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業(yè)道經
《十善業(yè)道經》中文版本為唐朝實叉難陀翻譯,北宋施護所譯《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為同經異譯,本經出自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佛說海龍王經》,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是釋迦牟尼佛在娑竭羅(意為:咸水海)龍宮,為龍王所宣說的經典...[詳情]
學習《十善業(yè)道經》有五方面的意義
第四層意義,它是三乘佛法的基礎。什么叫三乘佛法呀?五戒十善能夠得到人間天上,那么人間天上是不是我們的目的呢?我們學佛的目的是什么?成佛。三乘佛法,聲聞、緣覺、菩薩是解脫法啊。那么我們也講五乘佛法,五乘佛法是什么?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三乘佛法是解脫法,又講了四種圣人,十法界里頭,四圣就是通過這個三乘佛法來成就的。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這是四圣。他們是以什么為基礎呢?他們就是以五戒十善作為基礎。人間天上的確不是目的,但是這是你解脫的基礎。如果你連五戒十善都沒有做到,你想要解脫,不可能。
所以說把人做好是三乘佛法的基礎啊。這個三乘佛法就好像三層樓一樣,最高一層樓菩薩乘,中間這層樓是緣覺乘,下面這層樓是聲聞乘,地基就是十善業(yè)道,就是這個人天乘。沒有地基有沒有一、二、三層樓。克赃@個地基就是十善業(yè)道,非常重要啊。可是我們現(xiàn)在一些學佛人,尤其一些有文化的人,大乘經典讀遍了。我們也讀了不少經書,可是有幾個人能感受到,我們學到的佛法在生活當中很管用,就是能在生活當中一用就好。比如說我煩惱啦,我學的佛法馬上就能治我的這個煩惱,有幾個人現(xiàn)在能做到?比如現(xiàn)在有人罵你一句,有人誹謗你,煩不煩惱?不高興吧?煩惱吧?那你能不能用佛法解決呢?
我們一般怎么解決?先辯論,跟他吵一架:你才那個什么呢,我才沒有什么,你才有什么……然后詛咒:如果你怎么怎么的,我就怎么怎么的……這是佛法嗎?你問問自己能不能用我們學到的佛法來對治我們遇到的這些煩惱。為什么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當中,學了這么多的佛法一點都用不上呢?就是因為他忽略了學佛法的基礎,沒有地基呀。成天在蓋一層樓二層樓三層樓,沒有地基呀,房子陷了,墻裂了。房子便宜,但危不危險?所以很多人嘴巴上學了很多的佛法,可是遇到實際情況當中用不上,有些人慢慢就對佛法沒興趣了:我學這么多,怎么還這么煩呢?不是佛法不好,是我們基礎沒有打好。所以說大家要知道,學佛法是指導我們生活的,是降服我們生活當中煩惱的,而不是好高騖遠的。
現(xiàn)在我們學佛往往有些很多偏激之處。比如說我?guī)煾甘悄衬澈苤母呱?hellip;…記。耗銕煾甘钦l,跟你一點關系都沒有。他學得再好,你不好好學,一樣不行;你師父沒有名氣,你好好學,一樣可以。你師父再有名氣,不等于你學佛就能學好。我們學的是大乘佛法,如果沒有人天乘的基礎,大乘修得起來嗎?我們學的是大學,可是如果你小學基礎沒有打好,你這個大學能學成什么樣!所以修起來肯定是很困難的了,很難用得上功夫。
我們學過什么中觀啊、唯實啊、禪宗啊,大致這些,可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總是用不起來。這個唯實觀啊、這個中觀啊,到底怎么觀?觀不起來。由于在日常生活當中忽略了對五戒十善的修行,所以一打坐,靜不下來,一誦經,靜不下來,腦子就在那亂跑。有那么多問題,什么原因呢?因為沒有基礎、沒有實踐,哪來的定力。∪狈A,所以造成修行上的這些障礙。
如果說這個房子沒有蓋地基,墻裂了,你怎么辦?你說是補墻啊還是趕緊把地基想辦法弄實啊?你一定要先把地基弄好,你一定要補到位。現(xiàn)在我們這個漢傳佛教地區(qū)啊,很多學佛人也存在這個問題,都說我們學的是大乘,泰國、緬甸說他們是小乘,事實上我們發(fā)心是不是大乘呢?我們連人天乘的基礎都不夠,所以說我們奢談大乘其實是很不踏實的。
所以,我們今天講這部經就是補這個地基,把這個地基重新來補一下。有些人會問了,那我修五戒十善,是不是不能解脫了呀?我修五戒十善是人間天上啊,那我能解脫嗎?如果說我們是大乘的發(fā)心,一樣可以解脫。有地基才有可能有三層樓的房子,但不等于有了地基就有了三層樓的房子了啊,你打了地基還得蓋,但是如果沒有地基一定蓋不成。你不要跟我講修禪、修凈、修什么,其實因為沒有基礎所以根本用不上功夫,你會發(fā)現(xiàn)學了很多年了,用不上功夫。我反復強調學佛次第,一定要講究基礎。這是第四層意義。
第五層意義,往生凈土的資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要有資糧。修這個凈土法門的人特別多。但是我們在學凈土法門過程當中,也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誤區(qū),這里面也可以談一談。有些人修凈土法門就認為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學那些經教干什么,我一門深入啊。我念阿彌陀佛就行,或者我只念《無量壽經》就行了,其他的經典不用學,甚至于你要是學其他經典就認為違反了“一門深入”了。這種說法對不對呢?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你通過這種方法來學習不等于所有人都必須通過這種方法來學習。比如說你生了病,吃了這種藥好了,不等于所有人生了病也都得吃這種藥。
如果說是只念《阿彌陀經》,或者說只念某幾部經,其他經沒有用的話,那么佛講那么多經典干什么呀?打個比方講,我這個講話,你們隨便把我中間講幾句話單獨拿出來說,這樣就會出問題。我說“把門關上”,你們就說:看,寬見法師講法的時候就會把門關上。我確實說把門關上,比如說風大,我說把門關上了,可是如果說里面空氣不好,我們就把門開開,你不要斷章取義呀。
修凈土宗要修凈業(yè)三福,我們去極樂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才能往生。比如說我們要開車上北京去,先得準備什么?得準備油,還得準備一些錢,到時候得買吃的,沒錢過路費都沒有。還得準備點水,準備點干糧,有些低血糖的可能還得準備點糖……如果說沒有準備好油,你可能走了一半沒油了,在高速公路上拋錨了,還得找個拖車把它拖回來。凈業(yè)三福就是資糧。凈業(yè)三福是人天福、二乘福、大乘福。人天福是什么?孝養(yǎng)父母、奉事師長。孝養(yǎng)父母算是排第一了,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yè)。然后是二乘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然后是大乘福,發(fā)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有人問了:想去極樂世界是大乘,我們學習凈土是大乘,那搞人天福和二乘福干什么呀?你讀大學是不是得以中學和小學為基礎?所以說必須要修這三福。
我們講了學習《十善業(yè)道經》的五層意義,然后我們才能明白學這部經典的重要性,才會能有針對性地來學習這部經典。不管你修哪一個宗派,都需要修這一部經典,都需要修十善業(yè),因為這是整個佛法的基礎。有一個本愿法門,日本的,現(xiàn)在傳到中國大陸來了。
在中國大陸也有一個寺院,據我了解他弘揚的就是本愿法門。這個本愿法門事實上是有爭議的,我曾經到里面去了解過,他們也是修凈土的。我問他們一個問題:修本愿法門需不需要修五戒十善呢?他說不需要,只要一句阿彌陀佛就能成佛了,阿彌陀佛的四十八愿其中就有一愿。如果說是這種見地的話,這就有問題了。這個宗派是個年輕的宗派。我們修凈土法門需不需要五戒十善呢?非常重要,一定不能離開五戒十善,如果離開五戒十善可以修行成功的話,那么這一定不是真正的佛法。
我們很多宗派都強調快,大家喜歡快啊,喜歡迅速成功啊,迅速成功的秘訣就是打好基礎,房子要想修好將來少花錢,能夠用得長遠,首先得把地基打好。我們靈山寺大雄寶殿,都是耕田的泡土,但是地基據說是花了代價的,打了好幾道梁,花了不少錢。又看不見,需不需要做這個工作?為什么花那么大代價?就是為長遠著想。后來大殿里頭又花了那么大代價,光彩畫就十幾萬,將近二十萬,你說這個地基如果將來不牢固,那彩畫還有用嗎?全沒用了。所以說地基就這么重要。所以大家對這部經典的意義、重要性一定要明確。依法不依人,按照真正的佛法而不是盲從盲信。那么前面講的是本部經典的意義。
注:部分內容有所刪減和更改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
- [佛經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貧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貧窮的苦海
- [佛學常識]六和敬是指什么?是哪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