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永明心賦注卷第一
心賦注卷第一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述
覺王同稟。
楞伽經(jīng)。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又經(jīng)頌云。如世有良醫(yī)。以妙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問。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既稱心賦。便是標(biāo)宗。何假廣用文言。仍繁注解。且凡論宗旨。唯逗頓機(jī)。如日出照高山。駛馬見鞭影。所以丹霞和尚云。相逢不擎出。舉意便知有。首楞嚴(yán)經(jīng)云。圓明了知。不因心念。揚眉動目。早是周遮。如先德頌云。便是猶倍句。動目即差違。若問曹溪旨。不更待揚眉。答。今為樂佛乘人。實未薦者。假以詞句。助顯真心。雖掛文言。妙旨斯在。俯收中下。盡[(ㄇ@(企-止))/卓]群機(jī)。但任當(dāng)人。各資己利。百川雖潤。何妨大海廣含。五岳自高。不礙太陽普照。根機(jī)莫等。樂欲匪同。于四門入處雖殊。在一真見時無別。如獲鳥者羅之一目。不可以一目為羅。治國者功在一人。不可以一人為國。如內(nèi)德論云。夫一水無以和羹。一木無以建室。一衣不稱眾體。一藥不療殊疾。一彩無以為文繡。一聲無以諧琴瑟。一言無以勸眾善。一戒無以防多失。何得怪漸頓之異。令法門之專一。故云。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如為眾多。一人亦然。豈同劣解凡情。而生局見。我此無礙廣大法門。如虛空非相。不拒諸相發(fā)揮。似法性無身。匪礙諸身頓現(xiàn)。所以藏法師云。自有眾生。尋教得真。會理無礙。常觀理而不礙持教。恒誦習(xí)而不礙觀空。則理教俱融。合成一觀。方為究竟博通耳。斯乃教觀一如。詮旨同原矣。
祖胤親傳。
此土初祖達(dá)磨大師云。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又云。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亦云。默傳心印。代代相承。迄至今日。
大開真俗之本。
如大乘起信論云。有摩訶衍。能發(fā)起一切眾生大乘信根。所言摩訶衍者。此云大乘。又大乘者。是眾生心。心體周遍。故名為大。心能運載。故名為乘。立心真如門。心生滅門。論云。摩訶衍者?傉f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于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是知一心。是諸佛本所乘。菩薩因乘此心法。皆到如來地故。離此一心外。別無殊勝。故今賦詠。志在于此。藏法師云。真俗雙泯。二諦恒存。空有兩亡。一味,F(xiàn)。所以華嚴(yán)疏云。真俗雖相即。而各不壞其相。謂即有之空。方是真空。即空之有。方為妙有?沼胁欢。兩相歷然。如波即水而恒動。俗即真而俗相立。如水即波而恒濕。真即俗而真體存。已上皆況心之體用。非一非異。又云。不壞生滅門說真如門。不隱真如門說生滅門。良以二門唯一心故。所以十方諸佛。常依二諦說法。若不得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以俗諦無有自體。即第一義諦故。
獨標(biāo)天地之先。
傅大士頌云。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雕。老子云。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梢詾樘煜履。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qiáng)之曰大。寶藏論云?湛煽。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色無形。真空無名。無名名之父。無色色之母。作萬法之根源。為天地之太祖。上施玄象。下列冥庭。元氣含于大象。大象隱于無形。為識物之靈。靈中有神。神中有身。無為變化。各稟乎自然。
常為諸佛之師。能含眾妙。
諸佛以法為師。起信論云。所言法者。眾生心是。又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禪源集云。夫言心者是心之名。言知者是心之體。能含眾妙者。一心杳冥之內(nèi)。眾妙存焉。清凈法界。杳杳冥冥。以為能含。恒沙妙德。微妙相大。以為所含。相依乎性。性無不包。故稱為含。又云。妄念本寂。塵境本空?占胖。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前達(dá)磨所傳清凈心也。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籍緣生。不因境起。迷時煩惱。知非煩惱。悟時神變。知非神變。然由迷此知。即起我相。若了此知。剎那成佛。故心要箋云。心法本乎無住。無住心體。靈知不昧。又況如一摩尼珠。一靈心也。唯圓明凈?占胖。都無一切差別色相。以體明故。對外物時。能現(xiàn)一切差別色相。色相自有差別。明珠不曾變易。且如珠現(xiàn)黑時。但云黑等是珠。如洪州馬大師云。起心動念。彈指瞬目。所作所為。皆是佛性。此是即妄明真;驍M離黑覓珠。如北宗秀大師云。眾生本有覺性。如鏡有明性。煩惱覆之不見。如鏡有塵闇。妄念盡則心明;鑹m滅則鏡朗。此是離妄明真;蛟泼骱诙紵o者。如牛頭融大師云。諸法如夢。本來無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宜喪己忘情。情忘即絕。此是真妄俱無。初一皆真。次一皆妄。后一皆無。皆是未見珠也。如荷澤和尚。于空無相處。指示知見。了了常知。不昧心性。見珠黑之時。但見珠體明白。不觀黑色。及青黃等雜色。既不即黑。亦不離黑。亦不黑白俱拂。了了見心性之時。不即不離。無住無著。非一非異。不取不舍。又真心本體。有二種用。一者自性本有。二者隨緣應(yīng)用。猶如銅鏡。銅之質(zhì)是自性體。銅之明是自性用。明所現(xiàn)影是隨緣用。影即對緣方現(xiàn),F(xiàn)有千差。明即光明。明唯一味。以喻心常寂是自性體。心常知是自性用。今洪州指示能語言分別等。但是隨緣用。闕自性用也。又顯教。有比量顯。現(xiàn)量顯。洪州云。心不可指示。但以能語言等驗之。知有佛性。是比量顯也。荷澤直云。心體能知。知即是心。不約知以顯心。是現(xiàn)量顯。洪州闕此。又不變是體。隨緣是用。又荷澤所宗空寂知者?占偶词菬o相。以神解之性。雖無形相。而靈知不昧。故云寂知。亦云寂照。亦云無相之智。亦云無知之知。如肇論云。放光般若云。般若無所有相。無生滅相。道行般若云。般若無所知無所見。此辯智照之用。而曰無相無知者。何耶。果有無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何者。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圣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jīng)云。圣心無知。無所不知。信矣?占偶词菬o相。即是無知。論云無所不知。又云。乃曰一切知者。此知即是真知。為一切眾生自心之體。真性靈知。湛然恒照。亦云無念之知。若有念而知。凡夫境界。故云知覺乃眾生。若無念無知。二乘境界。若無念而知。諸佛境界?占偶词菬o念。亦云無住之知。若有所住。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無所住。如日月光明。照見種種色。華嚴(yán)錦冠云。含眾妙而有余者。謂一切事。皆不改本相。不離本位。法法皆能為大為小。為一為多。為主為伴。即此即彼。即隱即顯。即延即促;ハ鄶z入。重重?zé)o盡。如帝網(wǎng)天珠。以要言之。隨一一事。念念皆具十玄之義。同時具足。無有前后。如海一滴。即具百川。滴滴皆爾。故名為妙。
恒作群賢之母。可謂幽玄。
夫般若者。是諸佛之母。故凈名經(jīng)頌云。智度菩薩母。能生一切導(dǎo)師。所言般若者。即一切眾生自心靈知之性耳。如寶藏論云。夫天地之內(nèi)。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識物靈照。內(nèi)外空然。寂寞難見。其謂玄玄。巧出于紫微之表。用在于虛無之間。端化不動。獨而無雙。聲出妙響。色吐華容。窮睹無所。寄號空空。誰留其聲。不見其形。唯留其功。不見其容。幽顯朗照。物理虛通。森羅寶印。萬象真宗。其為也形。其寂也冥。本凈非瑩。法爾圓成。光超日月。德越太清。萬物無作。一切無名。能轉(zhuǎn)變天地。自在縱橫。恒沙妙用;煦缍。誰聞不喜。誰聞不驚。如何以無價之寶。隱于陰入之坑。哀哉哀哉。其謂自輕。悲哉悲哉;藓斡擅。其寶也。煥煥煌煌。朗照十方。闃寂無物。圓應(yīng)堂堂。應(yīng)聲應(yīng)色。應(yīng)陰應(yīng)陽。奇特?zé)o根。妙用常存。瞬目不見。側(cè)耳不聞。其本也冥。其化也形。其為也圣。其用也靈?芍^大道之真精。其精甚靈。萬有之因。凝然常住。與道同倫。故經(jīng)云。隨其心凈。則佛土凈。任用森羅。其名曰圣。又若證此一心。則解一切法門。如止觀云。譬如良醫(yī)。有一秘方?倲z諸方。阿伽陀藥。功兼諸藥。如食乳糜。更無所須。一切具足。如如意珠。乃至此一心。是大中大。上中上。圓中圓。滿中滿。實中實。真中真。了義中了義。玄中玄。妙中妙。不可思議中不可思議。若能如此簡非顯是。體權(quán)實而發(fā)心者。是一切諸佛種。譬如金剛。從金性生。佛菩提心。從大悲起。是諸行先。如服阿婆羅藥。先用清水。諸行中最。如諸根中。命根為最。佛正法正行中。此心為最。如太子生。具王儀相。大臣恭敬。有大聲名。如迦陵頻伽鳥。殼中鳴聲已勝諸鳥。此菩提心有大勢力。如師子筋弦。如師子乳。如金剛錘。如那羅延箭。具足眾寶。能除貧苦。如如意珠。雖小懈怠。小失威儀。猶勝二乘功德。舉要言之。此心即具一切菩薩功德。能成三世無上正覺。
靈性有珠。該通匪一。
此一心靈臺之性。最靈最妙。作萬法之王。為群有之體。豎徹三世。橫亙十方。大智度論云。在有情數(shù)中為佛性。在無情數(shù)中為法性。所以華嚴(yán)經(jīng)頌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余。亦無形相而可得。如肇論離微體凈品云。夫性離微者。則非取非舍。非修非學(xué)。非本無今有。非本有今無。乃至一法不生。一法不滅。非三界所攝。非六趣所變。非愚智所改。非真妄所轉(zhuǎn)。平等普遍。一切圓滿?倿橐淮蠓ń缁没`宅。迷之者歷劫浪修。悟之者當(dāng)體凝寂。
千途盡向于彼生。萬象皆從于此出。
凈名經(jīng)云。一切法以無住為本。無住者。一切眾生第八識心。此心無住無本。故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如華嚴(yán)經(jīng)云。不離于心。所見清凈。又云。不離于心無處所。是知心生一切法。如地出水。如谷孕風(fēng)。如石生云。如木出火。是知離心無法。離法無心。如長者論云。若直說第八種子識為如來藏者。即業(yè)種恒真。生怖難信。以法如是之力。何一含識而不具神通。承本覺性之功。豈一剎塵而靡含道跡。故華嚴(yán)經(jīng)云法如是力者。本合如然。又云佛神力者。應(yīng)真曰神。所以古德云。自力與佛力無別。自智與佛智無差。又云。一身即以法界為量。自他之境都亡。法界即自身遍周。能所之情見絕。如大海之渧。渧渧之中皆得大海。比眾生之心。心心皆含佛智。
事廓恒沙。理標(biāo)精實。吞滄溟于毛孔。唯是自因。卷法界于塵中。匪求他術(shù)。
首楞嚴(yán)經(jīng)云。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fā)塵勞。有世間相。我以妙明不生不滅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于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xiàn)大。大中現(xiàn)小。不動道場現(xiàn)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于一毛端現(xiàn)寶王剎。坐微塵里轉(zhuǎn)大法輪。是知背境觀心。自然大明相含。不為物轉(zhuǎn)。亦如芥納須彌等。百門義海云。且如見山高廣。是自心現(xiàn)作大。今見塵小時。亦是自心現(xiàn)作小。今由見塵。全以見山高之心。而今現(xiàn)塵也。是故即小容大。如云萬象如須彌。凈心如芥子。故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即是萬法一心。一心萬法。故稱毛吞巨海。芥納須彌。非干神通變化之力。真心具德法性如是。如華嚴(yán)記云。如經(jīng)一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別性者。謂一毛端性。即是一切世界差別性。今一切世界即事。隨其法性即一毛端。以性即毛端。諸界即性故。
任機(jī)啟號。應(yīng)物成名。
一切法本無名。但是心為名。故般若經(jīng)云。六塵鈍故。不自名。不自立。皆是因心立名。故云萬法本閑。而人自鬧。又云三阿僧祇名字。皆是心之異號。如天臺凈名疏云。一法異名者。諸經(jīng)異名。說真性實相;蜓砸粚嵵B;蜓宰孕郧鍍粜。或言如來藏。或言如如;蜓詫嶋H;蜓詫嵪喟闳;蜓砸怀恕;蜓约词鞘桌銍(yán);蜓苑ㄐ。或言法身;蜓灾械;蜓援吘箍;蜓哉蚍鹦。性凈涅槃。如是等種種異名。此皆是實相之異稱。故大智論偈言。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大涅槃經(jīng)云。如天帝釋有千種名。解脫亦爾。多諸名字。又云佛性者有五種名故。皆是赴機(jī)利物。為立異名也。而法體是一。未曾有異。如帝釋千名。名雖不同。終是目于天主。豈有聞異名故。而言非實相理。如人供養(yǎng)帝釋。毀憍尸迦。供養(yǎng)憍尸迦。毀于帝釋。如此供養(yǎng)。未必得福。末代執(zhí)法者亦爾;蛐刨囈孕郧鍍粜摹6鴼М吘箍;蛐女吘箍諢o所有。毀賴耶識自性清凈心。或言般若明實相。法華明一乘。皆非佛性。此之求福。豈不慮禍。若知名異體一。則隨喜之善。遍于法界。何所諍乎。又諸經(jīng)內(nèi)。逗緣稱機(jī)。更有多名。隨處安立。以廣大義邊。目之為海。以圓明理顯。稱之曰珠。以萬法所宗。號之曰王。以能生一切。詺之曰母。但是無義之真義。多亦不多。無心之真心。一亦不一。故華嚴(yán)私記云。取決斷義。以智言之。取能生長。以地言之。取其高顯。以山言之。取其深廣。以海言之。取其圓凈。以珠言之。此上約有名。尚乃無數(shù)。更有無名。豈可測量。如大法炬陀羅尼經(jīng)云。佛告諸菩薩。汝等勿謂天定天也。人定人也。餓鬼定餓鬼也。乃至如一事有種種名。如一人有種種名。如一天。乃至餓鬼畜生有種種名。亦復(fù)如是。亦有多餓鬼。全無名字。于一彈指頃。轉(zhuǎn)變身體作種種形。如是眾生于一時間現(xiàn)無量色身。云何可得呼其名也。若餓鬼等。有生處名字。受食名字。及壽命名字。若地獄眾生。無有名字生處者。則其形亦無定。彼中惡業(yè)因緣未盡。故于一念中種種變身。釋曰。如地獄中。一日一夜之中萬生萬死。豈可名其名字耶。又無間獄中。一一身無間。各各盡遍八萬四千由旬。地獄之量不相障礙。是知業(yè)果不可思議。非獨圣果。如云清凈妙法身。湛然應(yīng)一切。今時人將謂諸佛法身能分能遍。不信眾生亦一身無量身。以眾生業(yè)果不可思議故。是以經(jīng)云。佛界不可思議。眾生界亦不可思議。
大士修之而行立。
菩薩所行十波羅蜜。四攝。萬行。皆從真慈悲心起。故金剛三昧經(jīng)云。空心不動。具足六波羅蜜。又般若經(jīng)云。一心具足萬行十波羅蜜者。檀因心舍。經(jīng)云。無可與者。名為布施。是名真施。若心外有法。即名住相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戒因心持。經(jīng)云。戒性如虛空。持者為迷倒。自性之律豈執(zhí)事相。妄分持犯耶。忍因心受。經(jīng)云。云何菩薩能行忍辱。佛言。見心相念念滅。豈可將心對治前境。為忍受耶。進(jìn)因心作。經(jīng)云。若能心不起。精進(jìn)無有涯。寧著有為。妄興勞慮耶。禪因心發(fā)。經(jīng)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豈避喧雜。而守靜塵耶。般若從心起。經(jīng)云。不求諸法性相因緣。是名正慧。寧外徇文言。強(qiáng)生知解耶。方便從心生。經(jīng)云。菩薩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則心外無法。方能行菩薩之道。力從心運。四大之力皆不如心。心無形故力最無上。神通變化入不思議。心之力也。愿從心布。一切意愿盡從心生。一切行門。皆從愿起。智從心達(dá)。如來靈智。是眾生心。此心念念具足十波羅蜜。乃至八萬四千法門。皆從心出。如眾生心中有體大。今日修行引出法身。心中有相大。今日修行引出報身。心中有用大。今日修行引出化身。故知三身四智。皆自心中出。心外更無一事一法而能建立。如還源觀云。一體起二用。一者海印森羅常住用。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xiàn)。猶如大海。因風(fēng)起浪。若風(fēng)止息。海水澄清。無像而不現(xiàn)。故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一法者。所謂一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則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唯是一。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唯一真如。故云海印三昧。二者法界圓明自在用。是華嚴(yán)三昧也。謂廣修萬行。稱理成德。普同法界。而證菩提。良以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何有飾真之行。不從真起。此則真該妄末。行無不修。妄徹真源。相無不寂。
覺帝體之而圓成。
諸佛了一切法。皆是真心圓成實性。眾生迷于自心。但是遍計所執(zhí)性。情有理無。如還源觀云。良以法無分劑。起必同時。真理不礙萬差。顯應(yīng)無非一際。用即波騰海沸。全真體以運行。體即鏡凈水澄。舉隨緣而會寂。若曦光之流彩。無心而朗十方。如明鏡之端形。不動而呈萬象。
聲聞證之為四諦。
聲聞不了自心。但見人空。證作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生滅四諦。為灰斷之果。不達(dá)一心圓教無作四諦。具廣大神通。所以舍利弗。于法華會中得見心性。親受佛記。后方懺悔云。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
支佛悟之詺緣生。
辟支佛但于自心境內(nèi)。見因緣性離。證十二因緣法門。亦成灰斷之果。皆不能一心圓具十法界之體用。
天女之華無著。
凈名經(jīng)中。天女散華之菩薩身上即無著。于聲聞身上即華著身。大凡一切菩薩施為。皆是自心作用。以心無著故。華亦無著。是以聲聞執(zhí)為心外之華。妄起厭離。云不如法。乃隨拂隨生。故知萬法。隨自心生。隨自心滅。
;壑吻。
大集經(jīng)中。海慧菩薩初來之時。不見四眾。盡見為水。以法外無法故。
執(zhí)謬解而外道門開。邊邪網(wǎng)密。
西天九十六種外道。皆不達(dá)自心。唯苦其身。行投巖赴火無益苦行。但心外見法。理外別求。皆是外道盡成邪見。如密網(wǎng)自圍。不能得出三界。
役妄念而凡途業(yè)起。生死波橫。
一切諸業(yè)。皆從有心起。無心即無業(yè)。故經(jīng)頌云。諸法不牢固。但立在于念。善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又云。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故知生死即念。念即生死。所以經(jīng)頌云。有念即生死。無念即泥洹。
括古搜今。深含獨占。
此一心法。諸教同詮。無不指歸傳通于此。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觀心品云。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告妙德等五百長者。我為汝等敷演心地微妙法門。我今為是啟問如來。云何為心。云何為地。乃至薄伽梵告諸佛母無垢大圣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言。大善男子。此法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秘密心地法門。此法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此法名為三世諸佛自受法樂微妙寶宮。此法名為一切饒益有情無盡寶藏。此法能引諸菩薩眾到色究竟自在智處。此法能引詣菩提樹后身菩薩真實導(dǎo)師。此法能雨世出世財。如摩尼寶滿眾生愿。此法能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功德本原。此法能消一切眾生諸惡業(yè)果。此法能與一切眾生所求愿印。此法能度一切眾生生死險難。此法能息一切眾生苦海波浪。此法能救苦惱眾生而作急難。此法能竭一切眾生老病死海。此法善能出生諸佛因緣種子。此法能與生死長夜為大智炬。此法能破四魔兵眾而作甲胄。此法即是正勇猛軍戰(zhàn)勝旍旗。此法即是一切諸佛無上法輪。此法即是最勝法幢。此法即是擊大法鼓。此法即是吹大法螺。此法即是大師子王。此法即是大師子吼。此法猶如國大圣王。善能正法。若順王化獲大安樂。若違王化尋被誅滅。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谷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xué)無學(xué)。獨覺菩薩。及于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一切凡夫。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利教他。贊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二障。速圓眾行。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五乘道。煉出于沖襟。
五乘者。一持五戒。得人乘。二行十善。得天乘。三修四諦。得聲聞乘。四悟十二因緣法。得緣覺乘。五具六度行。得菩薩乘。此五乘法。皆從一念善心熏煉而出。
十法界。孕成于初念。
十法界者。一天法界修十善業(yè)。二人法界。持五戒業(yè)。三修羅法界。行憍慢業(yè)。四地獄法界。造十惡業(yè)。五餓鬼法界。造慳貪業(yè)。六畜生法界。造愚癡業(yè)。七聲聞法界。證四諦法。八緣覺法界。悟十二因緣法。九菩薩法界。行六度門。十佛法界。行平等一乘法。已上凡圣。共成十法界。升降雖殊。皆從最初一念發(fā)起。爾后念念相續(xù)成事。善因樂果。惡因若果。前后相酬。未曾遺失。故經(jīng)云。心能天堂。心能地獄。且約地獄界。法華中十如唯心。上九界亦然。如觀音玄義云。地獄界具十如。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一如是地獄性者。性名不改。如竹中有火性。若其無者。不應(yīng)從竹求火。從地求水。從扇求風(fēng)。心有地獄界性。亦復(fù)如是。二地獄相者。攬而可別。名之為相。善觀心者。即識地獄之相。如善相師。占相無謬。三地獄體者。以心為體。心覺苦樂。故以當(dāng)體。譬如釵鐺環(huán)釧之珠。終以銀為體質(zhì)。六道之色雖異。只是約心。故心為體也。四地獄力者。運御名力。緣刀山。入火聚。皆是其心力也。五地獄作者。發(fā)動曰作。既能有力。即有所作。或作善作惡。皆是心作也。六地獄因者。業(yè)是心因也。七地獄緣者。緣者假藉為緣也。如貪愛潤業(yè)。即因緣會合也。八地獄果者。習(xí)果也。如地獄人。前世多淫。生地獄中。還約多淫。見可愛境。即往親附。如見美女。近前抱之。即是銅柱。名習(xí)果也。九地獄報者。報者果也。昔有淫罪。今墮地獄。受燒炙之苦。昔行淫罪。名為欲火。后受其報。即受火車鐵床之苦。初后相等。報應(yīng)無善。名為報果也。十本末者。地獄本者。性德法也。地獄末者。修德法也。究竟等者。覽修德即等有性德。覽性德即具有修德。初后相在。故言等也。余九法界亦然。雖逐界行相各別。都不出一心。如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等。十界十如。皆從心體而起。先因心造作善惡等業(yè)因緣。后受凡圣苦樂等果報。初后是心。本末皆等。故云本末究竟等。
虛聲頓息。法空之正信旋生。
高僧傳云。法空禪師初棲蘭若。每至中宵。庵外常有清聲所召。屢呼空禪。及至開關(guān)。又無蹤跡。后乃悟云。乃是自心境界。爾后其聲永絕。
猛焰俄消。靈潤之真誠立驗。
高僧傳云。釋靈潤。常與四僧共游山谷。忽遇野火四合。三僧迸走。其靈潤獨不動。乃曰。心外無火;鹗亲孕。為火可逃。焉能免火。言訖;鹬辽碜詳俊
升沉表用。體具靈知。
此知是一切眾生心體。不同虛空。性自神解。亦不作意。任運而知。禪源集云。此言知者。不是證知。意說真性不同木石。故云知也。非如緣境分別之識。非如照禮了達(dá)之智。直是真如之性自然常知。又不同虛空者。靈然覺知。覺知即神解義。陰陽不測謂之神。解即是智。智即是知。知即一心也。故祖師云。空寂體上。自有本智能知。于一切染凈法中。有真實之體。了然鑒覺。目之為心。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yè)幻。皆同真如性相。蓋為真如隨緣成于一切。一切不離真如。以理融之。唯是一味。此是通相。相即無相。若約別顯。染凈施為造作。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隨緣之相用。隱顯不定。升降一差。
惺惺不昧。了了何虧。湛爾而無依無住。
一切法依虛空。虛空無所依。一切法依真智。真智無所依。
蕭然而非合非離。
祖師偈云。汝言與心親。父母非可比。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欲識汝本心。非合亦非離。
一字寶王。演出難思之法海。
心為一字中王。經(jīng)云。一句能訓(xùn)誨八萬四千之國邑。又一切法中。心最為勝。萬象含于一字。千訓(xùn)備于一言。如云依境教理行果五。唯識中。一明境唯識。舍離心外無境。一切境不離心故。二教唯識。成論本教。釋彼唯識說故。三理唯識。成立本教所說之理。分別唯識性相義故。四行唯識。明五位修唯識行故。五果唯識。求大果亦證唯識性故。
群生慈父。訓(xùn)成莫測之宗師。
凈名經(jīng)頌云。方便以為父。一切諸圣。皆從一心方便門入。得成祖佛。為人天之師。故華嚴(yán)經(jīng)云。以少方便。疾得菩提。以即心是故。所以疾證。又般若經(jīng)云。以無所得為方便。心外無法。豈有得耶。是以菩薩親證自心。方能入世間幻化之綱。自利利他。無有斷絕。是知十方如來。皆悟心成佛。故華嚴(yán)經(jīng)頌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以經(jīng)中所說西方阿彌陀等諸佛。皆是釋迦。如古釋云。以理推之。結(jié)成正義。皆我本師海印頓現(xiàn)。且法華分身有多凈土。如來何不指己凈土。而令別往彌陀妙喜。思之。故知賢首彌陀等佛。皆本師矣。復(fù)何怪哉。言賢首者。即壽量品中。過百萬阿僧祇剎。最后勝蓮華世界之如來也。經(jīng)中偈云;蛞娚徣A勝妙剎。賢首如來住其中。若此不是嘆本師者。說他如來在他國土。為何用耶。且如總持教中。亦說三十七尊。皆遮那一佛所現(xiàn)。謂毗盧遮那如來。內(nèi)心證自受用。成于五智。從四智流出四方四如來。謂大圓鏡智。流出東方阿閦如來。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寶生如來。妙觀察智。流出西方無量壽如來。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如來。法界清凈智。即自當(dāng)毗盧遮那如來。言三十七者。五方如來。各有四大菩薩在于左右。復(fù)成二十。謂中方毗盧遮那如來四大菩薩者。一金剛波羅蜜菩薩。二寶波羅蜜菩薩。三法波羅蜜菩薩。四羯磨波羅蜜菩薩。東方阿閦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薩埵菩薩。二金剛王菩薩。三金剛愛菩薩。四金剛善哉菩薩。南方寶生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寶菩薩。二金剛威光菩薩。三金剛幢菩薩。四金剛笑菩薩。西方無量壽如來。亦名觀自在王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法菩薩。二金剛劍菩薩。三金剛因菩薩。四金剛利菩薩。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菩薩者。一金剛業(yè)菩薩。二金剛法菩薩。三金剛藥叉菩薩。四金剛?cè)兴_。已具二十五。及四攝八供養(yǎng)。故成三十七。言四攝者。即鉤索鎖鈴。八供養(yǎng)者。即燒散燈涂華鬘歌舞。皆上有金剛。下有菩薩。然此三十七尊。各有種子。皆是本師智用流出。與今經(jīng)中海印頓現(xiàn)大意同也。問。若依此義。豈不違于平等意趣。平等意趣云定即我者。依于平等意趣而說。非即我身。如何皆說為本師耶。答中平等之定。乃是一義。唯識尚說一切眾生中有屬多佛。多佛共化以為一佛。佛能示現(xiàn)以為多身。十方如來一一皆爾。今正一佛能為多身。依此而贊本師。又本師者。即我心耳。我攝歸自心。無法不備。豈止他耶。
任性卷舒。隨緣出沒。挺一真之元始。總?cè)f有之綱骨。
原始該終。唯一心道。大教至理。皆同所詮。如華嚴(yán)經(jīng)云。佛子。諸菩薩初住地時。應(yīng)善觀察。隨其所有一切法門。隨其所有甚深智慧。隨所修因。隨所得果。隨其境界。隨其力用。隨其示現(xiàn)。隨其分別。隨其所得。悉善觀察。知一切法皆是自心。而無所著。如是知已。入菩薩地。能善安住。
十二因緣之大樹。產(chǎn)自玄根。
此十二因緣法。皆從眾生心中建立。云何稱樹。若眾生界中。即以無明為根。愛水溉注。抽名色芽。開有漏華。結(jié)生死果。生住異滅四相常遷。無有斷絕。若諸圣界中。發(fā)正覺芽。開萬行華。成菩提果。盡未來際供佛利生。無有休息。并從一心十二因緣大樹生起。故云十二因緣即是佛性。又一心十二因緣者。如眼見色時。心不了名無明。心于色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即名色。眼與色等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心見色時領(lǐng)納名受。心于色纏綿不斷名愛。心想像色相名取。念色心起名有。一念心生名生。一念心滅名滅。如華嚴(yán)經(jīng)云。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于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又頌云。了達(dá)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緣亦復(fù)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
五千教典之圓詮。終歸理窟。
諸佛案一切眾生心。宣說諸法。華嚴(yán)經(jīng)頌云。諸佛不說法。佛于何有說。但隨其自心。為說如是法。如普賢行愿疏云。指其源也。情塵有經(jīng)。智海無外。妄惑非取。重玄不空。四句之火莫焚。萬法之門皆入。冥二際而不一。動千變而非多。事理交徹而兩亡。性相融通而無盡。若秦鏡之互照。猶帝珠之相含。重重交光。歷歷齊現(xiàn)。故得圓至功于頃刻。見佛境于塵毛。諸佛心內(nèi)眾生。新新作佛。眾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真。
孤標(biāo)寂寂。獨立堂堂。若華中之靈瑞。
此華三千年一現(xiàn)。當(dāng)佛出世。表說圓教一心法門時。難聞難遇。
猶照內(nèi)之神光。
于眾光中。神光為最。祖師云。眾明之中。心明為上。
截瓊枝而寸寸是寶。析栴檀而片片皆香。
此明法法是心。塵塵合道。
克從凡夫之身。便登覺位。類在白衣之地。直坐龍床。
若信入華嚴(yán)一心無盡宗趣。長者論云。如將寶位。直授凡庸。似夜夢千秋。覺已隨滅。華嚴(yán)疏云。頓教之人一念不生即是佛者。即一切眾生心。未是佛體。妄念起故為眾生。一念妄心不生。何為不得名佛。故華嚴(yán)經(jīng)頌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又頌云。法性如虛空。諸佛于中住。又般若經(jīng)云。以本性空為佛眼。若論性空。皆是凡圣之體。只為不覺。忽起妄念。隨境流轉(zhuǎn)。所以云法身流轉(zhuǎn)五道。號曰眾生。設(shè)一念起時亦是佛。以妄念無體。不出性空故。但要直下信解圓明。不在更思量推度也。華嚴(yán)疏云。眾生心中佛。為佛心中眾生說法。此明眾生稱性普周。而佛不壞相在眾生心內(nèi)。又佛心稱性普周。而眾生不壞相在佛心內(nèi)。喻如水乳和同一處。而互為能和所和。且約說聽解釋。以能和為說。所和為聽。且將水喻于佛。乳喻眾生。應(yīng)言乳中之水。和水中之乳。水中之乳。受乳中之水。雖一味。能所宛然。雖能所宛然。而互相在相遍相攝。
聽而不聞。觀之莫見。
法身無像。真聽無聲。
常在而莫更推尋。本瑩而何勞熏煉。三界之門無體。谷里傳聲。
首楞嚴(yán)經(jīng)云。三界之法。捏所成故。是知無體。猶如谷響。皆是我聲。長者論云。一切法如谷響。以表萬法唯心故。華嚴(yán)經(jīng)云。一念之間悉包法界。又云。一念三世畢無余。又云。一念現(xiàn)于無盡相。
六塵之境本空。鏡中寫面。
六塵之境。皆從妄念而生。如人照鏡。自見其面。非有別影。
寂寞虛沖。無事不融。彌勒閣而普現(xiàn)。
華嚴(yán)經(jīng)云。善財童子入彌勒閣時。見其樓閣廣博無量。同于虛空。阿僧祇寶以為其地。乃至見彌勒菩薩初發(fā)心。行菩薩道。八相成佛。三生之事耳。
摩耶腹而無窮。
華嚴(yán)經(jīng)云。摩耶夫人腹中。悉現(xiàn)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形像。其百億閻浮提內(nèi)。各有都邑。各有園林。名號不同。皆有摩耶夫人于中止住。天眾圍繞。為顯現(xiàn)菩薩將生不可思議神變之相。又廣大如法界。究竟若虛空。是處胎義。
文殊寶冠之內(nèi)。
文殊般泥洹經(jīng)云。文殊身如紫金山等。其文殊冠。毗楞伽寶之所嚴(yán)飾。有五百種色。一一色中。日月星辰。諸天龍宮。世間眾生。所希有事。皆于中現(xiàn)。
凈名方丈之中。
凈名經(jīng)云。東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國。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今現(xiàn)在。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yán)飾第一。于是長者維摩詰現(xiàn)神通力。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座。高廣嚴(yán)凈。來入維摩詰室。乃至其室廣博悉包容三萬二千師子座。無所妨礙。
芥子針鋒而不窄。
凈名經(jīng)云。以須彌之高廣。納芥子中。而不迫窄。涅槃經(jīng)云。于針鋒上。立無邊身菩薩等。
近塵遠(yuǎn)剎而全通。
華嚴(yán)經(jīng)頌云。一一微塵中。能證一切法。如是無所礙。周行十方國。又云。于一微塵中。一切國土?xí)缛话沧 9诺略。一切不思議事。于一切處悉能普現(xiàn)。其唯一毗盧清凈法身之應(yīng)用耳。此法身者。即是心也。心是法家之身。所以言若能諦觀心不二。方見毗盧清凈身。一念起惡。法身亦隨現(xiàn)。一念起善。法身亦隨現(xiàn)。名為處處互現(xiàn)。乃至色處現(xiàn)?仗幀F(xiàn)。自在無礙。更莫遠(yuǎn)推諸佛。唯一念空心是。華嚴(yán)疏云。猶如海印頓現(xiàn)。經(jīng)云。一念現(xiàn)故。謂無前后。如印頓成。又常現(xiàn)。非如明鏡有現(xiàn)不現(xiàn)時。又非現(xiàn)現(xiàn)。如明鏡對至方現(xiàn)。以不待對。是故,F(xiàn)。該三際故。已上俱是一真心寂照普現(xiàn)之義耳。
靡減靡增。綿綿而常凝妙體。非成非壞。續(xù)續(xù)而不墜玄風(fēng)。
亙古垂今。通凡徹圣。更無異法。唯是一心。得時不增。失時不減。升時不成。墜時不壞。如華嚴(yán)錦冠云。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者。大者即是心體。心體無邊。故名為大。方是心相。心具德相之法。故名為方。廣是心用。心有稱體之用。故名為廣。佛是心果。心解脫處。名之為佛。華是心因。心所行行。喻之以華。嚴(yán)是心之功用。心能善巧嚴(yán)飾。目之為嚴(yán)。經(jīng)是心教。心起名言。詮顯于此。故名為經(jīng)。斯即大等七字。并不離心。然心之一字。非體非用。非因非果。非義非教。雖非一切。能為一切。何以故。謂一法界心是體。若能依此悟解。念念即是華嚴(yán)法界。念念即是毗盧法身。如華嚴(yán)經(jīng)云。若與如是觀行相應(yīng)。于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xiàn)前。初發(fā)心時即成正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業(yè)機(jī)關(guān)。金輪種族。
釋迦佛是金輪王之種。一缽和尚歌云。萬代金輪圣王子。只這真如靈覺是。所以祖代相傳。但示即心是佛。才生信解。即紹祖位矣。
如頻伽鳥而韻壓群音。
頻伽鳥未出殼時。于殼中發(fā)聲。已勝眾鳥之音。此況一切生死最初際底下凡夫。未脫煩惱殼。便能識心。我當(dāng)作佛。已超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
猶好堅樹而高升眾木。
西天有好堅樹。出土便高百尺。超過群木之上。此況圓教之人。知心即具法界。圓解圓修。出過二乘藏通別教修行之人。若論功程。日劫相倍。
一翳初起。繽紛而華影駢空。瞥念才興?v橫而森羅滿目。
首楞嚴(yán)經(jīng)云。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fā)。發(fā)妄不息。勞見發(fā)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于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是知萬法因想而生。隨念而至。故瓔珞經(jīng)云。佛言。我從本來。不得一法。究竟定意。如今始知。所謂無念。若得無念者。觀一切法悉皆無形。因此得成無上正真之道。又如起信論云。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即無六塵境界。此義云何。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當(dāng)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又云。一切境界。唯心妄動。心若不動。則一切境相滅。唯一真心遍一切處。是知心外見有境界。皆自妄念情想而生。故云。情生智隔。想變體殊。情生智隔者。失正智而成妄想故。想變體殊者。迷真如以成名相故。還源觀云。真空滯于心首。恒為緣慮之場。實際居在目前。翻成名相之境。唯識樞要云。起自心相有二。一者影像相。萬法是心之影像。二者所執(zhí)相。諸境無體。隨執(zhí)而生。因自心生。還與心為相。
道絕浮言。至妙難論。出生死而無別路。登涅槃而唯一門。
華嚴(yán)經(jīng)云。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首楞嚴(yán)經(jīng)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此二教。唯宗一心法而求出離。是以既了一心而出。亦不住生死涅槃。謂大悲故。常處生死。謂大智故。常處涅槃。是俱住義。二大悲故不住涅槃。大智故不住生死。即二俱不住。又一明俱不住者。有二義故。不住生死。一見生死過患故不可住。二由見生死本空故無可住。上二皆約智故不住。有二義故。不住涅槃。一見涅槃本自有故不住。二由不異生死故不可住。
須臾而即俗歸真。莫儔茲旨。頃刻而從凡入圣。難報斯恩。
禪宗門下。從上已來。但了即心是佛。便入祖位。即坐道場。但信之。凡圣不隔一念。若不信。天地懸殊。如經(jīng)頌云。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清凈名無垢。五道鮮潔不受染。有解此者成大道。直饒未信自心是佛。雖淪五道。心性常凈。染不能染。故云五道鮮潔不受染。以眾生法身。即諸佛法身。不增不減。雖隨流返流。其性不改。是以隨流作眾生時不滅。返流成佛時不增。以一切眾生。垢深障重。設(shè)遇善友開發(fā)。亦不信受。唯逐情生。不見自性。故先德云。妄情牽引何年了。辜負(fù)靈臺一點光。
群籍共推。罕逾深理。吞蛇得病而皆是疑生。
晉書樂廣傳。廣有親客。久隔闊不復(fù)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座。蒙賜酒。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于時河南廳署。壁上有角弓。上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fù)置酒前處?鸵娙绯;砣灰饨。沉疴頓愈。
懸砂止饑而悉從思起。
如律中四食章云。思食者。如饑饉之歲。小兒從母求食。啼而不止。母遂懸砂囊。誑云此是飯。兒七日諦視其囊。特為是食。其母七日后。解下示之。其兒見是砂。絕望。因此命終。方驗生老病死。皆是自心。地水火風(fēng)。終無別體。
乃至筍拔寒林。
孟宗父病。冬中索筍。宗遂抱竹而泣。筍乃隨生。
魚跳冰沚。
晉王祥至孝。早喪所親。后母朱氏喜食生魚。時寒。祥乃解衣冰上。冰忽自釋。雙鯉躍出。時人以為孝感。
酒變河中。
越王單醪投河。三軍告醉。
箭穿石里。
李廣少失殳。問母。父安在。母云。汝父早被虎所傷。廣遂攜弓捉虎。至山向晚。見石似虎。挽弓射之沒羽。近前觀看。乃知是石。
非麴蘗之所成。豈功力之能恃。
上四事。皆從孝心及平等心所感。
無纖塵而不因識變。道理昭然。
此八識心有四分。一見分。二相分。三自證分。四證自證分。華嚴(yán)記云。如契經(jīng)說。一切唯有覺。所覺義皆無。能覺所覺分。各自然而轉(zhuǎn)。釋曰。此即華嚴(yán)經(jīng)。上半明無外境。下半明有見相二分。各各自從因緣所生。名自然而轉(zhuǎn)。下結(jié)正義。論云。達(dá)無離識所緣境者。則所變相分是所緣。見分名自行相。相見所依自體名事。即自證分。釋曰。此中雖是立二分家。義已有三。故次論云。若無自證分。此者應(yīng)不自憶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憶。故釋曰。此明有自證分。意云。相離于見。無別自體。但二功能。故應(yīng)別有一所依體。若無自證。應(yīng)不自憶。心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憶。謂如見分不更相分之境。則不能憶。要曾更之。方能憶之。若無自證。已滅心所。則不能憶。以曾不為自證緣故。則如見分不曾更憶。今能憶之。明先有自證已曾緣故。如于見分憶曾更境故。次下立三分。論云。然心心所一一生時。以理推征。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別故。相見必有所依體故。釋曰。所量是相分。能量是見分。量果是自證分。自證分與相見為所依故。論如集量論伽陀中說。似境相所量。能取相自證。即能量及果。此三體無別。釋曰。所量如絹。能量如人。量果如解數(shù)智。果是何義。成滿因義。言無別體者。唯一識故。則離心無境。次立四分。論云。又心心所。若細(xì)分別。應(yīng)有四分。見分。相分。自證分。如前。第四證自證分。若無此者。誰證第三。心分別既同。應(yīng)皆證故。釋曰。見分是心分。說有自證分。自證分應(yīng)無有果。諸能量者皆有果故。釋曰。見分是能量。須有自證量見分。說有第四果?直痪仍啤s用見分為第三果。故次論云。不應(yīng)見分是第三果。見分或則非量攝故。因此見分不證第三。證自體者必現(xiàn)量故。釋曰。意明見分通于三量。三量者。謂現(xiàn)量。比量。非量。即明見緣相時;蛄糠橇。不可非量法。為現(xiàn)量果。或見緣相。是于比量。及緣自證。復(fù)是現(xiàn)量。故自證是心體。得與比量非量而為果。見分非心體。不得與自證而為其量果。故不得見分證于第三。證自體者必現(xiàn)量故。第三四分既是現(xiàn)量。故得相證無窮過矣。意云。若以見分為能量。但用三分亦得足矣。若以見分為所量。必須第四為量果。若通作喻者。絹如所量。尺如能量。智所量果。是自證分。若人為所使。智為能使。何物用智。即是于人。如證自證分。人能用智。智能使人。故能更證。亦如明鏡。鏡像為相分。鏡明為見分。鏡面如自證分。鏡背如證自證分。面依于背。背復(fù)依面。故得互證。亦可以銅為證自證分。鏡依于銅。銅依于鏡。
非一種而罔賴心成。言思絕矣。
心識變者。如密嚴(yán)經(jīng)頌云。汝等諸佛子。云何不見聞。藏識體清凈。眾或所依止;蚓呷7鹣嗉拜喭;驗榉N種形。世間皆悉見。譬如凈空月。眾星所環(huán)繞。諸識阿賴耶。如是身中住。譬如欲天主。侍衛(wèi)游寶宮。江海等諸神。水中而自在。藏識處于世。當(dāng)知亦復(fù)然。如地生眾物。是心多所現(xiàn)。譬如日天子。赫奕乘寶宮。旋繞須彌山。周流照天下。諸天世人等。見之而禮敬。藏識佛地中。其相亦如是。十地行眾行。顯發(fā)大乘法。普與眾生樂。常贊于如來。在于菩薩身。是即名菩薩。佛與諸菩薩。皆是賴耶名。佛及諸佛子。已受當(dāng)受記。廣大阿賴耶。而成于正覺。密嚴(yán)諸定者。與妙定相應(yīng)。能于阿賴耶。明了而觀見。佛及辟支佛。聲聞諸異道。見理無怯人。所觀皆此識。種種諸識境。皆從心所變。瓶衣等眾物。如是性皆無。悉依阿賴耶。眾生迷惑見。以諸習(xí)氣故。所取能取轉(zhuǎn)。此性非如幻。陽焰及毛輪。非生非不生。非空亦非有。譬如長短等。離一即皆無。智者觀幻事。此皆唯幻術(shù)。未曾有一物。與幻而同起。幻焰毛輪等。在在諸物相。此皆心變異。無體亦無名。世中迷惑人。其心不自在。妄說有能幻;贸煞N種名。去來皆非實。如鐵因磁石。所向而轉(zhuǎn)移。藏識亦如是。隨于分別轉(zhuǎn)。一切諸世間。無處不周遍。如日摩尼寶。無思及分別。此識遍諸處。見之謂流轉(zhuǎn)。不死亦不生。本非流轉(zhuǎn)法。定者勤觀察。生死猶如夢。是時即轉(zhuǎn)依。說名為解脫。此即是諸佛。最上之教理。審量一切法。如秤如明鏡。若以此一心。為一切法之定量者。如秤稱物。斤兩無差。似鏡照像。妍丑皆現(xiàn)。又心成者。古釋一心有四。一紇利陀耶。此云肉團(tuán)心。身中五藏心也。如黃庭經(jīng)所明。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色是眼識境。根身種子器世界。阿賴耶識之境。各緣一分。故云自分。三質(zhì)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識。積集種子。生起現(xiàn)行。四干栗陀耶。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此是真心也。故祖佛法中。皆以心為印?ㄈf法故。若能決定信入。請各收疑。離此別無奇特。故云言思絕矣。
動靜之境。皆我緣持。如云駛而月運。似舟行而岸移。
圓覺經(jīng)云。佛言。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后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xù)。循環(huán)往復(fù)。種種取舍。皆是輪回。未出輪回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zhuǎn)。若免輪回?zé)o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回轉(zhuǎn)火。云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fù)如是。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zhuǎn)生死垢心曾未清凈。觀佛圓覺而不旋復(fù)。譬如動目能搖湛水者。古釋云。以眼勞觀水。見水有動。眼若不瞬。池水則不搖。妄見若除。亦無草木成壞之相。若舉眼見色。由有色陰。舉身受苦樂。由有受陰。舉心即亂。由有想陰。舉眼見生滅。由有行陰。精明湛不搖處。即識陰。又若以遍身針刺俱知。不帶分別。則是識陰。若次第分別。則余識陰。故知一念才起。五陰俱生。微識未亡。六塵不滅。若唯識之義燈常照。妄何由生。一心之智鏡恒明。旨終不昧。又如定眼猶回轉(zhuǎn)火者。如定目看旋火輪之時。眼亦回轉(zhuǎn)。前因眼動而水動。即是因心動而境動。后因火動而眼動。即是因境動而心動。故知心即是境。境即是心。能所雖分。一體,F(xiàn)。故華嚴(yán)疏云。往復(fù)無際。動靜一源。云駛月運舟行岸移者。亦復(fù)如是。故知真心不動。妄念成差。如起信論云。復(fù)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zhuǎn)。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魚母憶而魚子長。
如魚散子。魚母不憶持。其子即爛壞。魚母若憶。子即生長。如獨影境。過去等諸法。心若不緣。境不現(xiàn)前。一切諸法。皆是心緣識變。若無心。即無法。
蜂王起而蜂眾隨。
大智度論云。諸法入佛心中。唯一寂滅三昧門。攝無量三昧。如牽衣一角。舉衣皆得。亦如得蜜蜂王。余蜂盡攝。心王若起。從心所有善惡等法。悉皆隨起。況如王出。百司盡隨。
印前后而無差。諸賢共仰?踅K而不謬。千圣同推。
如王寶印。其文頓現(xiàn)。無前后際。又印定天下。如佛法中。若無心印。不成佛法。是知前亦是心。后亦是心。古亦是心。今亦是心。故云。非古盛而今衰。匪愚亡而智現(xiàn)。又云。萬法不出一心矣。華嚴(yán)經(jīng)頌云。眾生心行無有量。能令平等入一心。以智慧門悉開悟。于所修行不退轉(zhuǎn)。又云。如是一切人中主。隨其所有諸境界。于一念中皆了悟。而亦不舍菩提行。又云。諸佛隨宜所作業(yè)。無量無邊等法界。智者能以一方便。一切了知無不盡。
是以朕跡才生。皆從此建?祚R見鞭而鹙子先知。
經(jīng)云。外道問佛。不問有語不問無言時如何。佛默然而坐。外道贊曰?煸铡v臅。開我迷云。令我得入。禮拜而出。后阿難問佛。外道得何道理而稱贊之。佛言如快馬見鞭影。疾入正道。鹙子先知者。舍利弗亦名鹙子。于法華會上。初周法說。最先領(lǐng)解。前得授記。
香象回旋而龍女親獻(xiàn)。
象王回旋者。文殊師利于覺城東畔。如象王回。顧示四眾。最初善財童子得入。法華會上龍女獻(xiàn)珠。此是實報畜生女。以不得人身。是戒緩。得悟大乘心宗。是乘急。如凈名經(jīng)云。于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又處胎經(jīng)云。釋梵女。皆不受身不舍身。皆現(xiàn)身成佛。又偈云。法性如大海。不說有是非。凡愚賢圣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返掌。
得果而榮枯已定。盡合前因。舉念而苦樂隨生。悉諧初愿。
唯識變定。豐儉由心。飲啄有分。追身受報。未曾遺失。不唯人間報應(yīng)隨心。一切出世功德。皆在初心圓滿。如華嚴(yán)演義記云。初發(fā)心時。得如來一身無量身。則法身開顯。得究竟智慧。得一切智慧光明。則般若開顯。以心離妄取。寂照雙流。故解脫開顯。故此心中無德不攝。因該果海。并在初心。從初發(fā)心時便成正覺。即梵行品。又言初后圓融者。以初是即后之初。后是即初之后。以緣起法。離初無后。離后無初。故舉初攝后。若約法性融通。一切因果。不離心性。契同心性。無德不收。以一切法隨所依住。皆于初心頓圓滿故。如梵行品云。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yīng)。于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xiàn)前。初發(fā)心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十善業(yè)道經(jīng)云。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yè)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zhuǎn)。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乃至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yán)凈。一切皆由修集善業(yè)福德而生。又諸天龍八部眾等大威勢者。亦因善業(yè)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眾生。形色粗鄙;虼蠡蛐。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yè)。是故隨業(yè)各自受報。是知境隨業(yè)識轉(zhuǎn)。是故說唯心。不凈之財變?yōu)槟撗。非分之寶化作毒蛇。如昔有娼姬。舍錢造普光王寺。主者不受。遂令理于寺東北上。邇后尋掘。悉變?yōu)檠K嘤型姥蛑。聚錢于竹筒之內(nèi)。死后。母開之。亦成赤血。如古德云。眾生世界海。依住形相。苦樂凈穢。皆是眾生自業(yè)果報之所莊嚴(yán)。不從他有。諸佛菩薩世界海。皆依大愿力。自體清凈法性力。大慈悲智力。不思議變化力。之所成就。故知染凈緣起。不出自心。世界果成。更無別體。如經(jīng)頌云;驈男暮I。隨心所解住。如幻無處所。一切是分別。又頌云。始從一念終成劫。悉依眾生心想生。一切剎海劫無邊。以一方便皆清凈。又唯識變定。報應(yīng)無差。千駟一瓢。各任其分。朱門華戶。盡逐其緣。隨善惡現(xiàn)行之心。感豐儉等流之境。如前定錄云。韓晉公在中書。因召一吏。不時而至。公怒。將撻之。吏曰。某有所屬。不得遽至。乞宥其罪。晉公曰。宰相之吏。更屬何人。吏曰。某不幸。兼屬陰司。晉公以為不誠。怒曰。既屬陰司。有何所綰。吏曰。某主三品已上食料。晉公曰。若然。某明日當(dāng)以何食。吏曰。此非細(xì)事。不可顯之。請疏于紙。過后為驗。乃如之。而系其吏。明旦。遽有詔命。既對。適遇大官進(jìn)食。有糕糜一器。上以一半賜晉公。食之美。又以賜之。既而腹脹。歸私第。召醫(yī)者視之。曰食物所擁。宜服少橘皮湯。至夜可啖漿水粥。明日愈。思前夕吏言。召之。視其書。則皆如其說。公固復(fù)問。人間之食。皆有籍也。答曰。三品已上。日支。五品已上而有權(quán)位者。旬支。凡六品者。季支。其有不食祿者。歲支。又云。京兆府趙郡李敏求。應(yīng)進(jìn)士。入就禮部試不利。太和九年秋。旅居宣平里。日晚擁膝愁坐。忽如沉醉。俄而精魂去身。約行六七十里。至一城門之外。有數(shù)百千人。忽有一人出拜之。敏求曰。何人也。答曰。某李岸也。敏求曰。汝前年隨吾旅游。卒于涇州。何得在此。對曰。某自離二十二郎后。事柳十八郎。職甚雄盛。二十二郎既至此。亦須一見。遂于稠人中引入通見。入門。兩廊多有衣冠;蛴谐盍⒄摺;虬滓抡。或簡板者;蛴袑⑼钫。其服率多黲紫。或綠色。既至廳。柳揖坐。與之言曰。公何為到此。得非為他物所誘乎。某力及。公宜速去。非久駐之所也。敏求具如此答。柳命吏送出。將去。懇求知將來之事。柳曰。人生在世。一食一宿。無不前定。所不欲人知。慮君子不進(jìn)德修業(yè)。小人惰于農(nóng)耳。君固欲見。亦不難爾。乃命一吏。引敏求至東院。約有屋一百余間。從地至屋。書架滿文簿。簽帖一一可觀。吏取一卷。出三行。第一行云。太和二年罷舉。第二行云。其年得伊宰宅錢二十萬。其第三行云。受官于張平子。余不復(fù)見。敏求既醒。具書于標(biāo)帙之間。明年客游西京。過時不赴舉。明年遂娶韋氏。韋氏之外祖伊宰。將鬻別第。召敏求而售之。敏求因訪所親。得價錢二百萬。伊宰乃以二十萬貺敏求。既而當(dāng)用之劵頭。以四萬為貨。時敏求與萬年尉戶曹善。因請之九十君用所資伊亦貺焉。累為二十四萬。明年以蔭調(diào)授河北縣。有張平子墓。時說者失其縣名。以俟知者。
美惡無體。因念所持。
一切萬法。因第八識之所持。一切好惡。是第六意識分別之所起。
聲響冥合。形影相隨。
心直事直。心邪法邪。一一法但隨心開合。更無別旨;蛘龤⒄`殺。實報虛報。絲毫匪濫。晷刻不移。既自心口所為。還自心口所受。如自鏡錄云。昔月氏國城西有大山。是離越辟支佛住處。去此不遠(yuǎn)。有人失牛。尋到此山。值此辟支燃火染衣。宿業(yè)力故。當(dāng)于爾時。缽變?yōu)榕n^。法衣變?yōu)榕FぁH局優(yōu)檠。染滓變(yōu)槿。柴變(yōu)楣恰F溘E既爾。遂為牛主執(zhí)入獄中。弟子推覓。莫知所在。從是荏苒經(jīng)十二年。后遇因緣。知在獄中。便向王說。我?guī)熢讵z。愿王放赦。王問獄典。有僧否。典曰。無僧。白王。愿喚獄中沙門者出。我?guī)熥猿。獄典尋喚。辟支佛即出。此辟支佛在獄既久。發(fā)長衣壞。沙門形滅。諸弟子等。禮而問曰。師何在此。師于爾時答以上事。弟子復(fù)問。宿世造何因。今令致此。師答曰。吾于昔時謗他人偷牛。致使如此耳。故經(jīng)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yè)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本性希奇。莫可思議。似服伽陀之藥。如餐真乳之糜。
經(jīng)云。阿伽陀藥。功兼諸藥。能治一切病。又經(jīng)云。如食乳糜。更無所須。況了心之人。一切悉皆具足。
同如意樹。雨無盡之寶。
此如意樹。隨一切眾生心所念。悉皆雨寶。心亦如是。隨念出生萬法。無有窮盡。
類水清珠。澄眾濁之池。
大水清珠。能清濁水。如悟一心。能破一切塵勞境界。
升第一義天。正會大仙之日。登普光明殿。當(dāng)朝法界之時。
教中有第一義天。故號佛為天中天。又號佛為大仙。普光明殿者。華嚴(yán)經(jīng)中。佛登普光明殿。說華嚴(yán)經(jīng)。華嚴(yán)經(jīng)以法界為宗。如法華經(jīng)云。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于三界。又普光明智者。若說等覺說妙覺是約位。普光明智不屬因果。該通因果。其由自覺圣智超絕因果故。七卷楞伽。妙覺位外。更立自覺圣智之位。亦猶佛性。有因有果。有因因。有果果。以因取之。是因佛性。以果取之。是果佛性。然則佛性非因非果。普光明智亦復(fù)如是。體絕因果。為因果依。果方究竟。故云如來普光明智。
冥真寂照。含虛吐耀。
肇論云。玄道在乎妙悟。妙悟在乎即真。即真則有無齊觀。有無齊觀則彼己莫二。所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同我則非復(fù)有無。異我則乖于會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中。又云。至人虛心冥照。理無不統(tǒng)。懷六合于胸中。而靈鑒有余。鏡萬有于方寸。而其神常虛。
罔象兮獲明珠。
黃帝于赤水求玄珠。有臣離婁。百步能觀毫末。求之不得。乃罔象而得之。罔象即無心也。故弄珠吟云。罔象無心卻得珠。能見能聞是虛偽。
希夷兮宗法要。
眼不見謂之希。耳不聞謂之夷。故云無心道現(xiàn)。又真心無形。非見聞覺知之所能解。
恩覆群生而無得。不作不為。
肇論云。夫圣人功高二儀而不仁。明逾日月而彌昏。注云。是以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卄/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卄/狗]。芻[卄/狗]者。無吠守之功也。不仁者。施恩不望報。彌昏者。照而無照也。即無心矣。
光含萬象而絕思。忘知忘照。
永嘉集云。若以知知寂。此非無緣知。如手執(zhí)如意。非無如意手。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緣知。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為無知。以性了然故。不同于木石。如手不執(zhí)物。亦不自作拳。不可為無手。以手安然故。不同于兔角。斯為禪宗之妙。故今用之。而復(fù)小異。以彼但顯無緣真智。以為真道。若奪之者。但顯本心。不隨妄心。未有智慧照了心原。故云直須能所平等。等不失照。為無知之知。此知知于空寂無生如來藏性。方為妙耳。
如是則塵成佛國。念契圓音。
心要箋云。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心。處處道成。無一塵而非佛國。又唯心訣云。巖樹庭莎。各挺無邊之妙相。猿吟鳥噪。皆談不二之圓音。又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猶如滿月唯一圓形。隨器差別而現(xiàn)多影。謂多即是一。若多不即一。則非一音。一復(fù)即多。若一不即多。即非圓音矣。
但顯金色之世界。
華嚴(yán)經(jīng)云。一切處文殊師利。從金色世界來。金色者。即一切眾生自心白凈之色。文殊者。即信自心無依住性妙慧解脫。是自文殊。若人若法。皆是自心所表之法。如法華經(jīng)云。入如來室者。即眾生大慈悲心是。豈可入于有相屋宅乎。所以牛頭第一祖融大師。天臺智者大師。所釋佛經(jīng)。皆作觀心之釋。如是即深契祖佛之本懷矣。
唯聞薝卜之園林。
如凈名經(jīng)云。方丈之內(nèi)。唯談大乘一心之旨。故云。唯聞薝卜之香。不嗅余香三乘之氣。
莫比商人之寶。
任商人采寶。設(shè)獲驪珠。皆是世珍。徒勞功力。如管子云。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源之下。無所不入。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xù)日。千里不遠(yuǎn)。利在前也。漁人入海。海水百仞。沖波逆流。宿夜不出。利在水也。此乃世間勤苦求利之耳。如或堅求志道。曉夕忘疲。不向外求。虛襟澄慮。密室靜坐。端拱寧神。利在心也。如利之所在。求無不獲。況道之在心。信無不得矣。故知訓(xùn)格之言。不得暫舍。可以鏤于骨。書于紳。染于神。熏于識。所以楚莊輕千乘之國。而重申叔一言。范獻(xiàn)賤萬畝之田。以貴舟人片說。此乃成家立國。尚輕珍重言。況稱揚心地法門。諸佛秘密。言下契無生。聞之成大道。寧容輕慢乎。
寧齊樵客之金。
如采樵人。負(fù)薪而歸。路逢黃金。即棄薪拾金。價逾萬倍。況舍偽歸真。不依權(quán)漸不了義教。直入一心實教之門。則所學(xué)功程。日劫相倍。如孤寂吟云。不迷須有不迷心。看時淺淺用時深。此個真珠若采得。豈同樵客負(fù)黃金。黃金烹煉轉(zhuǎn)為新。此珠含光未示人。了則毛端吞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塵。一滴一塵并舉喻一心包含廣大矣。豈比人間之寶。此乃出世之珍。標(biāo)萬化之原。統(tǒng)一真之本。隨緣應(yīng)用。猶如意珠。對物現(xiàn)形。若大圓鏡。是以能包萬象。是大法藏。出生無盡。是無盡藏。妙慧無窮。是大智藏。法法恒如。是如來藏。本性無形。是凈法身。體合真空。是虛空身。相好虛玄。是妙色身。妙辯無窮。是智慧身。隱顯無礙。是應(yīng)化身。萬行莊嚴(yán)。是功德身。念念無滯。是入解脫法門。心心寥廓。是入空寂法門。六根自在。是入無礙法門。一念不生。是入無相法門。又此中旨趣。若相資。則唯廣唯大。演之無際。若相奪。則唯微唯細(xì)。究之無蹤。斯乃離有無而不壞有無。標(biāo)一異而非一異。則四邊之火莫能燒。百非之垢焉能染。但隨緣顯現(xiàn)。如空谷響。故大涅槃經(jīng)云。譬如一人。多有所能。若其走時。則名走者。若收刈時。復(fù)名刈者。若作飲食。名作食者。若治材木。則名工匠。鍛金銀時。言金銀師。如是一人。有多名字。法亦如是。其實是一。而有多名。故知約用分多。體恒冥一。廬山遠(yuǎn)大師云。唯一知心隨用分多。非全心外別有諸數(shù)。譬如一金作種種器。非是金外別有器體。
厭異忻同而情自隔。
摩訶衍釋論云。厭異舍別。唯一真如。譬如有人避影畏空。終不得離。任九十六種外道。常合圓宗?v八萬四千塵勞。恒當(dāng)正位。以各不離心故。
舍此取彼而理恒任。
任背覺合塵。遺心驟境。且一心真如之理。未嘗移易。如釋摩訶衍論云。一心真如體大。通于五人。平等平等。無差別故。云何名為五種假人。一者凡夫。二者聲聞。三者緣覺。四者菩薩。五者如來。是名為五。如是五人。名自是五。真自唯一。所以者何。真如自體。無有增減。亦無大小。亦無有無。亦無中邊。亦無去來。從本已來。一自成一。同自作同。厭異舍別。唯一真如。是故諸法。真如一相。三昧契經(jīng)中作如是說。譬如金剛作五趣像。五人平等亦復(fù)如是。于諸人中無有增減。故起信論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相。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
繩上生蛇而驚悸。
論頌云。白日看繩繩是麻。夜里看繩繩是蛇。麻上生繩猶是妄。豈堪繩上更生蛇。此況迷心作境之人。如繩上生蛇。若麻上生繩。是依他起性。若繩上生蛇。是遍計所執(zhí)性。無名無體。情有理無。例觀萬境。亦復(fù)如是。悉落周遍計度之心。
杌中見鬼而沉吟。
如夜看杌。疑為是鬼。雖無真實。而起怖心。亦如夢中所見。以萬法體虛成事。此亦喻迷心作境。自起怖心。若了一心。無境作對。自然忻厭不生。
癡猿捉月而費力。渴鹿逐焰而虛尋。
并喻心外取法。無有得理。故證道歌云。不離當(dāng)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寶藏論云。察察精勤。徒興夢慮。遑遑外覓。轉(zhuǎn)失玄路。
飲狂藥而情隨轉(zhuǎn)日。食蒗蕩而眼布華針。
大涅槃經(jīng)云。如人醉時。見有轉(zhuǎn)日。此況妄心才動。幻境旋生。又經(jīng)云。如人服蒗蕩子。眼見針華。并況不達(dá)一心。妄生境界。
皆自想生。萬品而始終常寂。盡因念起。一真而境界恒深。
經(jīng)云。一切國土。皆想持之。若無想。即無法。又一切境界。隨念而至。若無念。諸境不生。如還源觀云。攝境歸心真空觀者。謂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心外更無一法可得。故曰歸心。謂一切分別。但由自心。曾無心外境。能與心為緣。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論云。由依唯識故。境本無體。真空義成故。以塵無有故。本識即不生。
法內(nèi)規(guī)模。人間軌則。
此一心法門?芍^盡善盡美。何者。體含虛寂。不能贊其美。理絕見聞。不能書其過。降茲已下。皆墮形名。則難逃毀贊矣。如昔人云。夫大道混然無形。寂爾無聲。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非可以影響知。不得以毀譽稱也。降此以往。則事不雙美。名不并盛矣。雖天地之大。三光之明。圣賢之智。猶未免于毀譽也。故天有拆之象。地有裂之形。日月有謫蝕之變。五星有勃彗之妖。堯有不慈之誹。舜有謫父之謗。湯主有放君之稱。武王有弒主之譏。齊桓有貪淫之目。晉文有不臣之聲。伊尹有誣君之跡。管仲有僭上之名。以夫二儀七曜之靈。不能無虧彌。堯舜湯武之圣。也不能免嫌謗;肝囊凉苤t。也不能遺纖過。由此觀之。宇宙庸流。奚能得免怨謗。而無悔吝也。若以心智通靈。成無為之化。則萬累不能干矣。又真俗二諦。并從心起。第八識心是持種依。真如心是迷悟依。如華嚴(yán)記云。依生滅八識辯二所由。顯法相但是心境依持。而即如來藏。辯其二所以。于中先總。后以會緣入實。下別示二相。即以起信真如生滅二門為二義耳。存壞不二。唯一緣起。結(jié)歸華嚴(yán)會緣入實。言二門無礙。唯是一心者。結(jié)歸起信依一心法立二種門。故須具足二義。方名具分唯識。問。唯識第九。亦說其所轉(zhuǎn)依有其二種。一持種依。謂第八識。二迷悟依。謂即真如。何以說。言然依生滅八識。唯有心境依持。答。彼雖說迷悟依。非即心境依持。以真如不變。不隨于心變?nèi)f境故。但是所迷耳。后還凈時。非是攝相即真如故。但是所悟耳。今乃心境依持。即是真妄非有二體。故說一。約義不同。分成兩義。說二門別。故論云。然此二門。皆各總攝一切法。以此二門不相離故。
愿無不從。信無不克。見萬像于掌中。收十方于座側(cè)。
華嚴(yán)策林云。全色為眼。恒見色而無緣者。色是所緣之境。眼是能緣之根。今即是眼。故無緣也。言全眼為色。恒稱見而非我者。眼是我能見。今全為色。正見之時。即非我也。非我離于情想。無緣絕于貪求。收萬像于目前。全十方于眼際。是以緣義無盡。隨見見而不窮。物性叵思。應(yīng)法法而難準(zhǔn)。法普即眼普。義通乃見通。體之自隱隱。照之遂重重。然后窮十方于眼際。鏡空有而皎明。收萬像以成身。顯事理而通徹。
感現(xiàn)而唯徇吾心。美惡而咸歸我識。
此明具分唯識者。以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即是具分。以具有生滅不生滅故。不生滅即如來藏。即通真心也。若不全依真心。事不依理。故唯約生滅。便非具分。有云影外有質(zhì)。為半頭唯識。質(zhì)影俱影。為具分者。此乃唯識宗中之具分耳。又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心法總有四義。一是事。隨境分別。見聞覺知。二是法。論體唯是生滅法數(shù)。此二義。論俗故有。約真故無。三是理。窮之空寂。四是實。論其本性。唯是真實如來藏法。又如進(jìn)趣大乘方便經(jīng)云。佛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已來。不生不滅。乃至一切眾生心。一切二乘心。一切菩薩心。一切諸佛心。皆同不生不滅真如相故。乃至盡于十方虛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狀。無一區(qū)分而可得者。但以眾生無明癡闇熏習(xí)因緣,F(xiàn)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謂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謂有。起覺知想。計我我所。而實無有覺知之相。以此妄心。畢竟無體。不可見故。若無覺知能分別者。則無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別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恒依妄心分別故有。所謂一切境界。各各不自念為有。知此為自。知彼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則無別異。唯依妄心。不了不知。內(nèi)自無故。為有前外所知境界。妄生種種法想。謂有謂無。謂好謂惡。謂是謂非。謂得謂失。乃至生于無量無邊法想。當(dāng)如是知。一切諸法。皆從妄想生。依妄心為本。然此妄心無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謂緣念覺知前境界故。說名為心。又此妄心。與前境界。雖俱相依。起無前后。而此妄心。能為一切境界原主。所以者何。謂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依無明力因故,F(xiàn)妄境界。亦依無明滅故。一切境界滅。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說境界有無明。亦非依境界故。生于無明。以一切諸佛。于一切境界。不生無明故。又復(fù)不依境界滅故。無明心滅。以一切境界。從本已來。體性自滅。未曾有故。因如此義。是故但說一切諸法依心為本。當(dāng)知一切諸法。悉名為心。以義體不異。為心所攝故。又一切諸法。從心所起。與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滅。同無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隨心所緣。念念相續(xù)故。而得住持。暫時而有。
手出金毛師子。皆籍善根。城變七寶華池。盡承慈力。
大涅槃經(jīng)云。阿阇世王欲害如來。放護(hù)財狂醉之象。佛即舒手示之。即于五指出五師子。是象見已。投地敬禮。佛言。我于爾時手五指頭實無師子。乃是修慈善根力故。令彼見如斯事。又云。南天竺國有一大城。名首波羅。城中有一長者。名曰盧至。為眾導(dǎo)首。佛欲至彼城邑;缺巳。彼眾尼干。聞佛欲至。遂破壞林泉。堅閉城壁。各嚴(yán)器仗。防護(hù)固守。設(shè)彼來者。莫令得前。佛言。我于爾時至彼城已。不見一切樹木叢林。唯見諸人莊嚴(yán)器仗當(dāng)壁自守。見是事已。尋生憐愍。慈心向之。所有樹木還生如本。河池泉井清凈盈滿。如清凈池生眾雜華。變其城壁為紺琉璃。我于爾時實不化作種種樹木清凈華池。當(dāng)知皆是慈善根力。能令彼見如是事。故知凡有一切苦樂境界。仗佛力為增上緣。但是自心感現(xiàn)。例見目前實境。悉是想生。心外實無一法。但從識變耳。
卷舒不定。隱顯千端;蜷槧枱o跡;驙然可觀。處繁而不亂。履險而常安。
心境諸法;Z互資。相泯相入。若相資相入。則性相俱存。爛然可見。若互奪互泯。則理事俱空。闃爾無跡。以萬法從心。隨緣建立。以無性從緣故有。以從緣無性故空。如寶印重玄序云。蘊大千之經(jīng)卷。不出情塵。布極凈之身云。常居穢土。會寂滅于因緣之際。得圓常于生死之輪。理事雙現(xiàn)而兩亡。性相共成而互奪。一真湛爾而非寂。萬化紛然而匪繁。頓虛諸相而不空。遍興多事而非有。不得一法而密傳心要。不演一字而恒轉(zhuǎn)圓音。一體遍多。猶朗月而影分千水。多身入一。若明鏡而光寫萬形。
醍醐之海泓深。橫吞眾派。法性之山挺出。高落群巒。
法華經(jīng)云。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此法華經(jīng)亦復(fù)如是。于諸如來所說經(jīng)中最為深大。又云。及十寶山眾山之中。須彌山為第一。此法華經(jīng)亦復(fù)如是。于諸經(jīng)中最為其上。此經(jīng)是醍醐之教。為第一心宗。故經(jīng)云。十方諸國土。唯有一乘法。
理體融通。芳名震烈。瞻時而別相難窮。入處而一門深徹。
若以事相觀。隨差別而迷旨。若以一心照。隨平等而歸根。所以首楞嚴(yán)經(jīng)云。但于一門深入。則六知根一時清凈。又云。入一無妄。李長者論云。一入全真。如新豐和尚悟道頌云。向前物物上求通。只為從前不悟宗。如今悟了渾無事。方知萬法本來空。
服善見王之藥餌。眾病咸消。奏師子筋之琴弦。群音頓絕。
善見王藥。能治眾病。心之妙藥亦復(fù)如是。能治諸法。故偈云。一丸療萬病。不假藥方多。又云。以師子筋為琴弦。其音一奏。群音斷絕。況說一心能收萬法。
爾乃明逾皎日。德越太清。隨機(jī)起用。順物無生。
問。初心學(xué)人。悟入此宗。信解圓通。有何勝力。答。若正解圓明。決定信入。有超劫之功。獲頓成之力。雖在生死。常入涅槃。恒處塵勞。長居凈剎,F(xiàn)具肉眼。而開慧眼之光明。匪易凡心。便同佛心之知見。則煩惱塵勞。不待斷而自滅。菩提妙果。弗假修而自圓。乃至等冤親。和諍論。齊凡圣。泯自他。一去來。印同異。融延促;熘羞。世出世間。不可稱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之力。莫能過者。亦名佛力。亦名般若力。亦名大乘力。亦名法力。亦名無住力。所以先德釋云。無住力持者。則大劫不離一念。又云。色平等是佛力。色既平等。則唯心義成。故知觀心之門。理無過者。最尊最貴。絕妙絕倫。剎那成佛之功。頓截苦輪之力。大涅槃經(jīng)云。譬如藥樹。名曰藥王。于諸藥中。最為殊勝。能滅諸病。樹不作念。若取枝葉及皮身等。雖不作念。能愈諸病。涅槃亦爾。是以若于一心。有圓信圓修。乃至見聞隨喜。一念發(fā)心者。無不除八萬塵勞三障二死之病。大品經(jīng)云。如摩尼珠。所在住處。一切非人不得其便。以珠著身。闇中得明。熱時得涼。寒時得溫。若在水中。隨物現(xiàn)色。即況識此自心如意靈珠。圓信堅固。一切時處。不為無明塵勞非人之所侵害。則處繁不亂。履險恒安。高而不危。滿而不溢。
非異非同。盈剎而坦然平現(xiàn)。不大不小。遍空而法爾圓成。
此一心法。是大真理。不假有緣生。亦非無緣生。以法體故。為萬法之性。遍一切處。隨人所感。應(yīng)現(xiàn)無盡。異而非異。同而非同。大而非大。小而非小。如華嚴(yán)經(jīng)頌云。一一微塵中。能證一切法。一切眾生心。普在三世中。如來于一念。一切悉明達(dá)。
神靈之臺。秘密之府。
此一心法。是神解之性。能通靈通圣。故曰靈臺。又萬法之指歸。千途之通體。故云秘府。
病遇良醫(yī)。民逢圣主。
法華經(jīng)云。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yī)。如闇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此況人間所遇。若于佛法中。直了心人?梢杂烂搲m勞。長居圣地。治煩惱之重病。成無上之法王。校量得失。天地懸殊矣。
以本攝末。駕智海之津梁。
一心為本。諸法為末。欲渡生死海。應(yīng)以心智而度之。
舉一蔽諸。辟玄關(guān)之規(guī)矩。
舉一心法。攝盡無余。此一法門。能建立凡圣境界。攝生化門。六度萬行。無不具足。如還源觀云。從一心體。出生二用。三遍。四德。五止。六觀。一體者。即自性清凈圓明體。即通為十定之體。言二用者。一海印森羅常住用。即海印三昧。二法界圓明自在用。即華嚴(yán)三昧。言三遍者。一者一塵普周法界遍。二一塵出生無盡遍。三一塵含容空有遍。此三并是因陀羅網(wǎng)三昧門。言四德者。一隨緣妙用無方德。二威儀住持有則德。三柔和質(zhì)直攝生德。四普代眾生受苦德。言五止者。一照法清虛離緣止。二觀人寂泊絕欲止。三性起繁興法爾止。四錠光顯現(xiàn)無念止。五事理玄通非相止。言六觀者。一攝境歸心真空觀。二從心現(xiàn)境妙有觀。三心境秘密圓融觀。四智身影現(xiàn)眾緣觀。五多身入一鏡像觀。六主伴互現(xiàn)帝網(wǎng)觀。上之止觀。并是寂用無涯三昧門也。
匡時龜鏡。為物權(quán)衡。
此一心法。能考古推今。窮凡達(dá)圣。如秤知輕重。似鏡鑒妍媸。但了一心。無不知諸法根源巨細(xì)矣。
相奪則境智互泯。相資則彼我俱生。
以境奪智則智泯。以智奪境則境亡。以彼資我則我立。以我資彼則彼生。
無明樹上而覺華頓發(fā)。八苦海內(nèi)而一味恒清。
經(jīng)云。煩惱大悔中。有圓滿如來。宣說實相常住之理。本覺實性中。有無明眾生。起無量無邊煩惱之波。論云。唯真不立。單妄不成。真妄相成。方能建立。如水因風(fēng)而起波。風(fēng)水不相舍離故。
全體現(xiàn)前。豈用更思于妙悟。本來具足。何須苦待于功成。
諸佛將眾生心為佛。眾生將佛心為眾生。一體無差。但隔迷悟。以即心是佛故。雖分三身之異。終無別體。故云。法身相好。一際無差。又古德云。新佛舊成。曾無二體。以報身就法身。如出模之像。像本舊成。故無二體。新成舊佛。法報似分。以法身就報身。如金成像。金像似分。以有未成像金故。今成像竟。似分于二。諸佛如已成像之金。眾生如未成像之金。成與未成。似分前后。則金體始終。更無別異。
顯異標(biāo)奇。精明究竟。如舒杲日之光。似布勾芒之令。
此一心法。如日照天下。無法而不明。猶春遍寰中。無物而不發(fā)。
三毒四倒而非凡。八解六通而非圣。
在凡非凡。處圣非圣。以但是自心故。終無別理。寶藏論云。如實際中。無毫厘凡圣可得。
至寶居懷兮終不他求。靈珠在握兮應(yīng)須自慶。
肇論云。圣遠(yuǎn)乎哉。體之即神。何者。為眾生自心。皆是般若。但能體悟至理。即心是佛。即今日靈覺之真性。即是般若圣智也。此明真智。斯乃悟理之圣。非神通果證也。又所云般若圣智者。若正智即觀照般若。如如即實相般若。此正智如如。即是圓成實性。圓成實性。即是如來藏心。如來藏心。即是眾生靈覺之性。眾生靈覺之性。即是般若真智。
愍同體兮起無緣。
菩薩觀一切眾生。同一體性。愍彼不達(dá)。而行大悲。無緣者。即無緣慈。如石吸鐵。任運吸取一切眾生。而無度想。
溢法財兮資慧命。
法財者有七。一聞。二信。三戒。四定。五進(jìn)。六舍。七慚愧;勖。即自心無盡真如之性。此七種法財。乃至恒沙智德。皆是心所有法。悟入之者。資益無窮。
履得一之旨;頎栂。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而道成。經(jīng)云。若得一。萬邪滅矣。又云。若得一。萬事畢。若了一真心。何理而不圓。何事而不畢也。如古德問云。所言心性是一者。何得眾生界見有種種。答。以真如心性是一。隨緣生滅而成種種。又第八識。正是所熏心體。含多種子。熏成種種。即是真如隨緣義。又心性是一者。古釋有二義。一者妄心之性。成心之性。以性相不同故。真心之性。真心即性故。二者通成。謂此二性。別明二藏。前之二性。皆具二藏。但為妄覆。名如來藏。直語藏體。即自性心故。此自性清凈真心。不與妄合。名為空藏。具恒沙德。名不空藏。前明即離。此明空有。故重出也。言皆平等無二者。上二即離不同。由心之性故不即。由心即性故不離。不即不離。為心之性。后二即空之實為不空。即實之空為空藏?沼胁欢。為心之性。然空有無二之性。即是不即不離之性。故但云一也。
入不二之門。廓然無諍。
心外有法。即見有二。便有對治。即乃成諍。若了境即心。能所冥一。即無諍矣。既不涉能所。即非情無情。但直論見性之門。匪落是非之道。是以能所不同。不可執(zhí)一。心境一味。不可稱異。若以性從緣。則情非情異。為性亦殊。若泯緣從性。則非覺不覺。若二性互融。則無非覺悟。華嚴(yán)經(jīng)云。真如無少分非覺悟者。則真如遍一切有情無情之處。若無少分非覺悟者。豈無情非佛性乎。又經(jīng)意但除執(zhí)瓦礫無情之見。非除佛性。則性無不在。量出虛空。寧可除乎。又古德云。覺性是理。覺了屬事。如無情中。但有覺性。而無覺了。如木中但有火性。亦無火照。今言性者。但據(jù)理本。誰論枝末。又覺智緣慮名情。自性不改名性。愚人迷性生情。故境智不一。智者了情成性。故物我無二。
大理齊平。不虧不盈。道性如是。無送無迎。千潯海底而孤峻。萬仞峰頭而坦平。
傅大士行路易云。須彌芥子父。芥子須彌爺。山海坦然平。敲冰來煮茶。
竹祖搖風(fēng)而自長。桐孫向日而潛榮。數(shù)朵之青山長在。一片之閑云忽生。
丹霞和尚忘己吟云。青山不用白云朝。白云不用青山管。云常在山山在云。青山自閑云自緩。皆比一心之道性。智境閑閑。
意地頓空。如兔角之铦利。解心全息。猶焰水之澄清。
新豐和尚頌云。井底熢塵生。高山起波浪。石女生得兒。龜毛長數(shù)丈。若欲學(xué)菩提。應(yīng)須看此樣。
大建法幢。深提寶印。居下恒高。處違常順。
此一心法門。是高建法幢。又是祖佛之心印。乃平等門。為一際地。高下自相傾。順逆自違諍。若入真智。必?zé)o差別。如華嚴(yán)經(jīng)云。智入三世悉皆平等。此明俗體本真。故云平等。以六相該之。即總而全別。即別而全總。即同而俱異。即異而恒同。即成而俱壞。即壞而俱成。
握王庫刀之真形。撫修羅琴之正韻。
涅槃經(jīng)中。況眾生佛性。昧者不見。如王庫中。有真寶刀。群臣無能識者。又經(jīng)云。阿修羅王琴。不撫而韻。此況眾生心。恒轉(zhuǎn)根本法輪。未嘗間斷。如華嚴(yán)經(jīng)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時說。
得趣而幽途大辟。胡用多求。了一而萬事齊休。但生深信。
信心銘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能如是。何慮不畢。華嚴(yán)經(jīng)頌云。種種變化無量身。一切世界微塵等。欲悉了達(dá)從心起。菩薩以此初發(fā)心。
自在無礙。超古絕倫。荊棘變?yōu)樾袠。梟獍啼或梵輪。
高僧傳云。釋智通云。若夫?qū)そ蟪诵拚^者。察微塵之本際。識一念之初原。便可荊棘播無常之音。梟獍說甚深之法。十方凈土。未必過此矣。凡言唯心凈土者。則一凈一切凈。可謂即塵勞而成佛國也。
似毛端之頭含于寶月。
龐居士偈云。毛頭含寶月。徹底見真源。
如琉璃之內(nèi)現(xiàn)出金身。
法華經(jīng)偈云。如凈琉璃中。內(nèi)現(xiàn)真金像。
若暢斯宗。發(fā)明妙慧。剔摩訶衍之骨髓。摘優(yōu)曇華之根蒂。
摩訶衍。即大乘心。優(yōu)曇華。是靈瑞華。表說心時。難遇難解。
任聚須彌之筆。未寫纖毫?v饒樂說之門。難敷一偈。
華嚴(yán)經(jīng)云。聚須彌山為筆。未寫普眼經(jīng)之一句一偈。
印同異。泯中邊。等來去。絕偏圓。
以自心之體。非同異中邊之見。如太虛空。更無異相。故經(jīng)云。菩薩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又起信論云。復(fù)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后際滅。畢竟常恒。無始已來。本性具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真實識知義。自性清凈心義。常樂我凈義。清涼不變自在義。
水朝東而星拱北。
水朝東者。尚書云。江漢朝宗于海。宗者尊也。有似于朝。如心為萬法宗。未有一法而不歸心者。星拱北者。論語云。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政以德者。無為之德也。猶北辰之不移。而眾星拱之。如一心不動。眾行歸之。
谷孕風(fēng)而海納川。
斯皆法爾如是。道性自然。如寶藏論云。谷風(fēng)無絕。泉水無竭。亦比道性無有間絕。則道不離心。心不離道。故先德云。至妙靈通。目之曰道。又楞嚴(yán)經(jīng)云。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豈非真道耶。
寂爾無聲。眾響群音而吼地。蕩然無相。奇形異狀而參天。
即相無相。無相即相。以是一心之境界故。如華嚴(yán)經(jīng)中。境界重重。佛身無盡;ハ鄰厝。能同能別。全異全同。凈穢國土。無障無礙。不論有情無情之異。皆為一心真智之境界。
約理而分。稱真而說。蜜齊海內(nèi)之甜;鹁煜轮疅。
一蜜甜。遍天下之蜜皆甜。一火熱。盡寰中之火皆熱。此況若此一法是心。則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皆即是心矣。
當(dāng)正位之發(fā)揚。因法性之施設(shè)。
此心賦者有二觀。一唯心識觀。二真如實觀。先觀唯心。次入真如。楞伽經(jīng)云。自覺圣智者。令覺自心耳。攝論云。通達(dá)唯是意言分別。無有實法。即為入唯識方便。不取外相。即入唯心。占察經(jīng)云。一唯心識觀。二真如實觀。唯心觀淺。真如觀深。能入法性。法性即真如異名。如起信論云。心若馳散。即當(dāng)攝來。令住正念。其正念者。當(dāng)知唯心。無外境界。此即唯心識觀。次云。即復(fù)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此即真如實觀。若了唯心。成唯心識觀。若了無性。成真如實觀。心境兩亡。則成無分別智。
弗從事而失體。非一非多。不守己而任緣。亦同亦別。
如前云正位發(fā)揚者。未曾有一法。出心之正位。如法華經(jīng)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又前云法性施設(shè)者。般若經(jīng)云。未曾有一法。而出于法性。真如一心。不守自性。隨事建立。故云亦同亦別。雖隨事建立。不失自體。故云非一非多。
本跡雙舉。權(quán)實俱存。
肇論云。非本無以垂末。非末無以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心即是本。法即是末。
言中而盡提綱要。指下而全見根源。
萬法雖殊。一言而無不該盡。千月不等。一指而各見根源。如錦冠云。一一事中。皆具如是無盡之德。如海一滴。即具百川。又一一事。不壞本相。不離本位。而圓融即入。謂欲言相用。即同體寂。欲謂之寂。相用紛然。故華嚴(yán)疏序云。超言思而迥出。匪但超言思。抑亦出于超言思。超與不超俱出。華嚴(yán)經(jīng)云。雖復(fù)不依言語道。亦復(fù)不著無言說。但即言亡言。即思忘思。以契超出之旨。
如一金分眾器之形。不變隨緣之道。猶千波含濕性之理。隨緣不變之門。
金是不變。器是隨緣。波是隨緣。濕是不變。則一心門。具隨緣不變二義。如演義記云。由隨緣即不變故。奪差別令體空。則末寂也。由體空差別故。奪不變令隨緣。故本寂也。以全本為末。故本便隱。全末為本。故末便亡也。是則真如隨緣成眾生時。未曾失于真體。故令眾生非眾生也。眾生體空即法身時。未曾無眾生。故令法身非法身也。故二雙絕。二既互絕。則真妄平等。無可異也。
若達(dá)斯宗。無在不在。
凈名經(jīng)云。佛說一切法。皆無在無不在。約理實而隱。云無在。約相虛而現(xiàn)。云無不在。斯即一心隱顯。無礙自在也。
入圣體而靡高。居凡身而弗改。即狹而廣。毫端遍于十方。以短攝長。剎那包于劫海。
先德云。塵含法界。無虧大小。念包九世。延促同時。即是一心開合。以彰殊勝。如朝菌之類。夕死之徒。豈等大椿之歲耶。此是世間人物。延促之情見耳。如華嚴(yán)經(jīng)。明毗目仙人執(zhí)善財手。時經(jīng)多劫。處歷無邊。故不可以長短思也。若顯超勝。一生頓圓。若約甚深。多劫莫究。延促不可定執(zhí)。貴在入玄。即權(quán)機(jī)淺學(xué)。罔測津涯矣。如華嚴(yán)經(jīng)頌云。始從一念終成劫。悉依眾生心想生。一切剎海劫無邊。以一方便皆清凈。釋曰。一方便者。即是自心。延促由心定量。若了一心。長短之劫自盡。故云皆清凈。華嚴(yán)經(jīng)頌云。有數(shù)無數(shù)一切劫。菩薩了知即一念。于此善入菩提行。常勤修習(xí)不退轉(zhuǎn)。
一葉落時天下秋。一塵起處厚地收。向空門而及第。
龐居士偈云。十方同聚會。個個學(xué)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于禪苑而封侯。
世間以成功立德。以為封侯。出世悟心得記。以為封候。
敵生死軍之甲胄。戰(zhàn)煩惱陣之戈矛。
唯識疏云。心外有法。生死輪回。心外無法。生死永絕。
得大總持?勺鞒瑝m之本。
心是總持都院。無法不收。
具王三昧?盀槿氲乐。
能觀心性。名為上定。此心是真如三昧。一切三昧之根本。故心為三昧之王。名王三昧。是以悟心成道。萬行俱成。夫若了即心是佛者。自然謙下。何以故。信自心故。知一切眾生皆有心。悉即是佛故。既不自憍[怡-臺+居]。亦不輕慢他。以知一心平等故。經(jīng)云。柔和之行。以順法界。謙下是忍辱之本。周易云。謙亨君子有終。彖曰。謙亨。天道下濟(jì)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以于自于他。不贊不毀。若自贊非大人之相。是炫惑人。若自毀。是妖諂之人。若毀他。是讒賊之人。若贊他。是諂諛之人。是以傅大士云。見好見惡但低頭。有底因緣得成病。故知得地萬物皆生。得理萬行皆成。唯心之理。不可忘也。迄至成佛。無有增減。
學(xué)問宗師。菩提榜樣。功德叢林。真如庫藏。
一切眾生第八識心。名含藏識。亦名宅識。如華嚴(yán)經(jīng)云。菩薩摩訶薩知善巧說法。示現(xiàn)涅槃。為度眾生所有方便。一切皆是心想建立。非是顛倒。亦非虛誑。何以故。菩薩了知一切諸法。三世平等。如如不動。實際無住。不見有一眾生已受化。今受化。當(dāng)受化。亦自了知無所修行。無有少法若生若滅而可得者。而依于一切法。令所愿不空。是為第九如實住。
縱橫幻境。在一性而融虛。寂滅靈空。寄千門而顯相。
一性是萬法之性。千門是萬法之相。性相分二。融之歸一。如涅槃經(jīng)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二不二。以為佛性。然第一義空。是佛性。名為智慧。即佛性相。第一義空不在智慧。但名法性。由在智慧。故名佛性。以性從相。則唯眾生得有佛性。有智慧故。墻壁瓦礫無有智慧。故無佛性。若以相從性。第一義空無所不在。則墻壁等。皆是第一義空。如何非性。故經(jīng)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論云。以色性即智性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其體<
- 上一篇:佛說阿彌陀經(jīng)疏鈔卷第四
- 下一篇:永明心賦注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