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為本 無堅不摧

  寺院,何許處所也?僧眾之家園,法音宣流之殿堂,更是修身制意,圓成佛道之母校,服務社會,共創(chuàng)和諧之平臺。

  經(jīng)中自有東海福,經(jīng)中自有如意天。在謹遵佛制,嚴于律己,依教管理的同時,莫要舍本逐末,忘了對法的領悟修持,方會實實在在帶領我們步入調控命運,優(yōu)化因緣的佳境,逐步具備在無限時空中,洞悉萬物于眼底,自在運作于掌中的無限能力。真理的力量是無邊的,與無上正等正覺的融合,可解一切障,“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我們的心中存有無數(shù)未知的迷茫,隨無法實現(xiàn)佛陀無畏與灑脫,救度眾生對癥的良藥,實現(xiàn)生命存在的價值,究竟通達萬物之本源,就連要想對得起自己,均無一例外,來自于符合正覺之真理。

  身、心、環(huán)境與命運的關系,我們了解多少呢?不充分,不真實的了解能掌握命運嗎?離開對真理的依止與探求,近似于以在暗夜中錯亂狂奔的姿態(tài),每天全力以赴地創(chuàng)造幸福和疲于應對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不累嗎?而且在這些自以為是的努力中,無異于繼續(xù)不斷播撒著障礙的種子。在無限廣泛的與周邊和過去、未來的普遍聯(lián)系中,我們的了解宛如滄海一粒,虛空微塵。

  一個志求菩提,全身心投入實踐的出家佛子,方為合格的覺者,堪為人天師表。荷擔起紹隆圣教的如來家業(yè),非彼莫屬。佛陀在人類歷史上的圣跡,雖短暫猶如曇花一現(xiàn),但他卻為法寶留駐世間而來,因法寶留駐世間而去,他的來去匆匆留給我們的是永恒深遠的啟萌,和打開揭示生命奧秘寶藏的密碼。學經(jīng)、講經(jīng)不僅是一位僧人的本份,佛教存在世間與發(fā)展的內涵,更是因為經(jīng)與法是佛之心,佛之魂。對命運只知順其然而采取措施,不知其所以然而難為其主的我們,以救命稻草而喻之,實遠不為過。

  我們發(fā)自內心地鄭重呼吁,我們對三寶之法的重視程度實在不夠,我們對法的理解多停留在膚淺的善心好意之說,博大精深似乎成了蒼白無力的口頭語。五行難囿其運,三界不見其身的超脫也與我們絕緣,不可期盼。我們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寺院,定期舉行講經(jīng)說法活動。即使起初階段,會因水平有限,未步堂奧,難圓其義,不妨由淺入深,從先談善惡苦樂,無常不實,到能夠深入淺出,以點概面,對機施教,而彰顯無緣不攝,無物非禪,心物相融的不共了義。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