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佛一味話禪
名山雄秀,佛茶味醉。
游覽武夷山四大樂事:“登天游、乘竹筏、賞茶藝、品佛(巖)茶。”游人們登上天游峰,遠眺武夷風光盡收眼底;乘竹筏暢游九曲十八灣景色;觀賞茶藝,武夷禪茶道館是游人最為悠閑去處。一杯金佛茶在手,淡淡天然味,悠悠佛茶香,從而得以品嘗武夷巖茶真味。為此,武夷金佛茶道,為游客奉獻“武夷禪茶三昧”希望游人能以平和、寧靜的心情,領略“茶佛一味”的真諦。
武夷山之茶業(yè),創(chuàng)始于山中僧侶仙道之流。茶與佛,因緣深長。查有史以來,寺院僧家,禪多茗飲,有釋門必有佛茶。“客來不屑問丹井,惟愛佛茶煮石泉”。
《宋朝事實類范》書載:“建州山水奇秀,巖壑幽勝,士人多創(chuàng)佛剎,落落相望。”唐朝以來,武夷山有一百零入寺,恰合“茶壽";;興建在三十六峰七十二若的峰麓巖巔。山中寺院林立,殿宇鱗比,松柏蒼翠,清流潺潺。“六六奇峰摘靈芽,三三秀水烹龍團。”是峰皆有寺,是巖皆產茶。 金佛茶源于古代寺庵院觀的“供佛茶”。知唐代天游觀的“洞賓茶”、宋代白云庵的“金佛茶”、慧苑寺的“鐵羅漢”,元代止止庵的“白雞冠”、沖佑觀的“石乳”、明代天心寺“半天鶴(腰)”,清代磊石庵的“水金龜”和天心寺聞名海內外的“大紅袍”等,無不出自僧侶仙道之流,先后為武夷山的佛茶。佛茶自問世以來,從藥用、品飲、斗茶而推向社會,成為獨樹一幟名茶。
武夷山寺廟多于新茶采制后,設茶宴與文人、信士、僧眾結佛緣。聚飲同時論佛談玄。唐武元衡,《請圣赍法師晚青茶會》詩:“禪廷一雨后,蓮界萬花中。時節(jié)流芳墓,人天此會同。”唐宋以降,茶會仍保特“飲”、“談”的傳統(tǒng)。據(jù)《朱文公文集》記載:朱熹青年時代,在五夫里常赴開善寺茶會。住持和尚圓悟號旨庵,平時閑下常設茶宴,約朱熹赴會品茶吟詩、談經論佛。后來圓悟圓寂時,朱熹寫了唁詩:“一別人間萬事空,焚香溣茗恨相逢。不須更活三生石,紫翠參天十二峰。”清?金農《石淙院與禪人茶話》詩云:虛空同瞑坐,豎拂老禪師。一夕莊嚴經,三生茗果期。”
佛門僧院,常常是佛樂聲聲,隱隱傳出誦經念佛之音,香煙裊裊,不時飄來細細茶香。在幽靜、稚致、清寂、古樸的禪堂里,“焚香引幽步,酌茗開凈筵。”寺院僧尼用茶供佛、敬師、獻賓客,供自己與善友品飲。談經論佛,修心養(yǎng)性,形成了莊嚴肅穆的茶禮,也就是佛茶獻客結緣行善的特殊茶道。
武夷禪茶道是以茶為飲,道為序;茶道指品茶的形式、方法、功能、意境以及由此而伴生的有關禮儀和修養(yǎng)。所謂茶道乃飲茶之道,悟養(yǎng)心之道,得茶之精神。借皎然對飲茶之妙趣,出神入化地描述:“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二飲清我神,忽如飛雨洗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武夷山禪茶道程序,蘊含著“三三凝道語、六六悟禪機”的法語,安排了三昧三十六道品飲程序,供賓客信士欣賞和品嘗。
武夷山禪茶三昧
茶禪一味:禪樂迎賓、茗滌俗塵、蓮步入場、金佛升座、梵香頂禮、祈降甘露、參禪止觀、虔誠事茶、清茶獻佛、佛茗敬客
金佛茶緣:理煮靈泉、流云拂月、金佛臨凡、銀河落天、佛柳拂花、重洗仙顏、普降甘霖、凈瓶滴水、五福呈祥、天開紫氣、陶然沁芳、鑒賞湯色、初品奇茗、啜香咽甘、再酌甘露、怡情悅性、三斟玉茗、禪悟巖韻、烏龍戲水、謝茶結緣
茶我合一:無我茗飲、自我泡茶、人人奉茶、四方品茗、領悟茶德、功德圓滿。
武夷山禪茶三昧演示(講解詞)
第一輪茶禪一味
禪堂揚起悠揚的佛樂。“濟人茶水行方便,悟道佛門洗浴塵”,賓客們在“茗湯處”洗臉凈手,意在進入佛地,洗滌俗塵,表示圣潔。賓客洗手后陸續(xù)進禪堂入坐靜候問茶。
在平和、優(yōu)雅的佛樂聲中,住持、僧尼、沙彌,身披袈裟,穿海青、著慢衣,僧尼甲端佛茶,乙捧佛泉,二沙彌端茶具,輕移蓮步,步步生蓮,魚貫進入禪堂。何謂蓮步?蓮者又名荷,古代稱“花中君子”,名列眾花之首。花未開時包著花蕾的葉片為青綠色,稱為青蓮。”“青蓮”與“清廉”同音,含內心清廉之意,與茶德的廉字居首,心心相印。禪堂上懸掛的觀音菩薩是佛國眾菩薩首席,她是端坐在蓮花臺上,可見蓮步的蓮,具有特殊的含意。眾尼的蓮步,拐彎走的是直角,佛家認為無方不圓,也即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要修到功德圓滿,需要行走有方,拜佛有禮,參禪有恒,行走坐臥,皆成佛理。
進入禪堂,住持、僧尼、沙彌按次序于拜墊前站立。住持接過金佛茶,雙手端與眉齊,禮拜,放在佛案左邊(中間是香爐、凈瓶、長明燈)再接過佛泉,雙手端與眉齊、禮拜,放在佛案右邊。
金佛茶是古代永樂禪寺、白云庵的供佛茶;宋代為北苑貢茶,龍團鳳餅的“斗品”。明朝罷貢龍團“不在朝中伴皇駕,脫去蟒袍換袈裟。”返樸歸真,隱歸武夷山“濟世療疾”為佛茶,佛界視為“神茶”。武夷山佛茶選育制作中心,本著尋源求真,搜盡武夷得真本,經精心選育培植,科學研制,通過茶史論證,專家鑒定,使佛茶重現(xiàn),再顯神效,‘96-’97年獲得全省優(yōu)質茶和名茶獎。
住持右手抽香,左手三指在前,右手三指在后,持香在油燈上點燃,二指夾香,雙手頂禮,心中默念: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將香插于爐中,退回拜墊前。標準的佛教拜佛儀式:兩足呈八字形站立,曲膝彎腰,右手按于拜墊中央代表佛,左手按于拜墊上方代表法,右手從中央移至右上方與左手并齊,兩拇指相接,掌心向上翻蓮花掌,五體投地,頭磕于拜墊上,心中想著為眾生接福接壽;左手接福,右手接壽,收掌虛握,手心向下,心想將福壽施于眾生。
多福多壽,是人們迫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種共同心理。古代曰五福,是長命、富貴、健康、道德、平和的壽終。五福壽為首,禮佛三拜,為眾生祈求福壽雙全、福壽萬代。與中國茶道、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是一脈相承,意蘊相通。 住持行到供桌前,合十行禮,右手取凈瓶,左手仰鑒“慧力智”三指,右手移凈瓶放于左三指上,取瓶中的柳枝,用柳枝蘸水點灑佛泉,繞壺三匝,然后再用柳枝蘸水在茶具上點灑甘露。
佛教教義含普施甘露,普渡眾生。古人說:“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悟的諸佛”。而迷與悟,惑與覺只在吾人方寸間,佛法是使人轉迷成悟,離苦得樂的法門。茶,古時亦稱甘露,先苦而后甜,其滋味在于自我品嘗,而難以明示,再加以品飲者的精神寄托,似乎就很容易進入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這就符合佛教覺、悟、參禪明義和“涅槃清寂、超脫輪回”的佛法主張。
“智者悟禪,清茶一杯,迷者悟禪。經書萬卷。”禮佛三拜,住持僧尼,參禪入定。
禪定是佛教基本修持方法:禪是“靜慮”之意,“定”是指心專注一而不散亂,坐禪要做到半跏趺而坐,頭正背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且又“過午不食”。而茶葉性雜、醒腦提神,利于佛教修煉“靜定”。佛教天臺宗提倡“止觀”,“止”為靜坐,“觀”是沉思;禪宗提倡靜坐思維,以期大徹大悟。茶適應僧尼坐禪時,消除疲勞,激勵精神,防止磕睡,從而達到止息雜類,安靜沉思,“靜心”、“自悟”。所以佛家把茶葉視為“神物”,歷來倡導飲茶,這便呈佛茶的功效。
住持、僧尼甲乙坐禪入定后,沙彌尼就開始做好泡茶的準備工作。將佛泉入壺,生火燒水,洗壺及“三才杯”。待泉水初沸、湯壺洗盅,將整潔的茶具放在主泡茶的僧尼倆的幾上。僧尼開靜,持壺以“銀河落天”的高沖妙法,沖水入壺刮沫愶盅,向擺好的“三才杯”分茶,有普降甘霖,佛瓶滴水的妙法,使金佛茶具有“佛”的含意。
敬茶的順序,首獻佛祖,次敬天地,然后敬主持師。住持雙手接過僧尼甲送到的“獻佛茶”,將“三才”端與眉齊端放在佛祖桌上。僧尼兩各端一杯放在左右,此為敬天敬地。僧尼再端茶一盅放于住持幾上,雙手行合十禮。
佛茗敬客由沙彌尼一手端托茶盅,一手行禮,端茶放于座上。賓客在接受佛茶前,端目平視,雙手合十,行合十禮,而不用手去接茶,讓“三才杯”放在桌上,等住持舉盅向賓客示意舉盅品飲時,賓客才端盅品嘗。這時,問茶者心境要平和。一杯佛茶在手,氤氳飄飄、慢慢細品,徐徐入口,甚覺齒頰留香芬,喉底生津,領略佛茶,可謂妙不可言。
清代詩人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記述,在武夷山佛寺品嘗佛茶寫道“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濃苦如飲藥。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速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試一二杯,令人釋燥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詩人游武夷品佛茶,深得個中三昧,領略了佛茶的韻味。
在細心品茶過程中可以談佛論經,贊美佛茶,暢敘佛緣。爾后,沙彌尼,按次序收杯。
第二輪 金佛茶緣
“天下名山古剎多,自古高僧愛斗茶”。武夷山向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著稱,也是我國古老佛茶產地之一。山中僧侶仙道不僅善于種茶制茶,而且善于用茶品茶。
金佛茶道講究寧靜清逸,不僅僅是感觀上享受,而且也是精神上高層次享受。體現(xiàn)其清、幽、神、奇和廉、美、和、敬的內含和美感。
金佛茶緣程序安排如下:(由茶道表演者口釋)
理煮靈泉:泡茶與水質關系很大,選用武夷名泉之一,靈峰泉具有清心保健作用,是稀有的難得的泉水,是泡茶水中的佳品。煮出之水無雜味,無膩味。
流云拂月:泡茶之前要洗凈茶壺、茶杯,當水壺中發(fā)出若松濤之聲時,淋壺燙盅,使之受熱升溫,有消毒殺菌,預防其他氣味混雜,使壺杯更加清潔。
金佛臨凡:凈壺燙杯后,呈示金佛茶永樂真品讓客人觀賞,聞其茶香,用銀匙挑粗者入壺底,細者放壺上。
銀河落天:佛茶入壺后,提起盛開水的壺高沖注入,使茶葉上下翻動。但不能直沖壺心,不能斷斷續(xù)續(xù),這樣茶香滑而無澀滯,沖水量以滿而不溢為宜。 佛柳拂花:沖水后,茶沫浮起,濫于壺面,用壺蓋似春柳拂動,輕輕斜刮去表面上的白沫,使茶葉清新潔凈。
重洗仙顏:壺蓋蓋上后,即以熱湯澆淋茶壺,洗凈壺表,又能提高壺溫,似與金佛沐浴。
普降甘霖:斟頭道佛茶時,朝排好的杯先斟少許,然后依次均勻輪回朝各杯斟茶,均勻沾及,以免濃淡不一。
凈瓶滴水:壺中茶水剩少許時,則往各杯點注。似觀音菩薩的凈瓶點灑,普渡眾生。
五福呈祥:呈茶講究禮節(jié),應先敬長者,接受茶葉不必起身,合掌注視。敬茶時右手拇指、無名指扶茶托,食指壓茶蓋,中指扶杯,小指靠底,這樣端“三才杯”,既穩(wěn)當又美觀。
天開紫氣:茶盅的蓋為天,托為地,盅為人,叫“三才”。天開紫極(武夷摩崖石刻),紫氣東來。左手托盅,右手掀蓋,紫氣氤氳,嗅聞到一股“淡淡天然味,悠悠佛茶香”。
陶然沁芳:吸入芳香、涼爽氣味,令人有喜悅、舒足的感覺。
鑒賞湯色:先嗅其香,再看其色。認真觀看茶水在杯里的各種顏色。
初品奇茗:金佛茶是佛界奇茗,觀色之后開始品味,品茶是精神感應,因而要慢酌細啜,徐徐入口,這樣才能品出佛茶真味,領略情趣。
啜苦咽甘:茶苦而后甘,其滋味本身在于自我品嘗,茶圣陸羽說“啜苦咽甘”是指啜飲茶后,苦茶在咽部回甘的程度。
領悟巖韻:金佛茶系武夷巖茶,品飲巖茶首重巖韻,巖韻者即巖骨花香;ㄏ阋捉猓瑤r骨乃佛茶“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鐘”。領悟巖佛茶的韻味即“活、甘、清、香”。對這四字應領悟為“活”者潤滑爽口而無滯澀感,“甘”者指飲后回甘速度、程度、部位而言;“清”者指清而不俗,無雜味異味;“香”者茶香之高低、長短、銳幽、濃淡及品種香而言。
烏龍戲水:選一條索緊的茶葉。放入杯中。斟滿茶水。仿佛一條烏龍在戲水,好似宋代分茶僧沖泡妙手能幻成花鳥蟲魚之象。
謝茶結緣:住持下座與賓客談茗論茶,宣講“信奉人與人之和美,人與人之和諧,人與社會之和靜”。這是佛茶之精神,茶之風韻。
第三輪 茶我合一
茶道進入最后一輪,行無我茶會。“無我茗飲”之無我,乃佛教的根本思想之一。佛說“人無我”,他是說,人自身沒有常恒的主體;“法無我”,他是說,世界上組成各類事物的基因,也不斷變遷,沒有恒常堅實的自體。佛典《楞伽經》用無我之觀,其意在消滅一切人們妄想之現(xiàn)象,而達到清靜境界。1991年10月在武夷山慢亭舉行的《國際無我茶會碑祀》云:“無我茶會之精神,座位由抽簽決定無尊卑之分,奉茶到左,飲茶自右,無報償之心,超然接納四方之茶,無好惡之心,盡力將茶泡好,以求精進之心”。為此,“無我茗飲”就是每人自我泡茶四杯,三杯奉給左邊三位茶侶,一杯留給自己,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不分彼此,天下一家。(莊子)說:“至人無已”,指德行修養(yǎng)至善之人,也就能達到忘我的程度。正如茶圣陸羽說“茶味至寒,可以療疾,宜于精行儉德之人”。
中國茶道是“和、敬、清、寂”,佛茶道在“無我茗飲”中又達到一種禪的境界,進一步體味“茶禪一味”(茶佛一味)的真諦。 “領悟茶道”:體味“無我”意為世界上一切人和物均無永恒不變的主體,它們都在不斷變化之中。我們仿國際無我茶會的茶道。“無我”就是要消滅人們一切妄想,達到清靜境界,而佛教禪宗,把茶與禪結合在一起。我佛茶道提倡“忘我”,無私地達到修養(yǎng)至善,提倡和平友好,以茶會友,促進人與人之間友善。
武夷山自古是儒、釋、道三教名山,有一個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這就不論儒家、佛界還是道教,對待茶文化有著無可言喻的一致性,F(xiàn)代茶界泰斗莊晚芳教授將茶德概括為“廉美和敬”,具體地說:廉:廉儉育德。清茶一杯,以茶代酒,以茶敬客。美:美真康樂。茶真形美,器凈水甘,環(huán)境幽雅,講究茶道,美化生活。和:和誠處世。人間萬物,以和為貴,清茶一杯,以茶聯(lián)誼,德重茶禮,修身養(yǎng)性。敬:敬敘為人。清茶一杯,相敬如賓,敬老愛幼,安定祥和,文明禮貌。
禪茶道進行到此,禮畢。祝君好運!
福建著名作家(武夷山市委書記)陳祥龍在《武夷新曲》文集中寫道:“武夷神茶/古老而美麗的傳說是有價值的/然而,迷信傳說絕對是個錯誤/科學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武夷茶的神韻,絕不僅僅在于這兩叢古老的神茶/不信,請到武夷山來品茗吧!”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