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種施

  佛說四種施

  六度萬行,“布施”為首。三寶,是度脫眾生舍離老病死海之堅牢船,以清凈心、恭敬心、歡喜供養(yǎng)三寶,令正法久住,必能為自己及大眾開創(chuàng)光明的未來。

  昔日,在舍衛(wèi)國有一富可敵國的婆羅門長者,名叫藍達。為了彰顯自己的名聲,連續(xù)五年,不惜竭盡家財,以外道祈福之法,設(shè)大齋會,廣行布施,供養(yǎng)五千多位婆羅門無數(shù)珍貴的寶物、醫(yī)藥及飲食衣具。接受供養(yǎng)的婆羅門在這五年里,亦為長者祭祀諸天、山岳與星宿等地只神靈,以持咒作法,希望為長者祈求無量之福。

  到了圓滿五年大供養(yǎng)的最后一天,藍達長者更行廣大布施,除了以金銀打造的精緻食器盛滿金粟、銀粟外,更準備了七寶服飾、鹿皮大衣、牛馬羊車、奴婢及日常所需物品,共八萬四千件供養(yǎng)大眾。莊嚴無比的會場,令與會的鬼神、國王、大臣、梵志、貴族等,無不歡欣喜悅。

  此時,佛陀正在精舍為天人說法,見到如此情景,喟然嘆言:「藍達真是可憐的愚癡者!布施這麼多珍貴的財物,卻只能得到微薄的福報。若不立即教示,將永離勝妙法門,無法得到真實的利益!褂谑世尊特地前去度化藍達長者,并以神通力從地涌出,放大光明,普照與會大眾。

  藍達長者及大眾立即至誠頂禮佛陀。世尊見眾人皆有恭敬之心,于是為大眾說偈:

  「月千反祠,終身不徹,不如須臾,

  一心念法、一念造福,勝彼終身。

  雖終百歲,奉事火神,不如須臾,

  供養(yǎng)三尊,一供養(yǎng)福,勝彼百年!

  佛陀說:「布施有四種層次,就像農(nóng)地有肥沃貧瘠之別,收成自然就會不同:一者、施多得福少,也就是愚癡之人花費大量錢財,卻以殺生的方式祭祀鬼神,并且還喝酒跳舞,不僅無法增長福報,亦沒有智慧。二者、施少得福少,即所以慳貪惡心,布施給心外求道的修行者。由于二者都是愚癡之人,所以沒有福報。三者、施少得福多,就所以善心供養(yǎng)精進、有德行修道者。布施雖少,福報卻很大。四者、施多得福多,是指覺悟世間無常的賢者,以清凈心布施錢財建造塔寺,供養(yǎng)三寶衣食、臥具、醫(yī)藥等。這種清凈圓滿的布施,具足無上福德,如五河流入大海,生生世世長流不斷!

  此時,藍達長者及與會大眾聞佛開示,皆大法喜。諸天人神心開意解,即證須陀洹果,五千多位婆羅門發(fā)心隨佛出家修行,與道相關(guān)。藍達長者全家亦受持五戒,發(fā)愿勤修正法,廣積福德。國王及眾臣也歡喜地受持三皈依,明瞭佛法真理。

  布施如同在田地播種,因緣和合時,就會開花結(jié)果。然而,發(fā)心布施要有智慧,若能以清凈心供養(yǎng)三寶,如同在沃土播種,果實必定豐碩肥厚。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