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禪師與《五燈會元》
普濟禪師(1179―1253)是宋代著名高僧,佛教史專家。普濟禪師是四明奉化(今浙江奉化)人,俗姓張,號大川。普濟年少時性格深沉,喜歡探究佛書。十九歲跟從香林院文憲禪師剃度受戒,演習戒律。此后,又前往赤城學習天臺宗性具之理,通過修學覺悟天臺并非超越生死的捷徑,遂有志于參究禪法。他于是前往親近天童無用禪師,在禪師門下一心參禪打坐,無事從不出僧堂。后來,普濟前往親近浙翁如琰禪師,言下深相契合,于是就依止如琰禪師修學。后來,如琰移居四明天童山,普濟也一同前往安住,并主管藏經(jīng)。此后,普濟先后遍參松源、肯堂、癡鈍、息庵、空叟、無證諸禪師。嘉定十年(1217),普濟住持慶元府妙勝院。當時,丞相忠獻王欽仰普濟禪師德風,宴請他住大慈報國寺。后來普濟又分別移住臨安凈慈光孝寺、景德靈隱寺、嘉興光孝寺、紹興十方寺等名寺古剎。
普濟禪師在無錫靈隱寺期間,針對著手編撰二十卷《五燈會元》。后來因生病,請退方丈之職,不被允許。臨終前,告誡弟子將遺骨投入江中,與魚類結(jié)緣。普濟于南宋理宗寶佑元年(1253)正月十八日圓寂,世壽七十五。弟子多達七十余人。編輯完成有《五燈會元》二十卷,另有《大川普濟禪師語錄》一卷行世。
普濟禪師是中國禪宗史上比較有成就的高僧,奠定他高僧地位的不是他的修證功夫,而是他編撰的禪宗僧傳《五燈會元》。作為禪宗重要典籍,《五燈會元》有其成書的緣由與過程。有與其他僧傳不同的特點與內(nèi)容。
一、《五燈會元》成書過程
普濟禪師在中國佛教史上的最大貢獻是他編著了禪宗史書《五燈會元》一書!段鍩魰肥瞧諠U師于南宋淳佑十二年(1252)編輯而成,共有二十卷。書名“五燈”是指禪宗五部講述禪宗譜系和傳承的燈錄。這五部燈錄分別為:北宋法眼宗道原的《景德傳燈錄》、北宋臨濟宗李遵勖的《天圣廣燈錄》、北宋云門宗惟白的《建中靖國續(xù)燈錄》、南宋臨濟宗悟明的《聯(lián)燈會要》、南宋云門宗正受的《嘉泰普燈錄》。
普濟禪師在編撰《五燈會元》之前,曾花了兩年時間詳細認真地閱讀了“五燈”中的每一部書。普濟發(fā)現(xiàn)這五部“燈錄”不僅內(nèi)容過于繁瑣,而且五部書中的內(nèi)容多有交叉重疊之處!短焓V錄》僅僅是對《景德傳燈錄》的章節(jié)稍微加以變更,對其中的人物和機緣之語略作擴充!堵(lián)燈會要》是對《景德傳燈錄》、《天圣廣燈錄》、《建中靖國續(xù)燈錄》三書綜合概括和略作補續(xù)。目的在于將以上三燈合為一書!都翁┢諢翡洝费a充了《天圣廣燈錄》和《建中靖國續(xù)燈錄》中沒有收錄的王侯、士庶、尼師等人的言談。其中禪宗世襲的人物與《聯(lián)燈會要》中多所重疊!督ㄖ芯竾m(xù)燈錄》成書于建中年間,距景德年間近百年,其書志在續(xù)道原書,故名《續(xù)燈錄》!都翁┢諢翡洝烦蓵诩翁┠觊g,是由正受禪師編輯而成。由于《天圣廣燈錄》和《建中靖國續(xù)燈錄》沒有記載尼師和王臣之習禪之事,正受禪師因而加以增補。正受禪師談及自己取書名的緣由曰:“‘燈之明不擇物而照,何獨收比丘而遺帝王公卿師尼道俗耶!’惜其照之不普,故著書名‘普’。”這五部“燈錄”先后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南宋嘉泰二年(1202)成書,時間跨度長達二百年之久。
為了使“五燈”的內(nèi)容更加精煉,更具有可讀性,減少“五燈”內(nèi)容的繁瑣與重復,方便禪宗學徒對“五燈”內(nèi)容的閱讀和修學,普濟禪師決定對“五燈”內(nèi)容根據(jù)需要去其枝蔓,取其樞要,刪繁就簡地加以重編。經(jīng)過精心編輯之后的“五燈”最后合為一書,取名《五燈會元》。
二、《五燈會元》的特色
“五燈”諸書是以記敘禪宗的世系傳承為宗旨的禪宗語錄和公案匯集。書中收錄的方廣語、拈古、頌古、贊頌偈詩、銘記箴歌和其他雜著輯錄甚多。與“五燈”諸書相比,《五燈會元》的篇幅減少一半以上,對于“五燈”中的拈古、頌古等內(nèi)容作了一定的刪減,對于宋朝末年著名禪師的“機緣”語錄,均加以保留和補充。對于“禪家之瞬目揚眉,擎拳舉指;或行棒行喝,豎拂拈槌;或持叉張弓,輥球舞笏:或拽石搬土,打鼓吹毛;以及一問一答,一唱一提,一默一言,一吁一笑等等機用,莫不備載”。
在編輯體例上,“五燈”各書除了《嘉泰普燈錄》有“敘佛祖”作為引子,然后從菩提達摩開始敘述之外,其他四部“燈錄”有的從七佛,有的釋迦牟尼佛開始敘述,然后接敘西天宗師、東土宗師,再次接敘惠能以下南岳懷讓和青原行思兩大宗派。有的書中將一個系中的不同宗派列于一卷,有的是將兩大系合于一卷。這種混雜的體例編排方式,對習禪者學習某個宗派傳承造成了諸多不便。為了改變這一不規(guī)范的體例,《五燈會元》將雜亂敘述的方式加以調(diào)整,在編輯時按照禪宗五家七宗的派別和傳承分卷加以敘述。通過重新加以梳理整理,使禪宗的源流和傳承更加有條理,便于修學者對每個宗派的整體把握。
《五燈會元的》語言通俗明快,淺白易懂,禪師之間三言兩語便能說明事理。對于截斷弟子情思的暗示之語,禪師常要言不煩,引發(fā)禪子深思。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很容易融入禪悟之境。因而自元明以來,《五燈會元》深受禪者的喜愛。
在《五燈會元》中收錄了很多富有哲理的公案。如《磨磚作鏡》典故,講述了懷讓禪師一天看到馬祖道一呆坐參禪,便想啟發(fā)他。懷讓便問:“你整天在這里坐禪,圖個什么?”馬祖說:“我想成佛。”懷讓就拿起一塊磚,在馬祖附近的石頭上磨了起來。馬祖不解地問:“師父,您磨磚作什么呀?”懷讓:“我磨磚作鏡子啊。”馬祖:“磨磚怎么能作鏡子呢?”懷讓:“磨磚不能作鏡子,那么坐禪又怎么能成佛呢?”馬祖:“那要怎么樣才能成佛呢?”懷讓:“這道理就好比有人駕車,如果車子不走了,你是打車呢?還是打牛!”馬祖無法回答。懷讓又說:“你是學坐禪,還是學坐佛?如果學坐禪,禪并不在于坐臥。如果是學坐佛,佛并沒有一定的形狀。對于變化不定的事物不應該有所取舍,你如果學坐佛,就是扼殺了佛,如果你執(zhí)著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
馬祖聽了師父的教導,如同醍醐灌頂,即刻悟道。此后,跟隨懷讓修學十年。十年之后離別師父,成為一方之主。
又如“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公案,勸人實踐農(nóng)禪并重的修行方式。百丈懷海禪師是禪門清規(guī)的制定者。他所訂立的《百丈清規(guī)》成為歷代禪門效法的典范。百丈禪師還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倡導者。他在年老之后,堅持天天與弟子們一起出坡勞動。弟子們都勸他不要與大眾一起勞動,百丈禪師依然如故。百丈禪師說:“我無德勞人,人生在世,若不親自勞動,豈不成了廢人?”
有一次,弟子們把百丈禪師的勞動工具悄悄地藏起來了,想讓他休息。百丈禪師說:“我沒有什么德行,怎么敢讓別人養(yǎng)著我呢?”所以,當天他沒有參加勞動,也沒有吃飯。弟子無奈,只得將農(nóng)具還給他。在百丈禪師的帶頭示范下,“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便成為禪門的一種制度。
《五燈會元》面世之后,受到很多修禪之人的喜愛,很多禪子都收藏該書細心加以研習。由于《五燈會元》的流通及廣受歡迎,因而“五燈”各書就很少單本流通了。
三、《五燈會元》的內(nèi)容
“五燈”各書從南岳懷讓和青原行思分別敘述,各卷在兩派之下不再按宗派分述。由于世系很多,支派繁衍,籠統(tǒng)地將不同宗派放在一起敘述,習禪者難以把握各宗派要領。普濟的《五燈會元》則條分縷析,依照各個宗派的世系傳承加以分卷敘述,大大方便了禪子的修學,F(xiàn)存的《五燈會元》二十卷,收在《卍續(xù)藏》第一三八冊,《禪宗全書》第七、八冊。今有中華書局出版《五燈會元》單行本!段鍩魰犯鶕(jù)禪宗五家七宗的不同派別分卷敘述。分別收錄有過去七佛、西天二十八祖、東土六祖、青原下十六世及南岳下十七世等歷代嗣法禪師的列傳,使禪宗五家七宗的源流本末,排列清楚順暢,便于初學者學修。
《五燈會元》各卷的內(nèi)容大致如下:
第一卷收錄了過去七佛一一從毗婆尸佛至釋迦牟尼佛共七佛;還收錄了西天祖師一一從一祖迦葉尊者到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共二十八代祖師;另收錄了東土六代祖師一一從菩提達摩到六祖惠能等六代祖師。
第二卷介紹了東土禪宗。分別收錄了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的旁出嗣法弟子。其中四祖道信禪師的旁出法嗣以牛頭法融為主。在法融門下又有數(shù)代傳承。五祖弘忍旁出法嗣從北宗神秀禪師至資州智詵禪師共四人。在這些旁出法嗣門下又分別有數(shù)代傳承。六祖惠能門下旁出法嗣從西域崛多三藏至菏澤神會禪師共十六位傳入。這些旁出弟子門下又有多代傳承。
第三卷主要介紹南岳下二世傳承弟子。其中六祖惠能禪師的法嗣有南岳懷讓禪師和江西馬祖道一禪師。南岳下二世有百丈懷海禪師至龐蘊居士共計十五人。
第四卷介紹南岳下三世、四世傳承弟子的傳承與公案。南岳下三世、四世收錄了從大慈寰中禪師至雪竇智鑒禪師共計十六位禪師的公案。
第五卷介紹了青原行思門下二世、三世、四世嗣法弟子的公案。其中青原下二世從石頭希遷至招提慧郎禪師共計七位禪師。青原下三世從云巖曇晟至石室善道禪師共計十位禪師。青原門下四世從石霜慶諸禪師至投子大同禪師共計六位禪師。
第六卷介紹了青原門下五世、六世、七世傳承弟子的公案。青原門下五世收錄了從大光居晦禪師至鳳翔招福禪師共四十位禪師的公案。青原門下第六世從谷善有緣禪師至鷲嶺善本禪師共有三十八位禪師公案。青原門下七世收錄了從藥山禪師至本嵩律師的公案。
第七卷專門講述了青原門下傳入石頭希遷禪師公案,以及希遷門下的歷代弟子的傳承與公案。
第八卷介紹了青原一派門下第七代和第八代傳承弟子的脈絡與公案。
第九卷講述了溈仰宗南岳門下第三代溈山靈佑禪師,以及靈佑門下南岳第四代弟子的傳承,以及仰山慧寂門下南岳第五代弟子的傳承及公案。除此之外,還介紹了南岳門下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傳承弟子的公案。
第十卷介紹了法眼宗門下的傳承。法眼宗是以青原一系門下的第八世傳入清涼文益禪師為開山祖師,因此,本卷分別收錄了清涼文益禪師門下第九代、第十代、第十一代、第十二代傳承弟子的公案。
第十一卷介紹了臨濟宗的嗣法弟子的公案。臨濟宗是由南岳下第五代傳入臨濟義玄禪師所創(chuàng)立。在他門下傳付了第六代興化存獎禪師,存獎又傳付了第七代南院慧頤,慧頤又傳付第八代風穴延沼,延沼又傳付首山省念,省念傳汾陽善昭。
第十二卷講述了臨濟宗的傳承與譜系。其中從南岳下第十代汾陽善昭開始,依次介紹了南岳門下第十一代、第十二代、第十三代、第十四代、第十五代傳承與譜系概況。
第十三卷介紹了曹洞宗的傳承與譜系。曹洞宗是由洞山良價和曹山本寂禪師共同創(chuàng)立的禪宗派別。本卷分別介紹了青原門下第五代、第六代傳承與譜系概況。
第十四卷接敘曹洞宗門下青原一系第七代洞山延禪師法嗣、第八代谷隱靜禪師法嗣、第九代谷隱儼禪師法嗣、第十代大陽玄禪師法嗣、第十一代投子青禪師法嗣、第十二代芙蓉楷禪師法嗣、第十三代丹霞淳禪師法嗣、第十四代長蘆了禪師法嗣、第十五代天童玨禪師法嗣的傳承弟子及公案。
第十五卷介紹云門宗的傳承弟子及公案。云門宗是云門文偃禪師創(chuàng)立。文偃禪師本為青原下第七代傳入。在文偃門下傳承了第八代白云祥禪師,如此代代相傳至青原門下第十代上洞山聰禪g幣。
第十六卷介紹了云門宗雪竇重顯的傳承弟子及公案故事。從青原下第十代下至青原下第十六代傳承弟子概況。
第十七卷接著介紹臨濟宗門下的傳承概況。從石霜楚圓禪師門下第十二代傳入至第十三代傳承弟子的公案。
第十八卷介紹臨濟宗南岳下第十三代云居佑禪師法嗣,以及第十四代、第十五代、第十六代、第十七代傳承弟子的公案。
第十九卷介紹臨濟宗門下南岳系第十二代楊歧方會禪師法嗣,第十三代白云端禪師法嗣,第十四代五祖演禪師法嗣,第十五代上昭覺勤禪師法嗣。
第二十卷介紹臨濟宗南岳門下第十五代下龍門遠禪師法嗣,第十六代徑山杲禪師法嗣,第十七代教忠光禪師的嗣法弟子與譜系。
普濟禪師的《五燈會元》是對“五燈”諸書的融合與提煉。書中不僅保留了“五燈”諸書的精華,而且修改潤色了適于實修的公案典故。書中保存了大量禪宗史料,為我們研究古代禪宗各宗派的思想提供了重要參考。該書不僅是初學修禪者的指南,也是禪學研究者的必備工具書。――摘自《覺群》2016年第6期
- 上一篇:無上大涅槃
- 下一篇:《信心銘》的禪道學修思想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