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洝穫魅胫袊,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詳情]
星云大師:金剛經講話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譯文:
佛陀告訴須菩提,「諸位菩薩摩訶薩,應當如此降伏妄心;對所有一切眾生,不同生命形態(tài)的卵生、濕生、化生;有色身、無色身;有心思想念的、無心思想念的、不是有想不是無想的眾生等,都要使他們進入無余涅槃的境界,了斷一切苦報、煩惱,渡過生死苦海,到達不生不死之地。如此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其實并不見有一個眾生為我所度。
這是什么緣故?須菩提!若菩薩妄執(zhí)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對待別分,以為有個我能化度眾生,又見有所謂的眾生為我所度,這樣就不能稱為菩薩了。
講話:
第三分進入到探討大乘菩薩發(fā)心的問題。要發(fā)什么樣的心?度化的對象是什么?度化眾生的目的為何?菩薩行者如何檢驗自己的發(fā)心是合乎正知正見?這幾項疑問,在第三分佛陀有周詳的解答,并且提出四點觀念,令發(fā)心菩薩者有修學的次第。
這四點全面地指出,菩薩發(fā)心必須具備四種正觀、四種次第、四種正見,以及四種成就。
一、廣大心平等觀
經文中的「諸菩薩摩訶薩”的「諸”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廣義,泛指一切初發(fā)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狹義,專指已登地的五十二位階次的菩薩。前者是凡夫菩薩,后者是圣賢菩薩。不論是廣義或狹義,佛陀教導付囑本無圣凡的差別。
摩訶薩,是具有大心的菩薩。摩訶曰大,其義有七:
第一、具有大根機。
第二、具有大智慧。
第三、信仰大乘法。
第四、悟解大乘理。
第五、修持大乘行。
第六、生逢大乘時。
第七、證得大乘果。
欲成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必須是具有大心的摩訶薩,這大心即菩提心。如《華嚴經》云:「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十方三世諸佛如來,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佛藏經》亦云:「菩薩為因,佛為果。”從經典中可以印證,發(fā)菩提心是三世諸佛成就的根本。發(fā)菩提心者慈愛護念的對象是什么?《金剛經》的經文:「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所有一切眾生之類,都是我們拔苦予樂的對象,這就是菩薩發(fā)心要具備廣大心平等觀。這一切眾生之類,橫為三界,豎為九地,是一切眾生依存的所在。此三界之果報,雖有優(yōu)劣苦樂等差別,但仍屬「迷界”,系難免生生死死輪回之苦,為圣者所厭棄的。因《法華經.化城喻品》云:「能于三界獄,勉出諸眾生。”亦即令三界眾生勿以三界為安樂,當勤求真正的解脫。
對于發(fā)廣大心平等觀,慈愛一切眾生之類,我們在佛陀本生故事中,看到佛陀因地修行時,不論身為人有割肉喂鷹、舍身飼虎的悲懷,縱使為鹿王、魚王身,遇眾生有難或有所求,都能廣大平等的布施。欲發(fā)起「廣大心”,必須具有平等的正觀,才能不分怨親、人我一切喜舍。
只劫園有座大樹林,樹林里住著許多的鳥獸。有一天樹林三面都著火,只剩下一面還沒燃起火苗,卻又偏偏給一條河截斷了出路。林中的野獸恐慌的逃生到此,望著河,束手無策。眼看著火舌不斷的蔓延過來,正當千鈞一發(fā)之時,一只身強力壯的大鹿,用牠的前腳和后腳跨踞河的兩岸,野獸們踏著大鹿用身體架成的「橋梁”,紛紛逃過河去,到達平安的彼岸。大鹿的背脊都被踩得血肉稀爛,眼看著群獸都過河了,突然又跑來一雙兔子。這時鹿的氣力微弱,但仍拼命忍耐著,讓兔子度河到彼岸。所有的野獸都渡到彼岸,鹿的背脊也應聲而斷,最后落入水中身亡。
鹿王救渡群獸到達彼岸,沒有大小、親疏的差別,不就是菩薩的廣大心平等觀的示現嗎?
二、滅度無住涅槃
經文中云:「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依傅畹大師之注解,涅槃之義有四:
凡夫性凈涅槃--謂一切事物之本來相即是真如寂滅之理。
聲聞有余涅槃--煩惱雖斷,但業(yè)報之身尚存,仍未解脫饑寒老病之苦。
緣覺無余涅槃--謂無學羅漢舍身悟入法性,不再有自他、物我、身心等質礙。
佛菩薩無住涅槃--了知生死涅槃,體本如一,沒有煩惱的生死相可斷除,也沒有菩提涅槃處可證入。因此不住生死涅槃二邊。
經文云:「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這無余涅槃實乃佛菩薩方便之用,先設有無余涅槃之樂,令眾生生起欣羨慕求之心,再攝化眾生入大般無住涅槃。據《方等般泥洹經》卷二載,涅槃是大滅度之義。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涅槃之性,在圣不增,在凡不減,縱令驢腹馬胎,涂炭吞火亦不減損半分。涅槃在經典上具有八種法味:
一、常住:通徹三世而常存,圓遍十方而常在。
二、寂滅:生死永滅。
三、不老:不遷不變,無增無滅。
四、不死:原本不生,然亦不滅。
五、清凈:諸障永除。
六、虛通:虛徹靈通,圓融無礙。
七、不動:寂然無為。
八、快樂:無生死逼迫之苦,而有真常寂滅之樂。
經典里把涅槃喻有八種法味,然而涅槃的真貌到底是什么?這則「不在別處”的禪門公案,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意會。
洞山良價禪師有一次問雪巖禪師道:「老師,如果您百年后,有人問起您的道貌風姿,我要怎么回答?”
雪巖禪師答道:「我不在別處!”
洞山禪師聞言,沈吟許久。
雪巖禪師喝道:「你以此恩量心忖度,可要慎重小心!”
洞山不解老師的真意,難道慎思明辨也錯嗎?
直到有一天,洞山禪師在渡河時,看見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才廓然省悟,作了首偈: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么會,方得契如如。
涅槃如影相隨,不在別處,更無須他覓。
三、眾生本性寂滅
從發(fā)廣大心平等觀,滅度十類眾生入于無住涅槃后,菩薩繼而要有最勝心「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大乘起信論》云:「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又《大般若經》云:「以一切眾生本性寂滅,無滅可滅,本來是佛,無佛新成。”
由此知菩薩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也不執(zhí)著有一切眾生為我所度,自己是能度之人。菩薩應發(fā)最勝心,泯除妄想的對待,沒有所度的眾生,更沒有能度的菩薩之名。菩薩修行的事業(yè),有事理的分別:
一、事相:覺悟發(fā)心,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
二、理體:生佛平等,實無有眾生得滅度者。
菩薩欲圓滿菩提,著重發(fā)心要廣大,要具備生佛平等觀,更須別具慧眼,了透勝劣假名,能度所度隨順世諦的真相。
南陽慧忠國師,感念服務他三十年的侍者,想幫助他開悟。有一天吃飯的時候,國師喚道:「侍者!”
侍者立刻回答:「國師,做什么?”
國師莫可奈何的道:「不做什么?”
過了一會,國師又叫:「侍者!”
侍者又回答:「國師,做什么?”
國師又無可奈何的道:「不做什么!”
過了一會,國師對侍者改口道:「佛祖!佛祖!”
侍者更茫然不解的反問:「國師,您叫誰呀!”
國師不得已,就明白開示:「我在叫你!”
侍者不明所以:「國師,我是侍者,不叫佛祖呀!”
國師此時慨嘆道:「你將來不要怪我辜負你,其實是你辜負了我!”
「國師三喚”的公案,無非要吾人直下承擔「我就是佛!”而眾生不知自己和三世諸佛寂滅本性是一如的,只癡心認可自己只是個侍者,辜負了諸佛的一片真心。
四、菩薩心無四相
經文中:「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四相即:
一、我相:執(zhí)著有個我,能度眾生。
二、人相:執(zhí)有彼為我所度。
三、眾生相:執(zhí)有能度所度,歷然相對。
四、壽者相:執(zhí)有法授受,戀著不舍,猶如命根。
菩薩如果有此四相的執(zhí)取,于此就會生起顛倒之心。要怎樣遠離四相的顛倒夢想呢?先以「我相”的我來說,我的身體是五蘊和合,沒有主宰性;是緣生幻有,沒有常住性;是業(yè)報所感,沒有自在性;是處處有障礙,沒有普遍性。所以五蘊假聚法的我,實在是緣生緣滅的,如此,我相即除,也就沒有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結縛。
掃蕩四相,要有般若的大雄大力,就如同《般若心經》所言:「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因此,菩薩行者要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必先借助般若力,空去五蘊相,才能降伏執(zhí)取「四相”的妄心!肝蚁”不除,嗅不到般若花開的幽香,自然也聽聞不到諸佛潺潺的八萬四千偈,不舍晝夜的吟唱。
有一個人請教一位禪師,問道:「禪師,經典上說,無情說法,我要怎么能聽到呢?”
禪師回答道:「有個我,當然聽不到。”
那個人反問道:「那么請問禪師,你聽得到?”
禪師哈哈大笑:「有一個我,再加上有一個你,當然更聽不到了!”
有你有我的相對,怎么徹聽三千法界的只手之聲?怎能識見青竹黃花的般若法身?在菩薩耕耘的田地里,要廣大遍布菩提種,平等護念一切眾生的慧苗,以無有四相的真心為枝干,獲證空花佛果。
此分以菩薩發(fā)廣大心平等觀,真心供養(yǎng)一切眾生,大菩薩的心量,令我們心生向往,凡夫雖不易做到,但可以在生活中,從少分的發(fā)心累積成菩薩滿分的成績。比如,一瓣心香,給人信心的祝福;一臉微笑,給人溫暖、歡喜;一句好話,給人親切、贊嘆。用善心、微笑、好話等來供養(yǎng)身邊有緣無緣、有情無情的一切眾生,把佛法的真善美實踐于人間的生活。萬德莊嚴的菩薩,是不會輕視這隨手、隨口、隨喜、隨心的點滴功德。
- 上一篇:怎么讀誦金剛經-讀誦金剛經須知
- 下一篇:《金剛經》的思想價值及文化意蘊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