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洝穫魅胫袊,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詳情]

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金剛經 >

從《金剛經》的經題看全經的思想主旨

去除妄執(zhí),回歸自性

  ——從《金剛經》的經題看全經的思想主旨

  寬寂

  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一部在佛教中占有很重要地位的經典,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那么,《金剛經》主要講些什么呢?我們從本經的經題中,就可以一窺主旨大概。

  “金剛”有三個含義:

  第一是堅固之意。有如金剛寶石,堅固無比,不可毀壞,它譬喻實相般若,實指的是我們的自性,即我們那顆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本心。我們雖然生在五濁惡世,但是我們那個自性,永遠都會處在佛剎凈土。

  第二是銳利之意。它有如韋馱菩薩的降魔寶杵,能夠無堅不摧,摧伏世間一切萬法的幻化,摧伏我們內心的一切的煩惱妄想,摧伏一切障道之緣。

  第三是光明之意。它譬喻我們的文字般若,文字是有相的,但是它可以讓我們通過文字般若來達到無相智慧,從有為而入于無為。

  “般若”二字,在古代佛經翻譯“五不翻”里面屬于含多義不翻。所謂“五不翻”是指:第一,含多義不翻;第二,順古不翻;第三,秘密不翻;第四,尊重不翻;第五,此方無不翻。

  為什么“般若”不翻譯成漢語呢?因為我們漢語中沒有最恰當的字詞來表達這個含義,所以不翻—保持它的原汁原味。雖然如此,但還是可以勉強翻譯的,不得已而翻譯。“般若”用中國的表達方法,我們可以翻譯成“智慧”,這個智慧不同于我們世間人的世智辨聰,而是指佛陀的一種圣智。

  “波羅蜜”是什么意思呢?波羅蜜也叫波羅蜜多,是到達究竟彼岸、解脫成佛的意思。

  “金剛般若波羅蜜”翻譯為漢語,即是以金剛般的智慧來尋求解脫成佛之道。但是,這也不是它的真正含義,由于我們的語言是有限的,所以沒有辦法完全去表達出來。金剛般若,它實指是我們的自性。“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指用我們的自性去修行,用我們的自性去達到解脫和成佛的彼岸。

  《金剛經》云: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若以色見我”,這個“色”是什么?在佛教來講,“色”是一切可見之物。“以音聲求我”,“音聲”是什么?“音聲”不僅僅代表音聲,也代表一切無形的相。這兩句話告訴我們,修行如果執(zhí)著有形的相和無形的相,那就大錯特錯了。“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你走錯路了,就無法找到你的“如來”!督饎偨洝飞现v: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就是講的這個意思。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在接受五祖弘忍大師傳法以后。一次,弘忍大師秘密地在房間里給他講《金剛經》,當五祖弘忍大師講到一半的時候,六祖說:止,師傅你不要講了,我已經知道《金剛經》在講什么了。

  六祖慧能大師當即說:

  何期自性,本自清凈;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他明白到整部《金剛經》是講我們自性的,是講我們除去妄想、分別、執(zhí)著剩下的那個東西。

  在六祖大師悟道以后,南返的途中,最先追上他的,是當過將軍的慧明法師。六祖大師看到慧明追上來以后,就把衣缽放在石頭上,自己隱藏在草叢中;勖飨肴∫吕彛珔s怎么也拿不動;勖髦佛法不是人力所能強求,他就懇請六祖大師出來,現身為他說法。六祖大師對他說:“放下你的妄想執(zhí)著,把你的身心都沉淀下來,放下你的思想。”六祖大師又告訴他“不思善”,慧明就不思善;六祖大師說“不思惡”,慧明就不思惡。六祖大師突然大喝一聲“是誰”,慧明隨即就開悟了。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宇宙萬法皆空,我們的自性不空。只要你不思善、不思惡,去除內心的妄想、分別、執(zhí)著,就會領悟《金剛經》的真諦,回歸自性的本來面目。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