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和順好修行
六六大順,是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都和諧順意的修煉方法。
眼順:不管看到什么對象都欣賞其美,就是眼順。
一條死狗躺在地上,烏鴉正啄食著它的尸體,路過的人都說:“喔,多么惡心的事情,臭氣熏天!”耶穌走過時卻說:“這條狗的牙齒多么美!既潔白又光亮。沒有人替它刷牙或照顧它,但是這條狗仍然有這么美的牙齒!”
耳順:不管聽到什么聲音都如聞天籟,就是耳順。
莊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你喊我是馬也好,牛也罷,一例答應?鬃樱“六十而耳順。”這是一個很高深的修行境界。
鼻順:不管嗅到什么氣息都歡喜對待,就是鼻順。
釋迦牟尼在成佛前有一世修行不到位,因為嫌棄死老鼠的臭味,用手扇了三下鼻子,結果有一世在講經說法時,連續(xù)三天被死老鼠化身的老婆婆從家里趕了出來?梢娨薜奖琼槪彩遣蝗菀椎氖虑。
舌順:不管嘗到什么滋味都甘之若飴,就是舌順。
弘一大師:“咸有咸的味,淡有淡的味。”明乎個中滋味,人生方不白活。
身順:不管置身何種壞境都坦然自在,就是身順。
對冷暖、澀滑、軟硬等身體的感受一律不掛懷計較。一副臭皮囊,一具臭骨頭,貪圖為底事,計較個什么?
意順:不管面對什么念頭都不去執(zhí)著,就是意順。
人生的一切痛苦,皆來自于心意不順,來自于分別、妄想、執(zhí)著。對一切分別對立的觀念不作計較,六祖大師:“不思善,不思惡。”修煉不二法門,進入圓融境界,方是見性成佛的本來面目。
- 上一篇:相由心生,運隨行改
- 下一篇:「燒頭香」與「撞頭鐘」的宗教內涵
- 仁德上人:真正的修行是低下心與誠敬心
- 仁禪法師:念佛修行路上的兩大歧途
- 良因法師:修行人如果追求世俗的聲名會怎么樣?
- 明海法師:什么是平常心?怎么修行自己的心?
- 仁德上人:修行的兩種方法:萬緣放下和明心見性
- 仁德上人:修行五字偈
- 夢參法師:如何修行禪定?修禪定的方法
- 仁德上人:達到無私無我不執(zhí)著的境界即是正修真修
- 恒傳法師: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 凈界法師:在修首楞嚴王三昧過程中要從不迷、不取和不動下手
- 夢參法師:怎么樣修行?至心精進
- 仁德上人:修行就像爬坡不進即退
- 仁德上人:觀照當下即真修歌
- 仁德上人:專修真修歌
- 海德禪師:如何在修行中體會到快樂?玩中修行,修行中玩
- 海德禪師:修行從自心入手,時常反省,覺察不足,立穩(wěn)腳跟
- 仁德上人:修行解脫要做到三心不可得
- 仁德上人:為什么修行人要成佛很難?
- 大安法師:修行需要的清凈心究竟是什么?
- 星云大師:用心參修,切勿虛度大好時光,時間就是生命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