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天教授的50載佛學人生
方立天說
“每當我看到觀音、關(guān)公這些塑像,就有一種異常神奇的感覺涌上心頭,引發(fā)出難以名狀的超越人生的遐想。”
“要‘靜心專一’。雜念多不容易看好書,浮躁寫不出好東西,要甘于寂寞,坐冷板凳。”
“我把自己的任務(wù)限定為從學術(shù)的角度研究宗教,力圖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敘述和評價宗教的復雜現(xiàn)象,肯定在我看來應(yīng)該肯定的東西,否定在我看來應(yīng)該否定的東西。”
“天時、地利、人和,塑造了我的學術(shù)生涯,編織了我的人生。人生離不開緣,人生就是緣。”
50載佛學人生
他,是著作等身的大學教授,其著述代表了20世紀以來中國佛教哲學研究的最高水平。
他,是宗教學界的泰斗人物。國家宗教局局長在他面前自稱“學生”;佛教協(xié)會高僧面對他也以“晚輩”自居。
2011年,步入人生第78個年頭的方立天,迎來了他從教50周年的紀念。在中國人民大學為他舉行的學術(shù)研討會上,來自各大寺院的住持長老,各個宗教協(xié)會的領(lǐng)袖,佛學界、哲學界的知名人士一齊亮相,盛況空前。
眾星捧月中,這位享譽海內(nèi)外的佛教學家、中國哲學史家和宗教學家依然低調(diào)而平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憶起自己半個世紀的佛學人生,已近耄耋之年的方立天話語中依舊滿含禪機:“每個人的人生都與一定的因緣條件相依相存,互動互變,并在因果律的支配下展示其獨自的意義與價值。天地人和,因緣際會,成就了我的學術(shù)人生,構(gòu)成了我的幸運人生。”
中國佛學院的“俗家弟子”
兩撇斑白的佛眉,頗有古拙之氣;說話語速很慢,但卻有條不紊。坐在沙發(fā)上的方立天,就好像冷清角落里的一介學人,不溫不火,遺世而獨立。
方立天出生于浙東農(nóng)村,他一直記得童年時學校后面的那座小小廟宇,觀音和關(guān)公共處一室。記得母親每日里燒香拜佛,有時半夜叫他起床,走40多里山路去拜神,吃齋飯。“每當我看到這些塑像,就有一種異常神奇的感覺涌上心頭,引發(fā)出難以名狀的超越人生的遐想。”
幼年時心靈埋下的種子,讓方立天后來報考了北京大學哲學系并如愿以償。畢業(yè)時,中國人民大學到北大來要畢業(yè)生,挑了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各一人,其中學中國哲學的,挑的就是方立天。
說起如何走上佛學研究的道路,方立天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在北京法源寺8個月的進修學習。“我應(yīng)該是人大建校至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到寺廟里學習過的教師。”談起那段經(jīng)歷,方立天不無得意地說。
1961年,28歲的方立天進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哲學史教研室擔任助教。當時教研室要教師們各自敲定研究領(lǐng)域,方立天挑選了無人認領(lǐng)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把自己的大好年華交代給了那段天下紛爭、佛教大興的歲月。
研究佛教,談何容易?在北大讀書期間,方立天只接觸過兩個課時的佛教學習。“光看書是不行的,必須要去聽課。”抱著這樣的想法,他找遍了北京高校,居然沒有一處開設(shè)佛學課。
當時,正是政治運動不息的年代,宗教領(lǐng)域受沖擊,被許多人認為是“敵對”的思想范圍,方立天卻認為,這是中國傳統(tǒng)的東西,應(yīng)該有人去學。他到處打聽,終于得知佛教界自己辦了一所學校叫中國佛學院,就在位于宣武門的法源寺里,有出家人在傳授佛教課程。
法源寺是北京城內(nèi)現(xiàn)存歷史最悠久的古剎。1956年,以培養(yǎng)僧才為目標的高等佛教院校----中國佛學院在法源寺創(chuàng)辦,有來自全國各地寺廟的100多名學僧在此學習。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佛學傳承吸引了方立天。
在征得哲學系以及教研室的同意之后,從1961年9月底開始,方立天每天換乘兩趟公交車加步行,花費1個多小時的時間趕到法源寺旁聽佛學課,晚上再趕回學校。
于是,在滿屋僧侶的中國佛學院課堂上,出現(xiàn)了一個身穿中山裝的“俗家弟子”,他總是坐在最后一排,認真地記筆記,專注地聽講。
佛學院對于方立天這樣的“另類”出現(xiàn)懷著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擔心他來學習是為了批判,另一方面又覺得高校青年教師愿意來寺學習,是學院的光榮。這樣“走讀”一段時間后,寒冷的冬天就要來了。“出家人真的是慈悲為懷。”方立天回憶說,“當時學院的副院長周叔迦大師看我每天跑來跑去很辛苦,怕我凍壞了,就允許我住到寺里。”
每天早上4點,僧人們起床做早課,方立天也起床讀書。與暮鼓晨鐘相伴,和出家僧徒朝夕相處,受教于一批一流佛教學者,接受了純正的佛學知識教育。尤其是副院長周叔迦,親自給方立天開書單,并讓他定期報告讀書心得,可謂耳提面命。
一住就是8個月,這段經(jīng)歷對方立天影響很大。從那以后,他對佛教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對僧徒的生活也有了感性的認識和理解。從此他寫文章,在當時的形勢下雖然還不免批判佛教,但講道理,不謾罵,也不全盤否定,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佛教有合理的成分,這些都獲得了佛教界的認同。
從講師直接晉升為正教授
在“方立天教授從教50周年學術(shù)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程天權(quán)向與會者講了一個故事。
2001年,剛剛調(diào)任中國人民大學工作的程天權(quán)一進學校,就聽說了這樣一個流傳已久的故事。人大復校之后,有一位教授背著黃書包到圖書館看書,從早上7點一直看到晚上7點,20多年如一日。后來圖書館專門給這位教授設(shè)了一張辦公桌,以免他和學生搶座。
“情節(jié)基本屬實。”故事的主人公方立天笑著說,“我不光拿著包,還經(jīng)常帶著大茶杯和小水壺。到圖書館看書的習慣是我到人大工作后就開始的,一直到2005年我的住所搬到人大校外。還要強調(diào)一點,人大復校時,我還只是個講師,不是教授。”
1978年,人大復校,方立天又回到了久別的校園。那一年,他45歲。
物是人非,這個時候的方立天已經(jīng)不再是學術(shù)新秀。他已經(jīng)是一雙兒女的父親,全家四口人蟄居在不足30平米的筒子樓里,工資入不敷出,年近半百的他依然是講師。
然而這些不如意并沒有阻擋方立天的步伐。他沒有時間過多地感嘆生活的困窘,而是取消了所有的周末和節(jié)假日,背著書包和大學生一起走進圖書館,看書、備課、寫文章。“我在2006年前發(fā)表的著作,基本都是在圖書館完成的。”
讀書人都知道,康德作息準時,他出門散步的時間可以供鄰居定時用。在人大校園里,也有這樣一座鐘,那就是方立天進出圖書館的時間。他每天早上等著工作人員開門,晚上由工作人員催著“收工”。久而久之,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也被他感動了。那時的圖書館,書庫是封閉的,需要什么書,得填寫書單,由工作人員提取。圖書館卻為方立天在書庫里設(shè)了專門的桌椅,他一伸手就可以從書架上取書。這樣一來,他真的被“埋”在書山書海里,可以“海闊憑魚躍”了。
這一時期佛教研究逐漸恢復,整理佛教典籍的必要性空前突出。方立天和師友一起編輯了《中國佛教思想史料選編》4卷共10余冊,成為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國內(nèi)最流行的佛教資料集。他自己則撰寫了《華嚴金師子章校釋》,得到了時任國務(wù)院古籍整理規(guī)劃出版小組組長李一氓的高度評價,將其稱作古籍整理的典范。
1983年,人大進行職稱評定。方立天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讓職稱評定更加規(guī)范。“這下捅了‘馬蜂窩’,本來聽說我在副教授的評定中排在前列,但后來名單公布時把我拿掉了,領(lǐng)導找我談話說起沒有評我的原因時也是含糊其辭。”
在一些人看來,遭此打擊的方立天可能會消極罷工,也可能尋求調(diào)動工作,甚至還可能跳樓自殺。
或許正是佛教賦予的智慧,柔軟又堅強。方立天并不與現(xiàn)實世界擰著來,但也絕不無條件地順從形勢而墮落。他生性沉靜寡言,但心里有主見,認定的事堅持不動搖。
“雖然內(nèi)心感到不公平,但我覺得這是次要的,最重要的還是要有真才實學,把課上好,把科研搞好。”帶著這樣的想法,第二天,方立天照常背著書包走進了圖書館。
正所謂天道酬勤。1984年,中央提出,要在部分重點大學的文科類專業(yè)中選拔一批年輕一點的正教授,推動青年人才的涌現(xiàn),哲學學科全國一共要評5個。經(jīng)學校推薦、國務(wù)院學位委員會的審定,方立天從講師直接晉升為正教授。那一年,他50歲。
兩年后,方立天出版了代表作《佛教哲學》。該書成為上世紀80年代中國大陸流行最廣的一本佛教入門書,許多這一年代成長起來的佛學專家和高僧都不諱言此書的入門之功。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周一良稱贊說,中國自此有了“一本真正的佛教入門書”。
- 上一篇:換一種方式吃飯—在普陀山普濟寺過堂
- 下一篇:女高管上海玉佛禪寺體驗7天出家生活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yīng)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佛學常識]什么是空想
- [佛經(jīng)名句]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佛學常識]什么是般若?
- [佛學常識]什么是十力
- [佛學常識]虛空藏菩薩的形象如何
- [佛學常識]阿彌陀佛掌中蓮臺有何象征含義
- [佛學常識]什么是文字禪?
- [佛學常識]佛為阿那律說八大人覺的內(nèi)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隨塵,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師]學佛一定要經(jīng)過佛學院的教育嗎?
- [在家修行]佛說的這七種布施,不用花錢就能做到
- [佛與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