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jīng)

《華嚴經(jīng)》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jīng)是大乘佛教修學最..[詳情]

《華嚴法界玄鏡》初探

  《華嚴法界玄鏡》初探

  作者:弘安法師,中國佛學院2007級研究生。

前 言

  《華嚴法界玄鏡》是華嚴四祖澄觀(738——839)大師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認為是他的四法界思想完全成熟的標志。華嚴四祖將三觀與四法界相對應,著重闡述的為事事無礙法界。華嚴五祖宗密(780——841)大師依據(jù)《華嚴法界玄鏡》著成《注華嚴法界觀門》,既是對《華嚴法界玄鏡》一些內(nèi)容的補充,又闡述了一些自己的新思想。澄觀大師自己作的序言今天讀起來仍讓人很感動,最后的感嘆也使人深思。那么,它究竟要闡明什么呢,這是本文試圖要解決的問題。

一、三觀所依體——事法界

  澄觀大師對“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略有三重”一句,是從“所依之經(jīng)”與“能依之觀”兩個方面進行解釋的。“所依之經(jīng)”當然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能依之觀”為“法界觀門,略有三重”。在對經(jīng)名的略釋中,有兩句話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這就是“大者,體大也;則深法界,諸佛眾生之心體也。曠包如空,湛寂常住,強稱為大”和“普賢行愿自體遍故”兩句。這兩句話與華嚴宗的“自體”思想有很大關系,下文將有詳細的說明,這里不再多說。

  在對“能依之觀”的解釋之中,澄觀大師真正要說明的是“三觀”所依的“體”為“事法界”,當然,也提出了“四法界”的名稱。再者,我們還可以從他的解釋中看出華嚴宗的“觀(門)”的特點。在理解這兩個問題時,我們需要參照《注華嚴法界觀門》中關于這兩個問題的解釋。

  故依此教以成觀門。修法界觀門,略有三重者,略標綱要。修之一字,總貫一題,止觀熏修,習學造詣也。言法界者,一經(jīng)之玄宗,總以緣起法界,不思議為宗故。然法界之要相唯有三,然總具四種。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今是后三。其事法界,歷別難陳;一一事相,皆可成觀,故略不明,總為三觀所依體。其事略有十對:一、教義,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體用,八、人法,九、逆順,十、感應。隨一一事,皆為三觀所依之正體。其制作人名,德行因緣,具如傳記。

  這段引文中的“今是后三”,指的是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從“其事法界”至“皆為三觀所依之正體”,澄觀大師講的是“事法界”為三觀所依的“體”,“事法界”當然也是其它三法界的“體”。“一一事相,皆可成觀,故略不明,總為三觀所依體”,這句話中,“總為三觀所依體”指的是“一一事相”的集合(總)為“事法界”,“事法界”是(修)三觀所依的體,自然也是其它三法界的體。不但事法界是三觀所依的體,事法界之中的“一一事相”(個體)都可以作為三觀所依體,都可以是其它三法界的體。這根本原因乃是依據(jù)華嚴二祖智儼(602——668)法師的“一即一切”的思想;也是為什么法藏(643——712)法師的《妄盡還源觀》開篇就要說“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xiàn);圓宗叵測,睹纖毫而齊彰。”《注華嚴法界觀門》中也說“非初法界外別有第二第三。”再者,我們絕不可以把“總為三觀所依體”理解為“四法界是三觀所依的體”。另外,為什么無“事法界觀”的真正原因,由上述可知非是“歷別難陳”。

  那么,這里的“體”指的是什么呢?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我們說這把刀很鋒利,是因為它是由鐵(體)做的,如果沒有鐵(體),刀又是什么呢?鋒利依什么說呢?如果無鐵(體),刀與鋒利只有空名,是憑空安立的。同理,無“事法界”,三觀與其它三法界豈不變?yōu)辇斆媒?當然,不要將這里的“體”當作上面所說的“心體”、“自體”。

二、“觀”的一點想法

  澄觀大師說:“故依此教門,以成觀門”,“修之一字,總貫一題,止觀熏修,習學造詣也”。宗密法師在《注華嚴法界觀門》中對修、觀、門的解釋為“修:止觀熏習造詣”,“觀:情盡見除,冥于三界也”,“門:此八九紙文,約此成觀故”。這里關鍵是如何理解“觀”字,明白“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十一個字中“觀”字的含義,有助于我們了解華嚴宗觀法的特色!稘h語大字典》中“觀”的讀音有guān與 guàn兩種,詞性有名詞和動詞兩類。在此取名詞的詞性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取什么含義呢?讀guàn時有“古代宮門外高臺上的望樓,亦稱為闕”和“泛指高大的建筑物”兩種意思。如果我們把此處的“觀”理解為這兩種意思的引申義,指“神圣、高貴”,好像更好些。這樣,“觀”讀 guàn ,表明修的目標、結(jié)果及最終的境界、果位等等,同時也隱含了華嚴思想是超越其它宗派思想的。這自然與“止觀”中的“觀” 是有區(qū)別的。

  如此,“修”指的是“止觀”,“門”是“門徑、關鍵”之義,聯(lián)系“觀guàn”的含義,三字就可以成為有機的統(tǒng)一體。我們以“法界觀guàn下能依之觀guàn”一句為例,“法界觀下”指的是“法界觀門,略有三重”。“法界觀下能依之觀”是說“能依的觀guàn”是“法界觀guàn門(略有三重)”,如果說“能依之觀”是“修法界觀guàn門”,那就不通了。也可以看出,“故依此教以成觀guàn門”中的“觀”,不是側(cè)重止觀的“觀”。華嚴四祖對“修”字的解釋,已把止觀之“觀guān”和觀門之“觀guàn”區(qū)分開來。華嚴五祖的解釋就更加透徹、明白了。“觀”的兩種不同含義還可以參考夷門山廣智大師本嵩述的《華嚴七字經(jīng)題法界觀三十門頌》中的解釋。明白觀的不同含義,對于我們了解華嚴觀法的特色大有好處,如關于華嚴觀法的《妄盡還源觀》、《三圣圓融觀門》等著作的題目最后一字或二字,為“觀”或“觀門”,而不在相應位置稱“止觀”;《華嚴五教止觀》則恰好相反,可以證明,它不是法藏大師的作品。當然這樣理解觀字,也只是一種想法,是否正確,是否為牽強附會,仍然需要進一步深入的研究,上面的一點證據(jù)自然遠遠不夠。

三、《華嚴法界觀門》的作者問題

  由《華嚴法界玄鏡》和《注華嚴法界觀門》可知,《華嚴法界觀門》的全稱應為《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關于《華嚴法界觀門》的作者問題,傳統(tǒng)的觀點普遍認為它的作者是華嚴初祖杜順(557——640)大師;近現(xiàn)代學者傾向于它是法藏法師所作,原因有二:一、《華嚴法界觀門》的全部內(nèi)容只是法藏法師的《華嚴發(fā)菩提心章》內(nèi)容的一部分,二、從華嚴學發(fā)展史的角度來考察,這些思想不可能出現(xiàn)在華嚴二祖之前[ 《中國華嚴宗通史》第113頁。]。對于后一種觀點,有人提出相反的意見,認為《華嚴發(fā)菩提心章》中相應的內(nèi)容是引自《華嚴法界觀門》,而法藏法師沒有說明[ 《宋代華嚴思想研究》第115頁。]。也有人認為是華嚴四祖從《華嚴發(fā)菩提心章》中摘出相關的部分,展示其為神僧杜順所作的《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簡言之,問題出現(xiàn)在澄觀法師的身上,這里僅依《華嚴法界玄鏡》的內(nèi)容來說點自己的觀點,當然,同時也必然要參考《注華嚴法界觀門》的內(nèi)容。

  《華嚴法界玄鏡》關于《華嚴法界觀門》的作者的說明是“終南山釋法順俗姓杜氏”,《注華嚴法界觀門》則是“京終南山釋杜順集”,二者均在“略有三重”之后!度A嚴法界玄鏡》中的“觀曰”的內(nèi)容與“釋曰”的內(nèi)容,二者的分界線是十分清楚的,而“終南山釋法順俗姓杜氏”屬于“觀曰”的內(nèi)容,細想起來讓人費解。“俗姓杜氏”四字應該屬于“釋曰”的內(nèi)容。“京終南山釋杜順集”則不存在這種矛盾。再者,“交涉無礙門”中的“有本后二句入在頭”是“觀曰”的內(nèi)容,相應的“釋曰”內(nèi)容為“言有本云后二句入在頭者”,就二者的關系而言,“有本后二句入在頭”是華嚴四祖所加,還是澄觀大師所依的原文本來如此呢?顯而易見,原因是后者!蹲⑷A嚴法界觀門》中無“有本后二句入在頭者”一句,也無相關的解釋。

  《華嚴法界玄鏡》中多次提到“有本云”(“有本云”即為“有的版本說”),也有“遍、現(xiàn)二字,諸本多無”一句,可見,澄觀大師見到的《華嚴法界觀門》的版本至少在三種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他每提到“有本云”與“有云(有的人解釋說,有的文章說)”時,都是與所要表達的思想相關的,都不是簡單的文字校對。

  一般說來,《華嚴法界觀門》的正文應該這樣開始,“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略有三重:真空觀第一,理事無礙觀第二,周遍含容觀第三”。無論是“終南山釋法順俗姓杜氏”,還是“京終南山釋杜順集”,都放在“略有三重”之后,“真空觀第一”之前,都讓人感到它的位置不對。如“華嚴發(fā)菩提心章”是題目,“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是說著作的作者,“發(fā)心第一,簡教第二,顯過第三,表德第四。初中問曰:云何名為發(fā)菩提心?”已屬于正式內(nèi)容了。如果將“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述”放在“表德第四”之后,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位置不對。不同的是“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十一個字應該即是《華嚴法界觀門》題目的全稱,也是正式內(nèi)容的第一句話。如此明顯的問題,華嚴四祖與五祖應該會注意到的。

  另外,澄觀法師在《華嚴法界玄鏡》自序中說,“精誠之者,時一發(fā)揚。數(shù)子肯求, 叩余一闡,咸言注想。訪友尋源,或?qū)W或傳,遍尋眾釋,積歲疑滯,今方煥焉。”譯成白話文是:虔誠、精進信徒,在不同的時間,(分別對《華嚴法界觀門》)都有闡發(fā)、弘揚。數(shù)人誠懇請求我撰文闡述,都說要對它注釋,進而禪修觀想。(回想起)我訪友尋求根源,或者學習,或者傳授,遍尋眾人的釋本,多年都有不通的地方,今天終于完全體悟了。所有這些證明,在澄觀大師的時代,《華嚴法界觀門》已有多種不同的版本流傳,已有不少對《華嚴法界觀門》的注釋,他在著《華嚴法界玄鏡》時是忠于他所用的《華嚴法界觀門》的原文的,乃至不影響所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時,原文有明顯的文字錯誤都予以保留。“終南山釋法順俗姓杜氏”十字在《華嚴法界觀門》與《華嚴法界玄鏡》中的位置,“俗姓杜氏”四字,是否是后來流傳造成的呢?可能性不大。《注華嚴法界觀門》說:“故但云集,此則集義,非集文也”?梢娙A嚴祖師真正注重的是華嚴義理,而非語言文字本身!蹲⑷A嚴法界觀門》對《華嚴法界玄鏡》有的地方是有補充說明的,如對“觀門”的觀,“略有三重”的重,集等的解釋等等,都可以證明宗密法師并非沒有注意到“俗姓杜氏”無問題,也可以推斷“俗姓杜氏”既非華嚴四祖所釋,也非后世流傳所誤,乃是他所用原文中的文字,而澄觀大師沒有說明,保持了它的原貌,同時,說明澄觀法師的時代,《華嚴法界觀門》公認為是神僧杜順的著作,而語言文字本身有點兒問題是沒有關系的。那么,澄觀法師是否見到不同版本的《華嚴發(fā)菩提心章》呢,這就不清楚了,問題也就多了一個環(huán)節(jié),更加復雜了。

四、“真空觀”中的“性空”思想

  《華嚴法界玄鏡》對“真空”的定義是“言真空者,非斷滅空,非離色空,即有明空,亦無空相,故明真空,如文具之。”其中,“即有明空”是關鍵的一句。那么,“真空”指的是什么呢?由真空觀的內(nèi)容可知,真空即為“性空”。也可以說,“真空觀”中闡述的是因緣所生的緣起諸法的“性空”之理,但這與三論宗的“緣起性空”思想還是有區(qū)別的。二者的分歧是如何來認識“心體”、“自體”、“如來藏”、“真如”。只要抓住“真空觀”所要表達的是緣起諸法的“緣起性空”之理,對于其的繁瑣、晦澀的內(nèi)容就容易理解、掌握了。

  《華嚴法界玄鏡》是通過論述“色”與“空”的關系,來闡明華嚴的“真空”思想,即“理法界”的特點。文中對“理法界”的說明是:“理法名界,界即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這就是說,千差萬別、林林種種的“事(緣起的生滅法)”,都不是孤立自有的,都是由眾因緣和合而產(chǎn)生的,其必然皆無自性,其“無自性”之理都是相同的,故稱“同一性故”,也就是“性空”。嚴格的講,只在“緣起的生滅法”范圍內(nèi)說“緣起性空”,是有別于中國傳統(tǒng)的三論宗所指的“緣起性空”的,原因是如何理解“真如”等的本性問題,所以說,“真空”與“理法界”不能完全等同于“緣起性空”,但在“緣起的生滅法”范圍之內(nèi),二者無矛盾。

  澄觀大師對“會色歸空觀”的最后解釋說:

  上之四門,但明色空。色即法相之首,五蘊之處,故諸經(jīng)論凡說一義,皆先約色。故大般若等,從色以上,種智已還,八十余科,皆將色例;今此亦爾例一切法。若略收法,不出上之十對;所依體事,無不即空。皆須以法揀情,顯即事歸理。

  由這段文字可以看出,“一切法”指“事法界”,其為“會色歸空觀”的“體”,其的代表為“色”。下面的“空即是色,則例此空是一切法,況不是十對所依耶”,也是同樣的道理,只不過空與色的文字不同,但“性空”即為“緣起”,因此二者所要表達的觀點是一樣的。

  對于各種對“真空”的不正確的理解,《華嚴法界玄鏡》中說:

  謂寶性論明地前菩薩有三種空亂意。以不了知真如來藏,生死涅般,二際平等,執(zhí)三種空。一、謂斷滅故空,初句揀之;二、取色外空,第三句揀之;三者、謂空為有,第二句揀之。既揀三種不正之空,故第四句說真空也。

  可見,“會色歸空觀”主要揀的是“斷滅空”,“色外空”及“謂空為有”。如果細分又有“離色明空”、“對色明空”、“滅色明空”等,但都不超過三種空的范圍。由于“明空即色觀”與“會色歸空觀”的關系是“義則大同,取文小異”,所以說“真空觀”主要破此三種空,顯“真空”之理。對于三種空,澄觀大師皆有說明,也容易理解,這里不再重復了。

  需要一提的是,法藏大師在《妄盡還源觀》中說:

  寶性論云,道前菩薩,于此真空妙有,猶有三疑。一者、疑空滅色,取斷滅空;二者、疑空異色,取色外空;三者、疑空是物,取空為有。[《大正藏》卷45,第638頁中。]

  其實,《妄盡還源觀》與《華嚴法界玄鏡》有驚人的相似,如都是二位法師的晚年之作,最后闡述的都是華嚴宗所特有的、自體的、事事無礙的無盡法界緣起思想,乃至于關鍵的證據(jù)都是一致的,這不是巧合。

  下面選取“真空觀”中有代表性,而讀起來讓人感到晦澀的一段,對其加以標點,并試著將其譯為白話文,并對其的思想進行說明。

  觀曰: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以空理非青黃,故云“空不即色”。然非青黃之真空,必不異青黃故,是故言空即色。要由不異青黃,故不即青黃。故言“空即色”、“不即色”也。

  釋曰:此亦有三。初標。釋中先揀即離,明真空非即色相;“云空不即色”,正揀太即,對前“會色歸空”中“色相非真空”后;然非青黃之理,必不異青黃者,明“不即色”之“空”亦非全在“色”外,對前“亦非離相有性”。二揀亂意者,揀“謂空為有”。既空理非青黃,豈是有耶?對前“真空不是相有”。三、“要由”下結(jié)。舉不異之正,結(jié)前太即之情。[《大正藏》卷45,第674頁中。]

  《華嚴法界觀門》說:空不即色,因為“性空”即是“緣起”。為什么?因為“性空”之理,不是“青黃”等顏色的假相,因此說“空不即色”。然而,不是青黃假相的“真空(性空)”,一定與“青黃假相”而顯的“緣起”之理是“不異”的,所以說“空即色”?傊捎诓划惽帱S的“緣起”之理,所以不是青黃的假相。所以說“空即色”、“不即色”。

  《華嚴法界玄鏡》解釋說:這里也有三部分。第一,標“門”名。釋中首先糾正將“色”與“空”截然分開,證明真空不是色的假相本身;“云空不即色”恰好糾正了將真空作為假相本身的錯誤認識,對應前面“會色歸空觀”中“色相非真空(以青黃之相,非是真空之理)”后面的內(nèi)容;然而非青黃假相的“性空”之理,一定不異于青黃為“緣起”之理,說明了“不是色相”的“性空”,也不是完全獨立于“緣起法”之外,對應于前面的“亦非離相有性(然青黃無體,莫不皆空)”。其次,糾正誤解“性空”是“實有”。既然“性空”之理不是青黃的假相本身,哪里還是實有(其體)呢?對應于前面的“真空不是相有(良以青黃無體之空,非即青黃)”。第三,“要由”以下是總結(jié),列出“性空”不異“緣起”的正確道理,得出的結(jié)論是前面的“太即”(等)的認識是錯誤的。

  可見,我們要理解文中的內(nèi)容,首先要弄清“空”、“色”、“青黃”等具體指的是什么,再以“緣起性空”理論為基礎,就明白文中要表達的思想了。三論宗的“緣起性空”理論是不許“如來藏”、“真如”有實體的,認為如來藏思想是權非實,[ 《三論宗綱要》第69頁。]而華嚴思想并不這樣認為,《華嚴法界玄鏡》也不例外,從中非常容易看出其側(cè)重如來藏思想的傾向,這就是“真空”與“性空”不只是文字不同,思想內(nèi)涵也是有別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