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延參法師“繩命”觀:現(xiàn)代文明也是佛門的“菜”

延參法師“繩命”觀:現(xiàn)代文明也是佛門的“菜”

  佛法覺悟,常在生活之中,是讓我們從當下的生活當中尋找到一種快樂的方法。它不是賣弄宗教神秘的托詞,也不是尋找一個死后的歸宿。佛法能讓生活更靈動、活潑、智慧、真實。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常常對佛教存在以下幾個誤解。

  有的朋友把佛門泛指為“空門”,這屬于對“空“缺乏了解。“空”不是把一切都看做是空空如也。“空”是包容萬物的一種緣起,有“空”才有“有”,有“空”才有萬物。“空”是一種背景,是一種真實,更是一種體會。只有客觀地理解“空”、運用“空”,打破妄想,才能領悟“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還有一個誤解是關于佛教中的“出世”與“入世”。“出世”是從煩惱中走出,“入世”則是對責任的一份堅持。“出世”多覺悟,“入世”多奉獻,都是菩薩之道;“出世”“入世”,原無區(qū)別。佛教的思想是“出世”與“入世”結合,佛教的精神特色在于尊重、包容、分享,倡導人生智慧和生命自覺,在人生旅途中充實自我,實現(xiàn)人生境界的升華。佛法的“入世”在于積極探索生命的塑造,佛法的“出世”并非逃脫社會責任,而是更加凈化自己的心靈。

  佛教強調(diào)“應世”,所謂“休拋世諦求真諦,須識凡心即佛心”。佛法,從“應世”那一天起就是屬于天下的,而非僧人的專利。佛法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恰恰相反,佛法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佛法的本質(zhì)是一種活潑的、積極的、生動的、光明的、通達的、人生向上與向前的活法。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曾說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經(jīng)歷兩千多年風雨滄桑的佛法,終于走進一個全新的時代。新媒體的深入與覆蓋給佛法提供了最好的傳播平臺。新科技成就了佛法的普及,而佛法的普及,惠及了更多的百姓,使佛教煥發(fā)新的生機。

  縱觀整個佛教文化的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佛法無論是從印度來到中國,還是在中國的各個不同歷史時期,都能與時代相契,與百姓融合。服務于社會,利益于百姓,這才是佛法的生命力所在。

  佛門有語,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教文化走進了一個新時代,如果僧人們不能更好地運用新科技來傳播佛法理念,那何嘗不是佛法的悲哀?佛教文化對高科技的運用,何止是博客、微博、微信、手機、網(wǎng)絡,乃至動漫、微電影等高科技。只要是能夠更好幫助傳播佛法的現(xiàn)代文明,都應是佛門的“菜”。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