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風月
(光)大約不久了,故將已了者了之,不能了者亦了之。(光)死,絕不與現(xiàn)在僧相同,瞎張羅,送訃文,開吊,求題跋,斂些大糞堆在頭上以為榮。好好的佛法,就教好名而惡實的弄得糟透了。吾人不能矯正時弊,何敢跟到斂大糞的一堆人湊熱鬧,以教一切人為自己多多的斂些。意欲流芳百世,而不知其實在遺臭萬年也。
(光)無實德,若頌揚(光),即是斂大糞向(光)頭上堆,祈與一切有緣者說之。(光)自民六年漸忙,忙得不了。只為別人忙,自己功夫荒廢了,倘阿彌陀佛垂慈接引,千足萬足!(復德森法師書)
死固有所不免,當與熟悉者說。(光)死仍照常為自己念佛,不須為(光)念。何以故,以尚不與自己念,即為(光)念,也不濟事。果真為自己念,不為(光)念,(光)反得大利益。是故無論何人何事,都要將有大利益的事認真做,則一切空套子、假面具都成真實功德,真實人方是佛弟子。(復德森法師書)
古云:縱然生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果能老實念佛,乘彌陀之愿船,歸極樂凈土家鄉(xiāng),是可預卜。此乃千經(jīng)萬論,處處指歸。若不此是歸,定如貧子,不識故土,不憶慈父,而甘漂泊他鄉(xiāng),以轉(zhuǎn)于溝壑也。若不擬不議,一心歸去,始知自性本來清凈,又何處求歸相、凈相耶?古又云;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xiāng)風月有誰爭。歸凈歸凈,念茲在茲!(復于歸凈居士書)
修行人須知娑婆苦,極樂樂;要愿離娑婆苦,愿得極樂樂。不可求人天福報,譬如處牢獄之求歸家鄉(xiāng);然娑婆世界,乃一大牢獄也。極樂世界,方是好家鄉(xiāng)。古人詩云,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xiāng)風月有誰爭。諸君果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西方有誰爭哉?要歸家鄉(xiāng),不可猶豫,謂再過幾年,則不能與佛相應,至誠懇到、真信切愿即是西方種子。
蓋凈土一門,以信愿行三法為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qū)3缧谐?而不尚信愿,則執(zhí)理廢事,乃屬自力法門。與專以自性唯心,而不仗佛力之執(zhí)理廢事,同一過失。所以蕅益大師云,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篤哉斯論,不可不知。(上海法藏寺念佛開示)
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歲死也好。一切任彼前業(yè),不去妄生計校,倘信愿真切,報終命盡,便即神超凈域,業(yè)謝塵勞,蓮開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計矣。
當須發(fā)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說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為人天王身,及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大宏法化,普利眾生之高僧身,亦視之若毒荼罪藪,決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決定,則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攝受,感應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輪回矣。(復高邵麟居士書)
若未生凈土以前,縱令授以人天王位,亦當視作墮落因緣,了無一念冀慕之想。及來生轉(zhuǎn)女為男,童真出家,一聞千悟,得大總持,亦當視作紆曲修途,了無一念希望之心。為欲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了脫生死,超凡入圣,位居不退,忍證無生,回視人天王等,及出家為僧,不知凈土,修余法門,歷劫辛勤莫由解脫者,如螢火之與杲日,蟻垤之與泰山矣?蓜俦!可勝悼哉!
以故修凈土人斷斷不可求來生人天福樂,及來生出家為僧等,若有絲毫求來生心,便非真信切愿,便與彌陀誓愿間隔,不能感應道交,蒙佛接引矣。(復徐福賢居士書)
極樂世界乃阿彌陀佛徹證自心本具之佛性,隨心所現(xiàn)不思議稱性莊嚴之世界,故其樂無有窮盡之時期。譬如虛空,寬廓廣大,包含一切森羅萬象。世界雖數(shù)數(shù)成,數(shù)數(shù)壞,而虛空畢竟無所增減。
汝以世間之樂,難極樂之樂。極樂之樂,汝未能見,虛空汝雖未能全見,當天地之間之虛空,汝曾見過改變否?須知一切眾生皆具佛性,故佛令人念佛求生西方,以仗阿彌陀佛之大慈悲愿力,亦得受用此不生不滅之樂,以根身則蓮花化生,無生老病死之苦,世界則稱性功德所現(xiàn),無成住壞空之變,雖圣人亦有所不知,況以世間生滅之法疑之乎!(復馮不疚書)
念佛之人,當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報滿,亦只可任緣。倘刻期欲生,若功夫成熟,則固無礙。否則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結成莫解之團,則險不可言。
盡報投誠,乃吾人所應遵之道。滅壽取證,實戒經(jīng)所深呵之言。(梵網(wǎng)經(jīng)后偈云:計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但當盡敬盡誠求速生,不當刻期定欲即生。學道之人,心不可偏執(zhí),偏執(zhí)或致喪心病狂。則不唯無益,而又害之矣。
凈業(yè)若熟,今日即生更好,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長。誠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無知咸退信心,謂念佛有損無益,某人即是殷鑒,則其害實非淺鮮。祈將決定刻期之心,改作唯愿速生之心,即不生亦無所憾。但致敬致誠,以期盡報往生,則可無躁妄團結,致招魔事之禍。(復念佛居士書)
古人云,不為良相,必為良醫(yī),以醫(yī)能救人故也。須知佛為大醫(yī)王,能治人身心及生死等病。汝年七十一歲,惜昔年未知佛法之所以然,今幸知之,亦不必以遲聞為歉。但當認真生信發(fā)愿,念佛求生西方。切不可求人天福報。
須知佛開念佛法門,唯期一切眾生現(xiàn)生即生凈土。若人順從佛言以修,必能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校比生入大富大貴處尚容易。何也?以依佛言教,佛必垂慈加被故也。閣下既知仙劫有數(shù),佛壽無量。當此高年,正宜于念佛法門,專精致力。其余禪教諸法,且從簡略。以彼諸法,廣大深遠。不易研窮。即窮到極處,尚須歸宗凈土法門,方能究竟了辦。凡凈土經(jīng)論,當急急研窮,依教奉行。不可以已見不到,稍生一念疑心。仰信佛祖誠言,生信發(fā)愿,持佛名號。自能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一得往生,則便超凡入圣,了生脫死。長侍彌陀,參隨海眾。當即徹證無生,速登補處矣。(復酈隱叟書)
汝言隨時隨地,得死便死之話,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求速往生,唯在一心念佛,若不一心念佛,唯求速死,必定招起無量劫來怨家,令汝橫死,不但不得往生,待至將死,魔力已去,則苦不勝言,當生邪見,必致墮落,此執(zhí)著心不可有,有即是病,不可不知。
我等但老實念佛,只求臨終往生即已。至于現(xiàn)生之如何若何,一任其水到渠成,春來花放。倘先設一想念,則反成障礙。如斷其水源而欲渠成,正在嚴冬而欲花放,若能得者,便屬怪事。(復唯佛居士書)
人有大病,即當作往生想,一心念佛。若壽未盡,由念佛故,即可速愈。至于為人助念,何可為念觀音,又為祈壽乎!
念佛,壽未盡,亦能延生。念觀音,則無求生之心念。若壽已盡,則誤事。非念佛定死,念觀音定不能往生。然癡人以無求往生之心念之,故亦成誤事之一種業(yè)感也。無量光即消災,無量壽即延壽。念阿彌陀佛,極功尚能成佛,豈不能延壽,而令速死乎!(復卓智立居士書)
汝病既重,但當一心念佛,求佛接引往生西方。此心若誠,必能滿愿。至于所有罪業(yè),不必以此為慮。以果能極力至心求生西方,即可仗佛慈力,帶業(yè)往生。譬如大石裝于船中,即可由海此岸,以至彼岸。
須知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自性功德力不可思議。此三不可思議,若無信愿念佛之至誠心,則無由發(fā)現(xiàn)。有至誠求生西方之心,此三種不可思議大威神力,即得顯現(xiàn)。如乘大火輪,又遇順風,不離當念,即生西方。(示馮右書居士臨終法語)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fā)現(xiàn)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若氣促,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之外,心中不可再起一絲毫別種的想念,亦不可望病速好,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有此想念,便與阿彌陀佛之心隔開了,因此便不能得佛慈加被之力。
你要曉得,天地父母,均不能令你出生死輪回;唯有阿彌陀佛,能令你出生死輪回。你若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世壽未盡,就會速好。若世壽已盡,即往生西方。然不可求病速愈,只可求速往生。求病愈,若壽盡,便不得往生;求往生,若壽未盡,則速得痊愈。切不可癡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
我們在世間,猶如蛆在糞坑里,囚在監(jiān)牢里,苦得受不了。往生西方,如出糞坑監(jiān)牢,到清凈安樂逍遙自在之家鄉(xiāng),何可怕死。若有一怕死的心,便永遠在生死輪回中受苦,永無出苦的時期了。
你若能出聲念,則小聲念;不能出聲,則心里默念。耳朵聽別人念,心中亦如此念。又眼睛望著阿彌陀佛,心中想著阿彌陀佛。有別種念起,當自責曰:我要仗佛力生西方,何可起此種念頭,壞我大事。你若能依我所說的念,決定會往生西方,了生脫死,超凡入圣。(示華權師病中法語)
四十八愿中,十念稱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此約平時說。以五逆罪大,謗法不信,此種罪障,豈悠悠泛泛之修持所能滅乎?觀經(jīng)五逆十惡,將欲命終,地獄相現(xiàn),有善知識教以念佛,或止十聲,或不及十聲,直下命終,亦得仗佛慈力,帶業(yè)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淵相殊之勢,故得往生也。
以地獄極苦所逼,其一聞佛名,乃以全副精神為之稱念,除此念外,絕無他念。雖非親證一心不亂,然其心畢竟了無異念,當此之時,絕無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參之心相,故不言及謗法,即平素謗法之人,亦必如墮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謗耶?
往生論謂謗法者,決定不生。以既謗正法,自無正信,何能往生,此極勸人生正信耳!若先曾謗法,后知改悔,則得往生。譬如病愈,即是好人,歸降即是順民也。若謂謗法之人,后縱改悔,亦不得往生,便完全失卻修持準繩,與儒教尚不合,況佛以一切眾生同具佛性,皆當成佛乎!世人不善會其意。徒執(zhí)其文,自生障礙?刹话г铡(復陳薪儒居士書)
力修凈業(yè),將從前所得之學問文章,拋向東洋大海外,作自己原是一個無知無識之人,于不生分別心中,晝夜六時,專持一句洪名圣號。
果能死盡偷心,當必親見本來面目,從茲高豎法幢,俾一切人同歸凈土法海,生為圣賢之徒,沒預蓮池之會,方可不負所學,為大丈夫,真佛弟子矣。(復葉玉甫居士書)
三界原來無別法,為是一心之所作,識得諸法皆由心,何難超凡而證覺。
須知父母未生以前,原無男女之相,四大分散之后,唯有靈知之心。由幻業(yè)以相纏故,不能直下了脫,倘凡情以頓息,又何難徹底承當。
相因業(yè)以幻生,業(yè)由心而妄起。心若不生,業(yè)便消滅,業(yè)盡情空,返本還元。譬如云散長空,天日頓現(xiàn)乎本體;水歸大海,江河莫比夫洪深。遍十方而無欠無余,盡三際而不生不滅。此理悟之雖易,證之實難。
須發(fā)信愿之心,求生西方,定仗彌陀之力,速離五濁。從茲承侍如來,參隨海眾,聞法受記,開佛知見,斷惑證真,得本圓通。然后仗佛慈力,乘本愿輪,遍法界以普現(xiàn)色身,俾迷流以同登覺岸。
咦,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自從遍吉導歸后,海眾悉皆廢南詢。(對靈小參)
娑婆原是苦封疆,生死輪回實可傷,拔斷愛根歸西去,歷劫熱惱頓清涼。
須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由迷悟之不同,致升沈以碩異。當念昔標清風明月之懿范,原承法身般若之威神。了此則自能息認影之狂心,起反照之正智。方知頭本不失,佛自圓成。不離此念,入圣超凡,永辭虛妄之幻苦,恒享真常之法樂。
然理可頓悟,事難即圓。宜發(fā)信愿之深心,求生凈土。定蒙光壽之慈父,導歸蓮邦。從茲神超清泰,業(yè)謝塵勞,蓮開上品之華,佛授一生之記。然后乘本愿輪,回入娑婆,逆順隱顯,度脫眾生。普令法界有情,共證常住佛性。俾此明理愛人之心,清風明月之操,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庶可謂不孤佛化,不負己靈。超群拔萃真大丈夫者矣。
咦!冰水豈有兩種濕,生佛原同一覺心;但能反觀觀自性,即獲本具無價珍。(啟建水陸對靈小參)
放生一事,原為啟發(fā)現(xiàn)未人之善心,以期戒殺吃素,普令含識,各得其所,各盡天年。近之則息殺因,遠之則滅殺果。小之則全吾人之純?nèi)?大之則弭世界之殺劫。且勿以為不急之務,而漠然置之也。
大家同心戮力,提倡衛(wèi)生吃素,以成不放之大放,吃素念佛方為大放生,并自己同倫通皆放之于蓮池法海中,俾永離生死苦,常享真常樂,方為放生之一大結果耳。(靈巖下院記與復周子秀居士書)
如來拯濟無方,廣度眾生須度我。
吾輩伶俜沒寄,不念彌陀更念誰。
應當發(fā)愿愿往生,客路山溪,切莫從頭再眷戀。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xiāng)風月,直須全體總親承。
何必問是誰,此道于今昭日月。
但能常系念,佛心無處不慈悲。
決志求生,效昔賢將錯就錯。
一心憶念,至今日人云亦云。
佛愿宏深,十方共贊,壽量無邊,豎窮三際,光明有象,橫遍十方。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生心懇到,九界同歸,樂邦有路,起信即生。
慈悲名號飼我以法乳
光明愿海懷我以圣胎
以一心參贊如來本誓
化育人中之芬陀利華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jīng)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jīng)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讀誦無量壽經(jīng)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jīng)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nèi)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jīng)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