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取向
一個人有多少成就,就看你的肩能擔當起多少的責任,心胸能容納多少事情。德越厚,你擔當的東西就越多。厚德載物,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
今天我所談的文化是狹義的,即哲學和宗教所研究的文化。文化最基礎、最核心的部分是思想,而思想包含著兩個方面,一個叫價值取向,一個叫思維方式。我們談西方文化、古代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就要看他們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是什么。
首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取向可以用“社會人生”來概括。西方的文化,特別是古希臘時代的文化,它極重向外的探尋,即重視對自然界的本性、起源、始基等等問題的探尋。希伯來的文明,它把價值取向引往上面,即要對上帝進行關注,從而形成所謂敬畏感。關于文明的起源問題,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提出了“軸心時代”的概念。即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世界產生了不同的文明,但不同的文明都有一個起因。古希臘文明起因于希臘人對自然的驚奇感。希伯來的文明是基于對上帝的敬畏感,而中華文明則是源于對憂患意識的關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取向就是社會人生,先賢們在建立思想體系的時候,是“思以其道易天下”,思索著、思考著用他們的大道和思想觀念去改變天下,儒、墨、道、法和先秦諸子概莫能外。《周易》中有一句名言,叫“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體現出中國的人文傳統(tǒng)、人文精神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完善社會、完善人生。用今天的話來說,它的價值取向就是“社會人生”。
用什么思想去體現社會人生呢?儒家談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及“格物致知正心誠意”都是指向社會和人生。道家談“性命雙修”,就是去修人的人性、人的自然之性和人的生命,而達到一種真人、天人、至人的境界,它還指向人生。佛家講“法身慧命”,講挖掘、呈現“佛性”,就是把人性最光輝的部分呈現出來。佛教上講明心見性,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這個“心”,這就是人的根性的存在。中國文化向來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身(即靈與肉)的關系的平衡與和諧作為最高的追求目標。許多前輩學者,講中華文明是一種強調和諧關系的偶性文明。現在我們講的和諧社會、科學發(fā)展,它們的淵源是中國傳統(tǒng)的和諧文明、偶性文明。這就是我們所講的思維方式。
從深層的民族文化心理結構這個層面上講,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秦漢以前,儒墨道法四家,籠罩著文化的世界;唐宋以后,一般而言是儒道佛三家籠罩文化世界。
那么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基本特點和它的功能,或者說它的功用是怎樣的呢?
我用“入世”、“有為”、“現實”六個字來概括儒家最重要的特征和功能。
所謂“入世”,就是表示儒家既不關注外在的自然的探尋,它也不關注向上的、向天國的追蹤。在方向上,既不向外,也不向上,它就是進入現實社會。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有這兩句名言,一是“未知生,焉知死?”,就是重視生命,不關注死亡以后的狀態(tài)。二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現在這么郁悶煩惱,自己的事情還沒治理好,搞這么多鬼事干嗎?所以孔子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這就是說到儒家的“入世”的情懷。
儒家強調“有為”,就是強調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與使命,重視為社會和他人貢獻。儒家對人生最大的啟示就是它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鬃由爸苡瘟袊哪,到處宣傳他的思想。時人評價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知道不能干你還硬要干,就不是違反客觀規(guī)律嗎?這是對孔子的最大誤解。我們說,儒家精神的精彩就在于這番話。“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當你的良知判斷并確定一個一生將為此奮斗的境界,哪怕是在實現這個境界過程中遇到多少艱難困苦,在所不惜,不放棄這種努力,不放棄這種追求。它展示的是一種百折不撓的韌性:理想暫時不能實現,但不停止努力,一旦時機成熟,這種理想就能實現。
有兩句話最能代表著儒家這種有為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都是人的一個積極有為的一種行為方式。那么我要問,為什么中國圣賢要讓真正的君子這樣呢?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因為在中國古人看來,因為“天行健”,即自然的運行是剛健有為,因此人應該效法天道而自強不息。所謂天道“列星隨旋,日月遞照,四時代御,風雨博施,陰陽大化”,都是在這樣運動著,生生不息啊。中國哲學強調“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重要的特性在于生生不息,人就應該向天道學習,君子要自強不息。大地的品性是承載萬物,君子要向大地學習,要寬容,要厚德載物。我們經常談到,一個人有多少成就,就看你的肩能擔當起多少的責任,心胸能容納多少事情。德越厚,你擔當的東西就越多。叫厚德載物,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
重現實,就是關注生命,關注生命層次的提升,而不去玄思、探索一種神秘境界,這是儒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所以我們說,它是一種“入世”、“有為”和“現實”。
那么道家呢?我用“超世”、“無為”、“超現實”七個字概括。
所謂“超世”,用莊子的話講又叫忘世、游世。“超世”可以這樣說,就是道家的思維跟儒家不一樣,儒家思維看問題都是在面上看,那么,道家是一個否定性的思維,它就是對現實的制度、社會的運作、人與人的交往,它都是采取一個批判態(tài)度,用哲學的話說,就是超越經驗、超越常識、超越對立、超越區(qū)分,來追求一種人道一體、天人合一的境界。
超世又和無為相聯系。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他對知識、理性的東西,持超越的態(tài)度。哲學上講超越的概念,說無為而無不為,就是“因物之性,順物之情,順勢而動”,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依順事物的本性,依順人的本性真情,依據本性和規(guī)律去辦事。這就叫無為。因此道家講的無為,前面必須要有兩個字加以規(guī)定,這就是“自然”。所以我們在談道家無為思想時,一般就說“自然無為”。
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曾經在國情咨文中引用過《老子》中的一句話:“治大國若烹小鮮”。小鮮者,小魚也。從字面上看,治理大國就像烹飪小魚一樣,不要一下鍋就動鏟子翻攪,否則肉就要碎爛。引申開來是說,治理一個大的國家,就是不要擾民,不要煩雜,不要朝令夕改。換句話說,就是要順應事物的本性而為。這就是道家的無為。它有一個超現實的意義和價值在里面。
道家的思維,說白了就是常人這樣看,它就是不這樣看。哲學上叫超越常識的經驗,這是道家的一個思想觀點,應該說它的思想就是對社會的批判。所以說,當我們讀《老子》《莊子》就覺得有醍醐灌頂之感,非常的清涼,因為它追求的那是一種超越,追求的那是一種內心的浪漫,追求的那是一種空靈,追求的那是一種逍遙和自由。
佛家思維,我用“出世”、“空無”、 “非現實”七個字來概括。佛家講所謂非現實,就是說人在這個紅塵世界,由于諸多污染,使其固有的本性不能呈現,而產生種種執(zhí)著幻想、諸多痛苦煩惱。所以佛教認為要把它解脫了,要把它超越了,要把它洗凈了,這樣就能離苦得樂,這是佛陀的本懷。因此我們說,佛教之教義,就其本質而言是積極的。
也就是說,儒、道、佛三家,有不同的功能。用北宋一位皇帝的話講,儒家是治國(事)的,道家是治身的,佛家是治心的。
對于中國古代的這三家思想,南懷謹先生也曾經作過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說儒道佛三家,分別開不同的店,儒家開的是糧食店,解決人的精神饑餓問題;道家開的是藥店,治療心靈疾;而佛家開的是百貨商店,商品琳瑯滿目,有錢沒錢都可以進去逛逛?偠灾,儒、道、佛三家都是我們人生所必需的。
中國有這樣一句古話,叫得意(順境)信儒,失意(逆境)崇道。什么意思呢?人們得意的時候,一般要去體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儒家精神,并去踐履由北宋的張橫渠所概括的儒家精神,這就是著名的“橫渠四句”,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開啟左邊的頻道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告訴我們,每個人左邊都有一個頻道,只要你把左邊的頻道一開,那樣一個意義的、價值的世界它就不斷地呈現。
上面我談的是三家共用的東西。接下來,我想和大家專談談儒家的思想。
一般說來,儒學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進程。有先秦的原始儒學,有兩漢的經學化的儒學,有儒道兼綜的魏晉的儒學,又有隋唐的儒學,更有儒道佛三家融合的宋明儒學。但是儒學的中心思想是仁的思想。儒家主要是談三個問題:一個是人的價值,即人的主體性問題,第二是談人與人的關系,第三個談人與天地、自然的關系。
我們首先講儒家的人的價值,人的主體價值。我在這里先引用一句孟子的話,孟子曰:“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希”。孟子在講這句話時就是他在憂患,人和禽獸的差別就這么一點點,太寶貴了,你千萬要把它好好保存好啊。如果跑掉了怎么辦?沒關系,把它找回來,這叫“求其放心”。孟子感嘆,一個人家里養(yǎng)雞,小雞跑掉了,你都知道去找,而人最最重要的東西丟掉了,你都不知道找,豈不悲哉,豈不哀哉。
儒家的思想都是在這樣一個憂患的意識中去發(fā)展,去運作。馮友蘭先生講,人作為人還不行,要能夠成為人,那才是真正的人。就是說你作為人還能夠成為人的那個東西,你必須要保存著那些德行。如果你喪失這種德行,那么你就不是人。孟子反過來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這個問題訴諸哲學和宗教的層面,就是人是以什么樣的方式存在呢?從哲學上講,人的存在方式永遠在下述兩種矛盾當中存在著,一個是生存方式,一個是生活方式。什么叫生存方式,就是滿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物理的那樣的一個自然的生存方式,就是饑而欲食、寒而欲衣、勞而欲休的那樣一種方式,這是人的本性。但是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方式,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什么是生活方式?就是意義世界和價值世界的那種東西,每人都有。只是呈現方式不同而已。所以我把人的生存方式叫成是人的本性,我把生活方式視為人的根性。
打個比方來說。實際上人身上都有兩個頻道:右邊的那個頻道,里面開的都是人的生理的、物理的、自然的需求,人一生下來,這種本能都需要的,就像一盆花,天天澆水、施肥,它就茁壯成長。實際上,人的這種需求是不需要澆灌的,你越澆灌它越膨脹。實際上人的左邊還有一個頻道,有的人不知道左邊還有一個頻道,而有的人是知道有這個頻道卻不知道如何開啟。中國傳統(tǒng)文化告訴我們,每個人左邊都有一個頻道,只要你把左邊的頻道一開,那樣一個意義的、價值的世界它就不斷地呈現。
所以佛教里面,有一個命題叫“境由心起”,就是說外界的境是和人這個主體緊密相連的,叫人的世界。所謂人的世界是一個意義的世界,價值的世界。離開人無從談價值。所以說,物質和精神,存在和意識彼此是相互的關系。我們哲學這樣講,如果你沒有這個心靈的狀態(tài),存在的東西它是不存在的。馬克思說,所有的存在都是為我的存在。什么是為我的存在?就是跟我這個主體不能相脫離的存在,對我來說才有意義。比如,對畫盲來說,畢加索不存在;對于缺乏人文關懷的人來說,老子不存在,孟子不存在,蘇格拉底不存在,柏拉圖不存在,亞里士多德不存在,黑格爾不存在,馬克思不存在。黑格爾用“存在的無”來指稱這種個體存在面對客體時的價值和意義缺失的情形。
佛教講的境由心起,是說人生的意義、對象的意義,是靠你的心靈,靠你自己把人的本性,佛教講“佛性”,儒家講“良知”,就是要把這個光明的人性呈現出來。
用先賢的哲思彈撥心弦
中國古人用“國之四維”,比喻民族、國家的四根道德支柱。這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他肯定古代的人學習,學習的終極、學習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做一個真正的人,為自己的德行的提升。而今天的學者做學問,多是做給別人看的,多是追名逐利的。所以說儒學就是為己之學,就是一種憂患意識,就是一個“幾希”的呼喚,就是對人的價值的關注。雅斯貝爾斯也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對理性知識的追求,實際上強調的正是一種人文的關注。我們經常講,既要培養(yǎng)科學的精神,又要重視人文的關懷,就是這個道理。這是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是,人與人的關系。這也是古人認為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我們能不能很好地定位人生,能不能活得快樂,或者說能不能幸福,很重要的就是看你怎樣處理人與人的關系。儒家怎么跟我們講人與人的關系呢?《說文解字》跟我們講,“仁,親也,從人從二”,從字上寫仁這就是“二人為仁”,它的本意就是讓人培育仁愛之心,建立良善的人際關系。那么儒家怎么定位這個人與人的關系呢?《論語·顏淵》篇有一句名言:“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所謂人與人的關系就是愛人,人與人之間就要建立在一種相愛的基礎之上。
儒家從三個方面來切入談人與人為什么相愛、怎么相愛。第一條,儒家講,仁者以孝悌為本,首先要愛你的親人,以“親親之愛”作為“愛人”的起源。第二條就是,“忠恕之道”。什么叫忠恕之道?兩句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通俗點說就是,自己成功,同時也把這種成功的希望推及到別人的身上,成己成人,這叫忠道。什么叫“忠”呢?朱熹的解釋是,“盡己之為忠”,即對待別人要盡心盡力地去做。中國古人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叫金律。
那么有金律,是否有銀律呢?有,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叫恕道。舉個例子講,林則徐禁煙之前跟英國女王有書信來往,他跟英國女王就說這個道理:我們孔圣人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們英國人從上到下都知道吸鴉片不好,但是你要把你們不喜歡的東西大量傾銷到中國,這叫“己所不欲,施之于人”,所以鴉片貿易極不道德。
如果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人與人相愛的最高原則的話,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與人相愛的最基本原則,即是道德的底線。這兩個哪個更重要呢?《論語》記載,有個學生就問:“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啊,你就按照一個字,叫恕。具體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有六千名世界宗教領袖參加的國際會議上,要選擇一個全球的普世倫理規(guī)則,即金規(guī)則,最后選擇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一條。
講到這里我就想到,“八榮八恥”與底線倫理的關系。我們中國人最講恥感,我也認為現代人我們最或缺的也是恥感。“恥”這個字繁體字是一個耳朵一個心。什么意思呀?人有判斷是非的能力,你說錯了話,做錯了事,你覺得耳朵發(fā)燒,你覺得心跳加快或者難為情,這就是羞恥之感。子曰:知恥近乎勇。這個恥感實在是太重要了。中國古人用“國之四維”,比喻民族、國家的四根道德支柱。這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則可正也”,桌子有點傾斜呢你還能把它正過來,“危則可安也”,你危險的時候還能把它轉危為安,“覆則可起也”,倒下了你還能把它扶起來,“滅則不可復錯也”,就是說四維都沒有了就沒救了。這是儒家講的第二點。
儒家還有一個指向,就是講人與天地自然的關系。中國儒家相信人的德性、人的價值的源頭是從外在的天地自然來的。也就是說,天地外在自然是人的價值的源頭,這就是《中庸》講“天命之謂性”的深刻內涵。為什么要這樣講呢?既然天地萬物是我人性的根源,那我怎么會把它當作我的征服對象去征服呢,那是不可能的,那也完全是樹立起一種崇敬和敬畏之感。儒家的敬畏感是敬畏德性,害怕德性喪失。這種敬畏價值源頭是天地自然,有一種宗教的情懷。儒家講有一種東西游行于天地之間的大道、這種德性,我們應對之有所敬畏,做到“上啟于天德,下貫于人德”,“天人合一”,“存理復性”,如此才能“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天人一體的境界、成人成圣的境界。中國古人用“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來描述這種境界。達到這個境界,就是儒家所說的自由的境界。我想,今天的講座,主要想把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智慧呈現出來,用先賢的哲思來彈撥我們的心弦,提高我們的精神境界,凈化我們的心靈世界,提升我們的生命層次。最后用“經常開開自己的左邊頻道!”這句話與大家共勉。
- 上一篇:《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十八
- 下一篇:最后一頁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一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二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三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四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五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六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七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八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九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十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十一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十二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十三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十四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十五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十六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十七
- 慧靜法師:《佛說阿彌陀經》慧靜法師講經弘法系列十八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