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慧老和尚:何為真正開悟?開悟和未開悟的人有何不同?

凈慧老和尚:開悟和未開悟的人有何不同?

   開悟是識得自我,即自己的神識看到自己的肉體,或躺或坐,神識離體輕明。開悟的人知道開始修行了,可不像世俗人,聽誰講得好不好,有沒有道理,語言生不生動等,全都放下。知道體內(nèi)有神識,知道地獄輪回苦;世間萬事都可舍棄,就是修行萬萬不能舍棄。

問:怎樣才算是真正的開悟?

  凈慧老和尚:有的人認為洞察世事就是開悟,那是沒開過悟,不懂什么境界是開悟。

  開悟是識得自我,即自己的神識看到自己的肉體,或躺或坐,神識離體輕明。開悟的人知道開始修行了,可不像世俗人,聽誰講得好不好,有沒有道理,語言生不生動等,全都放下。知道體內(nèi)有神識,知道地獄輪回苦;世間萬事都可舍棄,就是修行萬萬不能舍棄。

  所以,禪宗人講開悟是修行的開始,而不是結(jié)束。禪宗人修到開悟時快馬加鞭,一刻不敢停,爭分奪秒,時間比什么都寶貴。凈土證得念佛三昧,做夢時高飛,而且往自己的心里飛;開始是向外飛,飛的一尺來高至空中,當能往自己的心里飛,找不到邊際,覺不出大小時,才有把握往生。為什么?因為自性非常大。

  臨開悟前,有時見物體模糊不清;若開悟后,有時見物體是移動的,不是物體在動,如放電影,片子在動,人物沒動?傊,看破假像佛,才見真性佛。

  佛隨順世間,根據(jù)眾生業(yè)力而有所說。

  在出世間,在佛真如法性那里,無法可說,無一句法可說。

  眾生愚迷,執(zhí)著文字般若、紙上三十二相,不知佛真如法性。

  文字般若、紙上如來在無常力之下,很快不復(fù)存在,而佛真如法性,佛性之法,佛性真僧,無常力永遠不能破壞。

  佛的三十二相,是示現(xiàn)給眾生見的,讓眾生起歡喜心而求道;證悟后方知真佛無相,有相不真常。所以,有佛入涅槃,無涅槃佛。

  佛的真如法性本來就沒有誕生、涅槃,只是隨順世間眾生根基而示現(xiàn)。

  只有定能生慧,慧出三界,無定無慧,不能出三界,不能成就佛乘。

  為什么禪宗對“定”這么重視!有禪有定生智慧,才出世間、破四相、明心見性。定從參禪靜坐中來,無坐無定,F(xiàn)在人不理解真相,拿一句“行住坐臥都是禪”來比喻參禪不須坐,是誤人誤己之說。

  “行住坐臥都是禪”是圣人的證悟語,在有定力的智慧下,才有“行住坐臥都是禪”。如無定的智慧,“行住坐臥都是禪”是一句空話、虛辭、虛空鳥跡。

  現(xiàn)在還有人說,靜坐是外道。不知外道的坐和佛教的靜坐有本質(zhì)區(qū)別,所依法不同,戒行不同,坐姿不同,所參不同,證悟境界不同等,能說白菜和蘿卜是一回事嗎?

  只有定能生慧,慧出三界,無定無慧,不能出三界,不能成就佛乘。

  為什么禪宗對“定”這么重視!有禪有定生智慧,才出世間、破四相、明心見性。定從參禪靜坐中來,無坐無定。

  現(xiàn)在人不理解真相,拿一句“行住坐臥都是禪”來比喻參禪不須坐,是誤人誤己之說。

  “行住坐臥都是禪”是圣人的證悟語,在有定力的智慧下,才有“行住坐臥都是禪”。如無定的智慧,“行住坐臥都是禪”是一句空話、虛辭、虛空鳥跡。

  現(xiàn)在還有人說,靜坐是外道。不知外道的坐和佛教的靜坐有本質(zhì)區(qū)別,所依法不同,戒行不同,坐姿不同,所參不同,證悟境界不同等,能說白菜和蘿卜是一回事嗎?

問:開悟的人和沒有開悟的人有什么不同?

  凈慧老和尚:開悟就是從迷惑中、從無明里跳了出來;沒有開悟就說明還處在無明這個黑漆桶里面,見不到一點光明。開悟是一種境界,你我都從來沒有經(jīng)歷過,對我們來說,那是個陌生的境界。這個陌生的境界,需要我們自己去慢慢地熟悉它,這叫做“生處轉(zhuǎn)熟”,別人說是沒有用的。

  在沒有開悟以前,你的所作所為,都是被習(xí)氣拖著走。開悟以后,你就可以自己作主了,并逐漸地淡化原先的那些習(xí)氣毛病和煩惱無明,疏遠它們,這就叫“熟處轉(zhuǎn)生”。原來很熟悉的東西(指習(xí)氣毛。,要慢慢忘記它們,遠離它們,使它們變成陌生的東西,原來完全陌生的東西,要使它們變成非常熟悉的東西。這就是悟的境界和功夫上的事情。

  作為我們初入門的人來說,最要緊的就是認真地、一點一滴地去對治自己原來的那些無明煩惱習(xí)氣。這些無明習(xí)氣根深蒂固,要斷除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理可以頓悟,但在事上要漸修。所謂漸修,就是要不斷地克服習(xí)氣,保任覺照,使習(xí)氣毛病逐步淡化,最后,從一個迷惑的人變成一個完全不受迷惑的人。當然,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這是“終身大事”。古人就是盡一生的力量來做這件事情的。我們今天的人容易心存僥幸,這是不對的。有了僥幸的心理,修行就不會成功。

  現(xiàn)在有不少年輕人,剛?cè)?a href="/remen/fome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佛門不久,坐了幾天禪,念了幾卷經(jīng),就渴望能夠像佛一樣,什么業(yè)障也沒有了,什么煩惱也沒有了,總能找到一種捷徑,或者希望有那么一種靈丹妙藥能代替艱苦漫長的修行。由于有了這種不正確的想法,所以社會上就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丹啊丸啊,說什么你吃了一顆,十萬大劫的惡業(yè)罪障都給你消盡了,再也不會墮地獄了。諸如此類的事情,真是一言難盡。這都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來投我們這些凡夫的所好搞的一些鬼名堂。

  真有這么簡單嗎?釋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弘法四十九年,他也沒有能夠把當時所有的印度人都領(lǐng)到開悟、成佛這條道路上來,只有一部分人開悟了,有一部分人證得了阿羅漢果,有一部分人成了菩薩。十方諸佛都說,眾生度不盡,因為眾生只能是自性自度。佛不度眾生,佛只是告訴我們得度的方法,告訴我們一條道路,告訴我們怎樣到達目的地,關(guān)鍵的是要我們自己去艱苦地努力,不懈怠地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