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jīng)》全文-金剛經(jīng)原文、譯文及釋意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原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埂疙毱刑,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埂疙毱刑!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皇雷穑∥胰糇魇悄,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譯文】: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就是虛幻的佛法。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聞佛聲教而證得須陀洹果位的人,能作這樣的念頭:「我得到須陀洹果了」嗎?須菩提說:不能,世尊。為什麼呢?因為須陀洹叫做初入圣道之流,而實際上并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虛幻中的事,什麼也沒有,只是名叫做須陀洹。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聞佛聲教而證斯陀含果位的人,能作這樣的念頭:「我得到斯陀含果了」嗎?須菩提說:不能,世尊。為什麼呢?因為斯陀含還須要一往天上,一來人間才能成就,而實際上并無往來,虛幻中的事什麼也沒有,只是名叫做斯陀含。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聞佛聲教而證得阿那含果位的人,能作這樣的念頭:「我得到阿那含果了」嗎?須菩提說:不能,世尊。為什麼呢?因為阿那含不必再來欲界受生,而實際上并沒有來,虛幻中的事什麼也沒有,只是名叫做阿那含。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聞佛聲教而證得阿羅漢果位的圣人,能作這樣的念頭:「我得到阿羅漢道了」嗎?須菩提說:不能,世尊。為什麼呢?因為實在沒有任何什麼,可以名叫做阿羅漢。世尊,如果阿羅漢有這樣的念頭:「我得到阿羅漢道了。」那就是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世尊,佛說我沒有人我是非之心,已經(jīng)證得一切寂然平等的無諍三昧,在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但我不作這樣的念頭: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如果認為自己已得阿羅漢道,世尊就不說我須菩提是喜歡無諍行的修行人。虛幻中的事,什麼也沒有,我須菩提實在沒有任何所行,只是名叫做「須菩提善歡無諍行」。

  【釋意】:

  摘自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一相無相分 第九章

第十品 莊嚴凈土分

  【原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埂疙毱刑!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譯文】:

  佛告訴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以前在然燈佛的教化所在,對於無上正等正覺法,有所證得嗎?世尊,如來在然燈佛那里,對於無上正等正覺法,那是虛幻中的事,什麼也沒有,實在沒有任何所得,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菩薩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萬行來莊嚴佛土嗎?沒有,世尊。為什麼呢?因為菩薩莊嚴佛土,如同虛幻中的事,本來沒有佛土待莊嚴,只是名叫做莊嚴。所以,須菩提,諸大菩薩,知道一切相都是虛幻的,應當如是生無上正等正覺的清凈心,不應當住在物質(zhì)現(xiàn)象上,而想要生無上正等正覺心,一旦住在物質(zhì)現(xiàn)象上,那是凡夫的虛妄心,不應當住在聲音、香氣、滋味、細滑、記憶等現(xiàn)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虛妄心,應當無所住,無上正等正覺心自然現(xiàn)前。無所住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也不是什麼事都不想,如果什麼事都不做如同無色界天人而已,如果什麼事都不想,如同無想天人而已,如果心念寂然不動,不像木石那樣無知,也只是如同非想非非想天人而已,都還是住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虛妄境界上。應無所住,并不妨礙起心動念,不妨礙行住坐臥。比如鏡子,笑臉來照顯笑臉,惡臉來照顯惡臉,鏡子不留笑臉也不排拒惡臉。無物所照時,自然不留一物,雜亂現(xiàn)象對鏡時,也自然不排拒雜亂相,鏡子如如不動,不因為雜亂現(xiàn)象而使鏡子失去本來的清凈。更重要的是,鏡子從來沒有不照物,無物所照時就是照到空境,那也正是妄想境。因此,當知無上正等正覺心不住虛幻境,住相是虛妄相,不住相時,虛幻相本來沒有生滅,和不生不滅的無上正等正覺心沒有兩樣。須菩根,譬如有人,他的身體如眾山之王的須彌山那樣,高廣三百三十六萬里,你的意思如何?像這樣的身體,大不大?須菩提說:很大,世尊。為什麼呢?佛說那是虛幻身,只是名叫做大身,事實上這世界上沒有那麼高大身體的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如同這個道理,是虛幻中的事,如果執(zhí)取應無所住可以生無上正等正覺心,又落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當連無住也不住。

  【釋意】:

  摘自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莊 嚴 凈 土 分 第十章

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分

  【原文】: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shù),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shù),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shù)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jīng)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譯文】: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的沙數(shù),如沙數(shù)那麼多的恒河,您的意思怎麼樣?那麼多恒河的沙子,多不多呢?須菩提說:很多,世尊。單單恒河的數(shù)量就已經(jīng)無法計算,何況是河中的沙子。須菩提,我現(xiàn)在明白的告訴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充滿所說恒河沙數(shù)的三千大千世界用來布施,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呢?須菩提說:很多,世尊。佛告訴須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以此經(jīng)中的道理,甚至只實踐四句偈語,并解說給別人聽,他的福德遠勝前面所說的福德。

  【釋意】:

  摘自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無為福勝分 第十一章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原文】: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yǎng),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jīng)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譯文】:

  還有,須菩提,隨時隨地只要一宣說此經(jīng),那怕只說四句偈語,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包括天、人、阿修羅等,都應供養(yǎng),好像佛的塔廟所在地那樣。更何況有人完全能夠?qū)嵺`修持、讀誦。須菩提,你應當知道,此人已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如果是經(jīng)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在,就應當像弟子尊重佛那樣尊重這部經(jīng)典。

  【釋意】:

  摘自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尊重正教分 第十二章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