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經疏 第三卷
仁王經疏 第三卷
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教化品第三
將釋此品。略有二義。初解品名。后正釋文。菩薩化生。以善示眾名教。令彼改惡為化。品義如上;蚩山瘫婋x惡。化令住善。故名教化。依本記云。此品宗明分別菩薩得空之階位。應言五忍品。而言教化品者。自有二義。一五忍菩薩。攝化眾生。二者如來以五忍法教。教化諸王。故名教化品
經。白佛言(至)眾生可化
釋曰。第二依文正釋。上來廣釋二護。文別有三。初觀空品。明護佛果。是自利行。次教化品。釋十地菩薩利他行。后二諦品。辨二護所依理。上來已辨護佛果訖。自下第二。釋十地行。于此品中。大分為二。初王發(fā)三問。后世尊正答。此即初也。文有兩節(jié)。初白佛言護十地行菩薩者。牒前品中護十地行。菩薩即能護人也。次云何可行等者。正發(fā)問辭。問有三意。一行可行者。問菩薩自利可行法。二云何行化眾生者。問利他行。謂依何地行。能化眾生。三以何相眾生可化者。問所化生實不實相。又解初問自利依何行相。故以五忍行答之。次問利他依何位行。故以十地行答之。后問何相眾生可化。故以幻化身。見幻化眾生。而教化之。至文當釋。問豈不此品說利他行。如何初問自利行耶。答護菩薩行。通利自他。就勝說故。但言教化
佛告大王。五忍是菩薩法
釋曰。第二如來正答。于中有二。初答前二問。后佛告大王汝先言下。答第三問。前中有三。初正答二問。次爾時百萬下。王以偈贊。后佛告諸得道下。如來述可。就答二問。于中有二。初正答前問。兼一答利他。后白佛言下。正答后問。兼答自利。前中有三。初標宗略答。次善男子下。次第廣釋。后眾生本業(yè)下。釋已總結。前略答中。文復有三。初標數略答。次依數列名。后結示自性。此即初也。準下結文。諸佛菩薩。本所修行。今隨問答。但言菩薩
伏忍上中下(至)寂滅忍上下
釋曰。第二依數列名。謂地前三賢。未得無漏。不能內證但能伏除。而不永斷。名之為伏。忍謂忍解。體即是慧。以伏標忍。名為伏忍。初二三地。得無漏信。故名信忍。四五六地。趣無生忍。名之為順。七八九地。安住慧心無生理中。名無生忍。灌頂菩薩。及如來地。觀第一義寂滅真如。名寂滅忍。然此五忍諸教不同。若依本業(yè)瓔珞經。略開六性。一習種性。二性種性。三道種性。四圣種性。五等覺性。六妙覺性。解云。彼經意者。如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金剛心。及如來地。廣開即有四十二賢圣。所謂十解。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依善戒經。瑜伽四十七。菩薩地。開為十三住。一者種性。二者解行。十地為十。佛地為一。即名十三。如此等文。不可具述。然此所說三伏忍位。略有三釋。一本記云。十信為習種性。十解為性種性。十行為道種性。十回向已上。即屬見道。經說信等為其性故。又下經云。十信十止十堅心。故知十信。為習種性。一云。此經十信為習。十解十行為性。十回向為道種性。如何得知十信為習。解云。如梁攝論。論曰。于幾時中修行。十地正行得圓滿。論曰有五人。于三僧祇劫。修行圓滿;蚱甙⑸o;蛉⑸o。言五人者。一愿樂行人。滿初僧祇。次有三人。謂清凈意樂行人。有相行人。無相行人。于前六地及第七地。滿第二阿僧祇。從此已后。第五無功用行人。滿第三僧祇。彼釋論云。愿樂行人。自有四種。謂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如須陀洹前有四方便。廣說如彼。解云。十信初心。入僧祇數。理應攝在習種性位。由斯義故。十解十行。性種性攝。十回向心。道種性攝。如理應知。一云。此經三品伏忍。如瓔珞經三種伏忍。雖有三說。后說為正。所以者何。若如初說。如何經說伏忍圣胎三十人也。應說圣胎人有四十。又違本業(yè)經說。賢圣四十二種。應說賢圣有五十二。若如次說。二失同前。又彼所引。愿樂位中。四種人者。真諦自案。非論正文。由斯大唐世親論本。及大業(yè)本。皆無此文。故三釋中。后說為正。順諸圣教。不違道理
經。名為諸佛菩薩修般若波羅蜜
釋曰。第三總結。五忍是可行法。心以慧為性。如經可知
經。善男子(至)修行伏忍
釋曰。自下第二廣釋五忍。即分為五。就伏忍中。三賢不同。復分為三。此即第一釋習種性。于中有五。一明方便。二菩薩入位。三顯化力。四釋超過。五彰勝因。此即第一明方便也。言初發(fā)相信者。未入十住十信人也。謂初發(fā)心。而未見理。名為想信。長耳三藏云。習種性前。有三想發(fā)心。謂假想發(fā)。輕想發(fā)。信想發(fā)。假想發(fā)者。藉三種力。一善友力。謂善知識。二行力。謂受律儀。三法力。謂通別兩力。通謂如來藏。別謂信等五根。緣此三力。于佛菩提。假起菩提想。求以自安安他。如聲聞假觀非青青想而能治惑。此中乖爾。名假想發(fā)。此后想想不已。義當難識。譬如輕毛無所倚著。名輕想發(fā)。此后心路轉明。信珠顯現。名信想發(fā)。即入十信位。故名初發(fā)想信也。恒河沙眾生者。顯發(fā)心者多入。位者小。是故經云。譬之魚子。庵羅樹華。結果甚小。修習伏忍者。即修十信。為伏忍方便。故瓔珞經說。一賢名門。謂初發(fā)心。未上住前。有十恒名字菩薩。常修十心。謂信進念定。及至愿心。又曰十信以前。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若一劫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
經。于三寶中(至)回向心
釋曰。第二正辨入位。于三寶田。生十種心。就十心中。前五自利。后五利他。前五心者。信等五根。后五心者。一施。二戒。三護三寶。四求勝果。名為愿心。五回求菩提。名回向心。問瓔珞經。及華嚴等。所說十住。與此經異。有何意耶。后十住者。一發(fā)心住。二持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解云。舊來相傳。十住二種。一者別相十住。如瓔珞經發(fā)心住等。二者通相十住。謂信心等。以為十住體。諸位皆行十信心故。是故本業(yè)經中。初地菩薩。百法明門。所謂十信各有十心。即百法也。今此經中依通相說。故不相違
經。是為菩薩(至)化眾生
釋曰。第三顯其化力。謂十住菩薩。作銅輪王。王二天下。南西二方。故言小分化生也
經。已超過二乘一切善地
釋曰。第四釋超二乘地
經。一切諸佛(至)為圣胎也
釋曰。第五彰成勝因。謂諸菩薩長養(yǎng)行者。十心。令成圣胎故
經。復次善男子(至)有十心(或有本云。次第起于慧地。性種性有十心。且依前本)
釋曰。自下第二明性種性。文別有四。一明入位。二顯位體。三辨攝化。四釋離過。此明入位。于三忍中居第二位。故言復次。三中第二。名中伏忍。與前聞慧。鄰接而生。即是思數。不依定水。故名干慧。即思慧也。今言干者。此字謬也。故瓔珞經。說有六性。亦名六慧。言六性者。如前所引。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圣種性。等覺性。妙覺性。言六慧者。聞慧。思慧。修慧。照寂名性慧。寂照慧。故知干慧。即思慧也。習已成性。名性種性。有十心者?倶似鋽。問善戒經等。習后性前。何故此經。習前性后。答瑜伽等說。立第八識。分別現行種子差別。種子為性,F行為習。故彼經說。先性后習。今此仁王本業(yè)經等。不說第八。唯現非種。初起名習。習以成性。故彼此說;ゲ幌噙`
經。所謂四意止(至)無我也
釋曰。第二顯位體性。文別有三。初明四意止。即四念處。次明三意止。即三善根。后明三意止。謂三世因果忍。言四意止者。用慧為體。而言意止者。意謂心王。由慧力故。令心止住四種境中。故名意止。身受心法者。辨所觀境也。言不凈苦無常無我也。正明四觀除四顛倒。所謂觀身不凈。能除凈倒。觀受是苦。能除樂倒。觀心無常。能除常倒。觀法無我。能除我倒
經。三意止。三善根。慈施慧也
釋曰。第二三善根斷嗔貪癡。此明三種善根。令心止住三種境。故名三意止。慈是無嗔。施無貪;凼菬o癡。如其次第。除嗔貪癡。薩婆多宗。義如上說。今依大乘。自有兩釋。一云同薩婆多。無癡善根。以慧為體。一云離慧以外。別有無癡。如成唯識等。今此經文。同薩婆多。用慧為體
經。三意止。未來果忍也
釋曰。第三緣三世因果忍。謂緣過去。唯因非果。若緣現在。亦因亦果。望前后故。緣未來世。唯果非因。在后時故。此亦是慧。忍受前境。故名為忍
經。是菩薩亦能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三攝化應知
經。已能過(至)所不能壞
釋曰。第四離過。謂過我人等者。遠離我見。然彼我見。有眾多名。謂我人知者見者眾生。如瑜伽有八種。名依大般若。有十三名。言外道倒想者。六十二見等
經。復次善男子。修行上伏忍。進入平等道。名為道種性地(或有本云。復有十道十種性地。旦依前本)
釋曰。第三釋道種性地。文別有四。一標位總名。二出位體性。三攝化分齊。四辨勝用。此即初也。謂入初地。離能所取平等圣道。此與圣道為因性故。名道種性
經。所謂觀色(至)解脫忍
釋曰。第二別出體性。文別有三。初明五忍。次顯三忍。后辨二忍。合成十忍?傖屢庠。有情流轉。五蘊為體。流三界處。尋其根本。不離二諦。故成十忍。忍謂忍解。然即是慧。前文五忍。從果立名。由觀五蘊。得五分法身故。后之五忍。從境立名。尋即可知。此即第一明觀五蘊。得前五忍。謂觀色蘊。便得戒忍。表無表戒。皆色蘊故。準此經文。表無表戒。皆是色也。觀識蘊得知見忍。以了別識與知見慧。義相順故。觀想蘊得定忍。以彼假想。能入定故。如四無色由想故得。觀受蘊得慧忍。以依受故。立于四禪。由依禪故。能發(fā)者慧。是故觀受。而得慧忍。解脫忍者。是解脫身。解脫有二種。一者有為解脫。即是勝解。二者無為解脫。此明由斷行蘊所攝煩惱。偏得行蘊所攝勝解。名解脫忍。于境自在。名解脫故。是故婆沙。及佛地論。皆說勝解為解脫身。故言觀行蘊得解脫忍。若廣分別。義如別章
經。觀三界因果(至)無相忍
釋曰。第二釋三忍。謂觀三界苦得空忍。于苦果上立空義故。于三界因。得無愿忍。以煩惱業(yè)為諦因故。通觀因果。得無相忍。證因果空。證無相故。又解。觀欲界因果得無愿。極可厭故。觀色因果以得空。離粗法故。依欲色得無相。諸十相法多分盡故。如是等釋。不可具述
經。觀二諦虛實(至)得無生忍
釋曰。第三明二諦忍。謂觀俗得無常忍。觀真得無生忍。此約有為無為。以釋二諦
經。是菩薩(至)四天下
釋曰。第三攝化分齊。謂道種性。作金輪王。化四天下。又解。是菩薩十堅心者。結上十忍
經。生一切眾生善根
釋曰。第四辨其勝用。義顯可知
經。又信忍菩薩所謂善達明行者
釋曰。第二明信忍。文別有四。一標名配位。二明除障。三明攝化分齊。四明發(fā)行種子。此即第一標名配位。言信忍者。標名。以無漏信。信三寶苦。故名信忍。言善達明中行者。配位如下經說。善謂善覺。初地菩薩,F證二空。故名善覺。達即離達。所謂二地。離犯戒垢。達真俗境。故名離達。明即明慧。謂第三地。以三慧光。明諸法故。名明慧。此上三地。五蘊假人。名為行者
經。斷三界色煩惱縛
釋曰。第二明除障也。然此除障。諸教不同。就實正理。如成唯識第十卷說。謂一切障。二障所攝。煩惱障中。見所斷種。于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已上能頓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已上。畢竟不行。所知障中。見所斷種。于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于十地中。漸次斷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永斷盡。彼障現起。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斷盡。八地已上。六識俱者。不復現行。無漏觀心。及果相續(xù)。能違彼故。第七俱者。猶可現行。法空智果起位方伏。前五轉識。設未轉依。無漏伏故。障不現起。雖于修道十地位中。皆不斷滅煩惱障種。而彼粗重。熏漸斷滅。由斯故說。二障粗重。一一皆有三住斷義。雖諸住中皆斷粗重。而三位顯。是故偏說。然此經文。且依此品。地前伏忍。而伏非斷。信忍三地。說斷三界色煩惱縛。順忍三地。能斷三界心等煩惱。無生忍地。亦釋三界心色等習。至寂滅忍。佛菩薩斷三界心習。即此下文受持品說。初地斷貪。二地斷嗔。三地斷癡。四地斷見。五地斷疑。六地斷三界集因集果。七地斷三界習因業(yè)果。八地觀心心寂滅。九地滅心心相。十地證一切法解脫。住金剛臺者。為顯諸地勝劣差別。就障粗重。說貪嗔等。非就實義。所以者何。就實正理。如前所說。煩惱障中。見所斷種。見位永斷。修所斷種。要至金剛一剎那中。方能頓斷。若所知障。地地別斷。故知煩惱障中。位位斷者。就粗重說。然此所說色心煩惱。自有兩釋。一云從境得名。若緣色者。名色煩惱。若緣心者。名心煩惱;蚩蓮挠鞯妹。色心相望。色粗心細。是故粗惑。名色煩惱。其細惑者。名心煩惱。色心習者。就習氣中。若粗習氣。但言色心煩惱。若微細者。名色心習。問習氣以何為體。解云。舊相傳說。二障種子若粗易斷。名為正使。細而難斷。名為習氣。慈恩三藏。依瑜伽等說。習氣無堪任性。亦名粗重。謂由二障種子力故。所引有漏五蘊上有無堪任性。與所依蘊。非一非異。無別體性。故言非異。斷不斷別。故言非一。然此粗重。無體性故。不能別得擇滅法無為。而斷位者。且加煩惱障中。見所斷種。唯有一品。所引習氣。有無量品。若依二乘。從七方便。漸斷習氣。乃至羅漢。入無余依隨所依舍。若回心者。至菩薩見道無間道時。斷見所斷種。所引習氣。解脫道時。方能斷盡修所斷種。乃至菩薩金剛心時。方能斷盡所引習氣。至妙覺位。解脫道中。方能斷盡。若廣分別。如成唯識記。問若爾如何此經等云。于諸地中。斷貪嗔等。又菩薩地。說二障種。有三位斷。如何會釋。解云。如上所引。成唯識論第十卷說。由此道理。本業(yè)瓔珞上卷所說。三賢菩薩。伏三界煩惱粗業(yè)道。粗相續(xù)果。亦不起粗。是見道。喜忍伏三道業(yè)道。離忍伏人中業(yè)道。明忍伏六天業(yè)道。焰忍伏諸見業(yè)道。勝忍伏疑見業(yè)道。光忍伏心因業(yè)道。無生忍伏果業(yè)道。不動忍伏色因業(yè)道。光忍伏心因業(yè)道。寂滅忍伏心色二習業(yè)道。無垢忍伏習果道。習前已斷。而果不敗亡。是故佛子三賢。名為伏斷。喜忍已上。亦伏亦斷一切煩惱。覺忍現時。法界中一切無明。頓斷無余。亦顯諸位勝劣異故。擬宜而說。非實正理。設有余教異此說。亦應準此。若廣分別。具如別章
經。能化(至)無量功德
釋曰。第三攝化分齊。謂初地百佛國。二地千佛國。三地萬佛國。所現化身。三地差別。準上應知。又現神通。無量功德差別。謂初地神通。動百佛國。二地千佛國。三地萬佛國土也
經。常以十五心為首
釋曰。第四明發(fā)行種子。文別有三。初總標。以十五心為首。次列十五心。后總結。此即總標。十五心為發(fā)行本種
經。四攝法(至)三解脫門
釋曰。第二列十五心。謂四攝等四門功德。便成十五心功德也。言弘愿。如瓔珞經說。愿一切眾生。度苦斷集。證滅修道。名四弘愿。具說如彼
經。是菩薩從善地(或有本云。從善覺地至)根本種子
釋曰。第三總結。應知
經。又順忍菩薩(至)現法
釋曰。第三順忍。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明除障。后顯攝化分齊。此即初也。順無生忍觀。名為順忍。言見勝現法者配位。見謂炎慧。即第四地。得道品見。故名為見。勝即難勝。是第五地。難有二義。一勸難化眾生。心無垢難。二所化不從。心無垢難。能退二難。于難得勝。名難勝地。言現法者。即是第六現前地十二緣觀。恒現在前。名現前地
經。能斷(至)煩惱縛
釋曰。第二明其除障。謂此位中。斷緣心煩惱系縛。名心煩惱縛;蛲拔簧珶⿶来诛@。此位中心煩惱細。故喻于心。所言等者。等心所也
經。故現一身(至)化眾生
釋曰。第三攝化分齊。謂現一實身。于十方佛國中。現無量通化眾生。或可于十方國。各現一化身化眾生。故言一身。問何故信忍現百身等。此順忍中。但言一身。解云。信忍明其化身。故說多身。此說實身。故說一也。問菩薩身。一時到十方不。答有兩說。一云能到。不思議故。一云不到。實身不可在多處故。雖有兩釋。且依后說
經。又無生忍(至)觀慧
釋曰。第四明無生忍。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明除障。后明攝化分齊。言無生忍者。諸說不同。有說名遍計所執(zhí)。名為無生。無自體故;蛘f遍計所執(zhí)。及圓成實。皆名無生。如解深密瑜伽論;蛘f三性皆名無生。謂本性無生。自然無生。惑苦無生。如成唯識等言。所謂遠不動慧者。配位。七地名遠行。至功用心最后邊故。八地名不動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九地名觀慧。四無礙解。化有情故
經。亦斷三界心色等習煩惱
釋曰。第二明除障也。謂于前位。已斷色心煩惱。今此位中所斷微細。名心色等習
經,F不可說(至)神通
釋曰。第三攝化分齊。如經可知
經。復次寂滅忍
釋曰。第五辨寂滅忍。文別有四。一標名配位。二辨其除障。三約諦辨異。四無緣下。所化分齊。前中有三。初標名。次贊用。后配位。此即標名。若依本記。寂是定。滅是慧。依定發(fā)慧。滅諸漏故。名寂滅忍。一云。離諸法相。究竟真如。名為寂滅。緣彼境智。名寂滅忍
經。佛與菩薩(至)入金剛三昧
釋曰。第二贊用。言金剛者。自有二義。一能斷智。名為金剛。能斷一切諸煩惱故。今此經。依此而說。二所斷惑。名為金剛。性強難斷。似金剛故。故新翻般若。名為能斷金剛;罂山饎。亦屬能斷。由此義故。佛與菩薩。同用此忍
經。下忍行中行(至)薩般若
釋曰。第三配位。薩婆若。此云一切智
經。共觀第一義諦
釋曰。第二辨其除障。文別有三。初明觀境。次辨除障。后顯二道差別之相。此即初也。謂佛菩薩。同觀真如第一義諦。問此位同觀。有勝劣不。若有勝劣。本業(yè)經中。何名等覺。若無勝劣。如何瑜伽。八復次釋勝劣差別。答云。諸說不同。一云。緣真即無勝劣。若緣俗境。勝劣不同。故經與論;ゲ幌噙`。一云。據實勝劣不同。故涅槃云。十地菩薩。聞見佛性。于如來地。眼見佛性。具說如。彼又瑜伽論十四五曰。所見月光喻二位。故知二位定有勝劣。而言等者。等斷一障。故說為等。慈恩三藏。意從后釋
經。斷三界心習
釋曰。第二正辨除障。于前位中。已斷色心二種粗習。今此位中。亦斷色心二種細習。為顯所斷最微細故。但名心習
經。無明盡相(至)為薩婆若
釋曰。第三正辨二道差別相。然釋此文。諸說不同。一云。無明盡相為金剛盡相者。顯無間道相。據實一切煩惱皆盡。就根本說。是故但言無明盡相。即用此相。為金剛盡相。解脫道中。已過無明盡相。故言無相為薩婆若。若依本記。無明盡相為金剛者。顯無間道相。謂于此位。有涉相盡。就根本說。故言無明盡相為金剛盡相。無相為薩婆若者。顯解脫道。言盡相等者。無間道時;笙嚯m盡。猶有境智異相。故不言無相。于此位中。盡無明相。亦無境智異相。故盡相無相為薩婆若。雖有兩釋。且依后釋
經。超度世諦(至)等法性
釋曰。第三約諦辨異。三賢多住世諦。十地多住真諦。度三賢故。超世諦。度十地故。超第一義諦。超世諦故非有。超第一義諦故非無。故為第十一地。薩云若覺。自有兩說。一云。薩婆若名一切智。薩云若名一切種智。若依本記。皆翻一切智。言湛然清凈。常住不變。同真際。等法性者。重釋薩云若。常住之相。諸說不同。一云。即準此文。如來常住無生無滅。一云。為相續(xù)常。故說常住。具如三身章
經。無緣大悲來化三界
釋曰。第四攝化分齊。文別有二。初標宗略釋。后依宗廣釋。此即初也。謂一切有情。能化所化。皆不離三界。大悲是能化之具。眾生是所化之境。薩婆若是能化之體。大悲有三。一眾生緣。二法緣。三無緣。初通外道。次通二乘。后唯佛及菩薩。若廣分別。如智度論二十三。及佛地論第五等。今佛世尊。以大悲力;磺斜娚。乘一切智。來化三界
經。善男子(至)亦不出三界
釋曰。自下第二依宗廣釋。文別有三。初申正理。次三界外下。破異師說。后大王我言下。引古證今。此即初也。若依本記。此有四義。一煩惱用。由惑發(fā)業(yè)。生三界報故。二生死果。謂所感果。體屬三界。二十二根中。三無漏根雖非三界。依三界身。故言不出。三智慧體。謂佛三身所有智慧。名智慧體化三界處。故言不出四智慧用。反顯界內有所化生。意明佛智化三界用。雖名相中有此四義。皆是虛妄。若出三界系縛。即見第一義。如理不復見有能化所化也。今解此文。有其三義。初煩惱及果。體屬三界。在三界處。故言不出。次辨二十二根。謂三無漏根。在三界處。眼等五根。及五受根。男女意命。體屬三界。信等五根。有屬有在。后佛三身。雖非三界。亦在三界。故言不出;蚩扇裏o漏根。亦后三界九根中起。故說在界
經。三界外(至)非七佛之所說
釋曰。第二破異師說。文有兩節(jié)。初牒彼外計。后指同外道。謂外疑云。豈不二乘圣者出三界外。若言三界外無眾生。佛二乘教。何所化耶。由斯計云。三界外所化眾生。是故世尊破云。三界外有一眾生界者。吠世史迦外道。大有經中說。非七佛說。言大有者。彼說六句義。一實。二德。三業(yè)。四大有。五同異。六和合句義。彼說大有。名大有經。問豈不三界外有變易生死。云何此經說三界外無眾生耶。答真諦三藏自有兩釋。一恒解者。據實界外變易生。而此經中。未明此義。亦無有過。依佛教中。如聲聞藏四阿笈摩。但說佛身是無常法。未明佛性常住身義。說佛無常。亦無過失。此亦如是。依佛教故。二依理釋。隨分別心。計有三界。及三界外有變易生。皆不稱理。由此斷所計。界外生死。據實還是不出三界。故大品云。從三界中出。至薩婆若。以不動故。唯此等經。無別有情出三界外。即依此意。釋經可知。慈恩三藏。作如是釋。變易生死。無別業(yè)果。即依三界所有業(yè)果。由邊際定。轉勝轉妙。故名變易。三界門中。隨本業(yè)果。即彼界攝。故此經云。出三界外。無別有情。而諸圣教;ゲ幌噙`。若廣分別。義如別章
經。大王我常語(至)覺薩云若性
釋曰。第三引古證今。若依本記。斷三界者。謂除六識。名為業(yè)諦。斷煩惱者。阿陀那即第七識。說煩惱凈果報盡者。除阿賴耶。是第八識。說為果凈。如是三凈。名之為佛。自性清凈。名薩云若性。此意說云。一切眾生。三種凈者。即名為佛。由此應知。設得佛果。不出三界
經。眾生本業(yè)。是諸佛菩薩本所修行
釋曰。第三釋已總結。文別有二。初總結五忍。后辨位長短。此即總結。如經可知
經。五忍中十四忍具足
釋曰。第二對十四忍。辨位長短。謂五忍對十四忍。展轉相攝。尋即可知
經。白佛言(至)化眾生
釋曰。自下第二正答利他。兼釋自利。于中有二。先問后答。此即問也
經。佛言從一地(至)一切知見故
釋曰。此即第二如來正答。于中有二。先略。后廣。此即略答。文有三節(jié)。初明業(yè)所依地。謂從極喜。乃至法云。問此文何故但說十地。答地前三賢。賢而非圣。妙覺一地。已超菩薩。故因位中。隨勝而答。次簡別二行。一自所行處。謂十地自所行境。二佛所行境處謂妙覺地所行境界。前之十地。但了自行所行處。后金剛一念。通行二處。故下經云。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如佛境界。乃至廣說。又如瓔珞經云。佛子。菩薩爾時住大寂門。乃至過十地解。與佛同坐。具如彼說。后言一切知見故者。釋成清凈。謂十地行。本業(yè)清凈。皆由知見力所生故。一云。從初地乃至后佛地。余如前說
經。本業(yè)者
釋曰。第二廣答本業(yè)。文別有三。初牒。次釋。后是故下結。此即牒也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自下第二廣釋十地。即分為十。此即第一釋善覺地。文分為五。一居土寬狹。二配屬王位。三顯習法門。四釋地別行。五辨地通業(yè)。住百佛國者。居土寬狹。本記云。國土有三。一說法土。百億日月;〕恕6裢ㄍ。億億日月。化中乘。三智慧土。無量世界。化菩薩。今言百佛國土者。說法土也。言作閻浮四天王者。配屬王位。問此經意。但取天王。非閻浮提。如何此云作閻浮四天王耶。答此有兩釋。一云。于四天王中。但作領閻浮提增長天王。由南勝故。不作余王。一云。通作四種天王。就勝方便故。但言閻浮提王。然此十王。諸教不同。依十地經。初地菩薩。作閻浮王。二地菩薩。作轉輪圣王。六欲天中。除四天王。四靜慮中。除第三禪。余八處中。如其次第。作八王位。今依此經。六欲天中。及四靜慮。如其次第。受十王位。除閻浮王。及轉輪王。言百法門者。第三顯習法門。即自利行。如上所說。于十信中。一一具行十信。故言百法門也。言二諦平等心者。第四釋地別行。謂于初地。創(chuàng)證真如。如實了知真俗一味。非即非離。非即故化義得成。非離故證法皆空。言化一切眾生。第五顯地通行。地地皆用化生為業(yè)。下有九地。多作五段。準此應釋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二釋離達地。文復有五。一千佛國土中。居土寬狹。二作忉利天王者。配業(yè)王位。忉利天者。此是梵言訛略也。具足應言帝戾那(此云三)橙棱貫(此云三十)題婆(此云天)寶思惟三藏云。當此三十三天。三修千法門者。顯習法門。謂十信心。一一增修一百心故。名千法門。后漸增修。準此應知。廣如瓔珞經第二卷說。四十善道者。釋地別行。修十善業(yè)。行戒地故。五化一切眾生者。顯地通行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三釋發(fā)光地。文復有五。言炎天者。此云時分。余文準上
經。若菩薩(至)一切眾生
釋曰。第四釋炎慧地。文復有五。兜率天者。此云喜足。道品即是三十七道品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五釋難勝地。文有五句。言二諦者。即世俗諦。第一義諦。言四諦者。即苦集滅道諦。言八諦者。諸說不同。一云。有作無作二種四諦。合說為八。若依本記?嗫唷目。行苦。分段。變易。善。不善。正行。名為八諦。顯揚第八。行苦諦。壞苦?嗫。流轉。流息(瑜伽云還滅)。雜染。清凈。正方便諦(瑜伽云正加行)。名為八諦。解云。如次三苦。流轉生死。流息涅槃十。三種雜染。斷彼所得清凈無為即彼能斷。方便圣道。名八諦也。若依瑜伽第四十六。亦同顯揚。然彼二論。增數門中。增一至十。廣說如彼。今依十地。十四諦中。后八種諦。以釋此文。前之六諦即此經中。二諦四諦。言八諦者。十地經云。覺法自相同相故。善知相諦。覺法差別故。善知差別諦。覺分別陰界入故。善知說成諦。覺身心苦惱故。善知事諦。覺諸道生相續(xù)所。善知生諦。畢竟滅一切熱惱故。善知盡無生智諦。起不二行故。善知令入道智諦。正覺一切法相故。善知一切菩薩地次第成就諦。及善知集如來智諦。以信解力故知。非得一切究竟智故。問經說九諦。如何言八。答經意欲顯妙覺勝故。開為二諦。論意欲明同大乘故。合為一數。前之七諦。通大小故。故今此經依八諦說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
釋曰。第六釋現前地。亦有五句。準上應知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七釋遠行地。亦有五句。言方便智愿智者。不舍眾生。起法無我。名方便智。由方便力。能作七門攝眾生事。愿力取生。恒為上首。名為愿智。即此愿智。當方便智第一門攝。非十度中方便及愿。言七門者。一愿力取生。教化余眾生故。二說對治。為滅煩惱染及隨煩惱。使寂滅故。三為滅諸障故。四于大法眾會集故。五見聞親近。供養(yǎng)修行。生福德故。六轉法輪故。七所問善釋故。具如十地論第九卷說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八釋等觀地。亦有五句。言雙照方便神通智者。雙照真俗互不相違。為方便。于入觀中。能發(fā)神通。故名神通智
經。若菩薩(至)化一切眾生
釋曰。第九釋善慧地。亦有五句。如文可知
經。若菩薩(至)如佛境界
釋曰。第十釋法云地。亦有五句。一居土寬狹。如文可知。二配屬王位。言大靜天王者。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王。言三界主者。簡三界王故。言三界主。三修不可說不可說法門者。顯習法門。四德理盡下。釋地別行。覺行已滿。名曰理盡。與佛如來。共斷細障。名同佛行。無明即是三界本原。此地能盡。名為盡原。若依本記。阿賴耶識。以此為本原。五教化一切眾生如佛境界者。顯地通行
經。是故(至)行凈
釋曰。第三總結。文別有二。初結菩薩業(yè)。后結如來業(yè)。此即初也
經。若十方(至)無量眾生
釋曰。第二結如來業(yè)
經。爾時(至)波羅蜜
釋曰。自下第二月光偈贊。于中有三。初大眾供養(yǎng)。次月光正贊。后時諸下。辨眾得益。此即初也。文有兩節(jié)。初香華供養(yǎng)后合掌聽聞。依十地論。供養(yǎng)有三種。一者利養(yǎng)供養(yǎng)。謂衣服臥具等。二者恭敬供養(yǎng)。謂香華幡蓋等。三者行供養(yǎng)。謂修行信戒行等。此當第二敬供養(yǎng)也
經。今于佛前。以偈嘆曰
釋曰。第二月光正贊。于中有二。初發(fā)起頌文。后以偈正贊。此即初也。所言偈者。自有二說。一云。偈者竭也。攝義竭盡。故名為偈。一云。依正梵音。名為伽他。此云頌而言偈者。是訛略也。然所說偈。必具四句。梵音缽陀。此翻為跡。外譬真如諸象四跡成身。偈亦如是
經。世尊導師金剛體。心行寂滅轉法輪
釋曰。自下第二以偈正贊。此中總有二十九行偈半。大分為三。初一偈半。略嘆佛德。次五忍下。二十五偈。廣嘆五忍德。后如來下。有三偈。嘆佛化業(yè)。就嘆佛德。文別有三。初有半偈。嘆佛自體。即嘆佛寶。次有半偈。嘆佛說法。即嘆法寶。后有半偈。嘆佛攝眾。即嘆僧寶。此即初也。然此頌文。諸說不同。若依本記。頌初二句。明佛三業(yè)。具足五義。一世尊者。威德具足。二導師者。智慧具足。三金剛體者。法身具足。四心行寂滅者。解脫具足。五轉法輪者;咦恪=庠莆逯薪饎傮w者。嘆法身德。余之三句。嘆受用身。轉法輪者。贊其化身。三身別相。具如別章。一云。初二句。贊佛三密。初之一句。贊佛身密。具一切德。眾所尊重。名為世尊。相好圓滿。引導眾生。名為導師。其身不壞。猶如金剛。故名金剛體。于后句中。贊二種密。初之四字。贊其意密。內證真如。離能所相。故名心行寂滅。后之三字。贊其語密。遠近同聞。無所壅隔。名轉法輪。若廣分別。如三密經
經。八辨洪音為眾說。時眾得道百萬億
釋曰。第二贊佛說法。文有兩節(jié)。初贊妙辨。后贊德益。言詞巧妙為辨。遠近皆遍曰洪。言八音者。如梵魔喻經云。佛說法聲。有其八種。一最好聲。二易了聲。三濡軟聲。四調和聲。五慧聲。六不誣聲。七深妙聲。八不女聲。又瓔珞經。有八種聲。謂內外因果。及四無礙聲。即為八也。又賢愚經。十住斷結經等。亦說八種。與此不同。恐繁不述。言時眾得道百萬億者。第二贊眾得益。如經可知
釋曰。第三嘆佛攝眾。謂說法時。六欲諸天。及人民眾。成出家道。及菩薩行等。問如何六天有出家眾益。依本記云。出家二種。一心出家。二形出家。今六欲天。依于佛法。皆出生死家。故不相違
經。五忍功德(至)能盡原
釋曰。上來略嘆佛德訖。自下第二二十五偈。廣嘆五忍。于中有二。初有一頌?倗@五忍。后佛眾下二十四頌。別贊五忍。此即初也。文有三節(jié)。初之一句。贊所了法。次有一句。辨能了人。后有二句。顯其勝劣。此明除佛以外。障未除故不能窮盡。故不名智但名為忍。唯佛一人。能盡忍源。障已盡故
經。佛眾法海三寶藏。無量功德攝在中
釋曰。自下第二有二十四頌。別贊五忍。文別有四。一有五偈。嘆伏忍。二善覺下五偈。嘆信忍。三炎慧下有四偈。嘆順忍。四遠達下有十偈。合釋無生寂滅二忍。就伏忍中。文別有三。初有一偈半。頌方便。次有一偈。顯正位。后二偈半。顯勢力。前中有三初之二句。信所依境。次有二句。明發(fā)信心。后有二句。配屬王位。此即初也。釋三寶義。具如別章
經。十善菩薩(至)苦輪海
釋曰。第二明其發(fā)心。依本記云。十信菩薩。由發(fā)大心。求出三界。雖未即能永出三界。以能遠離三惡道苦。是故總言長別三界
經。中下品(至)鐵輪王(或有本云寶者謬也)
釋曰。第三配屬王位。謂十善業(yè)道中下品者。得粟散王。若上品者。得鐵輪王。小王眾多。猶如散粟。從喻立號。名粟散王。依本業(yè)經。十善有三。上品鐵輪。中品粟散。下品人王
經。習種(至)四天下
釋曰。第二一偈。頌其正位。謂十住菩薩習種性。作銅輪王。王二天下。十行菩薩性種性。銀輪王。王三天下。十回向菩薩道種性。金輪王。王四天下。言七寶者。輪寶。主兵臣寶。主藏臣寶。象寶。馬寶。女寶。如意珠寶。問如是七寶。四種輪王。皆具有不。答皆悉具有。而勝劣異。故大婆沙三十卷云。諸轉輪王。力亦不定。王四洲者。有那羅延力(那羅延者。此名人種。人與天女和合王而生。根本是人種類。故名人種)。王三洲者。有代根伽力。王二洲者。有缽羅塞建提力(是大力鬼神是鬼趣攝也)。王一洲者。有摩訶路健那力(此名露形是人中神)。此四輪寶。亦有差別。王四洲者。有金輪寶。其量正等四俱盧舍。王三洲者。有銀輪寶。其量正等三俱盧舍。王二洲者。有銅輪寶。其量正等二俱廬舍。王一洲者。有鐵輪寶。其量正等一俱盧舍。如四輪寶有此差別。應知余寶亦有勝劣。謂王四洲者。余寶最勝。乃至一洲者。余寶最劣
經。伏忍圣胎(至)十賢心
釋曰。第三顯其勢力。文別有二。初之一偈。對佛辨力。后一偈半。就菩薩辨。前中有二。初之二句。標三伏忍。后有二句。正贊勢力。此即初也。若依本記。初句總標三十忍。次句別配三位。言十信者。即十信位。十止者。即十解位。十堅心者。即十行位。今解不爾。十信即十解。亦名十住。十行名十止。十回向名十堅心。如上已說
經。三世諸佛(至)伏忍生
釋曰。第二正贊勢力。如文可知
經。一切菩薩(至)信心難
釋曰。第二對菩薩辨。于中有二。初標發(fā)心。后釋二利。此即初也。言發(fā)心者。顯揚第二。有二發(fā)心。一世俗發(fā)心。謂如有一隨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fā)誓愿言。長老憶念。或言圣者憶念;蛘哙w波柁耶。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fā)無上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六波羅蜜。皆為證得無上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愿尊證知。我是菩薩。第二第三亦復如是。二證法性發(fā)心。謂如有一已過第一劫阿僧祇耶。已證菩薩初極喜地。已入菩薩定無生位。已如實知無上菩提方便。已悟自身將近等近大菩提果。解自他悉平等故。得大乘意。已至不住流轉寂滅。菩薩道故。得廣大意。由如是故。于大菩提愿不退轉。是證發(fā)心。莊嚴第七。發(fā)心有四。一信行發(fā)心。謂信地。二凈依發(fā)心。謂前七地。三報得發(fā)心。謂后三地。四無障發(fā)心。謂如來地。若依瑜伽七十二。說十種發(fā)心。恐繁不述。今此經文。二發(fā)心中。世俗發(fā)心。四種發(fā)心。當信行發(fā)心。若依本業(yè)。在十信位。謂十信心。信心有十。修百法門。故言行本;蚴≈小3醢l(fā)心住
經。若得信心(至)初地道
釋曰。第二釋自利行。文別有三。初之二句。明自利行。次有一句。顯利他行。后一句。雙結二利。此即初也。言信心者依莊嚴論。此當上品。故彼第七云。行盡阿僧祇。長信令增長。眾善隨信集。亦具如海滿。釋云。若諸菩薩行行。盡一阿僧祇劫。爾時長養(yǎng)于信。方至上品。若準彼文。當十回向。今此經文。重贊十住第七不退也。問此種性菩薩。為如此經。必不退耶;蛴型艘。設爾何失。若言退者。此經所說如何會釋。若言不退。本業(yè)經等。如何會釋。解云。此義兩釋不同。一龍猛菩薩宗。種性菩薩。決定不退。故金剛仙論第一卷中。作如此說。然此習種性人。亦有二種。一者性決定。二者不定。不定者。未能決定入于性地。乃至初地。容有進退。故言不定。若遇善知識即不退。若不遇者。退入外凡及二乘地。或性種性。猶退墮地獄。馬鳴菩薩起信論中。亦同此說。又樂莊嚴經中說。性地菩薩。決定不退。是故寶鬘論中。有人問龍樹菩薩云。地持經中。道性地菩薩。退墮阿毗地獄。此義云何。龍樹菩薩答言。地持經中。雖云性地菩薩墮地獄。我不明作如是說。何以故。不增不減經中。明性地菩薩。畢竟不墮地獄。又樂莊嚴經中說。性地菩薩。若一時殺閻浮提眾生。雖有此罪。猶不墮地獄。若殺四天下。乃至大千世界眾生。亦不墮地獄。何以故。此人曠劫修行。多供諸佛。功德智慧。善根純熟。雖造重罪。以福德力故。罪即消滅。不墮地獄。如熱鐵[金*敖]。以一渧水。投之于上。即自消滅。以此驗知。性地菩薩。不墮地獄。問若爾者。二經相違。云何會通。解云。地持經中。道言入者。摧怖地前。令其生懼。速證初地。非謂實入阿鼻地獄。如十地經中七勸。勸八地菩薩言。汝莫樂住寂滅。然八地菩薩。既位出功用。永絕識務。念念無生。運運自進。豈有樂住寂滅。假勸方進也。欲速入九地十地乃至佛地。是故加勸。非謂實樂住寂滅。此亦實如是。實不墮地獄。言其墮者。欲令速證初地。非謂實墮也。故知性種以上。一向不退。二慈氏菩薩宗。種性菩薩。亦有退入惡趣。墮入外凡。如前所引。本業(yè)經第一卷云。信想心中行者。是分善根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上觀現在前。后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于空無我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薩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凈目天子。法才王。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準此等文。亦有退者。而樂莊嚴等。說不退者。如本業(yè)經。修第六度。遇善知識。故知種性。有退不退。問十信位。有不退不。此有兩釋。一云。亦有不退。故本業(yè)經第一卷說。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而與十住。有差別者。十住第七住。位不退。十信第六。唯信不退。一云。無不退義。是故此經第六名施。本業(yè)第二自說戒心。由斯十住第六已前。一向是退。第七住后方名不退。而言十信第六不退者。譯家謬也
經。教化眾生覺中行
釋曰。第二顯利他行。如文可知
經。是名菩薩初發(fā)心
釋曰。第三總結二利。上來明信不退者。說伏忍位。又解。一切菩薩已下一偈半。說信忍方便。以莊嚴論說僧祇末上品信故。于理無違
經。善覺菩薩四天王
釋曰。自下第二有五偈。別釋信忍。文別有四。一有兩偈釋善覺地。二有一偈明離達地。三有一偈。釋明慧地。四有一偈。斷障分齊。此即第一也。文有七節(jié)。一標名配位。二顯地別行。三化土寬狹。四辨登一乘。五釋地別名。六顯德具足。七入理不動。此即第一標名配位。謂初覺生法二空。無相見道。及三心等。故名善覺。配位如上
經。雙照二諦平等道
釋曰。第二顯地別行。依真諦釋。雙觀二義。一入觀見真。二出觀見俗。出入合說。故云雙觀。慈恩三藏。一時雙緣。故名雙觀。然此雙觀。略有四種。一方便雙觀。謂十回向中。四善根位。于一剎那。緣名義等。假有實無。假有是俗。實無即真。于中初習。容有前后。若純熟位。即得雙觀。二證位雙觀。如即此經。三功用雙觀。謂難勝地。四任運雙觀。八地以上。今于此中。證位雙觀
經。權化眾生游百國
釋曰。第三化土寬狹
經。始登一乘無相道
釋曰。第四辨登一乘。然釋此文。諸說不同。一云。就理說一乘。一云。依行說一乘。具如別章
經。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德行名為地
釋曰。第五釋地別名。義謂極喜地。亦名為住。智住理故。即彼般若。亦名為地。生諸德故
經。初住一心足德行
釋曰。第六顯德具足。謂初地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
經。于第一義而不動
釋曰。第七入理不動。謂入理時。非分別所動。故名不動;虿煌斯。名而不動
經。離達開士忉利王(至)無無無生無二照
釋曰。第二此一頌文。釋離達地。文有三節(jié)。初標名配位。次化土寬狹。如經可知。后顯地別行。言離達開士忉利王者。標名配位。離犯戒垢。達照一味真如。故名離達。即當三十三天王。言現形六道千國土者。辨土寬狹。言無緣等。者第三顯土別行。釋此經文。諸說不同。一本記云。上句明境凈。下句明智凈。言無緣者。依他假緣空無相。分別假相空。第三諦者。真實性空。解云。除遣三性。存三無性也。言無無者。是無分別性。以體無故。言無生者。依他性空。言無二照者。圓成實性空。然此照言。該通上二。慈恩三藏云。上句境凈。下句智凈。準同前釋。言無緣者。生無自性。性體即依他。無自在天等為緣生故。言無相者。相無自性。性即所執(zhí)相。以無自體。為其性故。言第三諦者。勝義無自性性。真如為體。而無所執(zhí)。真空相故。釋能凈智。準前應知
經。明慧空照(至)變化生
釋曰。第三有一偈文。釋明慧地。文有三節(jié)。初標名配位。次化土寬狹。如經可知。后顯地別行。言忍心者。即是能觀之智。言無二者。謂離有無二相。即用無二。為第三諦。言出有者。出三界有。言入無者。離分段有。入變化生。變化生者。即是變易生死也。如何得知第三地中。出有入無。變化生即是變易生死。解云。如顯揚論。變易生死。亦名變化。又第三地。即施戒修中。修定地。由邊際定力。受變易生。故知第三地。受變易生
經。善覺(至)無遺照
釋曰。第四有一偈。明斷惑分齊。謂上善覺離達明慧三位菩薩。能斷三界色煩惱縛。所以者何。執(zhí)三界色為實有故。下有半頌。釋斷所由。以彼菩薩。還觀三界身口色上法性。第一真如。無遺照故。方能斷也(或有本云。無唯照者謬也)
經。炎慧妙光(至)空有了
釋曰。自下第二有四偈。釋順忍。于中有二。初有三偈。正明行位。后有一偈。明斷惑分齊。前中有三。初有一偈。明炎慧地。次有一偈。明勝慧地。后有一偈。明法現地。此明炎慧地。即十地中。第四炎慧地。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化土寬狹。后顯地別行。炎慧妙光者。第一標地別名。道品慧光。斷所知障。如炎燒薪。法喻雙舉。名為炎慧妙光。于十度中。行精進度。名大精進。配王攝土。如經可知。顯別行中。言實智緣寂方便道者。略開二智。謂一實根本智。唯緣寂靜真如。二后所得方便智。通緣真俗。故今且舉方便道。不辨所緣。下句重釋二智。達無生者。釋上實智。照空有了者。釋后得智。通照真俗
經。勝慧(至)入無間
釋曰。第二偈。明勝慧地。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化土寬狹。后顯地別行。言勝慧者。即難勝地。真俗二智。難合能合。故名難勝。今此經意。了知真俗。及第一義。能了知故。名為勝慧。自達明了。不由他力。故名勝慧。配位分齊。如經可知。言空空諦觀。至入無間者。第三顯地別行。本記釋云。就真諦門空有二義。一者人空。二者法空。故曰空空諦觀;蚩捎袩o皆空曰空空。雖有無相。名無二相。俗諦門中。變化六道。無細不入。故言入無間
經。法現開士自在王
釋曰。第三有一偈。釋第六地。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顯地別行。后化土分齊。言法現者。是第六地。緣生空觀法。現在前故。名為法現。即六天中。他化自在天王也。言無二無照至大智光者。顯地別行。真即是俗。俗即是真。故言無二;蚩呻x有無相。故言無二。無能所證。故言無照。內證生法兩空。故言達理空。具足能證真俗二諦。及第一義。故言三諦現前大智光;翆挭M。如文可知
經。炎勝(至)迷心惑
釋曰。自下第二有一偈。明斷惑分齊。文別有二。初上半正明斷惑。后下半釋斷所由。此即初也。炎謂炎慧。勝即勝慧。法現即是法現。如是三人。起無漏定。皆離有無二相。及無能取所取相。名無相定。此上三智。能洗力三界迷心粗惑。理實通斷迷色心惑。欲顯勝劣。且說迷心
經。定慧寂然(至)無量報
釋曰。第二釋所由。緣空為境。故言空慧。行相寂靜。無能緣所緣相。故名無緣觀。前云無相定者。顯所依定。此句即顯能依觀智。前迷心惑。緣心為境。故能斷智。還觀心空。無量報者,F所觀境。無量三界心報
經。遠達無生初禪王
釋曰。自下第四有十偈。釋后二忍。于中有三。初兩偈半。別釋下品無生忍。次等觀下五偈。合釋二忍。后圓智下兩偈半。釋上品寂滅忍。前中有二。初廣釋行相。后斷惑分齊。釋行相中。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化土寬狹。后顯地別相。此即初也。言遠達無生初禪王者。標名配位也。此七地至功用位。最后邊際。純作真如無生觀。故名遠達地。如解深密。謂此地中。無缺無間。證入無相。不同六地暫時現前。又復鄰近第八凈地。具斯二義。名遠行地
經。常萬億土教眾生
釋曰。第二化土寬狹。若準前文。言百萬億。略舉大數。故言萬億
經。未度報身(至)空寂行
釋曰。第二顯地別相。文有五節(jié)。一住報時分。謂此地中。受分段生。唯一身在。故智度論云。七地菩薩。未舍蟲身肉身。或可二十一生中。末后一生。故言一生。二進入勝位。謂所入地。雙觀二諦。故言等觀。圣道恒行。故言法流。三始入行相。此有兩釋。一云。始入第八。任運而起。故曰無緣。功用不動。猶若金剛。一云。第七初證無生。離分別相。名曰無緣。其智堅利。名金剛忍。四不受分段。亦有兩釋。一云。八地已上永不受。二云。七地當永不受。五依境辨觀。初句觀真。后句緣俗。亦有兩釋。一云。第八觀第三諦。離有無相。名無二照。卻觀分段二十一生。作空寂行。一云。第七作二諦觀。大同前釋
經。三界愛習(至)獨諦了
釋曰。第二斷惑分齊。然釋此文。諸說不同。一本記云。三界愛習一句。謂三界愛。皆須如理。不復別見。故言順道定。遠達一句。別前未證見如如。故言獨了。一一類。諸師依十地經。共作此釋。有愛佛習。不違道定。故名順道定。如是愛習。遠達正士。獨能解了。而此段文。不辨斷惑。今解不爾。此文正明斷惑分齊。所以知然。如諸位中。理應合釋斷惑分齊。故知此文正明斷惑。今依二經。釋此文意。一十地經云。此遠行地。不名有煩惱者。一切煩惱不行故。貪求如來智慧未滿足故。不名無煩惱者。此經亦爾。愛佛智慧。習未斷故。名順道定。遠達正士。獨諦了者。諦謂諦實。前之六地。但斷煩惱。未斷習氣。故今第七。名獨諦了。二依解深密經。與前少異。謂從初地乃至十地。由故意力。起煩惱故。無染污相。于自身中。不生苦故。無有過失。于有情界。能斷苦因。有無量功德。以此三義故。此經言順道定。而言三界愛習者。彼云粗重。此云愛習。其義一也
經。等觀菩薩二禪王
釋曰。第二五偈。合釋二忍。文別有二。初有四偈。別釋三品。后有一偈。斷惑分齊。前中有三。初一偈平。釋等觀地。次一偈文。釋慧光地。后一偈半。釋灌頂位。就等觀中。文別有四。一標名配位。二顯其勝用。三化土寬狹。四顯地別行。此即第一標名配位
經。變生法身無量光
釋曰。第二顯其勝用。謂于此地。受變易生。名為法身。證法性如所生身故。名為法身;笾T功德所依止故。稱為法身。放無量光。照諸國土
經。入百恒土化眾生
釋曰。第三化土寬狹
經。圓照三世恒劫事
釋曰。第四有三句。顯地別行。有其三義。初句照俗。次句重釋。后句照真。此即初也。依本記云。道前為過去。道中為現在。道后為未來
經。返照樂虛無盡源
釋曰。第二句。重釋圓照三世。依本記云。言返照者。返照過去地前之事。言樂虛者。緣現在樂。虛而不實樂。言無盡源者。照知未來道后。不可盡其源
經。于第三諦常寂然
釋曰。第三明其照真。謂第八地。觀智寂然。照智真如。第三諦也
經;酃忾_士(至)一念了
釋曰。第二一偈。釋慧光地。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化土寬狹。如文可知。后顯地別行。謂此地中。得四辨故。雖在真如無為空行。而恒沙佛。三藏圣教。一念能了
經。灌頂菩薩四禪王
釋曰。第三一偈半。釋灌頂位。文別有三。初標名配位。次化土寬狹。后顯地別行。此即初也。言灌頂者。華嚴經第二十七云。譬如輪王太子。成就王相。取四大海水。灌子頂上。即名為灌頂大王。菩薩亦如是。受職時。諸佛以智水。灌是菩薩頂。名灌頂法王。是名菩薩入大智慧職地
經。于億恒土化群生
釋曰。第二化土寬狹。如文可知
經。始入金剛(至)常湛然
釋曰。第三顯地別行。文有四節(jié)。一明勝用。謂金剛一念。斷障已了。或可照境已了。二辨度生。謂三十生中。一生未盡。三顯品數。位在下忍。四辨入位。謂解脫道。即成妙覺
經。等慧(至)一切盡
釋曰。第二一偈。斷惑分齊。于上等觀慧光灌頂三品。除前緣心。無明習盡。謂無間道現在前時。無明習相故煩惱等。一切皆盡
經。圓智無相(至)無極悲
釋曰。第三有兩偈半。明妙覺位。文別有二。初正贊三德。后第一義下。重贊其德。前中有四。一標名配位。謂圓滿智。緣無相故。名為無相;蚩芍怯秒x能所緣故。名為無相。二盡生分位。謂三十生盡。于一切境。齊等而覺。名等大覺。此上二句。贊智德也。三證大無為。謂有余無余二種圓寂。不可破壞。如金剛藏。此之一句。贊斷德也。四具大慈悲。謂盡生死。具無極悲。此顯恩德。窮未來際。故言無極
經。第一義諦(至)妙智存
釋曰。第二有一偈半。重贊其德。文有三節(jié)。初之二句。就境贊智。次有二句。就位贊德。后有二句。約時贊德。此即初也。謂內證真諦。非分別所動。故言常安隱。窮生死俗源。盡涅槃真性。成妙覺智。故妙智存
經。三賢十圣(至)居凈土
釋曰。第二就位贊德。謂始從三賢。至灌頂位。有漏未盡。言住果報。唯佛一人。生死報盡。無有漏法。故居凈土
經。一切眾生(至)居凈土
釋曰。第三約時贊德。謂一切眾生。雖無有始。而有盡時。名暫住報。唯佛一人。有始無終。名居凈土
經。如來三業(yè)(至)禮三寶
釋曰。自下第三贊佛三業(yè)。文別有五。一初二句。總贊三業(yè)。二有一偈。別贊三業(yè)。三有半偈。贊說無畏。四有半偈。贊能動地。五有半偈。贊佛快說。就總贊中。初之一句?傎澣龢I(yè)。后有一句。顯已歸禮。言三業(yè)德無極者。如前所說。身業(yè)堅固。意業(yè)寂靜?跇I(yè)能說。皆無窮盡。故言無極。由斯我今敬禮三寶
經。法王無上(至)無緣照
釋曰。自下第二有一偈。別贊三業(yè)。于中有三。初有二句。別贊身業(yè)。譬如大樹覆蓋人眾。如來身力覆蓋亦然。次有一句。別贊口業(yè)。稱理說法。非無義利。后有一句。別贊意業(yè)。其心寂靜。無緣大悲普照有情
經。人中師子(至)散金華
釋曰。第三贊說無畏。文有兩即。初之一句。贊說無畏。后有一句。歡喜供養(yǎng)
經。百億萬土(至)受妙報
釋曰。第四有半偈。贊能動地。文有兩節(jié)。初贊佛動地。后眾受妙報
經。天尊快說(至)略難佛
釋曰。第五有半偈。嘆佛快說。文有兩節(jié)。初句贊佛快說。諸王后句。申已贊說之意
經。時諸大眾(至)無量功德藏
釋曰。自下第三。辨眾得益。若依本記。有七種益。即分為七。此即第一得開慧益
經。得大法利
釋曰。第二得思慧益。以已思慧。勝于聞慧。名大法利
經。即于座中(至)無生忍
釋曰。第三得修慧益。言三趣者。是三惡趣。問如何惡趣能得修慧益。薩婆多宗。不許惡趣能得修慧。今大乘宗。亦得修慧。故大云經。諸畜生等。得定律儀
經。八部(至)天上受道
釋曰。第四現在安樂住。言八部阿修羅者。四天王住下。有四阿修羅王。一羅睺阿修羅。二毗摩質多羅。三波利。四毗樓阇。須彌山下。又有四大阿修羅。一陀[少/兔]。二富樓魔。三波羅訶。四兜牟樓
經。三生(至)得入正位
釋曰。第五正位
經。證圣人性
釋曰。第六凈眼位。證圣人性。四字是二乘所得
經。得一切無量報
釋曰。第七未來樂住。既聞圣教。得生報后報無量果也。又云。就得益中。文別有二。初明總益。謂眾聞法。后即于下。顯其別益。謂諸天鬼神。乃至人畜地獄。得初地無生法忍。余文大同前說。雖有兩說。且依前說。地獄能得初地無生。不應理故
經。佛告諸行得道(至)大師子吼
釋曰。自下第三如來述成領解。文別有二。初贊王能說。后善男子下。贊所說法。前中有二。初贊王能說。后世尊述贊。二能說中。文有二節(jié)。初標所告眾。后對眾正贊。此即初也。謂聽眾中。天眾最勝;虻檬スJ菍嵎腔。故名得道果。實天眾言。善男子等者。第二對眾正贊。敘今勝古。成師子吼。謂于過去龍光佛邊。為第四炎慧開士。我為第八等觀開士。我今成佛。汝來第九地。作師子吼
經。如是如是乃至知斯事
釋曰。第二如來述成。文有兩節(jié)。初贊教稱理。后顯所詮理。此即初也。王所說教。稱所詮理。教理相應。是故重言如是如是。言不思議等者。非三賢境。名不思議。龍樹釋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世親等云。心言路絕。其義一也。非十地境。名不可度量。此即校量難勝功德。是故唯佛與佛。乃知斯事
經。善男子(至)不可思議
釋曰。第二贊所說法。文別有三。初正贊所說。次善男子。是十四法門下。贊用勸修。后時諸眾中下。大眾供養(yǎng)。就正贊中。文別有三。初釋不可思議。次善男子下。釋不可度量。后我今下。釋唯佛乃知。就不思議中。文復有三。初標宗略說。次外人征詰。后世尊廣釋。前中有四。一總標其數。謂十四般若。二別敘屬當。謂地前三忍。地地三品。成三十忍。三二藏分別。謂一切行藏者。前十三忍。一切佛藏者。上寂滅忍。由此二種攝諸功德。名之為藏。四結不思議。如是二藏。名不可思議
經。何以故
釋曰。第二外人征詰。依何義故。行藏佛藏。皆不思議
經。一切諸佛(至)是中化
釋曰。自下第三。依宗廣釋。文別有二。初唯就佛藏。明不思議。次一切眾生下。合釋二藏。明不思議。此即初也。然此文。自有兩說。一云。是中生。是中滅。是中化者。法身無像。為物故形。以王宮現生。雙林托滅。隨感應故。所以化也。無生無滅無化者。其用彌寂。故體無生滅化也。無自他者。彼己兩亡第一無二者。境智俱絕。非化非不化者。談其大寂非化。據其大用非不化。非無無相者。有無相對。若有有可有無。若有無可有有。今明有無俱無。故言非無無相。無來去者。明去來相絕。故中論云。已來亦無來。未來亦無來。離已來未來。來相不可得。已去亦無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相不可得。今釋此文。于中有二。初就化身。即相無相。明不思議。后逐難重釋。前中復二。初立三相。后遣三相。此即初也。是中生者。明智德。是中滅者。辨斷德。是中化者。顯恩德。此約化身。作如是釋;蚩赏ㄒ朗苡梅ㄉ怼a屔仙。如理應思
經。而無生無滅無化
釋曰。第二遣生等三相。約相無自性。故說無生等三相
經。無自他(至)無去來
釋曰。第二逐難重釋。雖云無化。其相難知。故重釋之。于中有二。先法后喻。法有五義。展轉相釋。一無自他者。釋上無化。既無自他。如何有化。二第一無二者。釋無自他。第一義中。無自他二故。三非化非不化者。釋上無二。謂化是能化。不化是所化。能所俱非。故第一義。無有二也。四非無者。遣無。前已遣有。便撥為無。同惡取空。故言非無。五無相無來去者。雙遣有無。所言相者。是有無相。來者有相。去者無相。今此般若。雙遣有無。故言無相。無來去也
經。如虛空故
釋曰。第二舉法同喻
經。一切眾生(至)行空故
釋曰。自下第二合釋二藏。明不思議。文別有二。先釋。后結。釋中有二。初人法相對。辨不思議。后境智相對。辨不思議。前中有二。初明人空。后明法空。此即初也。文有兩節(jié)。初以三義。辨我相空。后煩惱下。就我眾名。以辨人空。此即三義以辨空相。言三義者。一無生無滅。二無縛無解。三非因非果。非不因果。言無生無滅者。諸說不同。一云。無生無滅。即是總句。謂一切眾生。皆有生死。名為生滅。雙遣死生。故言無生無滅。一云。無生者遣常見。彼計我生而不滅故。無滅者遣斷見。彼計我滅而不續(xù)故。言無縛無解者。自下別釋。既無眾生。說誰名為有縛有解。故智論五十一縛脫品云。五眾無縛無脫。若畢竟空。無有作者。誰縛解。凡夫人法。虛誑不可得故非縛。圣人法。畢竟空不可得故非解。乃至云菩薩住是道中。諸煩惱不牽墮凡夫中。故言不縛。不以諸無漏法破煩惱。故言不解。具說如彼。真諦解云。人空真如。非煩惱所縛。亦非智慧所了?諢o所得故。言非因非果者。雙遣。衛(wèi)世師外道。計我為作者。說名為因。僧佉外道。計我為受者。名為果。故言非因非果。言非不因果者。依俗理。非無因果。言煩惱下。就我眾名。以辨人空。于中有二。初煩惱者。出能執(zhí)法。所謂我見煩惱。我人等惱亂行者。故名煩惱。后我人等者。辨所執(zhí)我。有眾多名。于中有二。初辨我五名。一我。二人。三知者。四見者。五受者。后我所等者。辨我所空。謂前五種我。皆有我所。謂第一我所。乃至第五受者所。總標五種。故言我所空。所遣法體。通攝三受。所謂苦受名苦苦。樂受名壞苦。舍受名行苦。是故三受。通名苦受。即此三受。皆有為行。同是我所遣法。故言一切苦受行苦故也
經。一切法集(至)寂然空故
釋曰。第二明法空也。有其五句。一一切法集者。標名辨假。謂一切法集故名假。二幻化五陰者。舉喻出體。如幻五陰非人故。名為法假。三無合無散者。顯法別相。諸說不同。一云。五陰成身。名為合。后離散時。名為散。雙遣二相。故言無合無散。由無分別智。不住于生死。故名無合。常起大悲。故不入于涅槃。故言不散。五法同法性者。攝妄歸真門。一切諸法。皆用如為性
經。法境界空(至)如虛空故
釋曰。第二境智相對。辨不思議。于中有二。初辨境空。后釋智空。前中有二。先法。后喻。法中有二。初法境界空者。明總空相。謂一切境。無不空者。后空無相不轉等者。釋其別空。文有三節(jié)。初明法空。次無三寶者。通于人法二空。后無圣人六道者。明人空也。初言空者。空三昧境。言無相者。無相三昧境。無十相故。言不轉者。是無愿三昧境。以苦集染。不可轉為無漏凈故。如上三境。皆非顛倒。非如幻化。是虛妄故。次言無三寶者。雙顯人法二空。后言無圣人者。明能化空。言六道者。辨所化空。言如虛空故者。第二舉喻。喻法空相
經。般若無知(至)照相故行道
釋曰。第二智空。于中有三。初法。次喻。后合。法中有二。初遣知等六相。比度名智。推求言見。歷境稱行;I慮名緣。招果名因。領納名受。如是六相。悉皆是空。后釋遣所由。故言不得一切照相。故行道相
經。斯行道相如虛空故
釋曰。第二舉法同喻
經。法相如是(至)無心得
釋曰。第三總合。法相如是者。合上六種空相。言何可有心得。無心得者。有心是分別。無心是無分別心。如何有心得。無心得。或可何可有心得者。遮有心得。其境皆空。如何有心得無境也。無心得者。許無心得。謂以境空故。無分別心。能得空也
經。是以般若(至)行而行
釋曰。第二結上四義。文有四節(jié)。一人中行不可得。以生空故。二法中行不可得。以法空故。三境中行不可得。所緣空故。四解中行不可得。能緣空故
經。是故般若(至)不可思議
釋曰。第三雙結二藏不可思議。文別有二。初依智總結。后就人別結。此即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