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佛事活動以及日常行持善法時,怎樣發(fā)心才如法?

明朗法師:參加佛事活動以及日常行持善法時,怎樣發(fā)心才如法?

問題:

  南無阿彌陀佛!頂禮師父!我們在參加佛七、放生、求加持等佛事活動以及日常行持善法時,往往就奔著個人利益去了。請師父開示,我們應該怎樣發(fā)心如法呢?

明朗法師:

  對啊,我們其實都是奔著利益去的。我們要改變那種為了得到世間的利益、今生的利益或者是來生人天福報的利益(而參加佛事活動的發(fā)心)。

  我們求解脫,其實也是一種利益;求利益一切眾生也是一種利益。如果把我們的追求定格在今生的榮華富貴、健康長壽甚至來生的人天福報,那就會是無盡的輪回生死。因為它有副作用,它會伴隨著很多的負能量,會有無窮無盡輪回的苦等著我們。所以我們看起來好像都是念佛,但如果是奔著:“我的孫子要學習好,我要長命百歲,家庭平安。”這種現(xiàn)實的利益去,盡管是打佛七,你也得不到佛號或者佛七帶來的更長遠利益,這是需要清楚的。

  放生也是一樣,我們去拜佛誦經(jīng),去修學一切善法功德一定要注意,我們發(fā)的什么心,當下行持的這些善法就處在什么層次。千萬不能把我們現(xiàn)在所有的身口意,定格在今生的財色名食睡和人天福報上面。這樣我們眼前可能會好一點,可能會有一點奔頭,好像有時候念佛后,身體或者生活各方面都會好一點。我們會好,但是千萬不要執(zhí)著,不要住在這上面,不能以此作為我們修行的究竟目標。不然的話,會給我們非常大的負能量和誘惑與迷惑。要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成就凈業(yè)、成就往生極樂世界這樣的發(fā)心,作為我們的利益追求。

  所以要說真正無求,我們做不到。真正無愿無求,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呢?八地以上的菩薩。到八地的菩薩,他才真正叫作無作妙力,他是任運的、自然而然的在利益眾生。自然而然就是清凈本心的狀態(tài),他不用愿、不用求。七地以下的菩薩都叫作有求。四地以下的菩薩呢?叫作有相有功用行,他還要藉助于一些事相,有愿力、也有目標。

  那么到七地的菩薩,叫作無相有功用行,他可以做到不藉助外相、事相上的修行,但是他還有愿力,有這種過程。到八地以上的菩薩叫作無相無功用行。我們現(xiàn)在作為一個罪業(yè)生死凡夫,反觀一下自己,我們現(xiàn)在是幾地啊?我想七地以下的菩薩,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了。初住位的菩薩(還沒到“地”),從圓教來講,他可以到一百個剎土去聽經(jīng)聞法,也可以到一百個沒有佛的剎土示現(xiàn)成佛,我們的差距有多大?

  比如說無求,什么都不要求,從理上、從究竟的意義上來講,這個話本身是沒錯的。我們講不可得、無所求、畢竟空,這都是大菩薩的境界,我們現(xiàn)在如果以大菩薩的境界來衡量自己,不適合于自己、一定會吃虧的。我們講法的妙、好在什么地方?越玄妙,如果不能落實,不能對我們的機,這個法也可以說是有毒的。所以對機的法是最好的法,是最能夠達到效果、讓我們從現(xiàn)有的狀態(tài)穩(wěn)步前進的法。

  不要說到八地了,你就老老實實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達到初地回到娑婆世界,都會不一樣,沒有這么苦了。度眾生,現(xiàn)在你看我們多難,里里外外的,自身的煩惱多、修行上不去,外在的修學環(huán)境也是非常的不盡人意。如果一個初地、登地以上的菩薩來到我們娑婆世界度眾生,他的弘法事業(yè)、教化眾生的緣就很成熟、快得多,所以我們要老老實實的。

  我們還是要有愿。佛在《阿彌陀經(jīng)》里講,“眾生聞者,應當發(fā)愿,愿生彼國。”要我們發(fā)愿,我們一定要有愿有求,該求的要求,不該求的不求。我們確立一個正確的人生目標很重要,該求的你不求,就會失去大的利益;不該求的你求了,就會有無窮的痛苦,所以很多時候容易迷失方向。

  盡管我們有可能去放生、念佛、打佛七甚至受戒,但弄來弄去發(fā)現(xiàn)并沒有得到我所想要的、以前認為的那種好,反而很痛苦、很多煩惱。那是什么原因?我們可能最初的一念心、發(fā)心就錯了。

  現(xiàn)在有很多人去受菩薩戒,有些年輕的居士受菩薩戒回來以后滿肚子的煩惱,認為我受了菩薩戒我就不一樣了,我就怎么怎么地了,后來發(fā)現(xiàn)受了菩薩戒沒有那么回事。這是什么原因。科鋵嵈蠹乙欢ㄒ⒁,我們受菩薩戒是要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說白了就是來讓我們自己難過的,不該做的不能做。比如說受五戒的,你們有的是以前喜歡殺生吃新鮮的,現(xiàn)在受了五戒以后怎么樣?不能吃了;以前喜歡的那個酒不能喝了,受了菩薩戒今后人家送酒給你,要都不能要了。

  我們是奔什么利益去的?不是眼前的利益,我舒服我自在,受了菩薩戒是為了未來的解脫自在。我們受了戒,會有一些違背戒法的地方,我們不能無慚無愧,要好好地懺悔,懺悔則安樂。這就是一個佛弟子應有的態(tài)度。

  要說奔著利益去吧,這就是長遠的、究竟的利益。所以還是要發(fā)心。我們無論行持什么樣的善法,一定是要以發(fā)愿求生凈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和廣利一切有情為發(fā)心,這三者是連成一條線的。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干什么?為了成佛,不是為了貪玩,為了享受。那么成佛干嘛?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大覺佛的果位、廣利一切有情眾生,是一體的,所以要求就求這個利益。

  當然,我們經(jīng)常念佛會不會身體好?會,會不會家庭平安?也會。但如果你只為這個目標,失去了長遠的、究竟的利益和目標,這就虧大了。所以我們講不該求的不要求,為了長遠的、究竟的利益,哪怕今生把我宿世的業(yè)力翻出來,哪怕受病痛、受很多的苦難都值得,要有這個確定的心。我以今生的受苦、今生的這些病痛,來了我無始劫以來的業(yè)障,這叫做長痛不如短痛。一定是要發(fā)愿增加自己的信愿,求生凈土、往生極樂世界以后,成就佛的果位來利益有情眾生。

  這個愿力就是一根繩子,我們所行的一切善法,它是什么?是珠子。這個愿力就是把所有的善法串起來的線,不讓它們散掉。我們往往是:這里做點善法、然后人天福報把它耗掉,那里做個善法、就去求兒女子孫要怎么樣好。一盤散沙,最后都拿不起來,不能形成一種決定的力量。所以人生沒有主題、生命沒有方向,東拉西扯的最后一事無成,既沒有成就道業(yè),也弄得自己對于教法、對于修行都失去了信心。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如是生凈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