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古代禪林的說法禮懺儀軌

  古代禪林中有內(nèi)容與形式各不相同的說法和禮懺儀軌。禪林中的說法有不定時說法的小參,有講說戒法的說戒,有上法堂說法的上堂,有登高座為大眾說法的升座,也有在大眾面前發(fā)露求懺悔的懺摩等。

一、小參

  “小參”是禪林專用術(shù)語,是指禪林中不定時的說法。《祖庭事苑》云:“禪門詰旦升堂謂之早參,日哺念誦謂之晚參,非時說法謂之小參。夫是皆以謂之參者,何乎?曰:參之為言,其廣且大矣。謂幽顯皆集,神龍并臻,既無間于圣凡,豈輒分于僧俗?是以謂之參也。其主法者,以平等一心,應勤植萬類,令法久住,豈曰小補?或以小參為家訓,愚未之前聞。”小參中的“參”是集眾說法之意,《敕修清規(guī)》云:“凡集眾開示,皆謂之參。”正式的說法稱上堂,或謂大參。小參規(guī)模較上堂為小,故曰小參!抖U林象器箋》云:“小參,不時講之,鳴鼓唯一通,其規(guī)約于大參,故曰小參。大參者,上堂也。參者,交參義。”

  小參本無定所,每于日暮時鳴鐘,視眾之多寡,而就寢堂、法堂、方丈等處升座說法,說法內(nèi)容包括法語、宗要及日,嵓,師徒之間基本上是一種簡單的賓主問酬方式。直至南宋時代,小參方才發(fā)展成為有一定儀式的定期說法。如《敕修清規(guī).小參》云:“小參初無定所,看眾多少,或就寢堂,或就法堂。乃至鳴鼓一通,眾集,兩序歸位,住持登座,與五參上堂同。提綱敘謝,委曲詳盡,然后舉古結(jié)座。”

  禪林小參的形式不拘一格,在多種情況下都可以舉行小參。如《敕修清規(guī)·晚參》云:“如住持人院,或官員檀越人山,或受人特請,或為亡者開示,或四節(jié)臘,則移于昏鐘鳴,而謂之小參。可以敘世禮,曰家教者是也。”與正式而且規(guī)模龐大的大參相比,小參則不拘一定的形式,大凡住持人院,或者受到信眾懇請,或者為亡者開示,或者在四時變化之時,都可以隨緣方便而為說法。

  小參雖然沒有大參莊嚴隆重,但也有一定的程序,對小參的內(nèi)容也有一定的要求。如《禪苑清規(guī)·小參》云:“小參家訓,綱紀叢林。夫小參之法,初夜鐘鳴,寢堂設位,集知事徒眾,賓主問酬,并同早參。提唱之外,上自知事、頭首,下至沙彌、童行,凡是眾中不如法度,事無大小,并合箴規(guī)。廣說乃至出家行腳,人眾參禪,粥飯茶湯,晨參暮請,語言事業(yè),動止威儀,應系眾中規(guī)矩,并當委曲提撕。若其緘口無言,迤邐玄綱墜地。后進如蒙法藥,應當刻骨銘肌,斂片善以無遺,剔纖瑕而必去。小參之設,意在斯焉。”

  在禪林中有很多關(guān)于小參的公案。如《傳燈錄·藥山儼禪師章》云:“大眾夜參,不點燈,師垂語曰:‘我有一句子,待特牛生兒即向汝道。’時有僧曰:‘特牛生兒也,何以不道?’師云:‘侍者把燈來!’其僧抽身人眾。”《聯(lián)燈會要·德山鑒禪師章》亦云:“小參,示眾云:‘今夜不答話,問話者三十棒。’時有僧出作禮,師便打。僧云:‘某甲話也未問,為甚便打?’師云:‘你是甚處人?’云:‘新羅人。’師云:‘未跨船舷時,好與三十棒。’”宣鑒禪師在小參之時,通過這種充滿機鋒的禪語告訴弟子,旨在破除弟子的妄想雜念,使他們能夠觸緣悟道。

  《元亨釋書,藏山空禪師傳》云:“空曰:‘石林老行鞏禪海波瀾,吾雖不得而盡,偏洲傍渚,儻打浮泳。我昔辭林,林告曰:小參雖家訓,又自有家法。子歸故里,敲唱宗乘,妙葉之一路,不可亂做也。即與二篇。冬至曰:擬著即錯,鐵牛掣斷黃金索;不擬猶乖,撒手還同萬仞崖。這里一咬便斷,如花開鐵樹,似筍進石頭,無陰陽地盡自寬閑,爭奈東山山前一片松根竹腳未曾踏著在。驀拈拄杖一畫云:不得侵疆越界。除夜曰: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鳳縈金網(wǎng),趨霄漢以何期?如石含玉,不知玉之無瑕。蛇護神珠,蘊風雷而未化。設使翱翔霄漢,鼓蕩風雷,聞者震驚,見者;,也只閑閑地,可可地。豈不見僧問洞山:年窮歲盡時如何?山云:家家門底野狐兒。拍床云:鯨吞海水盡,露出珊瑚枝。,”

  小參,又稱為家訓。《備用清規(guī),小參》云:“百丈謂之家訓,古法只就寢堂箴誨垂示,委曲提撕。乃至前輩時時激揚宗旨,開發(fā)后昆。”將小參稱為家訓的緣由,在《中巖月禪師建長錄》中有詳細地解說:“人寺當晚小參,垂語問答畢,師乃云:‘小參者,家訓也。古德喻之:有一大家底主人,朝暮使令屋里兒女侄弟排列座下,分付家中行事,云大兒當行其事,小底當作何事,以至奴婢仆輩,一一示其當行事。便如我宗門中兩序諸職事人,教它排列法座下,一一標示當行底事,乃至四來兄弟,在僧堂里究明己躬大事,斯乃最要緊事。近來佛法弊甚,在小參時,長老力作文言,謂是提綱;蚺e古則,拈之頌之,以當宗旨。”

  這段論述講述了小參稱為家訓的緣由:小參之所以稱為家教,就好像一戶人家有三五個兒子,待晚上歸來,父母會對他們當天所做的事務一一作出決斷,指出每個人的是與非,警示兒子將事務做得更好。如《黃龍死心禪師錄》云:“夫小參者,謂之家教。何謂家教?譬如人家有三個五個兒子,大底今日干甚事,小底今日干甚事,是與不是,晚間歸來,父母一一處斷。叢林中亦復如是,院門今日干甚事,是與不是,住持人當一一處斷。”《笑隱欣禪師龍翔錄》亦云:“明日結(jié)制,今夜小參,謂之家教,如家里人說家里話。”

  祖師在家教時有指示弟子的善巧方式。如《清拙澄禪師圣因錄》云:“古德小參謂之家教,說些細大法門。汾陽六七人,夜夜小參;德山小參不答話,問話者三十棒。令行千古,如在耳目。云峰悅禪師小參舉百丈示眾語,至今叢林膾炙人口,莫不是從悲智海中流出,血滴滴地,親切為人處,豈似后來攢花簇錦,對句押韻,以當宗門提唱?”

二、說戒

  說戒,即每半月布薩之日,上座比丘誦讀戒本時,諸比丘中若有犯戒者,須于眾前懺悔,未受具足戒者不得聽之。《大般涅盤經(jīng)》卷三曰:“有一童子不善修習身口意業(yè),在屏隈處盜聽說戒,密跡力士承佛神力以金剛杵碎之如塵。”

  說戒若就比丘之懺悔而言,則稱說罪。《寄歸傳》卷二曰:“言說罪者,意欲陳罪說己先愆,改往修來,至誠懇責。半月半月為褒灑陀,朝朝暮暮憶所犯罪。褒灑是長養(yǎng)義,陀是凈義,意明長善凈除破戒之過,昔云布薩者訛略也。”說戒,梵語為布薩,華言凈住、和合、善宿,《大比丘三千威儀經(jīng)》云:“布薩者,秦言凈住,義言長養(yǎng),又言和合也。”布薩,又曰長養(yǎng),謂每月集眾說戒經(jīng),使比丘住于凈戒中,能長養(yǎng)善法也!缎惺骡n上》卷四曰:“布薩此云凈住,出要律儀云:是懦薩羅國語。六卷泥洹云:布薩者長養(yǎng),有二義:一清凈戒住,二長增功德。……”佛觀一切眾生苦惱輪回,背覺和塵,習氣除不了,故方便制戒,使眾生斷除習氣,背塵合覺!洞笾嵌日摗肪硎唬“今日誠心懺悔,身清凈,口清凈,意清凈。受行八戒,是則布薩,秦言善宿。”又曰:“我某甲受行八戒,隨學諸佛法,名為布薩,愿持此布薩福報生生不墮三惡八難。”

  每半月一次于說戒日為比丘宣讀戒本之人為說戒師。說戒師通常由一寺中的長老擔任。叢林中舉行說戒儀式之日為說戒日,也稱為布薩日。

  我國古代叢林中多為白月最末一日(第十五日)及黑月最末一日(第二十九日或第三十日)兩度之布薩。叢林中在這二日宣說戒經(jīng)令僧眾清凈。如果有人犯戒,應當在僧眾面前懺悔。這是古代叢林嚴格的制度。

  諸經(jīng)律中對布薩的日期則各有異說!对鲆话⒑(jīng)》卷十六等以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即六齋日)行布薩!端姆致伞肪砦迨藙t以一日、十四日、十五日為布薩日。《大智度論》卷十三則以一日、八日、十四日、十六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等為布薩日。一般說來半月中三度及以上說戒,稍顯過繁,此后才產(chǎn)生半月一次之制,即于每月十四日和二十九日,或十五日和三十日舉行布薩。不過,現(xiàn)今的寺院多于初一、十五舉行布薩。

  依照律制,比丘半月布薩,應當依照以下四點而行:(一)每月二次,于陰歷十五日(或十四)、三十日(或二十九)舉行布薩。(二)在一定區(qū)域內(nèi)的比丘,無論舊住或新到,均有參加集會的義務。若有人不到即不合法。(三)如因病不能參加,應委托同住比丘向大眾表示:對布薩大會所舉行的一切僧事,五條件完全同意。(四)大眾如法集合,在誦波羅提木叉(戒本)以前,如僧伽有事,先要處理解決。如比丘在半月間有所違犯,須在大眾前告白懺悔,依法處分。

三、上堂

  上堂是禪林用語,意為演說妙法而上法堂說法。也指上堂說法之后,赴齋堂受供;又指方丈晉山上堂的儀式。在以上三種上堂中,以上法堂說法最為常用。

  古時長老住持可隨時上堂,中世以后則有定期及臨時上堂之別。根據(jù)舉行上堂時間的不同,可分為不同的類別:(一)旦望上堂,每月初一、十五日上堂。(二)五參上堂,每月五、十、二十、二十五日上堂,另加上望上堂,約每五日上堂一回,故稱為五參。(三)九參上堂,每三日上堂一回,則每月約有九回上堂。(四)圣節(jié)上堂,皇帝誕生日上堂。(五)出隊上堂,住持出外勸化,歸來后上堂。(六)因事上堂,寺內(nèi)發(fā)生毀逆違難等事,住持乃特別上堂說法。(七)謝秉拂上堂,謝頭首秉拂之勞。(八)謝都寺齋上堂,謝都寺辦齋之勞,住持特為上堂說法。(九)大行追嚴上堂,為皇帝之中陰追薦而上堂說法。

  一般來說,住持上堂升座說法時,大眾應當站立聽法。楊億《古清規(guī)序》云:“長老上堂升座,主事、徒眾雁立側(cè)聆。”至于為何要求聽法者站立聽法,《祖庭事苑》有云:“或問:每質(zhì)諸佛經(jīng),所集四眾,未嘗不坐。今禪門上堂,必立而聽法,何謂也?曰:此百丈禪師之深意也。且佛會說法,四眾云萃,所說法義,不局性相,所會時節(jié),未知久暫。今禪門自佛教東流后六百年,達摩祖師方至漢地,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接學者俾于一言之下頓證無生,所聚之眾非久而暫,故不待坐而立也。百丈曰:‘上堂升座,主事、徒眾雁立側(cè)聆,賓主問酬,激揚宗要,示依法而住。’此其深意也。”

  不過,在佛教律典中也有聽者坐著聽法的記載!妒b律》云:“比丘尼到只洹聽法,諸比丘敷敷具竟,多有殘在。比丘尼語比丘言:馀者借我等坐。比丘白佛,佛言:聽敷敷具竟,殘與比丘尼坐。”又《毗比奈耶雜事》云:“聽法之時,應敷座席。止此”。可見,站立聽法是佛制,遇有聽者身體殘疾等特殊情況,佛陀是允許聽者坐著聽法的。

  對于聽者站立聽法或者坐著聽法,《大智度論》中也有解說。論云:“佛法中,諸外道出家及一切白衣來到佛所皆坐。外道他法,輕佛故坐;白衣如客,是故坐;一切五眾,身心屬佛,是故立。若得道諸阿羅漢,如舍利弗、目連、須菩提等,所作已辦,是故聽坐。余雖得三道,亦不聽坐。大事未辦,結(jié)賊未破故。止此。’由此出家五眾,除得道者外,不許坐而聽法者。”《大智度論》又云:“坐者于供養(yǎng)不重,立者恭敬供養(yǎng)法重。止此。”因此,《華嚴經(jīng)》中的善才聽法,都說到善才童子起立合掌,頂禮其足,合掌而立,即是表示對法的恭敬,以及對說法者的尊重!洞蠹(jīng)》亦云:“金剛光藏世界大眾至娑婆世界,覲見釋迦牟尼如來,頭面禮足,右繞三匝,卻在一面合掌而立。止此。”這些都說明賓客站立,是敬法重于供養(yǎng)。

  禪林中,住持上堂說法有定時與隨時二種。其中,隨時上堂,乃因吉兇禍福、遷化、尊宿來山等事而上堂說法,故又稱因事上堂。蓋此種上堂說法,乃以事為因,藉機宣說法要,開導大眾。如慈明因事頌:“時來開缽展中單,飯了收盂困即眠,石人撫掌呵呵笑,木女彈箏你自箏。”《禪林象器箋》卷十一:“雖其事不定,多是有毀逆違難,因此說法,不露言其事,故稱因事也。”

  在叢林中若有上堂法會,應當掛上堂牌示。即報大眾上堂時日的牌示,懸于法堂之前門,縱二尺三寸,橫一尺三寸。每逢朔望之時,侍者吩咐客頭行者,必掛上堂牌以報示僧眾。《敕修清規(guī)》上堂曰:“凡朔望侍者分附客頭行者必掛上堂牌以報眾。”

  上堂是古代禪林中最常用的教化弟子方式。禪宗典籍中有很多關(guān)于禪宗祖師上堂的介紹。如《傳燈錄·弘忍大師章》云:“能居士跪受衣法,乃至禮足已,捧衣而出。是夜南邁,大眾莫知。忍大師自此不復上堂凡三日,大眾疑怪致問,祖曰:‘吾道行矣!何更詢之?’”又《南岳讓禪師章》云:“后馬大師闡化于江西,師遣一僧去,云:‘待伊上堂時,但問作么生,伊道底言語,記將來。’僧去,一如師旨,回謂師曰:‘馬師云:自從胡亂后,三十年不曾闕鹽醬。’師然之。”’

四、升座

  古代禪師登高座為大眾說法,稱為升座。古代禪林中稱普說和上堂為升座!抖U林像器箋》云:“古有上堂稱升座者,如《臨濟錄》。后世升座與上堂不同,諸錄已分二名,不可概為一也。”《敕修清規(guī)·受請升座》云:“侍者覆住持,鳴鼓,如常上堂式。”

  在諸多禪宗典籍中,多有對升座的論說。如《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云:“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名璩)與官僚人山,請師出于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升座。”《臨濟玄禪師錄》云:“府主王常侍與諸官請師升座,師上堂云:‘山僧今日事不獲已,曲順人情,方登此座云云。,”《大休念禪師壽福錄》:武藏守三祥供凈智寺開山升座,先拈香,次就座散說,后說偈!对骡止舛U師錄》:前豫州太守為先考正受院殿升座,先拈香,次志趣、回向,次就座索話問答,次提綱,次散說志趣、回向,后拈提、說偈。

  在禪林中,尊宿會受大眾拜請而登高座宣說佛法。一般系前一日受請,次日升座。升座之法式與“上堂”相同,所說之法則與“普說”相同。

  “升座”的公案最早來源于釋迦世尊的登法座說法。釋迦世尊升座說法,未曾演說一句。叢林中常以此一公案表示第一義諦是不立文字、言語道斷者。如《碧巖錄》第九十二則云:世尊一日升座,文殊白槌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

  在中國禪林中,藥山惟儼禪師升座的典故廣為人知。據(jù)《從容錄》第七則記載,藥山惟儼禪師久不升座,院主對他說,大眾很久以來想聽和尚教誨,請和尚為大眾說法。藥山禪師便命人打鐘集眾。眾人集合之后,藥山升座良久,便下座回到方丈室。院主緊隨其后,問藥山和尚:“和尚剛才許諾為大眾說法,為何升座不說一言?”藥山回答說:“經(jīng)有經(jīng)師,論有論師,爭怪得老僧?”此則公案說明藥山升座說法,雖未垂示一言半語,然當下即示現(xiàn)全身說法之話三昧,故藥山隨后所說“經(jīng)有經(jīng)師,論有論師”之語,亦不外表示經(jīng)師所說之經(jīng)、論師所說之論,不過是佛法真理之一部分,遠不如絲毫不落言語葛藤之“全身說法”。這就是本則公案的主旨。

五、懺摩

  懺摩,意譯為悔、忍恕。懺摩是古代叢林一種懺悔罪過的儀式,指乞請他人忍恕自己之罪過。義凈師云:懺摩,西音忍義。西國人誤觸身云懺摩,意是請恕,愿勿嗔責,此方誤傳久矣,難可改張。應法師云:懺,訛略也。書無懺字,正言義摩。此云忍,謂容恕我罪也。

  懺摩本為懺悔之義,《翻譯名義集》云:又懺名修來,悔名改往。往日所作不善法,鄙而惡之,故名為悔。往日所棄一切善法,今日已去,誓愿勤修,故名為懺。棄往求來,故名懺悔。又懺名披陳眾失,發(fā)露過咎,不敢隱諱;诿麛嘞嗬m(xù)心,厭悔舍離,能作所作合棄,故言懺悔。又懺者名慚,悔者名愧。慚則慚天,愧則愧人。人見其顯,天見其冥,冥細顯粗,粗細皆惡,故言懺悔。《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八云:諸人(中略)共相謂曰:“此之一人,于我等處,凡有所作,常為先首,我不相助,彼定生嗔。我等食竟,從乞歡喜。”食已,詳至其所,俱共懺摩。其少年者,即便禮足;若老大者,手撫其肩,告言:“具壽!汝可容?”《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之四下云:“梵云懺摩,此翻悔往。”

  懺摩有三種類別,如《凈名疏》云:今明罪滅有三:一作法懺,二觀相懺,三觀無生懺。作法懺,滅違無作罪,依毗尼門;觀相懺,滅性罪,此依定門;觀無生懺,滅妄想罪,此依慧門。復次,違無作罪障戒,性罪障定,妄想罪障慧。作法懺者,如律所明,作法成就,能滅違無作罪,而性罪不滅。

  若佛子欲懺除業(yè)障,應當端坐念實相。普賢觀云:“一切業(yè)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