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略說佛教中的三種禮拜

略說佛教中的三種禮拜

  禮拜是后世佛弟子為表達對三世諸佛和一切佛教典籍的恭敬之心而行持的跪拜之禮。禮拜諸佛及經(jīng)典有多種功德,虔誠禮拜可以消前世之業(yè)障,還可開?禮拜者的智慧,使人遠離惡業(yè)多行善事。

  在漢傳佛教禮節(jié)中有三種禮拜,即拜佛、拜經(jīng)和拜舍利

現(xiàn)分別就三種禮拜的行持方法及意義略述如下:

  一、拜佛

  我輩末法眾生,身處五濁惡世,只有禮拜佛陀,方是超越一切法門之上的捷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末法眾生,從無始以來,所造諸種惡業(yè),相互輪回受報,永無出期,這就象人借債一樣,前債尚沒有還清,又復借債,如此循環(huán),永無止息之日。作為末世佛子,若能發(fā)大愿心,歸命于佛前,至誠禮拜,終身不懈,我們便會清償往世之業(yè)債,培植未來之福果。

  拜佛之所以有如是功德,是因為人若誠心以身拜佛,則身業(yè)清凈;口稱佛號則口業(yè)清凈,意虔誠向佛則感得意業(yè)清凈。人若三業(yè)清凈,不久即會成就無上佛道;能一心虔誠,可消滅多世之罪。因此,諸佛如來和歷代祖師都勸誡世人憶佛、念佛、誠心拜佛,實則是真實希望苦海眾生早日脫離輪回之苦。

  拜佛的功德來自于拜佛時的虔誠之心,此外還要掌握正確的拜佛之法。正確的拜佛方法是拜佛時合掌當胸,直身下拜,俯伏稱名,其心不能被外境所染。若是妄念生起時,可高聲念佛,拖長聲音。念佛不能過慢,慢則容易生起妄念,又不應過快,,快即易生疲勞,緩急得中,心存正念,才是最佳拜佛念佛之法。

  二、拜經(jīng)

  拜經(jīng)的功德,亦超出于其他行持之上。因為經(jīng)法為佛所說,拜經(jīng)既是拜佛。恭敬諸佛有助于明了佛法。若佛法同等修持,可福慧雙至。具體而言,拜經(jīng)功德有三,即依經(jīng)拜字,則圓成文字般若;一心不亂,心緣佛經(jīng),則圓成觀照般若,依經(jīng)解義,籍字明心,則圓成實相般若。

  拜經(jīng)之時,必須五體投地,一字一拜,不計多少,不論日期。如果計算字數(shù)多少,日期長短,就有可能心不專一,甚至于看漏字跡,而不能達到一心專念專拜的功德。如果我們只專注于何時拜完某經(jīng),計算日期的短長,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加快拜經(jīng)的速度,草草結束拜經(jīng),若是如此,則只會增加我人色身有漏之福,卻難以培養(yǎng)法身無生之慧。

  三、拜舍利

  舍利的中文名為靈骨,即佛世尊金身之靈骨,因阿育王曾建塔藏骨,又稱骨塔。在俗眾中經(jīng)常所說的佛舍利,通常指佛牙舍利佛指舍利。佛舍利所在之處即為佛之存在。因此,虔誠禮拜佛舍利有無量不可思議的功德,能夠觀瞻佛舍利也是殊勝因緣之感召。

  舍利有許多靈瑞之相,在三國時期有天竺康居沙門康僧會,欲在東吳建業(yè)建寺立會塔。有人奏明孫權,孫權即召康僧會問曰:“佛何靈驗,汝獨改形?”會曰:“如來遷化已過千年,遺骨世間,名曰舍利,在所應現(xiàn),神耀無方。昔阿育王,統(tǒng)閻浮提,乃起八萬四千寶塔,夫塔寺之興,以表異化也。”

  孫權以為康僧會夸大其詞,就說:“若能得舍利,當為造塔。”康僧會就以瓶盛水,燒香禮請至第二十天也沒看到,在第二十一天五更時分,忽然聽到瓶中鏗然有聲,康僧會自往探視,果然得到舍利,第二天早上便上呈孫權。權觀舍利,五色光焰,照耀瓶中,孫權拿起瓶,將舍利倒于銅盤上,舍利倒下,盤即破碎。

  孫權大驚,贊曰:“稀有奇瑞。”康僧會有曰:“舍利威神之力,并不只是其光澤和形相,而且火燒不化它,金剛寶杵也搗不碎它。”孫權不信,就命力氣最大的護衛(wèi),將舍利放在鐵砧上,用錘擊 舍利,結果,砧錘具破而舍利無損。

  孫權由此大為嘆服,就為康僧會建塔,同時建建初寺,此為江東佛教之始,自此江東佛教大興。

  凡是誠心拜塔的人,或拜舍利或拜紙印畫像,一香一花,等同佛陀最后的供養(yǎng);一瞻一禮,同于靈山現(xiàn)在的世尊。此時若求福,則福自會隨聲而來,此時懺悔罪障,則罪障自會消除,于自心中自會種下菩提涅槃的種子。

  對于此三種禮拜,不論是拜佛、拜經(jīng)、拜舍利,都應懷有至誠之心,在禮拜終了之時,還要發(fā)愿,普度苦海眾生,或發(fā)愿往生,或發(fā)愿無病,若不發(fā)愿則不能感應道交。這正印證了中國古言:人有善愿,天必從之。

  明了了三種禮拜的緣由、方法及功德,我們對于禮拜的真正內(nèi)涵則會有更深的體會,從而會在禮拜時更為投入,達到禮拜的理想效果。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