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布施只為人間建佛國

  修布施只為人間建佛國

  正如法師法語

  01、檀那波羅蜜多,是梵語。檀那,可翻譯為“布施”。波羅蜜多可譯為“到彼岸”。布,是分散到各處的意思。施,是施舍。我們現(xiàn)在處于“此岸”,這是充滿黑暗、煩惱、痛苦的地方。彼岸,是指光明、幸福、快樂的地方。佛教認(rèn)為,我們布施,就可以渡過黑暗、煩惱、痛苦、生死的此岸,來到光明、幸福、快樂、涅槃的彼岸。到達(dá)彼岸的方法有六種。布施是六種波羅蜜多之一。

  02、菩薩修檀那波羅蜜多,只為利益眾生,成就無上菩提。

  03、菩薩布施,期望人間成凈土。

  04、菩薩檀那波羅蜜多不能圓滿,就不可能成佛

  05、菩薩布施沒有達(dá)到眾生滿意,也不能成佛道。

  06、菩薩布施,主動自愿,滿心歡喜,勇猛精進(jìn),一切施舍,沒有執(zhí)著。

  07、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菩薩的布施蹤跡。

  08、菩薩布施,不是為財富,而是為利眾生成佛道。

  09、廣修布施供養(yǎng),是名菩薩。

  10、菩薩布施不分親疏、敵友、人畜等眾。

  11、菩薩真誠感謝接受者,因為接受者是布施者的恩人。因為對方肯接受才讓菩薩有布施的機會,菩薩也才有成佛的機會。我要謝謝你:你要我的財物。

  12、不執(zhí)著付出者、接受者、所施物,是菩薩境界。不執(zhí)著布施供養(yǎng),功德不可思議。

  13、執(zhí)著布施供養(yǎng),是凡夫俗子輩,注定生死輪回。

  14、人人都行布施,都?xì)g喜付出,社會處處都是慈悲喜舍,世界充滿愛,這個社會就是凈土,極樂世界就在這里。

  15、富人不布施,窮人要反抗,社會就動蕩,統(tǒng)治被推翻。

  16、布施的理論是為社會弱勢群體發(fā)聲,布施的實踐是為社會弱勢群體帶來利益。

  17、社會富裕級層必須自覺實行布施,這也是保護(hù)自身利益,利人即利己。

  18、勸人布施,或見人布施,心生歡喜贊嘆,功德與布施者同。

  19、布施,又叫付出,至誠一點,就稱“奉獻(xiàn)”。

  20、付出,誠懇的就叫奉獻(xiàn),在佛教中稱布施供養(yǎng)。

  21、收獲是快樂,沒有付出哪有收獲?財富是從施舍錢財中獲得。

  22、想發(fā)財?shù)酶冻。要知道付出是發(fā)財之因。

  23、在民主社會中,人人都是服務(wù)員。但你付出,你就是主人。消費者是上帝,收費者是服務(wù)。

  24、付出是艱辛,收獲是開心。付出是歡喜,收獲就無限。

  25、只想付出,不問收獲;只為付出,不圖回報;布施供養(yǎng),不為名利,是菩薩布施波羅蜜。

  26、命運講究在平衡,財富多了得施舍。貪執(zhí)錢財不想舍,其他方面必有事。

  27、金錢只有通過正確的消費,才展現(xiàn)出貨幣的價值。

  28、錢用了,才是你的。

  29、我不舍財,財將舍我。我不用財,財將奴我。我不舍財,財必害我。

  30、對金錢要正確追求,不能過極。得金錢要合法使用,不可縱欲。有金錢要利濟貧困,不要貪吝。救濟貧苦修福培德,沒有執(zhí)著。

  31、金錢是讓你使用,不是存在那里作收藏品。

  32、金錢是讓你使用,不是被金錢所用,變?yōu)榻疱X的奴隸“財奴”。

  33、有錢不用,到時候你的錢也會沒有了,上天要收回去了,因為給你沒有作用。

  34、光想財,是不會得到財?shù)。你不能靠搶靠詐,得靠付出勞力和智力。

  35、想發(fā)財不是罪惡,但是,貪而無厭、想要的太過于強烈與執(zhí)著便是貪,貪是痛苦。

  36、賺到了錢,不想施舍,將來又成為窮人,再讓你嘗嘗窮人的憂惱。

  37、付出,人間才有愛,世界更美好。

  38、蠟燭燃燒才有光明。

  39、種子消失才有蒼天巨樹。

  40、供養(yǎng)三寶,福田之最。今生安樂,來生大富。

  41、供養(yǎng)三寶,又讓僧人折騰,來生必經(jīng)一番勞苦折磨之后,才能發(fā)家致富。

  42、供養(yǎng)三寶,不給僧眾麻煩,必生天上人間享受自然富?鞓。

  43、以歡喜、恭敬、清凈心、不求回報心而行布施,雖布施少而得福多。

  44、以不歡喜、不恭敬、不清凈心、求回報心而行布施,雖布施多而得福少。

  45、布施后生后悔,來日生在人間富裕后不久又貧窮了。

  46、供養(yǎng)三寶的敬田,孝養(yǎng)父母報答師長的恩田,救濟眾生的悲田和修橋補路,社會公益的方便田,這是人間四大福田。

  47、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就是布施錢財物資,傳授知識學(xué)問,為人壯膽助威等等。所有一切布施,法布施的功德最為殊勝。

  48、佛滅度后,供養(yǎng)三寶的實際意義就是供養(yǎng)僧,僧無疑就是三寶的代表。

  49、護(hù)法居士供養(yǎng)僧眾、維護(hù)僧寶形象、護(hù)持道場運轉(zhuǎn)、造就弘法僧才,是最的基本的供養(yǎng)行為。

  50、輕視僧人,毀謗僧人,則是輕視、毀謗如來。

  51、信眾遇見比丘比丘尼應(yīng)該頂禮供養(yǎng)、稱揚贊嘆,是做為一名信徒的最基本的準(zhǔn)則。

  52、以圖報心、有目的而行布施,是不會有快樂,所得果報也很小,如芥子般小。

  53、以清凈心布施,可讓布施功德產(chǎn)生最大的果報。

  54、人若沒有奉獻(xiàn)精神,那便回到了動物世界,與禽獸一樣。說某人跟禽獸無異,就是說他已失去了人的品質(zhì)。

  55、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進(jìn)步,能夠創(chuàng)造今日之輝煌,就是因為有許許多多的人奉獻(xiàn)付出,無私奉獻(xiàn)。

  56、標(biāo)舉四大福田,實現(xiàn)五福豐登;更發(fā)菩提道心,直上涅槃故鄉(xiāng)。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