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洝穫魅胫袊,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持驗紀序
金剛經持驗紀序
周克復
佛說般若經六百卷。金剛則其中第五百七十七卷也。中峰云。六百卷廣說般若。專為小乘人。融通陶汰。欲其凈治心器。然后以上乘圓頓甘露之味貯之。故此經大旨。以無相無住無為為宗。重疊翻覆。隨立隨掃。極是談空。究竟不是談空。所謂如來是真實語者。不誑語者。故又云。信心清凈。即生實相。如龜毛兔角。只說龜無毛。兔無角。此語最堪破俗。只看中間無實無虛四字。世尊已自道破全經注腳矣。實處都虛。虛處都實。不生不滅。滅滅生生。塵勞法相。一刀齊斷。勇猛撇脫。直尋本來。是之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之謂金剛般若波羅蜜。然經中一邊說應住降伏。即一邊說信心凈信。一邊說經義。即一邊說果報。一片婆心。千般苦舌。其欲度善男子女人。急于護念。囑付諸菩薩。其欲度一切眾生。更急于度善男子女人。故凡所言諸法相。如潭中云影。雪上爪痕?侦`脫化。說無可說。獨至來世有人。于此經受持演說。乃至四句偈等。輒盛推荷擔。贊嘆希有。極口許以無量無邊福德。此語前后凡十數見。無非鼓舞五百歲以后人。一下破除諸相。親證般若故。此經者世尊誨人不倦之書也。以眾生度眾生。以非眾生度眾生。實則眾生各各自度。我非度眾生。眾生亦不見為我度眾生。故眾生即佛。佛即眾生。無分相。亦無合相。或謂果報之說。專為第三等人說法。似于六祖諸師。高占地步。將作是紀者。不應以第一第二等人待來世耶。古云滿街是圣。即可云滿塵界是佛。既云是佛。何分三等。為此說者。所稱凡夫之以我為見。猶之四相未空者耳。佛曾說應以某身得度者。即現某身而為說法。我今亦不論第一第二第三等人。只是有三千大千世界千萬億受持此經者。即不難現三千大千世界千萬億佛身而為說法。但令得聞是說。歡喜奉行。是諸佛慧命不斷。自然虛空落地。鐵樹夜花。任搜羅增續(xù)。繁辭累冊。如假柯古以來諸人。不過以佛語證明佛語。非另添一般說法也。佛又云。我若具說。人或狂亂。狐疑不信。今日倘有凈信無疑之人。佛將以所欲具說。歡喜向其人傾倒吐之。佛固是真實語者。不誑語者。況此編紀事。征信古今。又何狂亂狐疑之有。雖然。菩薩于法。應無所住。寧福德相可如是住乎。知無相無我。即知福德不應貪著。佛非但為諸菩薩言也。請為受持者轉一語曰。佛說果報即非果報。是名果報。佛說不受福德。即非不受福德。是名不受福德。
勸流通金剛經引
金剛經為最上乘法。五祖于般若六百卷中。獨推此經。為見性成佛要門。普勸僧俗受持。自秦魏諸法師翻譯后。帝王宰官以迄士庶。無不奉行轉誦。其持驗靈應。代著明征。唐有假太常鳩異。宋太宗有太平廣記。近代則唐宜之巾馭乘。王載生新異錄。冒宗起受持果報諸編。莫不竭力宣揚圣鐸。廣度迷津。弘法施而續(xù)慧命。厥功誠不朽哉。集中所載。因果縷縷;鹂墒狗。水可使出。疾可使蘇。厄可使脫。算可使綿。名可使成。嗣可使續(xù)。?墒辜<蠔兛墒棺蚤_。刀鋸可使自落。上可超拔先亡。下可消釋宿冤。陰吏鬼使不敢近。太山神君不敢錄。諸天設寶蓋浮圖覆貯之。閻羅具金榻銀床供奉之。更能解脫塵勞。往生凈土。冥府稱之。曰續(xù)命經。功德經。其為幽明尊禮。至極可知。即書寫誦讀功德。已不可思議如是。而況能發(fā)明心地。精進受持者哉。所謂護法諸神。既護法寶。自護闡法。載寶之人。斷斷如矣。(克復)甫發(fā)心纂次記事。適遇同志善友。共發(fā)菩提。捐費助刊。匯古今。參聞見。頗竭心目之力。未能僭謂大成。較昔庶云善本。念從來諸刻多在吳中。他省尚希刊布。并生莊嚴佛土之中。未睹法事流通之勝。豈非天壤間一缺陷事。謹告同志善信。獲見是紀。不吝廣為刻施。或仍原本;蛞仔戮。其見聞所及。有關持驗者。尤冀續(xù)輯。俾足鼓勵將來。歸依不朽。昔賢有為劈窠圖者。勸人念佛。卒以他人念佛。往往得生凈土。乃歸功施圖之人。亦生凈上。又善過格云。能以最上乘法授人。使之因言省悟。傳一人者當十善。十人當百善。傳大貴人。大力量。大豪杰者。當千善。搜采繕梓。印卷施人者。當萬善。今此般若要典。無上密諦。誠能羽翼傳播。自覺覺他。將見慧光不斷。善果同圓。八部天龍。共擁瑯函之軸。六塵火宅。齊開曇缽之花。謹疏短引。用勸同人。
同善道人 克復 敬懇
凡例八則
經文流傳久遠。前后凡六譯。字句不無稍殊。茲一遵姚秦三藏法師原譯。則諸疑可決矣。
本經三十二分。相傳分自昭明太子。南唐保大五年。壽春所刻。遵原藏本。不標分數。實稱融貫。近多因之。但標分世傳已久。中峰略義。亦仍彼分。便誦持也。 經中字音。梵與華異。一字有讀作數音。本字另讀別音者。及間有難字。俱明注以便初學。 紀事首敘歷朝。始自后魏。迄昭代。古今并列。方信從有據。但唐及明事頗詳。而宋元遂爾寥寥。以時無假太常唐別駕諸賢故也。善事湮沒。令名不彰。后起纂述之功。其可少乎。 紀事先善男子。善女人。次比丘比丘尼。往刻多廣列緇屬?臻T弟子。崇信佛典。分固應爾。唯俗家學道。真如青蓮。出污泥而不染。尤嘆希有。故集中編次為詳。 稗官野史。類多荒唐。風聞涂說。未堪傳信。茲集考據最嚴。凡事跡稍涉可疑。俱行刪汰。務使表章真實。足供激勸。每條下詳注所出。以昭信也。 評論所以發(fā)明本案旨意。必言之前后。觸處醒發(fā)。則閱者心眼頓開。自然關著痛癢。卮言無當之誚。庶幾免之。
男石百拜敬述
金剛經持驗目錄
上卷
魏博士盧景裕 梁釋琰法師 隋趙文若 隋寺丞趙文昌 隋博士徐孝克 隋書生荀氏 隋邑令睦彥通 隋參軍杜之亮 隋宋國公蕭瑀 隋釋法藏 唐蘇仁欽 唐陳昭 唐刺史任義方 唐趙文信 唐大理司馬喬卿 唐陳文達 唐尉白仁哲 唐尉陳利賓 唐元初 唐判司王令望 唐將軍魏恂 唐王陁 唐田參軍 唐丞李丘一 唐司馬崔文簡 唐博士吳思玄 唐縣丞呂文展 唐王虞候 唐陳哲 唐丞蘇朗 唐邑令李虛 唐吳逵 唐王待制 唐邑令李惟燕(附惟玉) 唐孫明 唐推司楊旬 唐孫翁 唐宋參軍 唐節(jié)度張齊丘 唐府掾陸康成 唐張國英 唐徐玘 唐王孝廉 唐別駕周伯玉 唐任自信 唐太常段成式 唐節(jié)度吳少陽 唐強伯達 唐司空嚴綬 唐吳可久 唐邢行立 唐趙安 唐倪勤 唐兗州軍將 唐牙將寧勉 唐張政 唐房翥 唐竇夫人盧氏 唐烽子母 唐善化縣婆 唐何軫妻劉氏 唐康仲戚母 唐宋衎妻楊氏 唐釋明度 唐釋明浚 唐釋虔慧 唐三刀師 唐釋會宗 唐釋法正 唐釋靈幽(后續(xù)唐盧弁唐張無是)
下卷
宋宋承信 宋朱進士 宋承局周興 宋參軍郭承恩 宋范文正公 宋馮侍御 宋司理柴注 宋華友 宋陸翁 宋李玄宗女 宋王迪功妻 宋王氏 宋蔣大士 宋釋道寧 宋釋嵩明教 宋釋清虛 元釋聰禪師 明孫廿二 明道士陳入玄 明嚴江 明周廷璋 明少保戚繼光 明馮勤 明大參顏光裕 明周少岳 明進士陳明遠 明州守李時英 明侍中鐘復秀徐遵壽 明盛在德 明進士王泮 明縣令屠隆 明張元 明大司寇姜寶 明王公方麓 明沉濟寰 明沈公光華 明晉陵訟師 明鄒軏 明內監(jiān)張愛 明范氏仆 明胡燃 明憲副項希憲 明文伯仁 明吳奕德 明(邑令王立轂閬州龍義) 明郡守蔡槐庭 明汪公可受 明二府文元發(fā) 明朱恭靖公 明鄧少峰 明吳君平 明(計仲偉高貴) 明李受伯 明施嶧陽 明張守誠 明揮使朱壽增 明別駕唐時 明布政冒宗起 明庠生高孝纘 明錢永明妻張氏 明劉道隆母李氏 明唐別駕侄女 明譚工部母 明濮可重妻王氏 明費氏 明釋懷林 明釋楚石 明洞庭寺僧 明釋普靜 明釋廣徹 明釋寒灰 明釋法禪 明釋周凈山 明獨目金剛尼 明尼慧貞 大清孝廉虞庶顏 大清周德聞 大清王有義 大清袁應和
念經儀式
若有人受持金剛經者。先須凈手焚香開卷。至心念凈口業(yè)真言。凈法界真言。各三遍。然后啟請八金剛。四菩薩名號。
凈口業(yè)真言
修唎修唎摩訶修唎。修修唎。薩婆訶。
凈法界真言
唵嚂
請八金剛
奉請青除災金剛 奉請辟毒金剛 奉請黃隨求金剛 奉請白凈水金剛 奉請赤聲火金剛 奉請定持災金剛 奉請紫賢金剛 奉請大神金剛
請四菩薩
奉請金剛眷菩薩 奉請金剛索菩薩 奉請金剛愛菩薩 奉請金剛語菩薩
發(fā)愿文
稽首三界尊 歸命十方佛 我今發(fā)弘愿 持此金剛經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fā)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愿解如來真實義
- 上一篇:《金剛經》大義
- 下一篇:怎么讀誦金剛經-讀誦金剛經須知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