名聲聞乘,合上第四爭出火宅。三乘修行,皆有此四。而辟支佛求自然慧者,辟支是法行人,從他聞法少,自推義多,故取譬鹿,鹿不依人。自然者,從十二緣門入,此門本自有之,非佛天人所作,名自然慧。不從他聞,復(fù)名自然慧也。菩薩稱一切智者,不同二乘,乃是佛智,菩薩望此修因,即是大乘兼運之意也(已上合第二舍幾用車譬竟)。
△第三合等賜大車譬,上文有四,一免難,二索車,三等賜,四歡喜。今略不合索車歡喜,但合免難,義兼索車,合等賜,義兼歡喜。今雙牒免難等賜二譬,然后雙合二譬,初雙牒。
舍利弗如彼長者(至)等以大車而賜諸子。
如彼長者下,牒免難。自惟財富下,牒等賜
△次雙合二,先合免難。
如來亦復(fù)如是(至)得涅槃樂。
門有入義出義,若三界為宅,五陰為舍,由迷色心而入色心,即是入宅生死之門。若作出者,今言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正是稟藏通二教,教下之理共為門,起三乘圣行,出三界苦,得涅槃樂也
△次合等賜,上等賜先標二章,次廣二章,后釋出有車之由,今文闕略,小不次第,略分為五,一合上釋有車之由。
如來爾時便作是念(至)力無畏等諸佛法藏。
上云財富無量,庫藏充溢也
△二合上廣等心。
是諸眾生皆是我子(至)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上云我財物無極,不應(yīng)以下劣小車,今云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豈非合等心義
△三合上標等心章門。
是諸眾生,脫三界者。
上云各賜諸子等也
△四合上標等車章門。
悉與諸佛禪定解脫等,娛樂之具。
△五正合上廣大車。
皆是一相,一種,圣所稱嘆,能生凈妙第一之樂。
通合上高廣,乃至仆從等。一相,是實相,即法身德。一種,是種智般若,即般若德。能生凈妙之樂,樂即無苦,名解脫德。三德高廣,具足莊嚴,收羅眾德,名摩訶衍,合上大車譬也(第三合等賜諸子大車竟)。
△第四合上不虛譬,上答文有二,一全身命,二不乖本心,今但合不乖本心,兼得全身命。又為三,先牒譬。
舍利弗如彼長者(至)無虛妄之咎。
△次合釋不乖本心。
如來亦復(fù)如是(至)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脫之。
△三合況,合上況出不虛也。
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至)分別說三。
即是長者自知財富無量,欲饒益諸子,故許三與一,非是虛也。此釋小異于前,前意為令諸子得出,意不在三,既出不與,亦不虛妄,今明如來出世,本欲說大,但為小智樂著三界,故以方便誘引。既已得出,還與大乘,即稱本心。故言能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也。若華嚴中能受,即已與竟,不俟鹿苑開一為三,由不能受,故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別說三。三由眾生,非佛本意,故用此釋成不乖本心不虛也。前舍利弗問云:愿為四眾,說其因緣,今故答云:以是不盡能受因緣,分別說三(初長行竟)。
△第二偈頌,有一百六十五行,分為二,前有一百行,頌上長行文中第二譬喻,后有六十五行,廣明通經(jīng)方法,勸信流通。上長行有開譬合譬,偈頌亦二,初有六十五行半頌開譬,次有三十四行半頌合譬。初亦二,初有三十三行頌總譬,次有三十二行半頌別譬?傢灹,六意中止頌其四,兼得其二,頌家宅,兼得一門,頌五百人,兼得三十子。今初一句明長者。
佛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譬如長者。
頌上位號,即兼得名行嘆德,既有長人之德,即知名行。遍為國邑所崇,亦知內(nèi)外,年德俱高也。內(nèi)合婆伽婆,即位號,則知具足智斷慈悲萬德也
△第二三行一句,頌家宅譬,為二,初句頌家宅。
有一大宅。
一大宅者,且指一方三界,故云一
△二三行廣出宅體。
其宅久故(至)雜穢充遍。
明所燒之相,故知此頌宅體也。三界無始為久,非今所造為故,無常卑鄙名頓弊。亦云:頭殿,腹堂,背為舍,念念相續(xù)無常為高危。一云:色界為堂,欲界為舍,不免墮落名高危。命根支持為柱,過去行業(yè)為基陛也。亦云:兩足為柱根,三相所遷名摧朽也。意識綱維,以為梁棟,諸苦所壞如傾斜。亦云:脊骨為梁棟,髂為基陛,衰老之時為頹毀。墻壁者,一云:四大為墻壁,皮膚為泥涂,四威儀不正為亂墜,五識不聰,不相主境,為差脫。亦云:墻壁圯坼,如皮膚皴朽,壯色鮮凈,如初泥涂,老色枯悴,如后褫落,發(fā)髭朽老,則皆脫落,如覆苫亂墜,筋骨老弱,支節(jié)不援,如椽梠差脫。周障屈曲者,印師云:三十六物,更相隔障,故云周障,豬腸盤回,故云屈曲。非但無常所遷,亦有不凈苦等,故云雜穢充遍也。今云周障是六識,屈曲是六根,六識緣六根,取境艱關(guān),故言屈曲。六塵遍染六根,故言雜穢充遍。因緣觀心兩番釋(因緣觀心兩釋者,如云,頭殿,腹堂,即觀心也。如云:色堂,欲舍等,即因緣也。命根已下文,并觀心也)。
△第三半行頌五百人。
有五百人,止住其中。
譬三乘根性,為五道所攝,兼得三十子譬也
△第四有二十九行偈,正頌三界火起。就此分四,初有二十二偈,明地上事,譬欲界火起,次有三偈半,明穴中事,譬色界火起,三有二行半偈,明空中事,譬無色界火起,四有一偈,總結(jié)三界,眾難非一。就欲界火起復(fù)為四,初十七偈半,明所燒之類,譬眾生十使。次有一偈,明火起之由,譬起五濁所由。三有二行,正明火起之勢,譬正起五濁。四有一行半,明被燒之相,譬受八苦五濁。就十七行半為二,初十六行,正明所燒,后一行半總結(jié)。就所燒中又二,初六行,明禽獸被燒,譬五鈍使眾生,后十行,明鬼神被燒,譬五利使眾生。初五鈍使為二,初五行半,明五鈍,二半行結(jié),初分五,初半行譬慢使。
鴟梟雕鷲,烏鵲鳩鴿。
眾生慢使,自舉輕他,如鳥為性,陵高下視,八鳥譬八慢,文殊問經(jīng)明八憍,今用配八鳥。盛壯憍如鴟,性憍如梟,富憍如雕,自在憍如鷲,壽命憍如烏,聰明憍如鵲,行善憍如鳩,色憍如鴿。陵他為慢,自貴為憍,自愛為貪,愛他為淫,自忿為恚,忿他為嗔,自惑為愚,惑他為癡
△二半行譬嗔使。
蚖蛇蝮蝎,蜈蚣蚰蜒。
嗔有三,蚖毒盛,不觸而吸,譬非理生嗔。蝮蝎觸則螯,譬執(zhí)理嗔。蜈蚣譬戲論嗔。世人云:赤頸者是蜈蚣,不赤者是蚰蜒
△三有二行譬癡使。
守宮百足(至)而集其上。
癡有獨起,相應(yīng)起,守宮百足等兀然,譬獨頭無明,鼬貍鼷鼠等,譬相應(yīng)也。諸惡蟲輩下,從癡根本,備起諸結(jié)也。明諸使相緣,或緣三界如交橫,起之速疾如馳走。屎尿下一行,明癡,心所著之境,皆無常、苦、無我、不凈,由癡不了,于中計凈等而生染著,故云:蜣螂諸蟲,而集其上(僭補曰:著男女,是屎尿臭處,不凈計凈,是蜣螂輥丸)。
△四有二行明貪使。
狐狼野干(至)處處求食。
貪有二種,一有力,二無力。有力者,以威勢取,如狐狼等。無力者,但能從他乞索粗弊,如野干等。咀嚼下,明貪取境,引物向己如咀嚼,不以道理如踐蹋,貪心取境,或取一城,或取一國,其有齊畔,如嚌嚙也。亦云:貪心取境,有用不用,有用而取如咀嚼,不用而取如踐蹋。又少則咀嚼,多則踐蹋也。骨肉狼藉者,積聚五塵,不知止足也。由是群狗,競來搏撮者,此有力貪,搏撮無力之者,謂王威也。饑羸慞惶者,常不知足如饑,求不能得如羸,種種營覓如慞惶,多欲之人,雖富而貧也。愛心貪,貪五塵之肉,見心貪,貪道理之骨,推求知見,遂多所解,即是多骨。須骨之狗,競來撮之,諸見心中,未得正法之食名饑。不能伏斷見名羸。處處求解,名為慞惶。一云:即是貪人,希求念望也
△五半行譬疑使。
斗諍【抨-平+(謯-言)】掣,啀喍嗥吠。
猶豫二邊名疑,未決是非云斗諍,意謂為是名掣,復(fù)謂為非名【抨-平+(謯-言)】。啀喍嗥吠者,發(fā)言論決是非之理也(【抨-平+(謯-言)】者,叉也。謂五指俱取也。掣,牽也。亦云:向前【抨-平+(謯-言)】,向后掣。啀喍者,喍字亦作嚙,張唇露齒也。嗥吠者,出聲大吼也)。
△第二半行,結(jié)上五鈍使。
其舍恐怖,變狀如是。
。ǔ趿忻魑邂g使竟)
△第二有十行,明五利使,為二,初半行,總明利使。
處處皆有,魑魅魍魎。
利使遍緣三界五陰四諦,故言處處皆有。夫鬼神有通有智,禽獸則無,故以利使譬鬼神,鈍使喻蟲獸(魑魅者,物之精也。通俗文云:山澤之怪,謂之魑也。西京賦云:山神虎形曰魑,宅神豬頭人形曰魅,魍魎者,木石變怪,玉篇云水神)。
△二九行半,別明五利使,文為五,初三行譬邪見。
夜叉惡鬼(至)甚可怖畏。
邪見者,夜叉是捷疾鬼,譬邪見撥無因果。人是善報,譬出世因果,不雜煩惱,撥無此理,如食人肉。毒蟲之屬是惡報,如世間因果,雜諸煩惱,撥無此理,如啖毒蟲之屬也。孚乳產(chǎn)生者,世間之法,從自類因,生自類果也。各自藏護者,因能有果名藏,必得不失名護也。又人肉是善,毒蟲是惡,邪見之心,撥無善惡因果事,如啖食也。孚乳產(chǎn)生,總說善惡,并有因果相生之用也。食之既飽者,見心成就也。惡心熾盛者,見心增廣也。斗諍之聲者,內(nèi)心成就,外彰言教,宣于無因無果之法,能令聞?wù),墮落三涂,故言怖畏(鳥生曰孚,獸生曰乳,言自類等者,即同類因,得等流果,以子似父,故以喻之)。
△二兩行二句譬戒取。
鳩槃荼鬼(至)怖狗自樂。
戒取者,鳩槃荼,是鬼勝者,如有漏善,能勝諸蟲也。蹲踞土埵者,修十善戒,能生六天,六天是欲界高處,事如土埵也。又外道持戒,能修禪定,初得欲界定,或得未來定,未來定,未脫欲界,欲界之頂,如土埵也;螂x一尺二尺者,得色界定,如一尺,得無色處定如二尺,得升上界為往,退墮為返,起見蓋,如縱逸嬉戲,捉狗兩足。一云:謗無苦因,如捉狗足,撥無苦果,如腳加頸,集本得果,如狗之聲。利見撥言無集,無得苦之理,令其失聲也(鳩槃荼者,可畏鬼也。蹲,虛坐也。踞,實坐也。次捉狗等者,有此一釋,故曰一云:狗足如因,捉之如謗,捉足撲之,如令絕聲,故云令其失聲。復(fù)以狗腳,加于狗頸,謗無苦因之上,復(fù)更撥無苦果,如腳加頸)。
△三一行半譬身見。
復(fù)有諸鬼(至)叫呼求食。
身見者,豎入三世計我名長,橫遍五陰計我名大,計我自在,不修善法,即無慚愧,故言裸形。以惡莊嚴,故言黑。無功德資,故言瘦。計我者,不出三界,故言常住其中。計我在心,發(fā)言宣說有我之相,故言發(fā)大惡聲。冀因此說,望得道果,故言叫呼求食也。
△四半行譬見取。
復(fù)有諸鬼,其咽如針。
見取者,咽細命危,而保其壽,非想無常而計涅槃,故言其咽如針(言見取者,非果計果,非想非是涅槃之果,計之為常)。
△五兩行譬邊見。
復(fù)有諸鬼(至)叫喚馳走。
邊見者,推我斷常,斷常二邊,如牛頭二角,為身是我,為我是身,依我見起邊見,如頭兩角也。計常斷之過,能斷出世善,如食人肉,能斷世善根,如或時啖狗,或時計常,或復(fù)計斷,前后回轉(zhuǎn),如頭發(fā)蓬亂,計常即破斷,計斷即破常,如殘害兇險,無有智定食飲自資,如饑渴所逼(初十六行明所燒竟)。
△第二一行半總結(jié)。
夜叉餓鬼(至)恐畏無量。
總結(jié)欲界煩惱之相,亦是結(jié)利鈍眾生之相,并是有漏之心常無道味,故云饑急。窺看窗牖者,明其邪觀空理,慕仰道味,雖復(fù)觀察,而滯著心多,不會正理,如窺窗見空,不得無礙也(初十七行半偈譬十使竟)。
△第二一行,明火起之由,譬五濁由起也。
是朽故宅,屬于一人,其人近出,未久之間。
三界是佛化應(yīng)之處,發(fā)心已來,誓愿度脫,故云屬于一人。長者在宅,能令慎火,由出去后,諸子無知,故令火起。內(nèi)合,正由如來大通佛時,;堑,令伏五濁,眾生感盡,如來舍應(yīng),此等于后,便起五濁,他土赴緣,非是永去,故言近出。又云:從得無生已,不生三界,故名出。不久應(yīng)來,故名近。壽量品云:數(shù)現(xiàn)涅槃,即是出宅意也
△第三二行正明火起之勢,勢有二種,一者勢分,二者威勢。勢分通至非想,威勢燒無不壞,今當(dāng)界二勢,亦復(fù)如是。
于后舍宅(至)墻壁崩倒。
四面,即是處所。身受心法,等起四倒五濁八苦,故云一時。相續(xù)漸增為熾,命根斷為爆,風(fēng)刀解體為裂。又云:受苦悲痛呻吟之聲為爆,諸根破壞為裂,氣斷,骨離,筋絕,為摧折墮落,四大解散,為墻壁崩倒也
△第四一行半,明被燒之相。
諸鬼神等(至)不能自出。
或云:親屬為鬼神,哭泣為揚聲,今例上,利使以譬神鬼,利使之人,或計斷常。若計常者,謂法定空,已有還無,無即常。計斷之人,謂法定斷,唯此一死,更無復(fù)續(xù),皆唱言定說,其事已顯,故云揚聲大叫也。若是鈍使,及諸戒取,本不計斷,今見無常,但生疑怖,不知出離之方,故言慞惶不能自出(初二十二偈頌欲界竟)。
△第二有三行半,明穴中事,譬色界火起,諸部解義,嗔通三界,即此文也。文為四,初一行,明所燒之類。
惡獸毒蟲,藏竄孔穴,毗舍阇鬼,亦住其中。
四禪之定,譬如孔穴也。雖復(fù)不及門外敞豁,猶得免于猛炎,入禪定中,猶得免于欲界粗惡也。利使眾生,亦得禪定,如毗舍阇鬼,亦住其中
△二一句,是火起之由。
薄福德故。
由少福故,近惡遇苦
△三一句,明火起之勢。
為火所逼。
孔穴之中,雖無猛炎,猶有熱惱,四禪雖無欲界惡,亦有愛味細苦,故言為火所逼
△四二行明被燒之相。
共相殘害(至)四面充塞。明利鈍相奪,諸使眾生,得禪是同,所計各異,異故互相是非,如相殘害也。既于禪中起諸見,則不能生無漏定慧,但著默然,如飲血。又著支林,如啖肉,野干是欲界貪,未來定已斷,故言并已前死,亦名食啖。禪定之貪,如大惡獸,能吞欲界貪也。欲界四倒八苦如猛炎,色界四倒八苦如臭煙,亦通身受心法,四大皮肉等,故言四面充塞也(二色界竟)。
△第三二行半偈,明空中事,譬無色界火起,為二,初一行,明所燒之類(明空中事者,前云藏穴,以譬色界,今乃出穴,故譬無色。言空中者,非謂虛空,既以舍內(nèi)譬欲,入穴譬色,今以穴外空地為空,譬以無色)。
蜈蚣蚰蜒,毒蛇之類,為火所燒,爭走出穴。
厭色界定,出向無色,厭色粗境,觀無色法,如毒蛇類,火燒出穴,若爾。嗔通三界也
△次一行半,明所燒之相。
鳩槃荼鬼(至)周障悶走。
若得無色定,必滅下緣,故云隨取而食也。非想最頂,猶尚不免顛倒諸苦,如頭上火然,非想亦有八苦之火。心生異念名生苦,念念不住名老苦,行心擾擾妨定名病苦,退定是死苦,求定不得,是求不得苦,求定不得,必有于障,即怨憎會苦,四陰心,即五盛陰苦。不能即斷有頂種故,頭上火然也。無無漏故,饑渴所惱,猶是輪回,周障悶走也(三無色界竟)。
△第四一行,總結(jié)三界,眾難非一。
其宅如是,甚可怖畏,毒害火災(zāi),眾難非一。
。ǖ谝豢偲┚梗
△第二有三十二行半偈,頌別譬,別譬有四,今頌但三,初有二行半,頌長者見火,第二有十三行,頌舍幾用車,寢大施小譬,第三有十七行,頌等賜大車譬。初頌見火,有三,一能見,二所見,三起驚怖,此中具頌也。初三句,頌?zāi)芤娙恕?/p>
是時宅主,在門外立,聞有人言。
上明見,今云聞,以聞代見也。聞必從他。門外立者,正頌上我,雖能于所燒之門安隱得出也。立者,在法身地,常懷大悲,欲救眾生,不處第一義空之座也(不處第一空座者,第一義空,為智理合,與悲同體,今言不住無悲之智,恒居有智之悲,故云不處。故知無緣慈悲,方可與智同體)。
△二一行一句,頌所見之火。
汝諸子等,先因游戲,來入此宅,稚小無知,歡娛樂著。
問:子本未出,云何因戲來入?答:或曾發(fā)心,名出三界,而復(fù)退還,名之為入。如人舉足欲出,至門側(cè)而反,亦名為出,亦名還入也。又理性本凈,非三界法,因無明故,而起戲論,便有生死。故云:先因游戲來入也。大善未著為稚小,無明所覆為無知
△三二句,頌上即大驚怖,而起大悲心。
長者聞已,驚入火宅。
(一長者見火譬竟)
△第二有十三行,頌舍幾用車,為二,初有五行半,頌上救子不得,上開譬中有勸誡,上合中但合勸,今但頌誡,誡文有三,初四偈半,頌上我當(dāng)說怖畏擬宜。
方宜救濟(至)況復(fù)大火。
方宜者,擬宜大教也。告喻,即是說眾患難,誡教之義(惡鬼毒蟲下,皆患難之事,已如上釋。饑渴惱急者,由無定慧,是故饑渴,已可怖畏,況復(fù)更為濁火所燒,如得上界有漏定時,無無漏定,已為小火之所焚燒,況墜下欲,大火所燒,即指饑渴惱急以為此苦,是故應(yīng)求大乘永離)。
△二三句頌不受誡。
諸子無知,雖聞父誨,猶故樂著。
不受誡,是稚小無知,雖聞父誨,猶故樂著,既無大志,復(fù)不習(xí)小,大小俱忘,必著三界
△三一句,正頌無知息化。
嬉戲不已。
指不已一句,頌上視父而已。放舍苦言之義也(第三一句,正息化者,見思不已,故息大化。若見思不已,尚有大機,如來于時,亦不吝大,以有小機,且令出濁,先施小耳)(初五行半救子不得竟)。
△第二七行半偈,頌上用車,上文有四,一者擬宜三車,二知子先心,三嘆三車希有,四適子所愿。今頌中但有三義,略不頌知子先心。今初三行頌擬宜。
是時長者(至)設(shè)諸方便。
初一行,明擬宜意。次一行,用小之由,由著見思,故唯施小。次半行,用小之意,若不用小,則大小并亡,故云將為火害。害故喪身,喪身故失命。次半行,正思用小,故云即便思惟,設(shè)諸方便
△二有三偈,頌勸嘆三車希有,上明勸示證三義,今頌亦三,重頌勸成,有四,初一行頌勸。
告諸子等,我有種種,珍玩之具,妙寶好車。
△二三句頌示。羊車鹿車,大牛之車,今在門外。
。ㄊ巨D(zhuǎn)中云在門外者,如示四諦,令知出世)
△三一句又頌勸。
汝等出來。
△四一偈頌證。
吾為汝等,造作此車,隨意所樂,可以游戲。
△三一行半偈,頌適子所愿。
諸子聞?wù)f(至)離諸苦難。
今總頌上長行適子所愿六句。馳走,頌上見諦?盏,頌上無學(xué)也(二舍幾用車譬竟)。
△第三有十七行偈,頌上長行等賜大車譬,文有四,一免難,二索車,三等賜大車,四得車歡喜。今頌亦四,初五行頌免難歡喜,第二三行,頌索車,第三七行半,頌等賜,第四一行半,頌得車歡喜。就初五行,頌上諸子免難又二,初一行頌免難。
長者見子,得出火宅,住于四衢,坐師子座。
坐師子座者,有二釋。一云:諸子坐座,得出三界,故無畏也。二云:是長者坐座,長者見子免難,即得無畏。初在門外,猶有憂畏,故云立。今得出門,方坐無畏,故方便品云:今我喜無畏(初在門外者,初子猶在內(nèi),是故父立。今子既出,是故安坐。又大機未會,是故云立,小化已周,是故安坐。故知立者冥利,坐者顯益)
△二四行頌長者歡喜。
而自慶言(至)我今快樂。
。ㄒ幻怆y歡喜竟)
△第二三行頌索車。
爾時諸子(至)惟垂給與。
。ǘ鬈嚲梗
△第三七行半頌上等賜大車,有三,初一行超頌釋大車。
長者大富,庫藏眾多,金銀琉璃,硨磲碼瑙。
屋盛稱庫。地盛曰藏。行具一切法名藏,眼耳六根具一切法名庫(行具一切法約修,六根具一切法約性,庫藏皆含藏義,亦可互論也)
△二六行頌廣大車。
以眾寶物(至)而侍衛(wèi)之。
(經(jīng)大車中意者,因果所有,總名眾寶,約教修得,義之如造,性修不同,權(quán)宜名造,行多子多,故車非一,是故所造,諸而復(fù)大。又須示方知,子修名造,以性泯修,造還本有,即車體也。莊校下,即具度也)
△三二句,頌二章門,結(jié)顯等賜之義。
以是妙車,等賜諸子。
上句頌大車章門,下句頌等心章門(三等賜竟)。
△第四一行半,頌得車歡喜。
諸子是時(至)自在無礙。
游于四方者,乘中道慧,橫游四種四門,四種四諦,豎游四十一位,究竟常樂我凈之德,故言嬉戲自在也(四得車歡喜竟)(已上六十五行半頌開譬竟)。
△第二三十四行半,頌合譬,分二,初四行,頌合總譬,為四,初一行頌合長者。
告舍利弗,我亦如是,眾圣中尊,世間之父。
上半行頌合位號,下半行頌合名行,兼嘆德義,謂七種方便賢圣中尊,九種世間之父
△次一行,頌合五道義兼三十子。
一切眾生,皆是吾子,深著世樂,無有慧心。
正合五百人,兼三十子。三十子,是緣因子,一切眾生,即是正因子也(經(jīng)云:一切眾生皆吾子者,如大經(jīng)中,一切眾生,無不皆至大般涅槃,子義在因,涅槃在果,大乘宗要,莫逾此二,皆悉云有)。
△三一行,頌合家宅,兼得一門義。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四一行頌合火起。
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于中初二句總標,次二句釋(初四行合總譬竟)。
△第二三十行半,頌合別譬,又分四,初三偈,合見火譬,上文有三,今合亦三,初一偈,合頌上如來能見,正由寂然閑居,能見五濁諸子也。即合聞有人言。
如來已離,三界火宅,寂然閑居,安處林野。
。ń(jīng)云寂然等者,在王三昧用智,即是安處故也)
△二一行半,合頌上所見諸眾生,為生老病死之所燒煮。
今此三界(至)多諸患難。
△三半偈,合頌上佛見此已,驚入火宅。
唯我一人,能為救護。
。ǔ跞屎弦娀鹌┚梗
△第二四行,頌合舍幾用車譬,為二,初一行,頌合舍幾等,上開譬有三,擬宜,無機,息化。今此一偈,亦有三意。
雖復(fù)教詔,而不信受,于諸欲染,貪著深故。
雖復(fù)教詔一句,頌擬宜。不信受一句,頌無機。下二句,頌息大化。貪著深故,頌上未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也
△二三偈,頌合用車救子得譬,有二,初一行半,合上欲擬宜,及嘆車希有。
以是方便(至)出世間道。
以是方便一句,頌合上但以智慧方便欲擬宜。從為說三乘下一行一句,頌合上嘆三車希有
△二一行半,頌合第四適子所愿。
是諸子等(至)不退菩薩。
上合三乘,各有四句,今則總頌,若心決定者,從苦法忍已上,是真決定,此之一句,總頌三乘馳走之位。后具足下一行,各頌三乘爭出之位也。不退菩薩者,不退義通,正明三藏(第二頌合上舍幾用車竟)。
△第三有八行,頌合第三等賜大車譬,文二,初五行,頌合等賜,后三行,頌合歡喜,初又四,今初一行,頌合等車章門,上文諸佛禪定等。
汝舍利弗,我為眾生,以此譬喻,說一佛乘。
△次一行,是頌合等心章門。上云:是諸眾生,脫三界者。
汝等若能,信受是語,一切皆當(dāng),成得佛道。
△三二行正頌合廣大車,上云皆是一相一種等。
是乘微妙(至)供養(yǎng)禮拜。
△四一行是頌上有車之由。
無量億千,諸力解脫,禪定智慧,及佛余法。
。ǔ跷逍许灥荣n竟)
△第二三偈,頌合得車歡喜。
得如是乘(至)除佛方便。
初二偈,頌各得大車。日夜者,初得佛知見中道智光如日分,無明在如夜,自得中道智如日,慈悲入生死如夜,常行二法,故言游戲。三乘之人,同入佛智,故云與諸菩薩,及聲聞眾。又此明自行化他,自獲是乘,故言日夜游戲,以此化他,故言與諸菩薩,及聲聞眾,能化三乘,同乘寶乘也。后一偈,結(jié)勸信所說一乘,無三因緣,于十方土,審實而求,唯一無二,除佛方便,則不在言耳。他云菩薩不索車,若不索車,何因乘車歡喜?(第三合等賜大車譬八行竟)
△第四有十五行半,頌合上不虛譬,文為二,初三行半,正頌合不虛章門,第二有十二行,頌合釋不虛。今初頌合不虛章門為三,初一行,先定父子,明本欲與大故。文云:皆是吾子,理應(yīng)平等與大也。
告舍利弗,汝諸人等,皆是吾子,我則是父。
△二一偈,明乃說三乘,意為除障。
汝等累劫,眾苦所燒,我皆濟拔,令出三界。
△三一行半,既已除障,還遂本心,與大乘法,故云今所應(yīng)作,唯佛智慧也。
我雖先說(至)唯佛智慧。
。ǖ谝蝗邪牒享灢惶撜麻T竟)
△第二有十二行,頌合釋,還釋前三意,初二偈,釋同皆是子,理應(yīng)平等,第二七偈,釋不能受故,乃說三乘,第三有三偈,釋后若堪能,還與其大。今初。
若有菩薩(至)皆是菩薩。
若有菩薩者,方便三乘所化眾生,皆是昔日結(jié)緣佛子,亦皆同有真如佛性,故云皆是菩薩也
△二七行,以不受大,故說三乘,此文具足四諦,初二行苦諦,次二行集諦,次一行滅諦,次半行正明道諦,后一行半,明得解脫。但離見思虛妄,明非究竟解脫也。
若人小智(至)名為解脫。
此七行,明小智障重,不即信受一乘,方便說三,接引小智,為說苦諦者,聲聞于三乘中最小,復(fù)以苦諦為初門。眾生心喜者,稱其本習(xí)則喜,本厭生死,自求涅槃,今聞出離,即會宿習(xí),故歡喜。此中正明有作四諦,但離虛妄者,無明已是不實,通惑附無明起,故呼之為虛妄。有作四諦,但除此惑,名為解脫。脫于分段,未脫變易,故非自在
△三有三偈釋者,初一行半,以無上道法斥,次一行半,出佛本心,還與其大。
其實未得(至)故現(xiàn)于世。
第三三偈,釋障既除,情根又利,還遂本心,與大乘法,佛本欲與一切解脫,今汝始斷分段,非大涅槃,以其未得一切智,終是未稱本心,故言我意不欲令至滅度。今則還令得無上道,入大涅槃,乃是究竟。稱佛本心,一切解脫,即是無作滅諦。無上道,即是無作道諦。用二諦,破有作苦集,昔欲說此,而此眾生不堪,障既已除,還說此也。佛為法王,于權(quán)實法,已得自在,開三權(quán),顯一實,豈當(dāng)有虛也(第四十五行半合不虛譬竟)(已上一百行偈,頌長行第二譬喻竟)。
△后六十五行偈中,廣明通經(jīng)方法,勸信流通,信者,信佛說不說也。勸者,勸可通不可通也。有此二義,故言勸信。文為二,一標兩章,二釋。今初一行半標。
汝舍利弗(至)勿妄宣傳。
初一行標說不說者,如來說此法印,為利益世間故說也。不說者,四十余年,未是說時,五千未去,是故不說也○次在所游方下半行,標可通不可通章者,勿妄宣傳也。惡者強說,令其墮苦,善者不說,誤其失樂。若大悲愍惡,則不為通,若大慈念善,則應(yīng)為通,是名標可通不可通章也
△二釋,又為二,初八行,釋可說不可說,次五十五行半,釋可通不可通。今初。
若有聞?wù)撸ㄖ粒┓羌褐欠帧?/p>
今初八行,明如來利益世間之相也。通論三世利益,別論令二乘入信。阿鞞跋致,是觀現(xiàn)在益。曾見者,觀過去善為說也。信汝見我者,觀未來善為說也。下文云:若深信解者,見佛常住靈鷲,即其義也。斯法華經(jīng)一行,是結(jié)上開下,如來觀知三世利益,是故為說。淺智不解,則不為說。此釋如來說不說章也(僭補曰:舍利弗以信得入者,信一乘實相,究竟佛慧也。圓十信滿心,即入初住,初發(fā)心時,即得菩提,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也。其余聲聞,信佛語者,以圓住別地已前,依法力熏習(xí),不離教法,故云信佛語故,隨順此經(jīng),非己智分也。行者未起圓信,與信位未滿者,未起應(yīng)令起,未滿應(yīng)令滿,總由信佛語故,不離圣教量,依法力熏習(xí),至住地已上,始得亡筌,行起解絕也)(初八行竟)。
△次五十五行半,釋行人可通不可通章,又二,初三十六行半,明若用大悲門,莫為惡說,若引惡數(shù),必起惡謗,獲惡果報,是故大悲,不可為說。
又舍利弗(至)莫說此經(jīng)。
斷世間佛種者,凈名以煩惱為如來種,此取境界性也。大品以一切種智學(xué)般若,此取了因性為佛種。涅槃用心性理不斷,此取正因性為佛種。今經(jīng)明小善成佛,此取緣因為佛種。若不信小善成佛,即斷世間佛種也(初三十六行半竟)。
△第二有十九行,釋弘經(jīng)時,用大慈門,善人應(yīng)為宣說,令不失樂。夫弘通之要,諧和兩門,令其得所,是善流傳。若不得所,是妄宣傳,文為二,初十七行,有五雙十只善人之相,可令宣說。后二行,總結(jié)應(yīng)可說也。初三行,過現(xiàn)為一雙。
若有利根(至)乃可為說。
利根是現(xiàn)在,植善是過去,強識是現(xiàn)在,見百千是過去也
△二兩行半,上下為一雙。
若人精進(至)乃可為說。
修慈是愍下,恭敬是尊上也
△三有三行,內(nèi)外為一雙。
又舍利弗(至)乃可為說。
舍惡親善,是外求。持戒如珠,是內(nèi)護
△四三行半,自行化他為一雙。
若人無嗔(至)乃可為說。
質(zhì)直敬佛是自行,譬喻說法是化他
△五有五行,始終為一雙。
若有比丘(至)乃可為說。
四方求法,請益之始,頂受專修,是歸憑之終(次十七行竟)。
△后兩行總結(jié)。
告舍利弗(至)妙法華經(jīng)。
善信甚多,略舉十相(五雙十只),示流通方法,顯慈悲兩門,可通不可通之大要也(譬喻品竟)。
- 上一篇:天臺宗與《妙法蓮華經(jīng)》
- 下一篇:妙法蓮華經(jīng)知音
- 地藏經(jīng)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注音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心經(jīng)》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jīng)》全文-金剛經(jīng)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圓覺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jīng)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解釋-地藏經(jīng)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jīng)注音版
- 維摩詰經(jīng)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的作用和好處,心經(jīng)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jīng)白話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貧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貧窮的苦海
- [佛學(xué)常識]六和敬是指什么?是哪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