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導之害

  誤導之害

  公元一九九二年一月八日,美國的世界日報第A4版,有一則標題為「香煙形糖果易誤導兒童」的新聞,其報導說:

  【美聯(lián)社芝加哥六日電】六日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說,購買類似香煙的糖或口香糖的兒童,比其他兒童較可能會吸煙。

  研究人員調查一百九十五名七年級兒童并與廿五名四至十一歲兒童討論。

  調查發(fā)現(xiàn),購買香煙糖至少兩次的七年級學生,吸真香煙的可能性比其他兒童高很多。

  如果兒童購買香煙糖兩次,而父母之一吸煙的話,他們吸真香煙的可能性,比購買香煙糖一次或完全未購買的兒童高一倍。

  研究人員說,包裝類似真香煙的香煙糖,對「兒童提供不當?shù)挠嵪?」應當禁售。

  研究人員說:「家長與公共衛(wèi)生人員不會準許玩具大麻或古柯堿。同樣的,玩具香煙也不應進入兒童世界!

  在不同城市跟四至十一歲的兒童討論發(fā)現(xiàn),百分之七十八的較大的孩子試過香煙糖。

  北卡羅萊納大學小兒科副教授克葡說:「令人驚訝的是,孩子不視它們?yōu)樘枪?他們把香煙糖當成香煙玩具!

  但是一位過去研究此問題的心理學家說,香煙糖對兒童的影響極小,不必擔心。

  紐約州長島赫夫斯楚大學的凱斯諾夫說:「如果我們抨擊香煙糖,接著我們就要抨擊M﹠Ms,因為它類似成人藥丸,可口可樂也要受攻擊,因為成人把它配甜酒喝。」

  其實,社會上早已存在著許多誤導人心的事實。如在孔子誕辰教師節(jié)時,學童們在孔廟爭相拔取牛毛,拔到牛毛者,以為可得智慧。然而牛乃是前世做人時,愚癡造業(yè),才感生為牛的;牛既然是愚癡的眾生,拔牛毛又如何得智慧呢?

  又如目前為許多學童及青少年所喜愛的電動玩具,不乏打斗廝殺的游戲,無形中,使學童們有了好斗相爭的傾向。

  再如ET這部電影,自演出后,社會大眾竟以ET為榜樣,競相制造許多ET的貼紙及玩偶,小孩子甚至以扮成ET形象為樂,F(xiàn)在電視上仍可看到很多以「丑」、「怪」為尚的人物,絲毫沒有藝術的價值,反加深人們八識田中丑怪的種子。

  還有,中國人做生意的,大都認為在家庭或店鋪飼養(yǎng)金魚,有助于財運;甚至有人不論到那個國家,都供奉土地公,認為只要拜土地公,就會得保佑賺大錢,完全忘了勤儉、誠實、待人親切的美德,以及從現(xiàn)實上改變一切不利事業(yè)的因素,此種類似守株待兔的做法,實不值得提倡。

  類此種種,不勝枚舉。希望世人對于現(xiàn)時在社會流行的事物,要有智慧,明辨它們的本質,不要盲從,受其誤導。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