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五家 >

叢話禪門五宗:曹洞宗

  【曹洞的法脈】

  曹洞宗為禪宗南宗五家之一,由良價禪師住持宜豐洞山時所創(chuàng)立。其淵源有兩種說法:一為取曹溪六祖慧能及六世孫洞山之名;二為取第二祖曹山,第一祖洞山之名,為了讀音方便,次序作顛倒。

  曹洞宗源出六祖弟子行思,傳希遷,希遷傳藥山,藥山傳云巖,云巖傳良價,因住瑞州洞山,世稱洞山禪師。良價(洞山)傳本寂,因住撫州曹山,世稱曹山禪師。其說立五位君臣以為宗要。

  良價(807-869),禪宗六祖慧能下第六代,會稽諸暨(今浙江諸暨縣)人,少時出家,青年時期到嵩山受戒,之后遍游禪林。他先去南泉(今安徽貴池境內(nèi))參謁普愿禪師(748-835),深領(lǐng)紊契,隨后又往溈山(今湖南寧鄉(xiāng)境內(nèi))參謁靈佑禪師(771-853),再在云巖(湖南潭州境內(nèi)) 從師曇晟禪師。在曇晟處因問“無情說法什么人得聞”有所領(lǐng)會。臨別時又問曇晟說∶“和尚百年后,有人問‘還貌得師真否?’如何祇對?”曇晟良久說∶“祇這是。”

  曇晟圓寂后,良價離開云巖又先后云游了鄂州、袁州、吉州、宣州、建昌等地。唐大中十三年(859),良價來到宜豐洞山,當(dāng)他涉趟洞水時睹影,頓悟前旨,因是終止云游,從此駐錫洞山,宣講他所悟是的禪宗心法,一時四方徒眾紛紛前來學(xué)法。

  本寂(840~901),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縣)人,十九歲出家,往高安參良價。良價問他叫什么名字?本寂回答說∶“本寂。”良價說∶“向上更道!”本寂說∶“不道。”良價說∶“為什么不道?”本寂說∶“不名本寂。”良價很器重他。

  盤桓數(shù)年,欲辭去。良價問他什么處去?本寂說∶“不變異處去。”良價說∶“不變異處豈有去耶?”本寂說∶“去亦不變異。”他往曹溪禮慧能塔,回到吉水(今江西臨川縣),大眾請他開法。本寂追念慧能的道風(fēng),便把吉水山改名為曹山,后又住荷玉山。

  有僧問∶“于相何真?”本寂說∶“即相即真。”又有僧問∶“幻本何真?”本寂說∶“幻本元真。”又問∶“當(dāng)幻何顯?”本寂說∶“即幻即顯。”

  他曾注《寒山子詩》,文辭遒麗,盛行于世。有《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一卷、《撫州曹山本寂禪師語錄》二卷。法嗣有曹山慧霞、鹿門處真等十四人。本寂傳受良價的五位銓量,深明要旨,撰《解釋洞山五位顯訣》等,振洞山家風(fēng)。但曹山法系四傳之后便斷絕。

  良價圓寂后,洞山眾僧推舉道全為洞山住持。道全為洞山禪學(xué)作了了承上啟下的貢獻。良價另一法嗣道膺(835-902)一脈綿延趨盛,傳到天童正覺(1091-1157)時,曹洞宗再度廣揚天下,國內(nèi)許多著名禪林都是由曹洞宗法嗣所創(chuàng)。正所謂“今天下舉宗者,往往推少林,而少林所宗者蓋曹洞也”( 趙寶俊《少林寺》)。

  道膺,幽州玉田(今河北玉田縣)人,出家后,初學(xué)習(xí)聲聞律儀,后往翠微山參無學(xué)(丹霞弟子),繼到洞山參良價,領(lǐng)會洞上的宗旨。良價印可說∶“此子以后千人萬人把不住。”后來在云居山開法,徒眾多到一千五百人。

  早在良價住持洞山時,便有位叫瓦室能光的日本僧人到洞山參師良價,并在洞山住了30年。 新羅(今朝鮮) 僧人利嚴(870-936)嗣法于道膺,歸國后在須彌山建廣照寺,創(chuàng)須彌山派。

  云居道膺遞傳同安道丕、同安觀志、梁山緣觀、太陽警玄(943~1027)。警玄晚年和浮山法遠(?~1067)很相契,而法遠已嗣臨濟宗,警玄于是作了一首偈,連同皮履一雙、布直裰一件交與法遠,托其代求法器,傳續(xù)洞上宗風(fēng)。

  警玄寂后二十余年,投子義青(1032~1083)游方到浮山,參法遠,體究三年,豁然大悟。于是法遠即將警玄的皮履、布直裰交付他,令嗣傳警玄的宗風(fēng)。義青的法嗣有芙蓉道楷等九人。

  道楷后來在芙蓉湖畔結(jié)庵接化學(xué)人,其下有丹霞子淳(?~1119)、鹿門自覺等。子淳下有天童正覺及長蘆清了等九人,曹洞宗至此再次大盛。

  正覺(1089~1157),隰州(今山西隰縣)人,幼年出家,十八歲時到諸方參學(xué)。先往汝州的香山謁枯木法成,宣和六年(1124)繼承子淳的法席。平生歷主泗州的普照寺、舒州的太平寺、江州圓通寺、能仁寺、安定長蘆寺、明州天童寺、杭州靈隱寺等。其中住持天童寺的時間最長,前后近三十年。有《宏智禪師廣錄》九卷行世,法嗣有雪竇嗣宗等十四人。

  正覺認為心是諸佛的本覺、眾生的妙靈,只因疑礙昏翳,自作障隔。如能靜坐默究,凈治揩磨,把所有的妄緣幻習(xí)去掉,不被一切包裹,清白圓明,便能事事無礙。正是根據(jù)這種思想,正覺倡導(dǎo) “默照禪”。

  清了(1089~1152),號真歇,左綿安昌人,出家后參子淳,契悟。既而辭別子淳游五臺,入汴京,訪謁禪講名席。又南游真州(今江蘇儀征縣)到長蘆山,謁祖照道和。宣和五年(1123),繼承道和的法席,學(xué)者達千七百人。其后歷主四明的補陀寺、臺州的天封寺、福州的雪峰寺、明州的育王寺、溫州的龍翔寺、杭州的徑山寺、皋寧的崇先寺。關(guān)于他的言行,有《真歇清了禪師語錄》二卷。法嗣有天童宗玨等十三人。

  清了作有《華嚴無盡燈記》,融華嚴家的思想入禪。又作有《凈土集》,說“功高易進,念佛為先。”并主張“直將阿彌陀佛四字作個話頭,二六時中自晨朝十念之頃,直下提撕。”有融會禪、凈、教各宗思想的傾向。

  天童正覺下,沒有杰出的宗師,數(shù)傳之后,法脈不明。長蘆清了下,經(jīng)過天童宗玨、雪竇智鑒兩傳至天童如凈(1163~1228)。如凈,明州葦江人,出家后勤習(xí)經(jīng)論,十九歲時到諸方參學(xué),登雪竇山,參智鑒,經(jīng)過幾次激發(fā),豁然有省。后來浪跡江湖二十余年,嘉定三年(1210)受請住持建康清涼寺,后住臺州瑞巖凈土禪寺,臨安凈慈禪寺,明州定?h瑞巖寺等,寶慶元年(1225)移住天童寺。關(guān)于他的機緣語句,有《如凈和尚語錄》二卷、《天童山景德寺如凈禪師續(xù)語錄》一卷。法嗣有鹿門自覺、雪庵從瑾、永平道元三人。

  道元,日本京都人,如凈付以道楷傳持的袈裟、《寶鏡三昧》、《五位顯訣》及自贊頂相。道元回國后,開立日本的曹洞宗,迄今不衰。對于行持,偏重打坐,認為打坐可離五欲、除五蓋,不必燒香、禮拜、念佛、修懺、看經(jīng)。

  鹿門自覺一系,經(jīng)過青州一辨、大明寶、王山體、雪巖滿,五傳有萬松行秀。行秀(1166~1246),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縣)人,十五歲時出家,后來行腳到磁州的大明寺,參雪巖滿,滿付以衣、偈。既而回到中都(金代稱今北京巿為中都),住萬壽寺。

  金章宗景仰他的道行,請入內(nèi)廷,敷座說法。又命住持大都(即北京)仰山棲隱寺,更移住報恩、洪濟。金正大七年(1230),重新住持萬壽,道化很盛。既而退居報恩從容庵,獨處幽室,作《從容庵錄》六卷,評唱天童正覺的《頌古》。又作《請益錄》二卷。此外有《祖燈錄》六十二卷、《釋氏新聞》、《鳴道集》、《辨宗說》、《心經(jīng)風(fēng)鳴》、《禪悅法喜集》等若干卷。又有凈土、洪濟、仰山、萬壽等語錄行世。法嗣有林泉從倫、千松明得、華嚴至溫、雪庭福裕四人,而傳承其法脈的是福裕。

  福裕(1203~1275),太原文水(今山西文水縣)人,二十二歲時出家,后來到燕京參行秀,親炙十年,道譽日隆。于是往西京,住持少林寺,為元帝室所禮重,世祖忽必烈即帝位,命總領(lǐng)釋教。

  福裕下八世有宗鏡宗書(1500~1567),宗書的法嗣有廩山常忠(1514~1588)、少室常潤。曹洞宗的壽昌、云門二支,即出此二人。

  壽昌系以常忠的法嗣慧經(jīng)在建昌府新城(今江西黎川縣)壽昌寺接化得名;劢(jīng)(1548~1618),號無明,撫州崇仁(今江西崇仁縣)人,二十一歲出家,往廩山依常忠。二十四歲,知有教外別傳之旨,切志參究,于是入峨峰,立誓不發(fā)明大事不下山。住了三年,因閱《傳燈錄》得悟,得常忠印可。

  山居二十四年,應(yīng)請住寶坊寺,四方衲子聞風(fēng)而至。后訪袾宏(蓮池大師)于云棲,又入少林禮初祖塔,往京都謁達觀真可,又入五臺參瑞峰廣通得受臨濟宗旨,既而回住寶坊,開堂說法。萬歷三十八年(1610),應(yīng)請住壽昌寺,接化甚盛。有《無明慧經(jīng)禪師語錄》四卷。法嗣有大艤元來、永覺元賢等。他倡導(dǎo)看話禪,說∶“參學(xué)之士,道眼未明,但當(dāng)看個話頭。”又說∶“念即佛,佛即念”、“念佛心即凈土”。

  元來(1575~1630),又名大艤,字無異,廬州舒城(今安徽舒城縣)人,十六歲出家,往謁慧經(jīng),受曹洞法門,為首座,時年二十七歲。次年應(yīng)請到信州(今江西上饒縣境),不久遷到博山能仁寺,法事日隆。既而又到福州,為鼓山涌泉寺的開山師。后回博山,聲名更盛。明末在吳、越、江、閩間,大闡宗風(fēng),學(xué)士大夫禮足求戒的前后不下數(shù)萬人。關(guān)于他的言行,有《無異元來禪師廣錄》三十五卷、《博山無異大師語錄集要》六卷。弟子有瀛山智訚等,為洞宗博山系。

  元賢(1578~1657),字永覺,建陽(今福建建陽縣)人,初習(xí)儒家程、朱學(xué)說,后在山寺讀書,聽人誦《法華經(jīng)》,感覺周、孔之外別有此一大事。遂往董巖參慧經(jīng),有得。四十歲時棄家,往壽昌寺落發(fā)。有一天,他和慧經(jīng)問答,身心豁然。嗣法后,應(yīng)請主持福州鼓山涌泉寺,前后三十年,道望甚高,曹洞的綱宗于是大振。但他是先學(xué)臨濟,后學(xué)曹洞的。他在所撰《三玄考》的序言中說∶“予三十年前學(xué)臨濟,三十年后學(xué)曹洞。自從胡亂后,始知法無異味。”所著有《洞上古轍》、《永覺囈言》、《續(xù)囈言》、《補燈錄》、《繼燈錄》、《禪余內(nèi)外集》等書共二十余種,凡八十余卷。法嗣道霈將其生平語錄及部分著述輯為《永覺元賢禪師廣錄》三十卷。

  道霈(1615~1702),字為霖,建寧建安(今福建建甌縣)人,十四歲出家,十八歲到諸方參學(xué),于臺、賢、性、相的旨趣得其綱領(lǐng)。后到鼓山謁元賢,專事參究。元賢八十歲時傳法給他,繼承法席,前后二十余年。鼓山一時成為東南一大法窟。道霈雖是洞下的宗匠,卻極推崇天臺宗的智顗,自稱私淑比丘。他說∶“入禪后專事參究,而諸教乘束之高閣;又十載,罷參后,再取當(dāng)年所習(xí)教法讀之,方知原是自家祖翁田地,自是復(fù)加鉆研,首事華嚴,次事法華,……”可見他是宗、教融會的。

  道霈為清初釋門大著述家,著書二十余種,有《秉拂語錄》二卷、《餐香錄》二卷(又作八卷)、《還山錄》四卷、《云山法會錄》一卷(又作三卷)、《旅泊庵稿》四卷、《圣箭堂述古》一卷、《禪海十珍》一卷及《溈山警策指南》一卷等。元賢、道霈二代為壽昌系極盛時期。道霈遞傳惟靜道安、恒濤大心、圓玉興五、象光法印、淡然法文、常敏法浚、徧照興隆,是為洞宗鼓山系。

  云門系是以少室常潤傳大覺方念(號清涼),念傳圓澄在紹興云門接化而得名。圓澄(1561~1626),號湛然,會稽(今浙江紹興巿)人,幼年出家,后來專事參究,萬歷十九年(1591),方念到紹興說法,圓澄往謁,為方念所印可,付以大法。自此聚徒說法,大唱曹洞家風(fēng)。萬歷四十二年(1614),在紹興的廣孝寺開法,后主徑山萬壽禪寺、嘉興福城東塔寺、紹興云門顯圣寺、天華寺,前后二十年,法席大振。著述有《宗門或問》、《概古錄》各一卷,又有《湛然圓澄禪師語錄》八卷行世。

  他把一切法門攝歸一心,他說念佛是念此心,看教是辨此心,持咒是護此心,參禪是參此心;又說此心即定、慧,非心外別有所謂定、慧。并在所撰《法華意語》一卷、《金剛?cè)两?jīng)注解》四卷、《楞嚴臆說》一卷等書中高唱一心法門。嗣法百丈明雪,雪傳破闇凈燈,燈傳古樵智先。

  凈燈主持焦山定慧寺三次,智先繼承他的法席,改披剃子孫制為十方傳賢制,振興曹洞的宗風(fēng)。其后著名的禪僧有敏修福毅、濟舟沈洮、月輝了禪、芥航大須等,是為洞宗焦山定慧寺系。

  禪宗五家中,溈仰、云門、法眼三家,宋以后皆失傳,只有臨濟、曹洞二家并存。然而曹洞的法脈不及臨濟之盛,有“臨天下,曹一角”之說,特別是到了清代,只上述壽昌、云門二支傳衍。然而慧經(jīng)下元來一系很早就無從考核,元賢一系到太平天國軍興之后也一蹶不振,只圓澄下以江南諸寺僅焦山獲免于兵火,得以綿延迄于晚近。

  近代著名高僧圓瑛法師承繼曹洞宗第四十六代祖師,圓瑛法師傳其弟子明旸法師,明旸法師1995 年傳付臺灣慧律法師。

  【良價的禪學(xué)思想】

  曹洞宗的思想淵源,可上溯到石頭希遷,是“即事而真”的見解。希遷讀《肇論》的“會萬物為己者其惟圣人乎”一句而有會于心,寫成一篇《參同契》,說明理事參同回互,每一門都有一切境界在。到云巖曇晟,他提出“寶鏡三昧”的法門,意謂人觀萬象,應(yīng)該和面臨寶鏡一般,從而說明“由事相上能顯出理體”的境界。以后五位功勛,偏正回互等思想皆導(dǎo)源于此。

  良價禪學(xué)思想的真正形成是在他涉足洞山時,他看到水中映著自己的倒影,頓時“大悟徹悟”,由是作偈語: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須應(yīng)憑么會,方得契如如。

  此后,良價陸續(xù)作了《玄中銘》、《五位君臣領(lǐng)》、《五位顯訣》等偈頌,用“正”、“偏”、“兼”3 個概念配以君臣之位來對其教義加以闡述。良價在所撰《玄中銘》中說∶“森羅萬象,古佛家風(fēng)。”又說∶“坐臥經(jīng)行,莫非玄路。”曹洞宗所說五位,有正偏、功勛、君臣、王子等四種,其中正偏五位、功勛五位都是良價的創(chuàng)說。

  良價《五位君臣頌》云∶“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偏中正∶失曉老婆逢古鏡,分明覿面別無真,休更迷頭猶認影。正中來∶無中有路隔塵埃,但能不觸當(dāng)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偏中至∶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猶如火里蓮,宛然自有沖天志。兼中到∶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里坐。”

  依本寂的解釋,正是體、是空、是理;偏是用、是色、是事。正中偏是背理就事,從體起用;偏中正是舍事入理,攝用歸體;兼是正偏兼帶,理事混融,內(nèi)外和合,非染非凈,非正非偏。

  功勛五位是向、奉、功、共功、功功五位,用以判斷修證的淺深。有人問∶“如何是向?”答云∶“吃飯作么生?”“如何是奉?”曰∶“背時作么生?”“如何是功?”曰∶“放下頭時作么生?”“如何是共功?”曰∶“不得色。”“如何是功功?”曰∶“不共。”

  良價還撰有《寶鏡三昧》、《綱要偈》、《新豐吟》。此外還編纂過《大乘經(jīng)要》一卷。良價的言語經(jīng)其弟子整理成《曹州洞山良價禪師語錄》、《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各1卷,被曹洞宗信徒視為經(jīng)典。至于良價的其他詩作及玄言,則散見于歷代有關(guān)宗教著述中。

  當(dāng)本寂向良價辭行時,良價傳以《寶鏡三昧》,并說∶“末法時代,人多干慧。若要辨驗真?zhèn)?有三種滲漏∶一曰見滲漏,謂機不離位,墮在毒海;二曰情滲漏,謂滯在向背,見處偏枯;三曰語滲漏,謂究妙失宗,機昧終始。學(xué)者濁智流轉(zhuǎn)不出此三種。”這也說明他辨別來機的綿密功行。

  良價于唐咸通十年(869)端坐圓寂,唐懿宗謚以“悟本禪師”法號。良價身葬洞山,立以石塔,號“慧覺寶塔”,后世俗稱“價祖塔”。

  又洞山常常教人“行鳥道”。人問∶“如何是鳥道?”曰∶“不逢一人。”問∶“如何行?”曰∶“直須足下無私。”問∶“莫便是本來面目?”曰∶“汝何顛倒?”問∶“學(xué)人什么顛倒?”曰∶“認奴作郎。”問∶“然則如何是本來面目?”曰∶“不行鳥道。”這也是曹洞宗應(yīng)機接物的特色之一。

  【洞山普利禪寺】

  唐大中十三年(859),良價云游到洞山,在此募邑民雷衡之地建廣福禪寺,衡施以環(huán)山肥田3000余畝作寺產(chǎn)。唐朝末年,淮南節(jié)度使楊行密捐資擴大洞山寺宇。

  北宋咸平年間,廣福寺易名為“功德禪寺”,宋真宗趙恒為禪寺專門書寫了匾額。紹圣五年(1098),宜豐同安女佛徒雷四十三娘為紀(jì)念良價洞山悟道,捐資在良價當(dāng)年“睹影逢渠”的洞水(今葛溪,洞山禪寺前)之上建起一座單拱石橋--逢渠橋。元初,胡俊孚施資擴修寺宇。元末,洞山寺宇俱毀于兵燹。

  明萬歷年間,寺基丈量入公產(chǎn)版籍。至崇禎年間,本縣舉人戴國士得其產(chǎn),于是再倡修復(fù)洞山,特延請匡山高僧凈聰?shù)蕉瓷。凈聰在此重整寺?張揚曹洞正宗,四方僧侶日眾,洞山法錫由是復(fù)振,凈聰也因之譽為洞山“中興第一祖”。

  清康熙十一年(1672),是時洞山寺宇已更名為普利寺,重建洞山寺宇的后法堂(即藏經(jīng)閣)及僧房。嘉慶二十三年(1818),洞山正宗38世住持海壽在后法堂門楣正中立起大匾,上書“佛在性中”,對良價的禪學(xué)思想作了高度概括。

  洞山現(xiàn)存禪跡及宗教主要景觀有后法堂、價祖塔、佛塔林、逢渠橋、夜合山、拐杖山、木魚石、考功泉、聰明泉及羅漢松等。佛塔林規(guī)模甚大,僅洞山禪寺周圍各山頭,就有自唐至清歷代佛塔大小近50座,其中“慧覺塔”(良價墓塔)被中外曹洞宗僧徒奉為祖塔。20世紀(jì)80年代初期,江西省宗教事務(wù)部門撥?顚Χ瓷介_始全面整復(fù),使曹洞宗祖庭原貌重新展示于世。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