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希遷禪師悟道因緣
石頭希遷禪師悟道因緣
南岳石頭希遷禪師,青原行思禪師之法嗣,端州高要(今廣東省肇慶市)人,俗姓陳。大概是宿世修行的緣故,母親自懷上他以后,即不喜歡葷腥;降生后,不哭不鬧,從不給保母添麻煩。希遷自幼聰慧,七八歲時就萌發(fā)了出家的念頭。他對鄉(xiāng)民迷信鬼神、殺生祭祀的風氣很不滿,經常“往毀叢祠,奪牛而歸。”
出家后,希遷禪師即前往曹溪親近六祖,可惜的是,他還未來得及受具足戒,六祖就圓寂了。于是他稟六祖之遺命,前往江西青原山,投行思禪師。
《五燈會元》記載:六祖將示滅,有沙彌希遷,問六祖:“和尚百年后,希遷未審當依附何人?”六祖道:“尋思去!”因此,六祖順世后,希遷禪師便每日于靜處端坐尋思,寂若忘生。
當時,六祖會上有位首座和尚,看到希遷禪師這等樣子,就問:“六祖已經圓寂了,你在這里空坐干什么呢?”
希遷禪師道:“我稟承六祖的遺誡,坐在這里尋思。”
首座道:“你有一位師兄,叫行思和尚,現(xiàn)住在吉州,你的得法因緣在他那兒。六祖說得很明白,是你自己糊涂。”
希遷禪師一聽,便立即禮辭六祖的龕位,直接前往青原山靜居寺,參禮行思和尚。
希遷禪師初禮青原,行思和尚便問:“子何方來?”
希遷禪師道:“曹溪。”
行思和尚又問:“將得甚么來?”
希遷禪師道:“未到曹溪亦不失。”
行思和尚反問道:“若恁么,用去曹溪作甚么?”
希遷禪師道:“若不到曹溪,爭知不失?”
接著,希遷禪師又問行思和尚:“曹溪大師還識和尚否?”
行思和尚道:“汝今識吾否?”
希遷禪師道:“識--又爭能識得?”
行思和尚道:“眾角雖多,一麟足矣(牛角、羊角等,世間上的角雖多,能得到麒麟的一角就夠了)。”
希遷禪師又問:“和尚自離曹溪,甚么時至此間?”
行思和尚道:“我卻知汝早晚離曹溪。”
希遷禪師道:“希遷不從曹溪來。”
行思和尚道:“我亦知汝去處也。”
希遷禪師道:“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和尚幸是有道之人,說話不要這么輕率)。”
過了一些日子,行思和尚又重新問希遷禪師:“汝甚么處來?”
希遷禪師道:“曹溪。”
行思和尚便舉起手中的拂子,問:“曹溪還有這個么?”
希遷禪師道:“非但曹溪,西天亦無。”
行思和尚問:“子莫曾到西天否?”
希遷禪師道:“若到,即有也。”
行思和尚道:“未在,更道(你回答的不在理,再道一句)。”
希遷禪師道:“和尚也須道取一半,莫全靠學人。”
行思和尚道:“不辭向汝道,恐已后(以后)無人承當(我不是不想告訴你,只是擔心,我若告訴了你,今后便沒有人承擔佛法了。佛法須是自悟始得,他人是他人的,終不關汝事)。”
說完,便命令希遷禪師前往南岳,給懷讓和尚送信,并吩咐道:“汝達書了,速回。吾有個斧子,與汝住山。”
希遷禪師于是持書來到南丘。希遷禪師禮拜南岳和尚后,并沒有把書信上呈給他,卻問道:“不慕諸圣、不重已靈時如何?”
南岳和尚道:“子問太高生,何不向下問?”
希遷禪師道:“寧可永劫受沉淪,不從諸圣求解脫。”
南岳和尚一聽,知道希遷禪師已徹,便不再答話,徑直回方丈室去了。
于是希遷禪師重新返回青原山。
行思和尚問:“子返何速?書信達否?”
希遷禪師道:“書亦不通,信亦不達。去日蒙和尚許個斧子,只今便請。”
行思和尚坐在禪床上,當即垂下一足來。
希遷禪師一見,便叩頭禮謝。
為了進一步勘驗希遷禪師,一日,行思和尚又問希遷禪師:“有人道嶺南有消息。”
希遷禪師道:“有人不道嶺南有消息。”
行思和尚道:“若恁么,大藏、小藏從何而來?”
希遷禪師道:“盡從這里去。”
經過多次錘煉,這一次,行思和尚終于印可了他。
唐天寶初年(742),希遷禪師得法后,即離開青原前往南岳衡山南臺寺。南臺寺的東側有一塊巨石,狀如蓮臺,希遷禪師乃結庵其上,開法化眾。時人皆稱之為“石頭和尚”。
希遷禪師的禪風高峻,接機干凈利索,決不拖泥帶水,為諸方尊宿所稱嘆。《宋高僧傳》中講,“初岳中有固(南岳堅固)、瓚(南岳明瓚)、讓(南岳懷讓)三禪師,皆曹溪門下,僉(qian,皆)謂其徒曰:‘彼石頭,真師子吼,必能使汝眼清涼。’由是門人歸慕焉。”當時,禪林中盛傳這樣一種說法,“江西主大寂(馬祖),湖南主石頭。往來憧憧,不見二大士為無知矣。”由此可以想見石頭禪師的門庭之盛。
石頭和尚曾有一段上堂法語,顯示了他對南宗禪法的透徹把握。他說:“吾之法門,先佛傳受(授)。不論禪定精進,唯達佛之知見。即心即佛,心佛眾生,菩提煩惱,名異體一。汝等當知,自己心靈,體離斷常,性非垢凈,湛然圓滿,凡圣齊同,應用無方,離心意識。三界六道,唯自心現(xiàn),水月鏡像,豈有生滅?汝能知之,無所不備。”
關于他禪風的高峻,我們可從他接人的機鋒語錄中略見一斑:
1時門人道悟問:“曹溪意旨誰人得?”師曰:“會佛法人得。”曰:“師還得否?”師曰:“不得。”曰:“為甚么不得?”師曰:“我不會佛法。”
2又有僧問:“如何是解脫?”師曰:“誰縛汝?”問:“如何是凈土?”師曰:“誰垢汝?”問:“如何是涅槃?”師曰:“誰將生死與汝?”
3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問取露柱。”曰:“學人不會。”師曰:“我更不會。”
4大顛問:“古人云,道有道無俱是謗。請師除。”師曰:“一物亦無,除個甚么?”師卻問:“并卻咽喉唇吻,道將來?”顛曰:“無這個。”師曰:“若恁么,汝即得入門。”
在南岳弘法期間,希遷禪師除了日常接眾之外,還作過一些文字著述,現(xiàn)存有《參同契》和《草庵歌》。關于《參同契》的寫作因緣,《五燈會元》是這樣記載的:
有一天,希遷禪師看《肇論》,至“會萬物為已者,其唯圣人乎”一語時,拊幾而嘆曰:“圣人無已,靡所不已。法身無象,誰云自他?圓鑒靈照于其間,萬象體玄而自現(xiàn)。境智非一,孰云去來?至哉斯語也。”于是掩卷而坐,不覺進入夢中,夢見自己與六祖同乘一龜,游于深池之內。醒來之后,仔細推詳--“靈龜者,智也。池者,性海也。吾與祖師同乘靈智,游性海矣。”遂著《參同契》,云:
“竺土大仙心,東西密相付。
人根有利鈍,道無南北祖。
靈源明皎潔,枝派暗流注。
執(zhí)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
門門一切境,回互不回互。
回而更相涉,不爾依位住。
色本殊質象,聲元異樂苦。
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濁句。
四大性自復,如子得其母。
火熱風動搖,水濕地堅固。
眼色耳音聲,鼻香舌咸醋。
然依一一法,依根葉分布。
本末須歸宗,尊卑用其語。
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
當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
明暗各相對,比如前后步。
萬物自有功,當言用及處。
事存函蓋合,理應箭鋒拄。
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guī)矩。
觸目不會道,遠足焉知路?
進步非近遠,迷隔山河固。
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
這篇詩體法語,雖文字簡約,但義理卻極為豐富,其影響不亞于三祖的《信心銘》。歷代參禪悟道者對這篇詩文都非常重視。
石頭禪師圓寂于唐德宗貞元六年(790),春秋九十一歲。謚無際大師。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福看窮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