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錄 卷三十二
○而《孟子》:“望道而未之見。”集注:“‘而’讀為‘如’,古字通用。”朱子答門人,引《詩》:“垂帶而厲”,《春秋》:“星隕如雨”為證。今考之,又得二十余事!兑住罚“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虞翻解:“而,如也。”《書·顧命》:“其能而亂四方。”傳釋為“如”。《孟子》:“九一而助。”趙岐解:“而,如也。”《左傳·隱七年》:“歃如忘。”服虔曰:“如,而也。”《僖二十六年》:“室如懸罄。”注:“如,而也,”《昭四年》:“牛謂叔孫,見仲而何?”注:“而何,如何。”《史記·賈生傳》:“化變而嬗。”韋昭曰:“而,如也,如蟬之蛻化也。”《戰(zhàn)國策》:“威王不應(yīng)而此者三。”《韓非子》:“嗣公知之,故而駕鹿。”《呂氏春秋》:“靜郭君炫而曰:不可。”又曰:“而固賢者也,用之未晚也。”《荀子》:“ポ然而雷擊之,如墻厭之。”
《說苑》:“越諸發(fā)曰: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見;意如不安,愿無變國俗。”又曰:“而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新序》引鄒陽書:“白頭而新,傾蓋而故。”后漢《督郵斑碑》:“柔遠而邇。”皆當(dāng)作“如”!稇(zhàn)國策》:“昭奚恤曰:請而不得,有說色,非故如何也?’疵曰:‘是非反如何也?’”《大戴禮》:“使有司日省如時考之。”又曰:“然如曰《禮》云《禮》云。”又曰:“安如易,樂而湛。”又曰:“不賞不罰,如民咸盡力。”又曰:“知一而不可以解也。”《春秋繁露》:“施其時而成之,法其命如循之。”《淮南子》:“嘗一哈水如甘苦知矣。”《漢樂府》:“艾如張后。”漢《濟陰太守孟郁修堯廟碑》:“無為如治,高如不危,滿如不溢,”《太尉劉寬碑》:“去鞭拊,如獲其情;弗用刑,如弭其奸。”《郭輔碑》:“其少也,孝友而悅學(xué);其長也,寬舒如好施。”《易》王弼注:“革而大亨以正,非當(dāng)如何?”皆當(dāng)作“而”!漢書·地理志》:“遼西郡,肥如,莽曰肥而。”《左傳·襄十二年》:“夫婦所生若而人。”注云:“若如人。”《說文》:“需從雨,而聲。”蓋即讀“而”為“如”也。唐人詩多用“而今”,亦作“如今”。今江西人言如何亦曰“而何”。
《周禮》:“旅師而用之以質(zhì)劑”注:“‘而’讀為‘若’,聲之誤也。”陸德明音義云:“‘而’音‘若’。”《儀禮·鄉(xiāng)馀酒禮》:“公如大夫入”注:“‘如’讀為‘若’。”
○奈何“奈何”二字,始于《五子之歌》:“為人上者,奈何不敬!”《左傳》:“河魚腹疾,奈何。”《曲禮》曰:“國君去其國,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廟也!’士曰:‘奈何去墳?zāi)挂玻?rsquo;”《楚辭·九歌·大司命》:“愁人兮奈何!”《九辯》:“君不知兮可奈何!”此“奈何”二字之祖!蹲髠鳌啡A元之歌曰:“牛則有皮,犀尚多,棄甲則那!”直言之曰“那”,長言之曰“奈何”,一也。又《書》:“如五器”,鄭康成讀“如”為乃個反!論語》:“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音亦與“奈”同。
六朝人多書“奈”為“那”。《三國志》注文欽《與郭淮書》曰:“所向全勝,要那后無繼何!”《宋書·劉敬宣傳》:“牢之曰:“平元之后,令我那驃騎何!”唐人詩多以“無奈”為“無那”。
○語急《公羊傳·隱元年》:“母欲立之,已殺之,如勿與而已矣。”注:“‘如’即‘不如’,齊人語也。”按此不必齊人語!蹲髠·僖二十二年》:“宋子魚曰:‘若受重傷,則如勿傷。受其二毛,則如服焉。’”《成二年》:“衛(wèi)孫良夫曰:‘若知不能,則如無出。’”《昭十三年》:“蔡朝吳曰:‘二三子若能死亡,則如違之,以待所濟。若求安定,則如與之,以濟所欲。’”《二十一年》:“宋華多僚曰:‘君若受司馬,則如亡。’”《定五年》:“楚于西曰:‘不能如辭。’”《八年》:“衛(wèi)王孫賈曰:‘然則如叛之。’”《漢書·翟義傳》:“義曰:‘欲令都尉自送,則如勿收邪。’”《左傳》正義曰:“古人語然,猶‘不敢’之言‘敢’也。”
古人多以語急而省其文者!对姟罚“亦不夷懌。”“悸”下省一“乎”字!稌罚“弗慎厥德,雖侮可追。”“可”上省一“不”字。“我生不有命在天。”“不”上省一“豈”字。“在今爾安百姓,何擇非人?何敬非刑?何度非及?”“人”下“刑”下“及”下各省一“乎”字!睹献印罚“雖褐寬博,吾不惴焉。”“不”上省一“豈”字!禮記》:“幼壯孝弟,耆耋好禮,不從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好學(xué)不倦,好禮不變,旄期稱道不亂者,不在此位也。”“幼”上“好”上各省一“非”字。
《公羊傳·隱公七年》;“母弟稱弟,母兄稱兄。”注:“母弟,同母弟。母兄,同母兄。不言同母,言母弟者,若謂‘不如’言‘如’矣,齊人語也。”○歲天之行謂之歲!稌芬蚤c月定四時成歲。“歲二月,東巡狩”是也。人之行謂之年!稌罚“維呂命王,享國百年。”《左傳》:“季魄曰:‘我二十五年矣。”“絳縣人有與疑年,使之年。師曠曰:‘七十三年矣。’”“于是昭公十九年矣。”《史記》:“蓋大公之卒百有馀年”是也。今人多謂年為歲!吨芏Y》:“太史”注:“中數(shù)曰歲。朔數(shù)曰年。自今年冬至至明年冬至,歲也。自今年正月朔至明年正月朔,年也。”
古人但曰年幾何,不言歲也,自太史公始變之!肚厥蓟时炯o》曰:“年十三歲。”
今人以歲初之日而增年,古人以歲盡之日而后增之!妒酚·倉公傳》:“臣意年盡三年。”年三十九歲也。
○月半今人謂十五為月半,蓋古經(jīng)已有之!秲x禮·士喪禮》:“月半不殷奠。”《禮記·祭義》:“朔月月半,君巡牲。”《周禮·大司樂》:“王大食三侑。”注:“大食,朔月月半,以樂侑食時也。”晉溫嶠與陶侃書:“克后月半大舉。”然亦有以上下弦為月半者。劉熙《釋名》:“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施弦也。望,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比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也。”是則所謂月半者弦也,《禮經(jīng)》之所謂月半者望也。弦曰半,以月體而言之也;望曰半,以日數(shù)而言之也。
○巳吳才老《韻補》:“古‘已午’之‘巳’亦謂如‘已矣’之‘已’。”《漢律·歷志》:“振美于辰,已盛于巳,”《史記》:“巳者,言陽氣之已盡也。”鄭玄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歲在辰,明年歲在巳。”愚按古人讀“巳”為“矣”之證不止此。《淮南子》:“斗指巳,巳則生,已定也。”《說文》:“巳,已也。四月陽氣已出,陰氣已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已為蛇,象形。”《釋名》:“巳,已也。陽氣畢布已也。”《詩》:“似續(xù)姒祖。”箋云:“似讀如‘巳午’之‘巳’。巳續(xù)姒祖者,謂已成其宮廟也。”《五經(jīng)文字》:“起從長巳之巳。”《白虎通》:“太陽見于巳,巳者,物必起。”《晉書·樂志》:“四月之辰謂之巳,巳者,起也,物至此時畢盡而起也。”《詩。江有汜》亦讀為“矣”,《釋名》:“水決復(fù)人為汜,汜,已也。如出有所為,畢已復(fù)還而入也。”“以享以祀”亦讀為‘矣’,《說文》:“祭無已也。從示,巳聲。”《公羊傳》何休注:“言祀者,無已長久之辭。”《釋名》:“商曰祀。祀,已也,新氣升,故氣已也。”今人以“辰巳”之“巳”讀為士音。宋毛晃曰:“陽氣升于子,終于巳。巳者,終已也,象陽氣既極回復(fù)之形。”故又為“終巳”之義。今俗以有鉤為“終已”之“已”,無鉤為“辰巳”之“巳”,是未知字義也。季春三月,辰為建,巳為除,故用三月上巳拔除不祥。古人謂病愈為已亦此意也。
“戊己”之,“己”,篆作己。“辰巳”之“巳”,篆作[1234],象蛇形。隸書則混而相類,止以直筆上缺為已,上滿為巳。
○里《激梁傳》:“古者三百步為里。”今以三百六十步為里,而尺又大于古四之一,今之六十二里遂當(dāng)古之百里!兑懔簜鳌罚“鞍去國五百里。”今自歷城至臨淄僅三百三十里,《左傳》:“黃人謂自郢及我九百里。”今自江陵至光州僅七百里。邾子謂:“吳二千里,不三月不至。”今自蘇州至鄒縣僅一千五百里!睹献印罚“不遠千里而來”,“千里而見王”,今自鄒至齊至梁亦不過五六百里,又謂;“舜卒鳴條,文王生歧周,相去千有馀里。”今自安邑至岐山亦不過八百里。《史記》張儀說魏王,言從鄭至梁二百余里。今自鄭州至開封僅一百四十里。戚夫人歌:“相離三千里,當(dāng)誰使告汝?”貢禹上書言:“自痛去家三千里。”自今瑯邪至長安亦但二千余里,趙則二千里而近。是則荀子所謂“日中而趨百里者”,不過六十余里,而千里之馬亦日馳五六百里耳。
《王制》:“古者百里,當(dāng)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殆未然。○仞《說文》:“仞,伸臂一尋八尺。從人,刃聲。”《書》:“為山九仞。”孔傳:“八尺曰仞。”正義曰:“《考工記·匠人》有畎、遂、溝、洫,皆廣深等。而澮云廣二尋,深二仞,則澮亦廣深等,切與尋同。故知八尺曰仞。”王肅《圣證論》及注《家語》,皆云“八尺日仞”,與孔義同。鄭玄云“七尺曰仞”,與孔義異!墩撜Z》:“夫于之墻數(shù)仞”注:“包云七尺。”《孟子》:“掘井九軔。”注“八尺”。朱子乃兩從之。當(dāng)以八尺為是。若《小爾雅》云“四尺”,《漢書》應(yīng)劭注云“五尺六寸”,則益非矣。
○不淑人死謂之“不淑”,《禮記》:“如何不淑”是也。生離亦謂之“不淑”,《詩·中谷有蓷》:“遇人之不淑矣”是也。失德亦謂之“不淑”,《詩·君子偕老》:“子之不淑,云如之何”是也。國亡亦謂之“不淑”,《逸周書》:“王乃升汾之阜,以望商邑,曰:嗚呼!不淑?是也。
○不吊古人言不吊者,猶曰不仁!蹲髠·成十三年》:“穆為不吊。”《襄十三年》:“君子以吳為不吊。”《十四年》:“有君不吊。”《昭七年》:“兄弟之不睦,于是乎不吊。”《二十六年》:“帥群不吊之人以行亂于王室。”皆是不仁之意!断宥辍罚“敢告不吊”及《詩》之“不吊昊天”,“不吊不祥”,《書》之“弗吊,天降喪于殷”,則以為哀閔之辭,杜氏注皆以為“不相吊恤”;而于“群不吊之人”則曰:“吊,至也。”于義不通。惟《成七年》:“中國不振旅,蠻夷入伐,而莫之或恤,無吊者也夫!”乃當(dāng)謂大國無恤鄰之義耳。
○亡亡有三義。有以死而名之,《中庸》:“事亡如事存”是也。有以出奔于外而名之,晉公子稱“亡人”是也。有但以不在而名之,《詩》:“予美亡此”,《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是也。《漢書·袁盎傳》:“不以在亡為辭。”
○乾沒《史記·酷吏傳》:“張湯始為小吏乾沒。”徐廣曰:“乾沒,隨勢沉浮也。”服虔曰:“乾沒,射成敗也。”如淳曰:“豫居物以待之,得利為乾,失利為沒,”《三國志·傅嘏傳》:“豈敢寄命洪流,以徼乾沒,”裴松之注:“有所徼射,不計乾燥之與沉沒而為之也。”《晉書·潘岳傳》:“其母數(shù)誚之曰:‘爾當(dāng)知足,而乾沒不已乎!’”《張駿傳》:“隊事劉慶諫曰:‘霸王不以喜怒興師,不以乾沒取勝。’”《盧循傳》:“姊夫徐道覆素有膽決,知劉裕已還,欲乾沒一戰(zhàn)。”《魏書·宋維傳》:“維見?寵勢日隆,便至乾沒。”《北史·王劭傳》贊:“為河朔清流,而乾沒榮利。”《梁書·止足傳》序:“其進也光寵夷易,故愚夫之所乾沒。”晉《鼙舞歌·明君篇》:“昧死射乾沒,覺露則滅族,”《抱樸子》:“忘發(fā)膚之明戒,尋乾沒于難冀。”
乾沒大抵是徼幸取利之意。《史記·春申君傳》:“沒利于前而易患于后也。”即此意。
- 第一卦 乾 乾為天 乾上乾下
- 學(xué)而第一
- 論語序說
- 日知錄 卷三十二
- 國風(fēng)·周南
- 開宗明義章第一
- 了凡四訓(xùn) 第四篇 謙德之效
-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 虞書·堯典
- 為政第二
- 第二卦 坤 坤為地 坤上坤下
- 一、釋詁
- 孟子序說
- 第一章
- 日知錄 卷一
- 易經(jīng)·系辭上傳·第一章
- 隱公(元年~十一年)
- 曲禮上
- 中論 卷之上
- 日知錄 卷三十一
- 日知錄 卷二十六
- 了凡四訓(xùn) 第三篇 積善之方
- 日知錄 序
- 天子章第二
- 八佾第三
- 日知錄 卷二十四
- 里仁第四
- 日知錄 卷二十七
- 了凡四訓(xùn) 第一篇 立命之學(xué)
- 堯曰第二十
- 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 雍也第六
- 公冶長第五
-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 國風(fēng)·召南
- 了凡四訓(xùn) 第二篇 改過之法
- 二、釋言
- 泰伯第八
- 上經(jīng)乾傳卷一【上】
- 述而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