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論
古之豪杰,有功業(yè)之大志,其才力雖足有以取濟,而無謀夫策士合奇集智以更轉(zhuǎn)其不迨,使無失乎事機之會,則往往功敗業(yè)去而為徒發(fā)者皆是也。
昔東漢董卓之變,豪杰相視而起于中州者,若袁、曹、劉、呂,皆負其奸豪之資,求因時乘變以濟所欲。特孫堅激于忠勇,投袂特起于區(qū)區(qū)之下郡,奮以誅卓,雖卓亦獨憚而避之。惜乎!三失大機而功業(yè)不就,卒以輕敵遂殞其身,由無謀夫策士以發(fā)其智慮之所不及故也。始堅以義從之士起于長沙,北至南陽,眾已數(shù)萬。南陽太守不時調(diào)給,堅責以稽停義師,按軍律而誅之,人大震服。南陽民籍且數(shù)百萬,兵強食阜,而堅不遂據(jù)之以治軍整卒,命一偏將西趨武關以震三輔,身扼成皋而定鞏、洛,迎天子而奉之,仗順討逆,以濟其志,乃反棄去。而袁術得以起而收于羈旅之中,以為己資,遂以驕肆。此堅之一失也。夫董卓之強,天下畏之。袁紹、曹公相與歃血而起者凡十一將,皆擁據(jù)州郡,眾合數(shù)萬,然無敢先發(fā)以向卓者,獨曹公與其偏將遇,遂以敗北。而堅獨以其兵趨之,合戰(zhàn)陽人,大破其軍,集其銳將。卓深震憚,乃遣腹心詣堅和親,咸令疏其子弟勝刺史郡守者,悉表用之。向使堅陽合而陰伺之,差其宗親茍勝軍事者皆列疏與焉,使得各據(jù)土握兵以大其勢,徐四起以蹙之,則其取卓易于反掌。不知出此,乃怒辱其使,誓必誅卓,使之憤懼,遂殘污洛陽,劫持天子,西引入關以避其鋒而窮其毒。此堅之二失也。夫兵以義動者,其勢足以特立,則何至于附人?茍唯不能而有所附,必其德義足以為天下之所歸往者,然后從之。袁術徒膺藉世資以役天下,其驕豪不武,非托身之主也。堅已驅(qū)卓而收復雒陽之殘壞,不能阻山河之固,因形勢之便,以觀天下之變。乃還軍魯陽聽役于術,為之崎嶇轉(zhuǎn)戰(zhàn)以搏黃祖,卒殞其身于襄、漢之間,無異士伍。此堅之三失也。夫一舉事而三失隨之,則其功業(yè)違矣。孫策壯武,術略過于其父,又有周瑜、魯肅之儔以輔其起。惜乎,堅之不善基也,使其不得奮于中原以競天下。然策一舉而遂收江東,為鼎足之資,使之不死,當為魏之大患。策之不得起于中原,非其智力之不逮,蓋袁紹已據(jù)河北,曹公已收河南,獨無隙以投之故也。以劉備之間關轉(zhuǎn)戰(zhàn),至于白首,不獲中州一塊之壤以寓其足。而策乃能以敝兵千馀渡江轉(zhuǎn)斗,不數(shù)歲而席卷江東,此其過備遠矣。權之勇決進取,無以逮其父兄,然審機察變,持保江東,于權有焉。
夫三國之形,雖號鼎足,而其雌雄、強弱固有所在:魏雖不能遂并天下,蓋不失其為雄強;吳、蜀雖能各據(jù)其國,然不免為雌弱。權惟能知乎此,是以內(nèi)加撫循,而外加備御而已。時有出師動眾,以示武警敵者,北不逾合淝,而西不過襄陽,未嘗大舉輕發(fā),以求僥幸于魏。而魏人之加于我,亦嘗有以拒之,未嘗困折,是以終權之世而江東安。由是觀之,則權之為謀,審于諸葛武侯之用蜀矣。
- 太上感應篇原文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一
- 老子道德經(jīng)全文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一卷
- 太上感應篇感應選錄
- 卷一 道德部
- 逍遙游第一
- 卷六十四 百家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二
- 老子道德經(jīng)名句
- 始計第一
- 太上感應篇后記
- 卷一 暢玄
- 捭闔第一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三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二卷
- 卷三十三 山東四
- 老子河上公章句卷四
- 原始章第一
- 道原
- 印光大師序
- 老子道德經(jīng)原文
- 卷六十三 喻蔽
- 一宇(宇者,道也。)
- 李炳南居士序
- 卷一 文韜
- 齊物論第二
- 天瑞第一
- 內(nèi)篇第一逍遙遊
- 卷一人謀上●天無陰陽篇 第一
- 卷五十六 安貧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四卷
- 老子道德經(jīng)簡介
- 卷六十九 知止
- 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 第三卷
- 馬蹄第九
- 人間世第四
- 第一計 瞞天過海
- 卷二 混元混洞開辟劫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