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宗門故事 >

仙林雪庭禪師悟道因緣

  仙林雪庭禪師悟道因緣

  杭州仙林雪庭禪師,仙林休休禪師之法嗣,俗姓桂,杭州仁和人,生于大明景泰丙子年(1456)。雪庭禪師于兄弟三人中年齡最小,自幼喪父,后患痘風(fēng),雙眼近視,畏光畏風(fēng),長時(shí)間不得痊愈。后因念佛,夢中感得神人勸他出家。開始,他的母親和兄長不同意。他只好在家中自修自學(xué),因無明師指點(diǎn),不得正眼。

  成化癸巳年(1473),雪庭禪師年滿十八,聽說休休禪師從四川來杭州仙林寺(亦作仙靈寺)傳法接眾,于是前往禮謁。二人相見,言談甚契。雪庭禪師于是從休休禪師落發(fā)受戒,并謹(jǐn)遵其教,日夜提撕趙州和尚無字公案。參究既久,雪庭禪師未有所得,卻滯于空寂之中,不能透脫。當(dāng)時(shí),休休禪師座下,有位首座和尚,看出了雪庭禪師的苦惱,便勉勵(lì)他看一段時(shí)間的經(jīng)教。

  一天,雪庭禪師閱讀《楞嚴(yán)經(jīng)》,至“于一毛端上現(xiàn)寶王剎,坐微塵里轉(zhuǎn)大*輪”一句時(shí),忽然生起大的疑情。在這種疑情的推動(dòng)下,雪庭禪師于是念念不間斷地參究這句話,以期契入其旨。成化乙巳年(1485),雪庭禪師偶然行腳來到江陰乾明寺。他一抬頭,忽然看見萬佛閣,金碧崢嶸,晃耀于眉宇之間,當(dāng)下便會(huì)得“于一毛端現(xiàn)寶王剎”之旨,從此始信幻、寄兩間(其義詳后),如夢如旅。

  第二年,雪庭禪師因作詩詠黃鸝鳥,有人評點(diǎn)道:“此句未得意在言外之趣。”雪庭禪師一聽,茅塞頓開,當(dāng)即便脫口吟詠道:

  “多情自信惜春光,飛入園林錦繡鄉(xiāng)。

  記得小窗驚我夢,滿庭紅杏帶斜陽。”

  雪庭禪師后于除夕之夜,聞鐘聲而大悟,并作偈云:

  “圓響心非聞,大千同一照。

  抹過上頭關(guān),更不存玄妙”。

  弘治乙卯年(1495),休休禪師應(yīng)信眾邀請,前往湖南,住持凈慈寺。雪庭禪師亦隨往執(zhí)侍,朝夕請益,盡得其旨,后蒙印可。

  雪庭禪師生前著有《請益警進(jìn)》、《拈古頌古》、《和永明詩偈》等,共二十卷。

  雪庭禪師自號梅雪隱人,又名幻寄。關(guān)于“幻寄”二字,雪庭禪師曾自釋云:“夫幻即寄之蹤,寄乃幻之跡;闷鸺耐觯氖腔。幻逐寄生,全幻是奇。翳目生華,山河大地。華翳不生,空真實(shí)際。幻之寄之,誠哉兒戲!”

 。鄞颂幍“寄”,指萬法之體,即自性,“幻”,指諸法之相,即相性之妙用。]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