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簡稱《普門品》。原是《妙法蓮華經(jīng)》里的一品,由于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它從漢文譯本內(nèi)抽出來,成為便于受持讀誦的單行本。它的原本,似乎最初只有長行,所以在漢文譯本如晉竺法護的《正法華經(jīng)》、姚秦鳩摩羅什的《妙法蓮華經(jīng)》等中,此品全都是長行。...[詳情]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爾時」,當佛陀說完長行的時候,無盡意菩薩又用韻文的語調(diào)來請教釋迦牟尼佛,以便詳述觀音菩薩的種種功德,使大眾更進一步去體解觀音菩薩的甚深行處。
關(guān)于本品的偈頌,當初姚秦三藏法師羅什翻譯普門品時并沒有將偈頌部份譯出。到了隋文帝時,從北天竺來了一位阇那崛多法師與達摩笈多共譯的添品中才有此偈頌,后人以此偈頌補入羅什法師的譯本中,遂成今日有偈頌的妙法蓮華經(jīng)本。
偈頌,亦可稱為重頌,就是用韻文體來重述前面長行的意思!纲省硅笳Z叫做偈陀,中國譯為應(yīng)頌,合華梵之意,故稱偈頌。
偈頌有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的差別,它有一個規(guī)定,不管三字也好,七字也好,必需具足四句,才能成為一偈。偈頌又分為「祗夜」和「伽陀」兩種。梵語「祗夜」,譯為重頌,是以詩詞的體裁,重新說明長行所說的義理名為重頌!钢仨灐挂灿小笍V頌」「略頌」的差別!笍V頌」是在長行文中,沒有說明清楚的地方,以偈頌詳細的述說清楚;「略頌」是在長行文中,已作詳細說明,在偈頌里,只作簡要的概述而已。梵語「伽陀」譯為「孤起頌」,所謂孤起,就是在長行中沒有廣、略說明,僅在偈頌中孤獨而起,說明另一種意思的叫做「孤起頌」,F(xiàn)在本品的偈頌,就是屬于重頌的一類。為什么要重頌?zāi)?因一、為契眾生根機:眾生根機有利鈍之不同,利根眾生隨說即解,只要長行之文便足夠了,但根機較鈍的眾生,佛陀得予以再次的說明,才能有所領(lǐng)悟,所以要用偈頌重復(fù)頌出。二、為后來之眾:佛陀說法,有的眾生因因緣關(guān)系,無法一開始就參與聽法,佛陀為體恤后來眾生,令得佛法利益,所以長行之后,再補以重頌。三、印度宗教,本就有散華與貫華二種說法的體裁。長行是屬于散華說之類的,散華就好比我們中國的散文。偈頌屬于貫華體,如同中國的詩詞韻文之類,這均因眾生的喜好不同隨機而說的。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這段文是無盡意菩薩,重向佛陀請問觀音菩薩得名的因緣。
「世尊妙相具」,是無盡意菩薩贊嘆世尊的!甘雷稹故菍Ψ鹜拥淖鸱Q。佛為世間、出世間最尊貴的圣者,故名世尊,是佛的十號之一!该钕嗑摺梗蔷咦阄⒚钕嗪弥。指世尊內(nèi)具萬德,外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言。法華經(jīng)提婆達多品中說:「微妙凈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平常我們最常聽的贊佛偈是「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些都是贊佛功德具足,相好莊嚴的。
「我今重問彼」,「我」,無盡意菩薩自稱!钢亍,「再」之意,在前面長行里問過,現(xiàn)在再問!副恕,是指觀世音菩薩。
「佛子」,也是指觀音菩薩。三界眾生,依佛教化,皆名佛子。觀音菩薩輔佛度化,依佛教示而行,所以,名為佛子。無盡意菩薩請問世尊,觀世音菩薩是由于什么因緣才得此名?雖然所問與長行相同,可是世尊的回答卻稍有出入。在長行里,佛陀專示觀音菩薩的慈悲妙力。而在重頌方面,則著重于觀音菩薩的愿與行!敢蚓墶苟衷陂L行中只解釋為什么理由;在偈頌里,廣釋做菩薩過去無量劫前即發(fā)大清凈愿是因,有苦無樂的眾生是緣。就是自身行化的大愿為因,以眾生為緣,依此「因緣」,普現(xiàn)世間,救度群倫。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yīng)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fā)大清凈愿。
無盡意菩薩既以偈頌請問世尊,世尊也以偈頌來回答他。所以說:「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
「汝聽觀音行」,「汝」,指無盡意菩薩!嘎牎辜粗B聽,仔細聽的意思!赣^音行」,是觀音菩薩如何修行,如何自利利他的行愿?傉f一句,就是要無盡意菩薩及與會大眾,仔細地聽觀音菩薩自利利他的慈行悲愿。
「善應(yīng)諸方所」即「善于普應(yīng)十方世界」的意思,觀音菩薩尋聲救苦,以三十二身,示現(xiàn)于十方無邊國土,感應(yīng)十方無量眾生。菩薩身心自在,具妙神通,能以一身而化千百億身去應(yīng)眾生的要求,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只要眾生心誠懇切,觀音菩薩決不會令其失望的。下文中有「無剎不現(xiàn)身」之句,便是給「善應(yīng)諸方所」下了一個最妥貼的注腳。
「善應(yīng)諸方所」的「善」字,有「自在」之意。一個人假若身心皆不自在,受外境等種種束縛,種種執(zhí)著,自身就難保了,那有能力去幫助他人,解脫他人?觀音菩薩又如何能夠做到「普應(yīng)十方,觀機施教」呢?這重重的疑問,在下文里都給諸位帶來了圓滿的答復(fù)。
觀音菩薩所以能有如此偉大的成就,仍是由于他過去初發(fā)心時,曾經(jīng)發(fā)過深如大海,廣如虛空的誓愿,并且本著自己的大愿,日夜匪懈地去實行,去努力,決不因環(huán)境險惡,眾生頑愚而退卻、舍棄。佛典里記載著這么幾句話:「廣普之緣,謂之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曰愿也」。一個立大志愿的人,假使不先調(diào)制己心,格守誓愿,持之以恒的話,是不會有美好結(jié)果的。
何謂「弘誓」呢?課誦本上有四弘誓愿,即:
「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佛道無上誓愿成」。凡菩薩都具有這四弘誓愿;在四弘誓愿的當中,「眾生無邊誓愿度」是利他的,屬于根本愿,第二愿與第三愿是自利,第四愿則是自利利他的結(jié)成。
做一個真正的菩薩行者,不但有他們所共立的通愿,也有他們所自立的別愿,例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愿,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愿等,都是約個別誓愿而說的。觀音菩薩在初發(fā)心的時候,就立下了十二大愿,愿愿均以度生為要務(wù),所謂「尋聲救苦,善應(yīng)諸方,能滅諸苦」之行,便是觀音菩薩誓深愿大的最好說明。
菩薩立弘誓愿,廣被眾生,并不是短時間內(nèi)的事,而是要歷經(jīng)塵沙劫數(shù)的時間,精進不懈地實踐菩薩行,才能有所成就。這種廣大、究竟、長遠的偉大行為,是無法用我們的心去測知,用我們的語言去表達的,所以說「歷劫不思議」。
既然觀世音菩薩曾經(jīng)歷過塵沙萬劫的時間,那么,他所親近侍奉的佛當然不在少數(shù),因此頌文說「侍多千億佛」。菩薩親近侍奉諸佛的原因主要的是「常隨佛學(xué),輔佛教化」,將佛光法水帶到每一國土的角落,讓大家都得到佛法的受益。
「清凈愿」,是說明發(fā)愿的純潔,沒有絲毫不正的念頭!盖鍍簟箖勺,我們可以解釋成不貪不瞋的意思。因為菩薩發(fā)愿,不為個己,不求世間名利,貪享榮華富貴,只深深系念眾生,悲憐眾生,他,只講奉獻,不計報酬,所以不貪。又菩薩度眾,純屬發(fā)心,他,高高興興地做,歡歡喜喜地行,不帶一點勉強,謹守佛陀之教,上求下化,故名不瞋,以不貪不瞋之心發(fā)廣大之誓愿,是為「發(fā)大清凈愿」。
觀音菩薩從因地發(fā)心修行之后,親近了無以數(shù)計的佛,發(fā)了甚深廣大的清凈愿,所以才能夠身心自在地示現(xiàn)十方,經(jīng)歷塵劫而度一切眾生!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我」,是指釋迦牟尼佛,「汝」,是指無盡意菩薩!嘎哉f」,是簡略的說明。因觀音菩薩的慈心悲愿在長行里已有詳細說明,在此,只是約略再說而已,何況,觀世音菩薩的甚深弘誓,清凈大愿,若要逐一細說,定要費時長遠,并不是三天半月所能說盡的,所以在這里僅能作一簡要的介紹。
「聞名及見身」的「聞名」,就是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既然聽到了口中就應(yīng)稱念,這是三業(yè)中的口業(yè)供養(yǎng)。
「見身」,聞菩薩名見菩薩形像,便恭敬地以身禮拜供養(yǎng),這是三業(yè)中的身業(yè)恭敬。
「心念不空過」,除了身口二業(yè)恭敬供養(yǎng)外,更進一步地,我們要專心一致的系念觀想著觀音菩薩,這樣以三業(yè)至誠地禮念心思,必能得到菩薩的感應(yīng)。在十句觀音經(jīng)中說:「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這就是「心念」至誠的寫照,也就是三業(yè)供養(yǎng)中的意業(yè)供養(yǎng)。
無論那個宗教都講「虔信」,佛教不只說,而且實行得更徹底。他要我們生起清凈的心,棄除一切雜念妄想,這棄除雜念妄想的方法,是要我們口常稱念觀音圣號,身常禮拜觀音圣像,心常思維觀音愿行,使身、口、意三業(yè)合而為一。能如此則必有所獲,決不會令你徒勞無功,所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
不但信佛如此,舉凡世間出世間大小諸事亦復(fù)如是,必需口說身行心思,三業(yè)并用,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完善,如果只計劃不實行或只實行不思慮,是無法將事情處理得十全十美的。
有人認為向佛菩薩的木刻畫像恭敬禮拜是件愚不可及的行為,他們以為,那不過是塊木頭,是張紙罷了,對木頭、紙張行跪拜禮,未免太可笑了,其實,他們這種粗淺的想法是不對的。
舉例來說:如竹皮,可以將它編成竹籃,盛鮮花果菜,也可以做成草履,穿在腳上,可以做成竹笠、戴在頭上;一張紙可以印成連環(huán)圖書也可以印上佛菩薩的圣像,印了佛像,就值得讓我們?nèi)スЬ炊Y拜了,木與紙的本身雖然沒有尊卑之分,但顯現(xiàn)于那上面的物像卻有貴賤之別,我們是拜佛,并不是拜木頭或紙張。
「能滅諸有苦」,「諸有」是三界之謂!赣小怪赣幸蛴泄。三界六道中,有善因即得善果,有惡因即得惡果,因果不昧,故稱為「有」。三界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稱為「欲有」、「色有」、「無色有」,這是約簡略而說的,若詳細分析,「諸有」是指三界二十五有,即四洲四惡趣,六欲并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及不還。統(tǒng)而言之,「諸有」是指三界六趣的善惡因果而說的!缚唷辜纯嗤。這有「苦因」和「苦果」的差別!缚嘁颉故恰笩⿶馈,「苦果」是「業(yè)報的身體」?嗟姆N類很多,但總不出內(nèi)外二苦,內(nèi)苦指的是身體上及心理上的貪瞋嫉妒諸苦。外苦,指環(huán)境等外來的壓力而言。不論內(nèi)苦或外苦,只要我們?nèi)龢I(yè)清凈,恭敬禮念,與菩薩感應(yīng)道交,合而為一,就能滅三界諸有之苦而達清涼之境。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蚱骶藓,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從此偈下,重頌觀世音菩薩的救苦救難。此頌明能滅水火風(fēng)三災(zāi)。
「假使」是假設(shè)之意!概d害意」興起謀害之心。這通指人鬼而言。設(shè)若遇到人或非人生起謀害你的心,把你推入大火坑里,想結(jié)束你的生命,只要你一心鎮(zhèn)定,專念觀音菩薩名號,于剎那間,熾熱火坑化做清涼蓮池,令你脫離火坑之難。
或有人被狂風(fēng)吹至大海,漂流于茫茫海中,遭遇到毒龍、鯨魚、羅剎鬼等種種災(zāi)難,在此千鈞一發(fā)的時候,只要虔誠稱念觀音菩薩,就能免受毒龍、魚鬼的襲擊,脫離滅頂之災(zāi)。
在冥祥記里記載說:晉朝富平令欒荀,從征盧循失利,戰(zhàn)舫被焚,欒荀著急異常,虔念觀世音菩薩, 名號,俄見江中有神人挺立,腰與水齊,荀知稱念觀音菩薩名號得到了感應(yīng),乃躍入水中,身浮水面,足如履地,不久,被援軍遣船救上岸。
以上所說,只是事相上的解釋,若依理釋,則義意更深一層。
依理說:遭逢逆境折磨、或遇仇敵、土匪、強盜興起謀害心意,觸動了我們無明瞋怒之火,因此瞋火促使我人墮落三界火坑,若能即時警悟,起一念忍辱,心得自在,業(yè)火停燒,瞋火瞬熄,心境自然清涼。
「大火」,指見思惑。外火是見惑,內(nèi)火是思惑。佛經(jīng)上說:「火災(zāi)能燒及初禪」,若能時常稱名而一心不亂,是無漏心王發(fā)得禪定,滅見思惑,不但煩惱大火所不能燒,火坑也變成清涼池了。
「巨!,即煩惱的大海,「龍魚諸鬼難」就是愛欲的波濤,龍魚等喻為女色,實際上,女人之妖艷嬌態(tài),比龍魚惡鬼更可怕,假使我們沒有清明的理智,往往被色所迷,浮沉在愛欲的波濤里,招致許多痛苦和折磨,所以佛說:「愛欲為生死輪回的根本」,諸位知之,不可不防。
倘若我們漂流在貪癡煩惱的大海中,遭受了愛欲波濤的拍打,妖艷嬌態(tài)的迷惑,此時,應(yīng)緊稱觀音菩薩名號,以菩薩的清凈大智,洞知諸法皆由因緣假合而成,則愛欲迷執(zhí)自然遠離,愛河之苦隨即消除,顯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個安全、祥和的避風(fēng)港。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虮粣喝酥,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須彌」,又名蘇迷盧,是印度語,譯為「妙高」。據(jù)說此山在四大海之中,出水面有八萬四千由旬之高,高與天齊,所以稱做「妙高山」。依今人考據(jù)的結(jié)果,認為須彌山就是現(xiàn)代的喜馬拉雅山。其實,我們并不一定要把須彌山真實化,或許它只是印度人假想出來的一座山吧!
當人從這高山上被推落的時候,能持念觀世音菩薩圣號,藉菩薩威神之力,便如日懸于虛空,不會墮落山崖;蛴腥吮粴埍﹥磹旱娜俗分,從金剛山上墮落下來,如能稱念觀音菩薩,則不受絲毫損傷。
梵語斫迦羅,譯為金剛山。依起世經(jīng)說:「諸余大山及須彌山王之外,別有一山名斫迦羅,高六百八十由旬,縱廣六百八十由旬,彌密牢固,金剛所成,難可破壞,故名金剛山。」這是說明金剛山的位置與特性。關(guān)于此山,我們不需要花時間去探索深究,佛之經(jīng)文寓意深妙,讀經(jīng)、聽經(jīng),主要在「深入經(jīng)藏,依教奉行」不一定要拘泥于文字上面的解說。
須彌山,喻吾人的我慢山高。當一個人處于順境,志得意滿之時,往往傲視他人,貢高我慢,像一座須彌山擋住了我們的視線,讓我們欣賞不到美麗的遠景,阻礙前進的腳步,更可悲的是,有些人我慢心高,不肯虛心接受大法,瞧不起真理,固步自封,因而墮落,任其菩提樹苗枯萎,這種人若能時時稱念觀音菩薩,體念菩薩的同等大悲,則不會輕侮他人;能常念彼菩薩大勇,則會策勵自己,向上精進,安守自己的法身慧命。
人生在世,若沒有純凈的修養(yǎng),是無法去除我慢心的,得志時,自恃凌他,如立須彌山頂,不得志時,自暴自棄,牢騷滿腹,如被人推墮須彌山下,惟有持念觀音菩薩,顯現(xiàn)智慧心光,才能如日住于虛空,不受阻礙。
「惡人」,喻十惡之業(yè)。佛家是講因果的,人若造作殺、盜、淫、妄等十惡,這十惡之業(yè)如影隨形,追迫不舍,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真理是亙古不變的。
「金剛山」,具堅固不壞意。我人所造之業(yè),如金剛之堅,佛說:「定業(yè)不可轉(zhuǎn)」即是此意。也有將金剛山比喻作我們內(nèi)心的信念。念念堅定,才不致受外界引誘,被環(huán)境動搖,這惟有假菩薩威力方能自由自在,不隨境轉(zhuǎn)。
另有一說:金剛山是指內(nèi)在的我執(zhí)。依佛法看,眾生的我執(zhí),最難打破,是修行者的一大阻礙。我執(zhí)分二種,一為分別我執(zhí),一為俱生我執(zhí)。分別我執(zhí)需修至初地,方可破除,但俱生我執(zhí),最極微細,必需修習(xí)生空智觀,才能逐漸斷除,所以喻如金剛。
偈頌上說:十惡之業(yè),如影隨形,時時追迫眾生,就好象兇惡的人,緊追身后,無法擺脫。人所造作的定業(yè),是不可轉(zhuǎn)除的,這定業(yè)如金剛堅固,任你千方百計,也脫離不了,唯有勤念觀音菩薩,依真觀之力,始能轉(zhuǎn)煩惱為菩提,智鏡圓明,體同虛空,縱橫無礙。
觀音菩薩尋聲救苦,隨風(fēng)逐形,只要我們肯深信佛法,禮拜供養(yǎng),遇諸苦難,一稱其名,立即救援,在異談可信錄一書中說:
貴州修文縣白水洞,盛產(chǎn)水銀。在洞里采水銀的工人,約有一千多人,巖下居民有數(shù)百戶之多,離洞二里遠,有一條溪,忽然來了一位美女,沐浴其中,乳垂至臍,一時,工人、住戶全去觀看,甫進溪時,轟然巖塌,廬舍俱陷,美女竟杳無蹤影,眾人始悟是觀音大士化身拯救大家的,感恩禮謝,信仰益加。
或值怨賊繞,各執(zhí)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蛟馔蹼y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值」在此應(yīng)作「遭遇」解,這段偈文的前四句是說怨賊之難,教我們要以觀音的慈心去對付怨賊。為什么呢?因為手持刀槍的兇漢怕的不是武力,而是慈悲心,中國有句俗語說:「柔能克剛」就是這個意思。如果遭遇到持刀的兇漢包圍在你的左右,最好能定下心來,念觀音菩薩圣號,以觀音的慈心為己心,憐憫他們,救助他們,以此慈心感化他們,那兇殘暴虐的心就能化為一片祥和安寧的天地。
民國初年,江蘇揚州邵伯李家莊,有位李大善人名國琚。奉佛修善,從不后人,地方上大小諸事,只要他能力所及,沒有辦不成的,莊里的人對他崇敬異常。一天,盜賊闖進李家,想持刀搶劫,李大善人見了,神色安然地對群賊說:對不起,我不知道諸位生活困難,以致未能與你們結(jié)一善緣,今天諸位來到舍下,時已過午,諒必尚未用食,大家先坐下來用過飯后,若欠缺什么,我當盡力給予幫助。盜賊聽了李善人的話,慚愧非常,吃過飯,再也不好意思打劫財物,群賊受了李善人的德行感召,決心改邪歸正,做個循規(guī)蹈矩的好人。
這件事實給本偈文作了事證,證明慈心卻實能轉(zhuǎn)暴戾為祥和。
依理解釋,這里所說的「怨賊」,是指內(nèi)在的并不是外來的,如貪、瞋、癡三毒是內(nèi)賊,能劫除我們的功德法財,見聞覺知屬外賊, 這內(nèi)外賊長久圍困在我們的心中,時時欲奪我們的清凈法寶,那怨賊的主人就是我執(zhí),我見,我執(zhí)我見不除,生煩惱障;法執(zhí)不除,生所知障。這兩障,總稱惑障。眾生由是起惑造業(yè),輪轉(zhuǎn)不息,正如菜根譚上說:「見聞覺知是外賊,情欲意識是內(nèi)賊,此主人翁惺惺不昧,則化賊成家人」。
滅除內(nèi)賊,須從培養(yǎng)大悲心著手,世尊曾說:「修道的人,就要觀察萬法平等」,而以大悲為首,將大悲心培養(yǎng)增長起來,再觀察人生和生滅狀態(tài),就知道世間所以造成不平等,就因為貪著一個自私、狹隘、固執(zhí)、傲慢的「我」。有了「我」,就有對待的「我執(zhí)」。根據(jù)佛陀的教誨,欲除我執(zhí)當培養(yǎng)增長大悲心。觀音菩薩為大悲行者,我們念他,贊禮他,更進一步學(xué)他,讓慈心悲愿洋溢心懷,視怨親平等無二,則要破我執(zhí),有何困難!
其次說「王難苦」,此文相當于長行中的刀杖之難。犯法受法律制裁,那是罪有應(yīng)得,但這兒所提的「王難」是指冤枉入獄之難。在專制時代,并沒有平等的法律可言,生殺之權(quán),憑王令而行,觸犯了國王法律,便處極刑,如果能一心稱念觀音菩薩名號,仗菩薩威力加被,使劊子手的刀立刻一節(jié)一節(jié)的斷壞!笇ぁ勾俗鳌噶⒖獭菇。
晉朝太乙年間,高簡榮犯法,處以極刑,臨受刑時,一心皈命稱念觀音圣號,下刀刀折,終于免除刑法,刀下余生。
約理方面說:所謂「王難」,是指遭三界生死之苦,受煩惱魔王煎逼之難。「臨刑欲壽終」謂吾人因惑造業(yè),苦惱逼迫,牽引至六道輪回受報,浮沉不定,欲傷失法身慧命,此時若能持念觀音菩薩,祈菩薩護佑,妄念不生,依此定力必超三界免輪回,顯一分法身,破一品無明,所以說「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于本人。
「枷」是套在頸上的刑架!告i」也是刑具之一,鐵鏈的意思。「杻」即手銬!感怠怪改_鐐,這些都屬刑具。約事講;若有人被監(jiān)禁在牢房里,身體披枷戴鎖,手鐐腳銬,只要專念觀音名號,就能得到解脫,「釋然」此作解脫解。
法苑珠林里記載說:晉朝時,有一個河內(nèi)人名竇傳,是高昌的步卒,當時高昌與冀州刺使呂護,彼此不睦,竇傳等襲擊呂護,不幸被捉,同伴七人,共系獄中,不日將殺,竇傳專持觀音名號三晝夜,杻械枷鎖自然松開,竇傳不忍同伴系獄受苦,虔誠祈求說:蒙菩薩救護,桎梏自解,但尚有同伴七人,何忍獨去!望大士慈悲,普救俱免,祈禱后,牽挽同人,次第脫落,就乘夜開門逃脫。
在理上說:當眾生因業(yè)力牽引,囚禁于三界六道之中,被色枷情索所縛,名韁利鎖拘束,拖著六親眷屬,人我是非的業(yè)緣,無法得一解脫,倘若稱念觀音菩薩名號,超然物外,打破人我界限,放下身心,一塵不立,則業(yè)障自消,煩憂均除。
「咒詛」,凡用咒語、邪術(shù)、咒水等驅(qū)役鬼神,詛害于人的都名「咒詛」。
「諸毒藥」,凡服而傷身的名為毒藥,諸毒藥,指毒藥的種類很多。
如果遭惡人以咒詛毒藥暗中加害的時候,被害者只要專心持念觀音菩薩,不但能免受其害,且其「咒詛毒藥」反還轉(zhuǎn)回來,著在謀害者的本身。就是所謂「害人反害己」的意思。
「談藪」一書中說:宋朝,有人名賴省干,以妖術(shù)殺人祭鬼,買十余歲的童女做供祭用。后來誘買了一位女童,帶回囚禁在一間小屋子里,女童在家時常隨母親持觀音大士名,雖被監(jiān)禁,仍一心持名,至深夜,天窗忽然開啟,見一妖物,光閃如電,女童心懼之余仍不忘持念菩薩名號,不久,口出金光射妖物身,妖物從窗跌下,女童大喊,值巡邏卒走過,破門救出,見一大白蟒蛇死于屋旁,隨即逮捕賴省干治罪。
俗話:「吃虧人,常在世」。人生在世,千萬不可存害人之心,要處處檢點自己,修學(xué)佛法的人,不但要學(xué)習(xí)吃虧,還要發(fā)大悲心,做一切有利于眾生的事,否則,害人害己,果報一到,就后悔不及了。
嫉妒、毀謗、離間中傷,貪等三毒,就如咒詛毒藥一樣,能殘害法身慧命。對心懷瞋嫉的人,最好的方法是一心稱念大士名號,以平心靜氣去對待他,則彼人如仰天吐唾,向風(fēng)投塵,反著本人。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這段偈頌主要在告訴我們,若遭遇到惡羅剎、毒龍、諸鬼,仍至受惡獸圍繞,欲與加害時,只要一心不亂地念觀音菩薩,一切災(zāi)厄便于瞬息之間,化為烏有。
「羅剎」,在前面長行里已解釋過了,這兒不再重說。相傳過去有一個「好問」的人,逢人見事總喜歡打破沙窩問到底。一天,獨自一人走在一條田徑上,遇到一位羅剎鬼,心想:「這下完了,羅剎鬼決不會放過我的!」雖在生死之際,他仍忍不住好奇地問羅剎鬼說:「你這位朋友長得可真怪,為什么胸白如雪而背黑如墨呢?」羅剎回答說:既然你想知道,我也不必瞞你,在這世間上,我最怕的是陽光,常常背光而走,所以胸白背黑。那人聽了,不覺一振,壯壯膽說:你要取我性命,我也沒有辦法,希望你先讓我走三步,三步之后再吃我,如何?羅剎不疑有他,欣然應(yīng)允。那人馬上拔腿朝太陽方向奔跑,羅剎因為怕光,不敢追趕,那人終于逃出了魔掌。
這雖然是個傳說,但卻告訴我們:心懷不軌怕見光明的人便是羅剎、惡鬼。因為此類眾生專門在黑暗中行事,不敢面對光明,對付他,只要一心持念觀音名號,以菩薩的慈光就能照破一切邪惡。
羅剎喻作吾人的瞋怒心。瞋心像把烈火,能燒毀人性理智,做出傷害人家,違犯道義的事來,一個人若常懷瞋心,好勾心斗角,相諍怒罵,時與羅剎性為伍,久而久之,迷失本性,真心如被羅剎吞食。瞋怒心重的人,最好能常念觀音菩薩,以菩薩慈心對治瞋心,念念不忘與樂拔苦,涌出清涼心泉,息滅瞋怒烈火。
毒龍喻吾人的貪癡煩惱。人的欲望是永無止境的,名利、金錢、地位,從沒聽人嫌說它多,日夜經(jīng)營勞累,甚至欺騙、詐取、斗爭,為滿足自己欲望,不擇手段,假使我們能在貪念生起的時候,以菩薩舍己為人的精神,替他人設(shè)想一番,化貪欲成喜舍,以自己能力所及,關(guān)心別人,幫助別人,貪欲之心,自然稀薄,喜舍之念漸漸充滿心懷。如此,則貪之毒龍必定消除,身心自然舒泰。
「癡」就是佛經(jīng)上常說的無明,是煩惱的來源之一。愚癡的人,事理不明,顛倒是非,并且,沒有主見,容易受人左右,誤入歧途,一點小事就能讓他苦惱半天,這些都是由于智慧不足的緣故,補救的辦法,除了親近善知識多研究佛典以外,應(yīng)該常常受持稱念觀音菩薩,令智慧增長,棄除癡暗,對事對理,方不致有所偏差,這樣就可減少許多無謂的煩惱了。
「諸鬼」喻吾人的陰計疑心。俗話說:「疑心生暗鬼」可以給此喻下個最適切的注腳。
疑心也是障道因緣之一,眾生煩惱由它而起的不在少數(shù)。疑心病重的人往往成就不了大事業(yè)。修道,疑佛真理;交友,沒有誠心;待人處事,疑神疑鬼,魂不守舍,甚至連睡覺都心不安寧,這種人,實在可憐,唯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勸他念觀音菩薩,朝夕不忘,久了,心神自然安定,疑心之病,也就自然消除了。
以上所說,皆屬煩惱,因有煩惱,所以才有覺悟。經(jīng)云:「煩惱即菩提」,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所以,眾生只要能將迷心轉(zhuǎn)為悟心,當下就能超出三界,不受煩惱折磨。
念觀音菩薩,想觀音菩薩,以菩薩的大悲平等智慧,轉(zhuǎn)煩惱為菩提,轉(zhuǎn)惡念為善心,羅剎惡鬼,當然不能害之。這一轉(zhuǎn)心之間,利害關(guān)系相距十萬八千里,佛教教理主要的就是說這一轉(zhuǎn)心的心。
「惡獸」,若以事釋,則指虎、豹、豺、狼之類,虎豹性悍橫,豺貪心,狼狠戾,狽倚勢,狐多疑,獐不孝,狡機變……等能危害吾人性命的,都稱之為惡獸。
南海慈航里記載說:明朝有一位閩南人,名叫雷法震,以燒木炭為生,一日得鴨欄木一塊,見其紋理精細,欲雕刻觀音像,朝夕禮供,但因事情繁忙,沒有立刻實行。一天,入山燒炭,樹莽叢中突然走出一只老虎,見雷法震,便張牙舞爪的撲了過來,正當危急之時,忽然出現(xiàn)一個美女,呵叱老虎,虎竟被女懾伏離去。法震驚魂甫定拜問女子姓名,以便他日報答。女子答說:我是君家鴨欄木。說畢即隱身而去。法震仔細思量,知是觀音菩薩化身來救,于是擇日雕刻圣像,并且從此盡形壽持齋禮拜,可見觀音菩薩神通感應(yīng)之大。
法苑珠林也記述說:我國宋朝元嘉初年,有位沙門,名曇無竭,是個修苦行的行者,平素誦讀觀音經(jīng),持念觀音名號。有一次,與徒眾二十五人,往尋佛國,歷盡萬苦千辛,到達天竺舍衛(wèi)國路上,遇到一群山象,奔沖而來,曇無竭捧經(jīng)念到:一心皈命大悲觀世音菩薩。念畢,忽有一獅從林中走出,山象見獅立即驚走,眾人沒受絲毫損傷。可是走沒多久,又遇一群野牛狂吼而來,欲與加害,曇無竭皈命如初,虔誠稱名,空中忽現(xiàn)大鷲一只,驅(qū)散野牛,曇無竭等因虔稱菩薩名號的緣故,又免除了一次災(zāi)難,這都是觀音菩薩慈悲救助的。
若依理釋,「惡獸」喻如吾人的十大根本煩惱。即貪、瞋、癡、慢、疑﹝此五者謂之五鈍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此五者謂之五利使﹞。又喻作十纏,即:無慚、無愧、嫉、慳、悔、睡眠、掉舉、昏沉、瞋忿、覆。此十種妄惑,能纏縛眾生,不使出生死,不使入涅槃,故名十纏。這十纏、十使如同惡獸一般,能殘害眾生的法身慧命,阻礙吾人的菩提大道,所以,大家應(yīng)該常念觀音菩薩,以觀音的平等慈慧,斬除「惡獸」的伶牙利爪,破十使、十纏,而成就菩薩十地位。
現(xiàn)在的時代,是個為生存而競爭的時代,眾生心中就有銳爪利牙相爭相斗的情形,為求名聞利養(yǎng),心胸狹窄,悍橫、暴戾、狐疑、倚勢、狡詐,不惜己身人格,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你如此,我如此,他也如此,稍不小心便落入他人所設(shè)的陷阱,這不是如被惡獸圍繞一般嗎?奉勸諸位,要常念觀音菩薩的大慈平等之心,視眾生如父母、弟兄,化惡念為善心,則身旁惡獸,心中惡獸都會隱避無蹤的。
蚖蛇及蝮蝎,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蚖蛇」,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四腳蛇。行體似壁虎但比壁虎大。顏色略青,性奇毒,傷人致命。
「蝮」屬毒蛇之類,多居濕地。體長二尺余,頭部三角形,頸細、鼻反鉤。上顎兩旁有毒牙,中空如管,其根部與毒腺相連,人被嚙時,毒腺出毒液,由管牙注入人體。體呈灰黑色,有黑褐斑紋,尾部短小,人若被咬,難以治療。
「蝎」:一作「蝎」,屬蜘蛛類,體長約五分,色多黃褐,頭胸部與前腹部合為軀干,頭胸部之背面,有一對大單眼,數(shù)對小單眼,口在頭部前端,下腮為鉗狀,似蟹螯,胸腳四對,末端有二爪,前腹部分七節(jié),后腹部分六節(jié),后腹部細長如尾,末端有毒鉤,供防敵及捕食之用,是毒蟲之一。
蚖蛇及蝮蝎,會吐出如煙火般的毒氣,所以說:「氣毒煙火然」。這些毒氣能致人于死地,假使不幸遇上,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持念觀音菩薩,蚖蛇蝮蝎,一聽到念觀音菩薩的聲音,便回避而去,不再傷人。因此偈云:「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蚖蛇、蝮、蝎喻地、水、火、風(fēng)四大毒蛇。諸位應(yīng)該明白了知:「此身非我,因四大和合假名為我」的道理。依理說:地蛇混濁喻人之貪心;水蛇濡滯喻人之愚癡;火蛇暴燥喻瞋心;風(fēng)蛇凌高喻驕慢;這貪、瞋、癡、慢的毒氣無時不迷漫在你我左右,稍一不慎就傷害他人,如惡口辱罵,挑撥離間……等,輕則傷人心,重則害人命。放眼看當今社會,漫罵紛爭是常事,于是,人與人結(jié)怨,國與國相爭,這都是由于人的無明毒氣所引起的,要除此毒,需稱念觀音菩薩,令反本還源,回光反照,則毒氣必除,真心必現(xiàn)。
談毒蛇,金銀錢財也是毒蛇之一。昔時佛陀與阿難外出行化,走到一座村里的小樹叢邊,佛陀忽然回過頭來對阿難說:
「這地下伏藏著許多毒蛇,你看見嗎?」
「是的!佛陀!弟子已經(jīng)看到了!拐f著他們慢步的走了過去。
一個老農(nóng)正在樹叢邊掘土,聽到佛與阿難的對話覺得很奇怪,心想:「難道這兩位沙門的眼睛那么厲害嗎?土地以下的東西都看得出來?」為了清除心中的疑問,他拿著鋤頭開始往地下掘,一會兒,顯現(xiàn)在他眼前的竟是一堆黃澄澄的金子。老農(nóng)高興得說不出話,急急忙忙的想法子運回家去。本來是個縮衣減食的農(nóng)夫,一下子便成了百萬富翁,鄰居都覺得奇怪!
當時王法規(guī)定發(fā)現(xiàn)財寶是不能占為己有的,老農(nóng)成了暴發(fā)富的消息傳至王處,國王隨即命人提審,處以刑罰,迫說得寶地方,恐留有余寶未掘,因而被打得遍體麟傷。老農(nóng)大聲叫冤,怪自己愚癡,不信佛言,國王聽了覺得奇怪問他:「佛陀到底說了些什么?」老農(nóng)合掌含淚一五一十地將佛與阿難的對話稟告國王,國王知道他已深信佛言,發(fā)愿悔改,于是說道:「世尊大慈悲,寶藏稱蛇窟,欲令人遠害,人不信佛說,貪心致罪責(zé)。尚能憶佛言,刑罰可永息!拐f完,就下令把老農(nóng)釋放回家了。
錢財,是大家所貪求的,但「財」須取之有道,不可貪圖非分。有了錢,更要應(yīng)用得法,多做善事,濟貧撫孤,修橋鋪路,千萬不可慳吝不舍,做一個十足的守財奴,那就失去了金錢的效用了。
云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yīng)時得消散。
「云」,水蒸氣凝聚成微細水滴,浮游在空中的叫云。若烏云彌漫空中,則是下雨的前奏。這兒說云,主要的是指烏云而言。
「雷」,指空中帶電的云所引之放電現(xiàn)象而言,通常稱其所發(fā)之聲為雷或雷鳴。
「電」電的舊義,是指空中帶電之云放電時所發(fā)的光。今則稱電為物質(zhì)中固有的能,可用作動力,利用它發(fā)光發(fā)熱,如閃電。雷電,人們往往聯(lián)結(jié)在一起說,因為每逢下雨,打雷之前,多先有閃電,然后才有隆隆的雷聲。也因此,有些人誤以為雷電有先有后,其實雷電是同時發(fā)生的,關(guān)鍵是光波傳得較快,而聲波傳遞較慢的緣故,所以才先見閃電后聞雷聲。
「雹」,空中水蒸氣遇冷結(jié)成冰雪,旋裹成塊而下降的稱為雹。春夏間雷雨時常見,據(jù)說小者如豆,大者如梨,能傷人及農(nóng)作物。
從「云雷鼓掣電」到「應(yīng)時得消散」,這四句的意思是說:好比本是一個晴空萬里的好天氣,忽然間,烏云密布,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冰雹降落,這種景象,令人驚惶恐怖,如果遇上了,要盡快攝心鎮(zhèn)定,稱念觀音菩薩,靠菩薩的慈佑,必能云消雨止,重見晴天。
云雷、掣電、降雹、大雨,都是講的自然界現(xiàn)象,這些自然現(xiàn)象雖然可怕,但是我們內(nèi)心里的云雷鼓掣電要比自然界可怕多了!在理上說:「無明」就是烏云,無明起時能遮蔽眾生明朗的心性,我執(zhí)頓生,你我之念隨起,于是瞋心大發(fā),震怒如雷,忿恨如電,貪欲如雹,自暴自棄如大雨,這些心理上的「現(xiàn)象」,能傷人,能害己,難道不比自然界可怕嗎?還有:嫉妒心、驕慢心……等妄念之心,都足以成為雷電交鳴,狂風(fēng)大作的因素,修道者應(yīng)該時為「耕心」而努力,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以菩薩的定力來反省自己的作為,以菩薩的慈心攝伏自己的三毒心,那么,怒息氣平,心朗神清,豈不是還我本來清明皎潔的面目嗎!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這段偈頌,是總結(jié)以上所說的十難。
救眾十二難也就是觀音菩薩所發(fā)的十二大愿,通常說為七難。頌中從「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起至「云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yīng)時得消散!怪梗褪侵v的十二大難,在十二難的頌文中共有十二句的「念彼觀音力」,這句「念彼觀音力」便是消除災(zāi)難的關(guān)鍵,也是一支去惡從善,轉(zhuǎn)迷為悟的鑰匙,我們不可不珍惜,不可不利用。
眾生外受地、水、火、風(fēng)……等諸災(zāi)所侵,內(nèi)受三毒二求所逼,其苦如恒河沙數(shù),無法稱計,但尋聲救苦的觀音菩薩卻能運其微妙不可思議的智慧之力,來解救眾生的內(nèi)外諸苦,令達清涼境界。這就是觀音菩薩的「妙」處,也是菩薩所以名為「觀世音」的主要因由。
眾生的苦,卻實是無量無邊的,若要追究苦的根本,那便是貪、瞋、癡三毒。在十法界中,除六道眾生之外,菩薩、聲聞、緣覺仍然還有微細的三毒煩惱存在,這九法界的眾生均有煩惱,只不過輕重不同而已。
在九法界中六道眾生所中的毒素最深最重,但六道里,仍有煩惱輕重的差別,瞋恚心重的入地獄,貪欲最重的生餓鬼,愚癡最重的屬畜生;瞋恚較輕的是修羅,貪欲較輕的是人間,愚癡較輕的是天上,這是從精神上而分的。
人道雖說貪欲較輕,但我們?nèi)耸茇澯嗟恼勰,還真如恒河沙般的不計其數(shù),別的不說,就拿最基本的生、老、病、死四苦來說吧,誰能忍受得了?有的簡直被老、病二苦弄得生不如死,所以說:「苦海無邊際,世間多憂苦」,不念佛菩薩,不靠佛菩薩的力量來脫離苦海,生生沉淪于六道輪回中,那不是天字第一號的大傻瓜嗎!
三苦、八苦……種種諸苦,皆由眾生造業(yè)而來,業(yè)由惑生,想斷惑證真,就得深信佛語,念觀音菩薩,以菩薩的大悲之水來洗滌眾生的垢穢心靈,點燃不滅的心燈,開發(fā)眾生的智慧之眼,讓大家都具有觀音的妙智慧力,爍破一切黑暗、惡見稠林。
談到苦,八難也是苦之一。八難里除三惡道外,還有盲聾喑啞,世智辯聰,北俱盧洲,生長壽天,佛前佛后。生此八處,不是太苦,便是物質(zhì)享受太豐富,壽命太長,安于享樂不肯聞法聽經(jīng);有的是生不逢時,佛未出世他先出生或佛入滅后他才投胎轉(zhuǎn)世,這些眾生,善根淺薄,聽不到佛法,也就不懂得出離之要,所以說是「八難」。
在此,我要特別解說的是盲聾喑啞及世智辯聰兩種:盲聾喑啞照字面上解釋是眼睛瞎的人,耳朵聾的人以及口不能說話的人。眼瞎看不到佛經(jīng),無法深研教理;耳聾聽不到說法音聲,得不到法益;喉嚨啞了,縱然看經(jīng),不懂也不方便發(fā)問,實在可悲!這些人是因為先天關(guān)系,無可奈何。偏偏有些人五官俱全,品貌端正,卻不肯看經(jīng)、聞法,有的雖然看了,聽了,不懂也不肯發(fā)問,這類人,視而不見,有耳不聞,有口不問,和盲聾喑啞又有什么差別呢?
世智辯聰,在現(xiàn)今的社會上,這種人并不少,他具備世間上的學(xué)識,卻不愿修學(xué)佛法,甚至于毀謗真理,這種人,可悲之至。有好的知識應(yīng)該再加上良好的修持,讓世智轉(zhuǎn)為正智,那斷惑證真又有什么困難。若空具世學(xué),不肯加功用行,想想,豈不是太可惜了。
我們既然知道受苦的根由,就要下決心去鏟除它,經(jīng)上說:「隨緣消舊業(yè),更莫造新殃!雇蠹叶嗯。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xiàn)身。
這是三十三身的總說,前面已講過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這妙智力是體;將妙智應(yīng)用出來則成神通之力,這是用;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xiàn)身,就是相。拿個譬喻說,妙智力如一塵不染的明鏡;神通力,如鏡中所映現(xiàn)的種種景象的影,觀音菩薩不離體相用,而能自在無礙地尋聲救苦,處處應(yīng)化,這是用。
神,是妙用不測之義,通是自在無礙之義。上至諸佛菩薩,下至天仙鬼神都有神通,但其神通大不相同,通常分為有漏神通與無漏神通二種,有漏神通是指天仙鬼神的神通。這類神通功用不大,充其量只能見人鬼二道的少分,在六神通中,他只具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五種。天仙的神通雖比鬼神大,但與佛菩薩相比,無異霄壤之別,而且天仙神鬼常利用神通做為爭斗的武器,造作惡業(yè),應(yīng)用不善,反而助長六道輪回的苦因,致于聲聞,緣覺二乘人的神通也只能廣及三千大千世界,不能若佛的究竟圓滿。佛的神通,能廣及無量無邊的恒河沙世界,對一切事,一切物,不論過去、現(xiàn)在、未來、乃至無量劫前,他都能清清楚楚,徹底了知。觀音菩薩是過去正法明如來,在久遠劫前早已成佛,所以說「具足神通力」。
除了天耳、天眼、他心、宿命、神足外,佛菩薩還具有一種漏盡通,漏盡就是斷盡一切煩惱的意思。在神通中,漏盡通是最重要的一種。
觀音菩薩為什么能具足神通之力呢?因為他從久遠劫來,親近諸佛,廣設(shè)萬行,發(fā)大悲心,證得根本智之后,便繁興萬行,用一切權(quán)智方便法,化度眾生。在菩薩的立場上,權(quán)、實二智是不可偏廢的,有實智才有權(quán)巧的方便智,有方便智才能應(yīng)機施教,普化眾生。
觀音菩薩具足神通之力,廣修智方便,為的是要輔佛教化,適應(yīng)眾生根機應(yīng)時應(yīng)地而說法,因此,菩薩以他的智慧力、神通力、方便力、慈悲心、不分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盡虛空法界一切國土去做化導(dǎo)眾生,救護眾生的工作,他無一國土不現(xiàn),無一眾生不度,他因不忍眾生苦,所以入地獄,現(xiàn)餓鬼,去解救受刀山劍樹,饑渴之苦的惡道有情,讓他們也能受到甘露法水的滋潤,在焰口施食里,觀音菩薩就特別示現(xiàn)面然大士來普救一切餓鬼。所以說:「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xiàn)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這段偈頌,總括地顯示出觀音菩薩救苦的功德,菩薩能滅除種種惡趣眾生的痛苦,而施與清涼甘露。這是補長行之不足,屬于「孤起頌」。
「種種諸惡趣」,是指四圣以外六道輪回的眾生。在六道中,尤以地獄、餓鬼、畜生造惡業(yè)最多,受苦最深,名為三惡趣。所以稱其為惡趣的原因,是說眾生以各自的惡業(yè),當趣向惡處,故名惡趣。人與天(阿修羅遍于諸趣),以佛法出世觀點來看,亦屬惡趣,因人、天尚未超出三界,仍受生死輪回痛苦的緣故。
「地獄鬼畜生」,是分別列出三惡趣之名。地獄為六道中最苦之處,其位在地中,故名地獄。地獄約分三類:一、根本地獄,有八寒八熱之別,是為十六大地獄。二、近邊地獄,八熱地獄的每一獄有四門,每一門各有十六副地獄,又稱作游增地獄,謂罪人到此游之,更增其痛苦。三、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水濱,場所不定,為各人別業(yè)所惑,所以苦報及壽命亦各有差別。
餓鬼即通常受饑餓之鬼,其稍有威德的,作山林冢廟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間棄食。沒有威德者,不得飲食,不聞漿水之名,因此,常被饑渴所逼而口中出火,故名餓鬼。此類眾生,皆因前生慳吝,不肯布施等惡業(yè)所致。
「畜生」,指飛禽走獸……等墮入畜道的眾生。畜生道中,大抵以水族類的業(yè)最重,獸類較輕。它們生到人間,受鞭韃、負重、宰割之苦。這都是前生愚癡所致。
觀音菩薩為救三惡趣眾生,抱「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慈、大悲、大勇精神,示現(xiàn)與三惡趣眾生同樣的形相去救度它們,使它們能遠離三惡道,而獲得身心的解脫。
「生老病死苦」,是針對人類而說的。這是做人的四大根本苦。不管貧富貴賤,智愚賢不肖,這生老病死的苦總免不了,人如此,天上有情也如此,所以古德說:「人間難免四相苦,天上何曾免五衰」?觀音菩薩見人天二道眾生受苦,同樣示現(xiàn)人、天身,來化度我們,使我們解脫憂苦束縛。
「以漸悉令滅」,不論地獄、餓鬼、畜生,不分人、天之別,只要肯至心持念觀音菩薩名號,就能得到菩薩的感應(yīng),而漸漸消滅六道中的種種痛苦,讓菩薩的慈云遍覆著一切眾生,轉(zhuǎn)黑暗為光明,化痛苦為祥樂。
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愿常瞻仰。
這是觀世音菩薩的意業(yè)普觀。也是菩薩的「自利觀」和「利他觀」。菩薩之所以能利他,主要是由這些觀行所發(fā)起的妙用。此段偈頌,與前相同,補長行之不足,屬于孤起頌。
觀有「真觀、清凈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五種,這是菩薩的五觀。五觀中的前三觀屬于自利,后二觀屬于利他,所以五觀即含有自利和利他兩大部分。這五觀可以看作是前面「觀音妙智力」所分化出來的。將五觀總攝在一起,則為觀音妙智力,分開則成五種觀行。觀音菩薩因具有此五觀的妙力,所以又名觀自在。
「真觀」即「真空觀」,謂以真實智,觀察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因緣所生,本無自性,當體即空。般若心經(jīng)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就是真空觀智,世間諸法,不離緣起。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離散,虛妄有滅。并沒實在的體性存在,所以說「當體即空」。拿我們的身體來說:當其生時,是由肉體、知識和合而成。若把它用化學(xué)分析法,分析一下,人的一身,不過是若干的原質(zhì)組合而已,原質(zhì)分散,那有人體可言?色法尚且如此,何況心法?心法并無物質(zhì),只有妄想,那就更渺茫了。圓覺經(jīng)里對心法空有一段很好的解說,可以幫助大家了解諸法緣起,無有實性的道理。經(jīng)云:「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于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于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惯@是識空,也就是心法空。有情之身如此,無情器界亦如此。我們既知「緣生無性,當體即空」的道理,將可以使我們更深一層地洞徹諸法,讓我們更能提得起,放得下,而向我們修行之路更邁進一步。
「清凈觀」即假觀。菩薩以真空智、照見諸法皆空,但這里所說的空并不是所謂「空空洞洞,一無所有」。因緣起諸法的體雖空,但緣起的假相仍存在;雖有假相,卻屬幻化,明白此,就不會有所執(zhí)著,縱居五濁塵世,不被塵染,不被塵染便是「清凈觀」。圓覺經(jīng)上說:「心清凈故,見塵清凈;見清凈故,眼根清凈;如是至鼻舌身意亦復(fù)如是。善男子!根本清凈故,色塵清凈;色塵清凈故,聲塵清凈;香味觸法,亦復(fù)如是」。說至最究竟處,天地宇宙,森羅萬象,均皆清凈,這便是觀音菩薩的清凈觀。
「廣大智慧觀」即中道觀。菩薩先觀「真空」,次觀「假有」,再進而觀察了知諸法不即不離,非一非異的道理,這就是「理事圓融無礙中道觀」。因為世間法,緣生無性,依體則空,依相則有,然空非有,有非空,所以「不即」。但「假有」當體即「真空」,「真空」當處即「假有」,互不相離,即「不離」。然「真空」非「假有」,「假有」非「真空」,空、有并非一體,所以「不一」。但「假有」與「真空」只是一體兩面,不分彼此,離「假有」無以覓「真空」,所以說「不異」。菩薩能徹悟中道之理,以廣大智,遍觀一切,無不了了,這就是圓融無礙的「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悲」者拔眾生苦,「慈」者與眾生樂,這二觀屬利他行。觀音菩薩以悲觀,觀生佛同體,而悲眾生因惑業(yè)故,不能免苦,故以悲愿救苦,常以智光爍破黑暗,施眾生以快樂,名「慈觀」。
菩薩具上五觀,以五觀度化眾生,我們念觀音菩薩,常愿菩薩大悲救助并常瞻仰菩薩大悲功德,所以說「常愿常瞻仰」。
無垢清凈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zāi)風(fēng)火,普明照世間。
此文顯示菩薩的智慧之光,能破除眾生的愚癡黑暗,拯救眾生出離憂苦大海。亦屬「孤起頌」,用補長行之不足。
「無垢清凈光」,即智慧之光。這是總合前面所說的五觀,前五觀,一一皆清凈無垢,尤其是菩薩的清凈無染智慧光,能照破眾生煩惱,使心地純潔清凈,顯發(fā)出智慧之光,照除一切幽暗。
「慧日破諸暗」,此智慧之光,如同麗日高懸于空,照射大地。智光雖同日輪,然功用更勝于日,它不但朗照娑婆世界,不受高山深谷,樹葉映敝的影響,而且能照除三惡道里的種種黑暗,使所有眾生都能享受「光」的溫暖,得到光的利益。
眾生的真如實性本如明鏡,只因妄想執(zhí)著,才使明鏡蒙上塵埃,失去了本明性體,欲令轉(zhuǎn)迷成悟,就得依恃菩薩的清凈智光。努力修學(xué)菩薩的真空觀來破見思煩惱,修清凈光而除塵沙煩惱,修廣大智慧觀破無明煩惱。讓清凈無垢的智慧之光,朗朗普照眾生心地,轉(zhuǎn)黑暗為光明,這就是「慧日破諸暗」的意義。
「能伏災(zāi)風(fēng)火」,「災(zāi)」是總指眾生所受的內(nèi)外諸苦。風(fēng)、火主要在譬喻我們本心的無明風(fēng)與煩惱火等。大家必需了解,眾生外來的災(zāi)難,都是由內(nèi)在的煩惱,驅(qū)使身口造作惡業(yè)而招感的果報。菩薩的清凈智光既如麗日,能照破眾生煩惱,消除心垢,內(nèi)在之苦因既除,外在的種種災(zāi)難當然也就煙消云散了。所以,修行當以降伏妄心為第一急務(wù),妄心既轉(zhuǎn),則放眼四處,莫不艷陽普照,一片光明。
「普明照世間」,是說菩薩的清凈光普遍照耀世間的意思。觀音菩薩的智光發(fā)自真如理體,是遍一切處的,其所照的世間,不只是我們凡圣同居的世間,而是遍至二乘的方便土世間及菩薩的實報莊嚴土世間。菩薩以平等愛心去愛一切眾生,因此,也以他的清凈智慧光去普照一切眾生,決不會舍此利彼的。
講到「無垢清凈光」,就想起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一首偈,我想在此引述六祖的故事,讓各位更深切去體會「性本無垢」的意義。
惠能大師嶺南新州人,禮五祖弘忍座下。五祖知師根性銳利,恐遭其他門人嫉妒,同時也想試探惠能的耐心與是否有經(jīng)得起磨煉的精神,便派他到后院小屋去做劈柴踏碓的工作。
經(jīng)過若干時日,五祖認為機緣成熟,就集合大眾,誠懇囑咐說:「修行人,生死大事,你們每個人自己去觀察自己的智慧,是否悟得了本性真如,然后每人寫一首偈來給我看看,誰了悟得最透徹,我就把「衣缽」傳授給他,接替我作第六代祖師!
徒眾中有位教授師,法名神秀。威儀莊嚴,德學(xué)具足,寺眾非常欽佩他,咸認禪宗六祖非他莫屬。神秀和尚寫了一首偈,前后經(jīng)四日,曾十三次想呈上給五祖看,都沒有付諸實行。有一天晚上,三更時分,神秀自己提著燈,到南邊走廊的墻壁上寫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首偈的意思是說:「此身好比一棵畢缽羅樹,(即菩提樹),此樹枝葉青綠,一年四季光采不變,可是至佛涅槃日,樹葉卻會雕零,隔不久,翠綠依舊。此心好比一座光明的鏡子。(喻圣人心境不凡,有如明鏡,能映萬物,但不被萬物所染,這是心地空寂常照,本性光明之意。)既然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所以怕它染上塵垢,故要時時勤加拂拭,不要讓它蒙上灰塵,顯示不出鏡子本來的清明面目。(喻要時時克服妄念煩惱,不要讓煩惱的垢穢蒙蔽了真如本性。)」
至天亮,五祖忽見此偈,知神秀雖有所修學(xué),但尚未明心見性,師告諸徒眾說:「如果世人能照這首偈語下工夫修行,可以免墮三惡道,并且可以獲得廣大的利益,希望你們?nèi)枷愣Y敬,常誦此偈!褂谑,眾人爭相傳誦。
過兩天,有一沙彌經(jīng)過碓房,邊走邊唱:「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够菽苈犃耍瑔栃∩硰浾f:「你在唱念那位師父作的偈呀?」
小沙彌才一五一十將作偈付法的事告訴惠能;菽苷f:「我也想誦此偈,結(jié)來生緣,但我從來至今,都呆在磨坊里劈柴樁米,不曾去過前堂,請您帶路,引領(lǐng)我到神秀和尚寫偈的地方!沟搅四侠,沙彌朗誦神秀的偈頌給惠能聽;菽苤郎裥闵形匆姷奖緛砻婺,就請江州別駕張日用代寫一偈,惠能念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首偈的意思是說:「菩提本非畢缽羅樹,(印語菩提,此云覺悟,覺悟無形相可言),明鏡不過是個喻說,心靈的鏡子,本無形相,那里有「臺」呢?再說自性清凈,光明坦蕩,本無一物,何處去染灰塵污垢?」眾人見了惠能的偈語,嘩然震驚,五祖弘忍見大眾驚怪,恐人對惠能不利,逐用鞋擦偈語說:「亦未見性」,眾人聽五祖這么說,也就信以為真,不再喧染。
后祖至磨坊,以杖擊地三下而去,惠能知道五祖的意思,當晚三更時分,進入方丈室內(nèi)拜禮五祖,五祖以袈裟圍遮,付法與他,為禪宗六祖。
眾生所以輪回六道,就是因為不了解「體相本自然,清凈非拂拭」的道理,妄想心外求法,執(zhí)塵境為實,反而拘于泥沼,愈陷愈深。設(shè)若修道的人,不能即時悔悟,識自心是真佛,自性是真法,以為心外另有佛可求,性外另有法可得,以誤解心去求道,縱使修到驢年,也是枉然。
六祖的偈雖屬明心見性之語,但須利根上智者,方能了悟效法,凡俗之輩,;蹨\薄,根性下劣,還是依照神秀和尚的偈,去辦道修行,較為妥貼。奉勸諸位:守持自心,令清明凈潔,不染塵垢。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這是贊嘆觀音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情形。雖說是贊嘆觀音的口業(yè)普益,但實際上,是顯示觀音菩薩的三輪不思議妙用。偈語中的「悲體戒雷震」,是指菩薩的身業(yè)而言的;「慈意妙大云」則是說明觀音菩薩的意業(yè);「澍甘露法雨」則正顯菩薩的口業(yè)說法。所以,我們應(yīng)從身口意三方面來詳解這段偈文。
「悲體」是菩薩所證得的大悲理體。經(jīng)云:「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余善生」,可以給悲體兩字作最好的說明。菩薩的大悲體是由嚴持凈戒而來的,所以說:「悲體戒」。菩薩以此大悲戒體,示現(xiàn)三十三身,游諸國土,護持眾生,其慈心悲愿之名,神通妙用之力,如雷之始震,遠播十方佛剎,驚醒眾生迷夢,故云:「悲體戒雷震」。
戒為三慧學(xué)之首,有防非止惡的作用。無戒不能超凡入圣,故不論在家出家均以持戒為第一要務(wù)。佛遺教經(jīng)中說:「戒為正順解脫之本!顾q如良師。引領(lǐng)我們走向光明解脫的大道。
經(jīng)中說持戒有五種功德:一、諸有所求均得如愿,二、所有財產(chǎn)增益無損;三、所住之處眾生敬愛;四、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五、身壞命終必生天上。諸位若想得佛法實益,須從持戒中求,因為戒能生定,定能發(fā)慧。若欲證果而不欲持戒,那有如癡人說夢,終歸是空。
以前有一位豪富出家,初發(fā)心時,精持戒律,后逢逆境,即舍凈戒,胡作非為。一天夜里,山下小吃館的店主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他夢見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對他說:「你想不想發(fā)大財?想的話,我告訴你一個辦法,明天山上那個出家人到你店里叫面吃的時候,你把面端過去,當他舉箸將吃時,就伸手向他要面錢。如果他大發(fā)雷霆,把兩只筷子狠狠地往桌上一摔,我們兄弟倆就可以自由,不必再服侍他了。本來我們一共有二百五十個弟兄,大家都同心協(xié)力的跟隨他,護持他,現(xiàn)在跑了二百四十八個,剩下我們兩個,天天看到他胡作亂為,心里很不自在,但他一向以禮待我倆,找不著離開的機會。你若肯幫忙,讓他對我倆發(fā)頓脾氣,我們兄弟兩個一定助你發(fā)大財,絕不食言!
第二天,山上那位出家人真的到店里叫面吃,店主照昨夜夢里兄弟的吩咐行事。出家人一聽面未吃就先拿錢,真是豈有此理,筷子一舉就想摔下去,但轉(zhuǎn)念一想,這樣不妥,要發(fā)脾氣也得先把筷子放下!于是輕輕將筷子擱在碗上,然后拍桌大吼。店主一看他把筷子放下,心想:這下完了,我得開一輩子的小店,別想發(fā)大財了。不覺悲從中來,放聲大哭。出家人見他哭得傷心欲絕,也覺得莫明其妙,追問其故。店主一五一十地將夢境告訴他。那位出家人當下慚愧異常,立志洗心革面,重持凈戒。他對店主說:「你別傷心了,謝謝你告訴我這些事,喚醒我的愚癡,從今起,我會把二百五十位的老朋友全部找回來,為了報答你,我將自己所積蓄的錢財轉(zhuǎn)送給你,希望你善為打算。」
雖然,這只是條無憑無據(jù)的故事,但它啟示我們持戒的重要,絕不可將戒視作無關(guān)緊要或認為「戒」是束縛身心的繩索。但愿大家都能嚴持凈戒,攝受身心,以達自在,光明的境地。
「慈意」簡單說就是慈悲的心意。前面提到「悲」,悲是以拔苦為體,菩薩因見眾生沉淪于痛苦深淵,故起大悲心拔眾生苦。這兒說「慈」,慈者能與眾生樂,觀音菩薩的偉大即在此,他不但能拔眾生苦,而且能給與眾生一切快樂,就好象云彩遮住了烈日,帶給大地一片清涼。在佛法里,對于不可思議,難以稱頌的功德,都以「妙」字含括,所以說「慈意妙大云」!父事丁挂幻覆凰浪帯。法華文句中說:「甘露是諸天不死藥,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佛陀常以甘露譬喻不生不滅的妙法。法華經(jīng)序品說:「雨大法雨,吹大法螺」。為什么將法喻之如雨呢?因妙法能滋潤眾生的心田,如天降甘霖,潤澤大地上的一切。菩薩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等視所有眾生,演說如來妙法,恩被諸根,沒有你、我、貴、賤之分,如雨施大地,令萬物皆能得沾其益。故名「澍甘露法雨」。
觀音菩薩演唱法音的目的,主要是讓初發(fā)心眾生洗革心垢,使善根增長;令二乘人回小向大,直趣菩提,地獄息諸苦惱、餓鬼免受饑渴,畜生得離刀砧,修羅舍盡瞋心,天上五衰不現(xiàn),人間處處禎祥。諸類眾生都能普沾法益,得生法芽,踏開生死路,進入涅槃城。
「煩惱焰」是把煩惱喻作火焰。眾生受煩惱煎逼,擾亂身心,如大火焚身一般,苦惱不堪,故名「煩惱焰」。
何謂煩惱?煩惱是心中的不平之氣,能擾亂眾生身心,令不得安穩(wěn)。大智度論說:「煩惱名,略說則三毒,廣說則三界九十八使。」煩惱的種類很多,有四煩惱、六煩惱、十煩惱等不同的分法。煩惱熾盛的人,必定沒有智慧,因為沒有智慧的緣故往往對境界看不開,放不下,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身心時時熱惱不安,猶如處于大火聚中,無法自拔。
追究煩惱的根由,一方面是因為眾生于無始以來無明深埋八識田中,另一方面是由于外境的牽引誘惑而起。消除煩惱的最好方法,就是聽聞佛法,讓法水熄滅心靈的火焰。
觀音菩薩從慈云般的大悲心,應(yīng)化無邊身相,說種種妙法,開諸方便門,令眾生熄滅煩惱的火焰,賜與清涼的甘露。
設(shè)若我們也具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嚴持凈戒,更進一步以大悲心拔眾生苦,與眾生樂,煩惱自會斷除,身心自然安樂。諸位莫以持戒修行為苦,當知輪回受報更苦,希望大家能發(fā)進取心,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漸漸朝向理想的目標邁進。
諍訟經(jīng)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在長行里曾提過觀音菩薩是一位「施無畏者」,此頌是針對娑婆眾生說菩薩無畏施能除一切怖畏的。
「諍訟」就是諍論訴訟。人與人之間,不能和愛共處,常因芝麻小事而起諍執(zhí),對薄公堂。當打官司時,心里不免有怕官司失敗的怖畏,這都是因為內(nèi)心不能平靜所致,設(shè)若你碰上這種事情,一定要敬念觀音菩薩圣號,讓自己的精神鎮(zhèn)靜下來,謀求一個好的解決方法,就能免除諍訟之苦。
在這個世界上,不但人與人爭可怕,國與國爭那才更可怕。戰(zhàn)爭使民心不寧,日夜膽怕心驚,兩軍交戰(zhàn),死傷無數(shù),所以有人說:「戰(zhàn)爭是殘酷的。」但我們的人類史,多是用「戰(zhàn)爭」所寫成的,為了平熄戰(zhàn)火,更要時時持念名號,思維菩薩的大慈大悲心,多為世界和平的大道著想,就能免除兩軍交鋒,槍林彈雨中的怖畏了。
「諍訟」都是由于心中的不平而起,因為—人者心之器,心為形之主的緣故。一個人的心如果沖虛寧靜,內(nèi)不生家賊,百邪自不能侵,時呈祥和之氣。內(nèi)既安平,外必慈愛,絕不會與人斗諍訴訟,所以要「攘外」得先「安內(nèi)」,常念觀音菩薩的名號,以菩薩的五觀定力,具菩薩的大無畏精神,則煩惱、怨魔之軍,自然敗退,就不會再有諍訟,刀兵之苦了。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在前文中,曾說到觀音菩薩的五觀,這里再說菩薩的五音。五音是由五觀而成的,明白些說五觀就是菩薩的能觀之智,五音則為菩薩的所觀之境,以「五觀」與「五音」來顯示菩薩的殊勝妙德,解釋觀音菩薩所以得名的因由。
「妙音」即微妙的聲音,此微妙聲音是指音之本體,它充塞法界,無所不遍,沒有時空之隔,因為它遍一切處的緣故,所以能應(yīng)時、應(yīng)地、應(yīng)機而隨緣化現(xiàn)。這微妙性體既遍滿法界,我們便不能用凡夫的見解去測度「音」的存在性,如果諸位了解法華經(jīng)的心要,則山風(fēng)、浪嘯、溪聲、鳥鳴,乃至于眾生之聲,也無一不是妙音的顯現(xiàn)。能觀世音者,本為不可思議,不可測度之微妙性體,此微妙性體不但能持一切音聲,而且為眾音之所從出,所以名為「妙音」。
這五音并不是專指菩薩而說的,譬如「妙音」,也可以解釋為專念受持觀音菩薩之音而言,因稱念菩薩圣號的音聲,也是清凈微妙不可思議的,所以稱作「妙音」。
「觀世音」謂觀察世間持名之音,而與予慈心濟度的意思。這「觀眾音聲而施救濟」就是妙音性體的大用所在,故名「觀世音」。
「梵音」梵,清凈之意。以能觀之妙音及所觀求救之音,悉皆清凈,名為「梵音」。華嚴經(jīng)說:「演出清凈微妙梵音,宣暢最高無上正法,聞?wù)邭g喜,得凈妙道」。
法華文句上也說:「佛報得清凈音聲最妙,號為梵音」。這也是凡夫眾生與出世圣人的大不同處。諸佛菩薩心清凈故,所出音聲,皆慈言愛語,演唱清凈正法,讓聞?wù)呱鷼J佩響往,了脫生死之心。凡夫不然,舉心動念,多與染相應(yīng),一張口就是殺、盜、淫、妄,令人生綺想,起貪念,時時沉淪在欲海里,不得出離。和佛菩薩的清凈之音相比較,有如天淵之別。
「海潮音」以海潮為喻,喻清凈梵音能使求救者當機獲益,應(yīng)時解脫,如海潮之退進,有一定時間,決不失時。又菩薩說法有如海潮,雄壯澎湃,韻律天然,普震十方;如海之大,不揀細流,不分凈穢,均能慈悲包容。再有,觀音菩薩以慈悲救世,如大海之水,頃刻不息,分秒活動,應(yīng)時應(yīng)地,隨處施教,權(quán)變自在,故稱「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謂菩薩位于真觀之上,其音如梵音般的清凈高雅,如海潮般的有汛而應(yīng)時,而且他以平等心視眾生,教眾生上契佛理,下合群情,早早離卻愛欲,息諸染念,用和悅平等之音替代七情所發(fā)之聲,所以說菩薩的五音是超越世間差別音的。
也有人說:誦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其心平凈,其音清雅,句句虔誠,如梵音,如海潮音,這音勝于世間諸音,故名「勝彼世間音」。前者是約菩薩為眾生說法的音聲說,后者是約眾生持念大士圣號的音聲說。這兩種解釋都可以,諸位不必執(zhí)持于某種說法,而在這上面花心思。
梵音,海潮音,皆為超出世間一切音之殊勝音,因此之故,須常常敬念觀世音菩薩。如何「常念」呢?即先將本品所述說過的菩薩的種種慈悲利他功德,都能深深明了于心,更時時稱名而念,時時憶記大士功德而念,這才是真正持念觀音菩薩的人。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凈圣,于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菩薩有如上所說的種種殊勝功德,做佛弟子的就要常常憶念他。佛陀在偈語里特地叮嚀我們念觀音菩薩要「念念勿生疑」。這「念念」兩字,指的是「心念」,念大士名要前念,后念地相續(xù)不斷,不要有前念沒后念的,相續(xù)不起,那就得不到利益了。除了念念不斷外,頂要緊的是「勿生疑」。因為「疑」是「信」的大敵,任何大事,無不是建立在信心上的。想入佛法大海,也唯有誠信的人才能辦到。在念念之中,若起一念疑心,菩提之道必受阻礙,因疑心一起,信心動搖,雖聞?wù),而猶豫不決,既不能至誠真切的念,就難得菩薩感應(yīng)了。因此,釋尊慈悲,屢屢告誡囑咐,前念相信,后念起疑,是不行的!唯有念念不斷深信不移的,才能得到受用。
宗教是依「信」而成立的,一切偉大的建樹,也都是由信而成就的,這與做學(xué)問以疑為出發(fā)點不同。因為宗教的根本道理是立于學(xué)問之上,而置信于學(xué)問所不能到的地方,所以必需具有堅定不移的誠信之心,才能收到功效。
「觀世音凈圣」這一句是贊嘆觀世音菩薩的微妙功德的!赣^世音」三字,我們也可以從另方面來解釋。所謂「世」即指三災(zāi),七難的世間相。「觀」即前所說的五觀。「音」即上五音!竷羰ァ辜辞鍍舻氖フ摺_@兩字加強地說明了觀音的身份,它明示我們,觀音菩薩不比尋常修行的菩薩,他是已斷三障,已證三德的過去佛——正法明如來。為了愍念娑婆眾生,而倒駕慈航,教化眾生的一位清凈圣者。
「于苦惱死厄」,「苦惱」指吾人生存世間在身、心兩方面所患的種種憂苦!杆馈故巧慕K結(jié)。「厄」是指自然界的天災(zāi)等。在這無邊際的苦海中,唯一可以救我們脫離苦惱死厄,作我們真正的依靠者的,只有觀音菩薩。他如慈父悲母,只要你肯憶念他,一定可以得到無限的關(guān)懷與照拂,所以偈云:「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yīng)頂禮。
這段偈文,是贊嘆觀音菩薩,具無量智慧福德,同時普勸眾生,「頂禮恭敬觀音菩薩。」
「具一切功德」,所謂「一切」,是不能以數(shù)目計算的。觀音菩薩所成就的神通、智慧、方便等功德,無量無邊,不能權(quán)衡測量,不能心思言議,只得用「一切」來表示。在本品的偈頌中,觀音菩薩「侍多千億佛」,就是修集無量的自利功德!干茟(yīng)諸方所」,就是積修了無邊利他功德。觀音菩薩無論在自利或利他方面,都是無量的,所以稱為「具一切功德」。
何謂「功德」?勝鬘經(jīng)寶窟上本說:「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大乘義章第九說:「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滋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簡要地說:「救世之功,修身之德,名為功德」。功德,對自身說是止惡修善,對他身說是濟度眾生。觀音菩薩具足一切功德,以大慈大悲的眼光,平等看待一切眾生。絕不會有絲毫的差別。就因為「慈眼視眾生」的緣故,所以,菩薩之身,即是福德智慧的聚處,不但菩薩本身如此,一切眾生受其福德與智德,也如同海水般的廣闊深遠,不增不減。菩薩既具如此廣大的;,給與眾生無邊的利益,我們就應(yīng)該歸命頂禮,以報謝菩薩的恩德。所以說「福聚海無量,是故應(yīng)頂禮」。
除了禮念觀音菩薩外,我們更要時時提醒自己,在我們的心里,如來藏內(nèi),本就具有無量無盡的佛性功德,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如來藏性不能顯現(xiàn)的原因,就是被塵緣妄想給蒙蔽了。荊溪大師曾無限惋惜的說:「悲哉!秘藏之不顯,蓋因三惑所覆,故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dǎo),見思阻乎空寂,然此三惑,體本虛妄」。
體知秘藏之不顯,均因三惑所覆,就要速速下手,破無明、斷見思、塵沙諸惑,如此則秘藏之門必啟,一切功德必具。更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則自性真如,晶瑩剔透,一塵不染,我們也就把如觀音菩薩般的無量福聚功德顯現(xiàn)出來了。
宋朝時候的季宗問天竺來的僧人:
「觀音菩薩手拿的念珠是作什么用的」?
「念觀音」!天竺僧人回答。
「自己為什么還要念自己呢」?季宗追問著。
「因為,求人不如求己啊」!僧人回答。
由這般對話里,可以知道,我們念觀音,拜觀音,其實在是在念自己,頂禮自己,所以,前面我曾說過:「念觀音,拜觀音,不如讓自己做個觀世音」,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了知菩薩的修行處、偉大處,就應(yīng)該懂得怎樣去效法,去努力,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以菩薩心為己心,菩薩志為己志」做個大慈大悲,人人景仰的觀音菩薩。
偈頌至此已全部講完。但在梵本的普門品中,還有下面一段未譯,現(xiàn)抄錄如下:
慈悲救世間,當來成正覺,
能滅憂畏苦,頂禮觀世音。
法藏比丘尊,首座世自在,
修行幾百劫,證無上凈覺。
常侍左右邊,扇涼彌陀尊,
示三昧幻力,供養(yǎng)一切佛,
西方清凈土,安養(yǎng)極樂國,
彌陀往彼土,調(diào)御丈夫尊。
彼土無女人,不見不凈法,
佛子今往生,乃入蓮華藏。
彼無量光佛,凈妙蓮華臺,
獅座放百光,如娑羅樹王,
如是世間尊,三界無等倫,
禮贊積功德,速成最勝人。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yè),普門示現(xiàn)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爾時」,指佛回答了無盡意菩薩的問話,告訴他觀世音菩薩「福聚海無量,是故應(yīng)頂禮」之時。在那個時候,有一位持地菩薩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來,走到佛前,稟白佛說:世尊!若有眾生,有幸聽聞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知道觀音菩薩運用三業(yè)不思議之力,濟度眾生,并且開方便門,普現(xiàn)一切所喜見身,示現(xiàn)神通用之力,拔眾生之苦。當知是人,因聽普門品的緣故,起大信心,依而行之,則得觀音普門智慧,受用無窮,功德不少。
這段文是說聞法的功德。正信佛徒,應(yīng)該多聞?wù),聞法才能趣入佛道。有人認為:佛法著重修持功夫,聽法何用?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一切圣典,由佛所說,都在指示修學(xué)佛法的途徑,不聞?wù),怎么知道如何去了生脫死?怎么曉得如何求生凈界?又怎么知道如何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呢?
在經(jīng)典中,多贊嘆聞法的功德,因為佛法中的一切功德,都是從聞法而來的,龍樹菩薩說聞法有三處:一、從佛聞法;二、從佛弟子聞法;三、從經(jīng)典聞法。佛已涅槃,從佛聞法,對我們來說,如果修行不到相當程度,是不可能親聞佛陀說法的。如今修學(xué)佛法,只好從佛弟子聞法,或者自己由研讀經(jīng)論中去了解佛法。我們雖然生不逢佛世,不能親聆佛親口宣說的妙法,但從這兩處仍可得修行之指標,佛法之實益,所以,也稱作「聞法」,學(xué)佛法,可以由此下手。
本品說「聞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yè),普門示現(xiàn)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到底聽聞?wù),有些什么功德呢?簡略的說,聞法功德有四種:一、由聞知諸法──由于聽聞?wù),我們可以了解善法與惡法,知善法,依之奉行,令諸善增長;知惡法,當速斷離,不會再生。同時聞佛法,才知道有漏法,無漏法的差別,懂得何種該修習(xí),何種該舍棄,這善、惡、有漏、無漏等諸法,能夠遮止眾惡!副姁骸怪傅氖巧順I(yè)的惡行與意業(yè)的惡念,因為聞法的緣故,知道什么是惡法,造惡業(yè)會得什么惡果,漸漸地,警惕自己,約束自己,就能將惡念息除,遮止惡心的現(xiàn)起。三、由聞斷無義──由于聽聞?wù),能斷種種無意義的事。什么叫做無意義事?凡做對自己進德修業(yè)及對眾生沒有利益的事都稱作無意義事。譬如有些人,肯發(fā)心求解脫之道,但誤入歧途,雖修種種苦行,仍無法得到解脫,這種自討苦吃的愚癡行為,佛名之為無義。修學(xué)佛法,聽聞了佛說的真理,自然遠離無義之事,正道而行,不浪費分秒光陰,就不會白花心血而毫無收獲。四、由聞得涅槃──由聽聞佛法,如法修行的緣故,就能得到清凈,安樂的涅槃境地。照這么說來,佛法的一切功德,豈不是全從聞法而得的嗎?由此可知,經(jīng)典中說:「功德不少」,絕不虛妄。
「持地菩薩」,這位持地菩薩,有人說是地藏菩薩的異名,如果說是地藏菩薩,則誰都知道他是一位發(fā)大愿,立大志的大菩薩,只要是佛弟子,都對這位菩薩所發(fā)的勇猛誓愿──「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有很深刻的印象。在地藏十輪經(jīng)中說:「持戒堅固,如妙高山;精進難壞,如金剛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這是說如地能滋長萬物,儲藏萬物之義。在延品地藏經(jīng)的直談鈔里也說:「地藏,乃是一切眾生本心之異名」。持地菩薩楞嚴經(jīng)里,自述證圓通的經(jīng)過說:「我于過去,普光如來出現(xiàn)在世的時候,曾出家為比丘,修頭陀苦行,雖無高深學(xué)識,但具一顆仁慈心,濟人心切,修橋鋪路,只要對眾生有利益,再苦也不推托。終日在橋旁路邊,遇負重者,必代挑代負,幫忙過橋。見路有不平,必鏟高補低,鋪至平坦為止,所以大家都稱他持地。雖到處苦心孤詣,用心良善,但不見任何效果,而且『如是勤苦,經(jīng)無量佛出世』,到了后來,才遇著毗舍浮如來,平地侍佛到國王處應(yīng)供。毗舍浮佛親切的摩我頂,開示說:你做了很多利益眾生的事,救濟了許多受苦難的人,一個人能做到這種地步,真是難得,但那是屬于物質(zhì)上的濟助,你應(yīng)該從心地上面多下點功夫,要知外在的大地不平,是緣于內(nèi)在心地的不平,若自己的心地平了,則外在的山河大地?zé)o一不平。我聽了毗舍浮如來的開示,始懂得『心平國土平』的道理,立即心地豁開,煩惱頓除,從此在心地上下功夫,精進修行,就證得了圓通」。這便是持地菩薩得名的由來及因地修行的經(jīng)過。
云何名持地?據(jù)寶積云經(jīng),菩薩有十法名為持地三昧:一、如地廣大,無量無邊;菩薩亦爾,功德、智慧、莊嚴、愿行,無量無邊。二、如地,眾生依止,各隨所欲,稱意極給,周濟無礙,菩薩亦爾,六度眾具皆悉與之,心無限礙。三、如地,無好惡欣恨;菩薩亦爾,育養(yǎng)眾生而不望報。四、如地,天注云雨,普皆容受,無不堪持,菩薩亦爾,一切諸佛興大悲云,普澍法雨,如其所說,悉能容持。五、如地,一切草木叢林及與眾生行住坐臥,皆悉依之;菩薩亦爾,一切眾生修行善趣,二乘學(xué)法涅槃,皆因菩薩而有。六、如地,一切種子依生;菩薩亦爾,一切善業(yè)天人種子,皆依菩薩而得生長。七、如地,能出一切眾寶;菩薩亦爾,功德善寶一切樂具,皆出菩薩。八、如地,出眾妙藥能療眾病,菩薩亦爾,能出一切法藥,能除一切諸煩惱病。九、如地,風(fēng)不能動,蠅蚋蜂蝎不能虧損;菩薩亦爾,一切內(nèi)外諸緣逼惱,不能擾動。十、如地,獅子哮吼,龍象、雷電,不能驚怖;菩薩亦爾,一切外道九十五種所不能動。具此十法,名為持地三昧,故名持地菩薩。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fā)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持地菩薩說聞普門品者功德不少,一點不錯,佛說了普門品之后,不但持地菩薩得到不少功德,即在座聽講的八萬四千大眾聽了之后,均發(fā)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八萬四千,是喻其聽眾之多。在佛經(jīng)中,為顯其多數(shù),常用八萬四千為一代表數(shù)。實際上,佛講經(jīng)天龍八部諸眾生皆欣喜樂聞,絕不祇八萬四千的聽眾而已。舉法華經(jīng)來說,法華經(jīng)妙音品里「與妙音菩薩俱來者,八萬四千人!褂终f:「與八萬四千菩薩圍繞」。又說:「是八萬四千菩薩,得現(xiàn)一切色身三昧」。法華經(jīng)見寶塔品中說:「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jīng),為人演說」。藥王品說:「火滅以后,收取舍利,作八萬四千寶瓶,以起八萬四千塔」。佛亦說過:「以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梢姡巳f四千只是一種「多數(shù)」的說法,并不一定剛好是八萬四千數(shù)。
無等等者,謂佛果最高最上,沒有余果可與之相等。二乘人雖出三界,但不是究竟之法,非是無等;佛是極地,所以說是無等等;發(fā)求佛心,故說發(fā)無等等心,能發(fā)此心,修佛之行,即等于佛。發(fā)心有多種:一、名字發(fā)心,即五品弟子;二、相似發(fā)心,是六根清凈;三、分真發(fā)心,即初住以上;四、真發(fā)心,即發(fā)無等等無上菩提之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印度話,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沒有比這更上的正覺。正覺不同于凡夫的不覺,外道之邪覺。正等是不同于二乘的偏真,二乘人不能真俗平等,圓融無礙,唯佛菩薩能之。無上是不同于菩薩的分證。菩薩雖能等視真俗,怨親平等,不偏空有二邊,然因分證未圓,修行未臻圓滿境界,尚稱有上之士。佛元品無明惑已斷,大覺已圓,故稱其為無上止等正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單的說,就是發(fā)菩提心。以悲智圓成之佛果為目標,激求自己奮發(fā)向上,誓志成佛,這便是發(fā)菩提心。佛是人人可成的,希望大家能發(fā)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聽經(jīng)聞法的目的,在尋出離解脫之道,藉聞法來了知修行之徑路,然后依經(jīng)中所說而修,才不致于有所偏差,如果把聽經(jīng)當作一種消遣,藉聽經(jīng)來作充實自己逞口舌之利的資料,那是錯用了心,實在可惜!如今普門品已經(jīng)講完,冀望諸位能因此,了知自心有與觀音菩薩的真心存在,聽完了這微妙甚深的法門,要懂得循著菩薩的足跡,將貪欲心,轉(zhuǎn)為慈悲心;瞋恚心,轉(zhuǎn)成勇猛心,愚癡心,變作智慧心,讓此心與觀音心相應(yīng),隨著菩薩的后塵,做個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
- 上一篇:普門品聞記
- 下一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淺說
- 地藏經(jīng)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注音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心經(jīng)》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jīng)》全文-金剛經(jīng)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圓覺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jīng)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解釋-地藏經(jīng)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jīng)注音版
- 維摩詰經(jīng)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的作用和好處,心經(jīng)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jīng)白話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貧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貧窮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