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寺院敲鐘一百零八下及撞鐘三下的意義

寺院敲鐘一百零八下及撞鐘三下的意義

  梵鐘的產生是佛教東來、寺院興起的產物。梵鐘就是佛鐘,顧名思義是供寺廟做佛事用的,或召集僧人上殿、誦經做功課,另外諸如起床、睡覺、吃飯等無不以鐘為號。所以,不同用途則敲不同的鐘。但敲鐘的講究也很多,在《百丈清規(guī)·法器》中說:“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即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故晨昏敲鐘要連擊一百零八下。

  一百零八下的規(guī)則與“九”有關,因為在我國古代,認為“九”具有極高、吉祥之意。而“九”的十二倍正是“一百零八”,是把“九”的意境推向極致。

  佛事鐘是用于祈禱、感化、超度眾生。僧寺的鐘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緊敲18下,慢敲18下,不緊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復兩遍,共108下。至于大鐘為何要定為108下?

  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格致鏡原》引《紺珠》云:“凡撞鐘一百零八聲以應十二月,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候(五天為一候)之數(shù)。”合為108,其象征一年輪回,天長地久。這表明在農耕社會里,人們希望通過佛來保佑豐衣足食。另一種說法是,佛教認為人有一百零八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便能解除憂愁。敲鐘偈曰:“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愿成佛,度眾生。”所以,念經或誦咒一百零八遍,佛珠也是一百零八顆,就連菩薩也是一百零八尊,這些都是為了消除人們的煩惱而達到極好、吉祥之意。鐘鳴108響,以盡除人間煩惱,佛教上稱為“百八鐘”。一般寺院每于晨昏擊鐘敲鼓,稱為晨鐘暮鼓,以警覺修行人要當勤精進,慎勿放逸。

  一般的游人、香客到寺院都要撞鐘三下,至于為何要撞三下?

  據(jù)說撞鐘三下,分別代表福、祿、壽。這里的福指的就是福喜臨門,祿指的就是高官厚祿,壽指的就是延年益壽。所以凡到寺院燒香禮佛的人,大都要撞鐘三下,以祈身體健康、福祿呈祥、煩惱消除、善根增長。

  鐘聲能給人帶來無窮的遐想和美的享受。一直到現(xiàn)在,大凡喜慶盛典,新春佳節(jié),那悠揚的鐘聲仍在喧鬧的都市上空回響,這鐘聲象征著和平、吉祥、振興、奮進!

  鐘,平穩(wěn)莊重,端莊安祥,千百年來作為中國寺院不可缺少的一種法器,一般都高懸在大殿或鐘樓的梁上。在撞擊時,聲音純厚綿長,圓潤洪亮……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