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我、無我

  我、非我、無我

  一、我

  我是什么?假如我是身體,色身毀壞之后,就沒有我了嗎?假如我是心理,為何不能主宰它不胡思亂想呢?假如我是靈魂,那它現(xiàn)今藏在哪里;若是如此,不就要生生世世,依附于外物而過呢?假如我是佛,為何還不覺悟呢?假如我是……

  常人把身心靈當成「我」,所以在其潛意識里,永遠潛藏一個「不變的我」、「靈魂的我」、「永恒的我」。有此執(zhí)著,因此凡事都是我如何、我怎樣、我意見、我感覺等。

  二、我所

  因有「我」錯誤的認知,所以才產(chǎn)生對我的執(zhí)著,再引發(fā)「我所」的概念,進而擴大其范圍,想要擁有更多外在的一切,包括我的家庭、親人、朋友、財產(chǎn)、事業(yè)、名利、權勢等,來保護本身的生命財產(chǎn),鞏固自己的勢力范圍。不但執(zhí)取加深,貪愛也就越多,苦惱便日益增添,莊子曾感悟這一切……

  因而歌曰:“大塊無心兮,生我與伊。我非伊夫兮,伊非我妻。偶然邂逅兮,一室同居。大限既終兮,有合有離。人之無良兮,生死情移。真情既見兮,不死何為!伊生兮揀擇去取,伊死兮還返空虛。伊吊我兮,贈我以巨斧;我吊伊兮,慰伊以歌詞。斧聲起兮我復活,歌聲發(fā)兮伊可知!噫嘻,敲碎瓦盆不再鼓,伊是何人我是誰?”

  其意思為:大自然無心,生我與汝;我非汝夫,汝非我妻,只不過偶然邂逅在一起。妳我相遇,有緣聚合;大限已至,緣盡離散。人命生死無常,感情隨時變遷;縱然生時真情,終究難免一死。妳生時選擇與誰,死后終歸虛無。我死時!你用巨斧哀吊于我;我現(xiàn)在以歌詞,來慰祭于汝。汝用斧聲,救我復活;我用歌聲,向汝訴說。唉呀!敲碎瓦盆,不再鼓唱,妳是何人?我莊生又是誰呢?

  人身本空,從無而有,由有歸無,生死變化,本是自然無常之事;若莊子妻死哭啼,則不解大道之理,故鼓盆而歌,以此吊祭亡妻,啟迪世人,莫執(zhí)一切,諸法本來空寂,緣起而有。

  執(zhí)著「我」是苦,執(zhí)著「我的」是苦;執(zhí)著「你」是苦,執(zhí)著「你的」是苦;執(zhí)著「他」是苦,執(zhí)著「他的」是苦;執(zhí)著「我們」是苦,執(zhí)著「我們的」是苦。故《金剛經(jīng)》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樣的人,只不過是一位執(zhí)著的凡夫,而非自覺覺他的大菩薩。

  三、非我

  因此,一切痛苦、煩惱皆從「我執(zhí)」引起!故當我們先要破除---對我的迷思。破解之道,便是「非我」。

  一切法皆從因緣生,非由一個不變獨立的實體(錯覺的我)而有的。比如,身體是由四大地、水、火、風所形成的色身;心理是由受、想、行、識,相續(xù)的運作而有感覺。因此所有的生命型態(tài)、萬事萬物、有情無情,皆由各種因素、條件所組合而成的。了解此理,便能知一切全是“因緣假合”,而非有個我。如是反復的自我觀照,則可從執(zhí)「我」,漸漸領悟到「非我」。

  四、無我

  「無我」并不是否認這個「假我」,而是已經(jīng)達到---不執(zhí)著于自我的境界了。如《心經(jīng)》所言:「照見五蘊皆空。」已不執(zhí)身心的我,既然「我」都不執(zhí)著了,所以「我所」也就跟著破除了;「我相」已破,因此也無「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正所謂「此無故彼無」。

  一切苦惱,皆因執(zhí)著而起;所有執(zhí)著,全由我執(zhí)作祟。若能真知而解脫,您則是一位覺悟的人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