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一元之佛法概論(禪海蠡測)
佛法言心,厥有二義:一指妄念意識之心,亦曰妄心。一指如來藏性之心,亦曰真心,復名為性。此二義之所示,研習佛法者,首當抉擇;須視其經文全部教理,而審辨其所標之義別。若斷章取義,以偏概全,則佛法與近代心理學所不同者幾希。故視佛法為唯心論者誠誤矣;然則,同于唯物論乎?斯尤誤矣,蓋佛法認心物二者,皆一體所生之用,亦即一元之二面也。故禪宗古德之言性,有時曰“即心即佛”,有時曰“不是心,不是物,亦不是佛”。以人智易執(zhí),一落言詮,即便迷頭認影,故須種種巧設權言,以透脫滯見,獨露真如。不知色身外洎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唯識概八識于心王含藏宇宙萬有心物之種子,皆標明佛法之言心,即謂心物一元之體性。又曰如來藏性,亦曰真如。如者,如其真耳,非離諸妄以外,而別有一真如獨立常存。茍其若此,則真如為常,常見者,佛所呵斥。蓋真與妄對,凡有對待,真亦成妄,同遣真妄對待二邊之見,故曰真如,乃無以名之強立之名也。
本體之性,心物一如。寂然空凈,能生萬法。所謂法者,概心物等一切之理事而言。故謂自性具足一切法,不因修證而有增減,不因聚散而有生滅,不因動靜善惡而有凈染。雖能生萬有,而不隨萬有遷流,故生生不已而實無生。萬有雖滅而不隨之斷絕,故生滅輪旋而終無生滅處。夫既寂然不動,從何而得萬有之生滅往來?蓋體性功能,本然運行不息;運行者,體性無始功能之力,亦曰風,亦曰氣,而非習知之風與氣,故以功能之力言。功能之力,運行不息,常寂而常動?占胖,性自功能,無有主宰之者。唯動靜二方,互為循環(huán),運動發(fā)光。光明常寂而常照,明照極而暗生,明暗代謝,亦如動靜之往復,皆為體性功能性自本然之力。光與熱俱,光熱熾然,電磁物質之極微,涵絪(yin)而成,熱極而為溶液。復隨力與光熱電磁液體等物之互相化合,地質物質,于以形成。故謂萬有之成,非自然而有,乃因緣所生。因緣者,多種生元之互為化合也。唯體性功能,既非自然,又非因緣所生,能生萬有者,非萬有所能。非生因之所生,乃自性之所現(xiàn)。故力者光電等之互為化合,萬有得以滋生,天地由是乎分。然此地質物質總依虛空而住,虛空猶為體性功能之一現(xiàn)相,空間無際無量無邊,與體性合其寂然。而虛空非即體性,乃真如本然一相也。
于體性寂然空凈之中,含有一靈明妙覺之知性。性凈妙明,含裹十方,光耀獨朗,能用于物,非物所容。靈明之光,為常寂無相之光,不倚物而常存,及其起用,須依物而相應。雖靈光獨耀,而與體性功能力之運行,同其動靜明暗,循環(huán)往復,運動力強;強力妄行,動極生亂,則靈明覺知,變易為動亂之無明矣。無明者,變易其明而不明也,雖然無明,而其為靈知之性光者一也。徇無明以依附于物體,帶質而生我人之生命色身;身之生理,與物理同其功用,心之性理,則不同于物而異于本性之妙明寂凈矣。然所謂異者,變異也,若力能反此變異,雖動而固常靜,雖明暗生滅而不失其靈明妙覺,雖依附于物而常離,則復于體性寂然之功能,至此則靈光獨耀,迥脫根塵矣。迥脫根塵者,非物所能拘也。而體性功能者,以空為體,其起用也,以萬有一切之用為用,以一切相為相,本即空寂,故靈明妙覺亦空寂,物亦空寂,雖有相之與用,皆一時間空間上之偶然緣合。故萬有之有,乃一時假聚化合而有,非有一常存者。唯體性能生空有,而非空有之所能。故曰:“緣生性空,性空緣生。”妙矣哉!誠非心思口議所可及矣。
佛法于體性之頌名別號甚多,略舉如曰“真如”,以其真而復如;如曰“涅槃”,狀其寂然本凈而圓寂;曰“法身”,為體性之自身;曰“如來藏”,表其含藏萬有而本無去來;又曰“般若”,示靈明妙覺本空之靈知。凡此之類,異名羅列,皆體性一心之多名也。異學立為別名,尤多不勝收,如涵義同斯,則皆一法之所印,等無差別,否則,概非正見也。復如曰“佛陀”,曰“正覺”,曰“見性明心”等,亦皆表詮證悟體性之極果耳。等次以還,名、相、理,皆可匯推;要皆標示治心之學,或為心法之分析,不盡繁列矣。
是知心物為一元之體性,證知體性者,乃明此心不復逐妄而迷真。而此非生因之所生,乃了因之所了,非徒為理知可及,乃心物之證驗可圓。故華嚴宗立四法界,曰“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若透徹事之與理,證得真如,則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倘逐物而迷心,認心而非物,則皆見未圓融,自生障礙也。
心法與力學
心理現(xiàn)象,與力學運動,其原理與事實,完全相通,心理現(xiàn)象所生之見、聞、覺、知,歸納稱之曰念。當一意念生起作用,即發(fā)生聯(lián)想,或憶念之過程,亦如力學之圓周運動。所以然者,即如一意念初起時,剎那之間,即循此一意念而聯(lián)想,或憶及其他;當次一意念生時,前之初生意念,早已消逝。如此絡繹不斷,猶如一星之火,旋轉而有輪圈現(xiàn)狀,亦如波浪之相續(xù),而見不斷之瀑流。實則,水流乃波波相續(xù)而成,輪圈乃火星聯(lián)轉而有。此心之意念,雖自覺如流之不息、輪之無端,實亦始于一念,雖其中間經過無數(shù)其他意念,而終歸于初生意念之流轉。
意念生起,或引發(fā)回憶,或引起聯(lián)想。細者為思,粗者為想,一剎那間,速率頻繁,不可捉摸。縱使捉摸得意念,已非初一意念。蓋心理現(xiàn)象,亦如物體運動之力,一意念之生起,即為“向心力”,由內外界交感之“向心力”而構成一意念。但當一意念生時,同時即起“離心力”作用,“離心力”起作用,“向心力”即隨之而生,故意念終不能停止于一,如此旋轉不停,人之思想,永在變動,不得停止。試以念起之“向心力”生時,稱之曰生,念起“離心力”散時,稱之曰滅,如此生滅不已,交互循環(huán),終無已時。即使在睡眠狀態(tài),所起夢境,仍為思想意念之一種,即心腦思維,亦未稍減,雖睡住在一種極度昏迷狀態(tài),亦有意念,自不覺察耳。即使完全停止意念而不起作用,謂之靜力之境。所謂靜力者,力之動向與功能,潛在未發(fā)也。如靜極而動,亦可謂乃“向心”、“離心”二力之交互作用,何則?以靜極為“離心力”之極致境界,變動為力之起用現(xiàn)象,故以“離心”、“向心”二力之交互往返,而見人生日常意識與生活動態(tài);如強以“離心力”名之曰空,則“向心力”名之曰有,或代名謂之陰陽,均可象徵表示其體用。“離心力”中,含有“向心力”之能,“向心力”中,亦即具“離心力”之能;故空有陰動靜,交互為用,心理生理,互為消長,心理之悲歡喜怒,精神之衰旺,衡以力學,莫不皆如。故物極必反,樂極悲生,心雄萬夫,身力不及,身欲沖舉,力不從心,疲勞而思休息,休息復又思動,個人心身,終如二力之生滅,天地晝夜、風雨晦明,亦皆二力之盈虛消長。推而觀之,人與人間,人與社會間,人與宇宙間,亦復如是。如喜愛一物一人,久則生厭。久雨思晴,久旱祈雨,靜極思動,常動欲靜,皆同此離向二力之往復也。
故佛法名心意識之力,而曰念力,曰業(yè)力,曰通力,曰不可思議力等,總之為一心之力也。此心力乃妙不可思議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其靜也,動力潛能于靜,故靜極而必動;其動也,靜力亦含于動,故動極而必靜。蓋心力亦如物力,有波動作用,其頻率至速。故人與人間,人與物間,心力堅強者,可互通,所謂心靈感應是也。如力之波率方向相同,由二而合于一,共成為“向心力”,反之,復亦相排相蕩,心力速率方向各異,而互成其“離心力”。故“三人同心,其利斷金。”同為“向心力’’也,“一人一心,各奔西東”,各為“離心力”也。個人之心力,名為別業(yè)之力,合眾人之心力,則成共業(yè)之力,其相同相反,而生共別業(yè)力之等差平等。由個體心力物力之單位,而與群體共力為相推相蕩,互為吸引,乃合于宇宙萬有功能之共力。復由本體功能而產生“離心”、“向心”之功,于是“地心吸力”引聚萬類,“萬有引力”引聚地球,及諸星球,而運行不息。其理不易,可通萬匯。曠觀宇宙,唯一力之世界耳。
佛法治心,深明力之作用,以其“離心”、“向心”之力交互往還,旋轉不停,生滅無已,不能自主其控制,又無一實體之存在。故喻此變易不定,如猿猴之不可捉摸,而又謂此心無一實體,只是空有盈虛消長,名之曰虛妄。《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即極言此心無一永恒常止之“向心力”可得,亦無一永恒終止之“離心力”可得,但能互為變易。而此力能實非生滅,生者,為力之動,滅者,為力之靜,動靜往返,互為消長。然當其力之波動功能起作用現(xiàn)象時,在個體與共體之力與力間,其相排相吸,互為摩蕩,而形成因果關系,故因果律乃心力作用之不易原則也。然則,力之原起,又何自來耶?曰:本體之功能,本然具足也。然則,本體何狀?曰:非狀可及,姑謂之以空為體。然則,力之原起亦空耶?曰:誠然!誠然!性空真力,性力真空。姑舉一相類似的譬喻,若吾人持一真空球,以其無一切之存在,故輕而易舉,及其真空爆破,則其力至巨,故本體雖空,而真空中所含蘊之力源乃無窮也。
故治心法則,乃循于力學原理,導之使返于真空體性,如修止修觀等禪定方法;初則使心意識先能單提一念,止于一點,止者,乃求力之支點集中“向心力”也。然愈求止,愈益紛擾,愈見其止向之難,于此中方見離向二力之交互迅速剎那不停。用志不紛,工力漸熟,迨能止于一念,已漸習漸凝,或出于自動,或出于自然,止之一念,驟然離舍,乃見“離心力”之現(xiàn)象。及乎此也,“離心力”現(xiàn),“向心力”泯,遠離離向之二邊,而呈現(xiàn)心境一段空之現(xiàn)象;唯此中空如有境(即有一空之境界),尚為念之覺受,空亦為微細之念。及舍此空,心身兩忘,住于非思議之體性真空,則了無一物可得,常寂常惺之性現(xiàn)前,返合于體性功能矣。然猶未也,迨真空呈現(xiàn)妙有,習知空有離向之為用,然后自主自在,控制操縱總由一心而應用,返其自然之力,而約之在我,則治心程度,可臻玄奧矣。此循“向心力”之途徑所立之法則也。心法謂之止念,謂之收心,謂之內觀等,皆此例也。反之,但不隨念起止,唯靜觀念之生滅;其生也,知為“向心力”所聚集;其滅也,知為“離心力”所消散;蜃∮陔x散之有相空境,漸求進步;蛴陔x向二力之往返,概放任其自然,而不制止,唯住于無靜境之靜,觀其變易,不加 作。久而久之,生滅二力之交還,皆消失于無形,唯一靜極呈現(xiàn),亦無靜相之可得,然后離靜離動,能靜能動,皆操持由我。但須知動靜猶皆為自性境也。如此順習,亦可入于玄閫。此循“離心力”之途徑所立之法則也。心法謂之空,謂之放心,或謂之放下等,皆此例也。如禪宗有言:放下,放下的亦放下。又曰:放不下提起走。此皆指示治心之善巧矣。
綜上所述,本體功能運行而為力,力有動靜離向等作用,生滅于萬有,而本體功能非動靜離向所能也。于此觀察,透徹證入性真,則于心物力之為用了然矣。
心法與聲音
佛法于聲音之學,雖未詳說有如物理之聲學,而于人類心身與聲學之關系,特多闡發(fā),并應用于心法之起修,約分為二:
(一)尋求聞性之根源。
(二)自發(fā)聲音之緣起。
二者統(tǒng)為觀世音菩薩法門,亦曰耳根圓通。
凡耳之于聲,以聞性為用也。今首言前之一者:但擇鐘鼓鈴鐸風聲水聲等任何一種或多種,專意于耳根,以聽聞其聲。于此,又姑分為內外二法:(1)外聞者,當聽覺緣此聲時,聞有聲時,此謂之動相。而聲終無常,不能久住,當前聲已滅,后聲未生,此中間無聲可聞,雖有聽覺,亦了無用處,此謂之靜相。夫聲有斷續(xù)之相,聽緣可知,復乃追尋返聞,我之聞性,究有斷續(xù)否?當其聞聲聞性,是有忽無,聞時聞性何存?如是心觀,追尋聞性,有聲時不因靜性而不聞,無聲時不因有聲而常存。如是久久漸純,方知聲有斷續(xù)來去有無,而我此聞性,終未有變。或有習此者,雖無外聲,而耳根似有聲存,此乃意識自生影響,非真聲也,未可自認為奇特。倘有迷戀,即成心理幻覺之精神變態(tài)矣。(2)內聞者,即于聞性聽覺有聲時,謂之動相,聲無聞時,謂之靜相,于動相聞時,不住于動,無聞靜相時,亦復離舍,不住于靜,于此動靜二相之來去,了了分明,此了了者,亦復舍離,離至于無時,知得動靜二相,皆為外緣所引發(fā),我此聞性,非屬動靜,亦復當舍,舍之又舍,忽爾心身兩忘,了不可得;于不可得中,無有內外動靜諸相;經稱此謂返聞聞自性,遠離動靜二相之法門。然猶未也,即此心身不可得中,又為靜相,尚當舍離,迨至舍無可舍,動靜如一,雖有二相,了然不生,則于聞性法門,可以入道矣。
次言后者:今日我人所居之世界,其已為科學知識實驗所了知者,為萬物及人類所發(fā)之聲,謂之動聲也。然聲亦如光,尚有非我人聽覺及科學智識所及知者,姑名為靜聲。何謂靜聲?試為例證:如修習禪定之人,至極靜境,其所聞聲,無遠弗屆,無微不至。以其靜也,故能聞蟲鳴如雷震,聞遠處聲音如在耳邊,同時可聞十方之聲。此即聞性功能凝聚于靜定境中,故不因物而阻隔;及其至也,雖在萬籟無聲之高峰絕頂,亦可得聞空中旋律清絕之聲;此聲也,夐(音:xiong 去音 )非世間聲,或曰:此即“天樂”也,或曰:此即莊子所謂“天籟之音”也,此說容亦有之。唯本體自性功能,具足一切法,體性之運行,聲隨光起,此體性功能自發(fā)之聲,要非心身常在動亂者可聞,必至此心如空,接近于自性空體,方得知之。唯光之與聲,自性均具,亦以空為自性也,其受干擾于萬有之動亂,故通常所不能聞,唯自空其念力,能漸空清,接近于體性功能之波率者,即得聞知。如嬰兒初生,首能聞聲,動物無思維意識亦能辨聲,五官感覺作用,唯以耳之聽覺,其應用力所及程度,為最遠而普遍,故有耳通性海之說。復次,五官為用,專事于一,易感疲勞,唯事聽覺者,可以持久,如聞音樂,可以移人性情。靡靡鄭聲,令人心蕩,易水悲歌,令人慨慷;以音樂訓練動物,功效亦著,凡此之類,皆足見聲之功能。
故佛法教人,造作自發(fā)之音聲,如持咒、念經、念佛號,以極和諧之旋律,先自怡悅,開廓其心情,然后依此音聲,又自返聞其聲,觀察此聲之緣起,乃喉、舌、口、齒、氣、鼻之交作;主之者,意也,因此諸緣和合,乃有聲音。有聲之起用也,謂之動相,其無此聲,謂之靜相,并復追尋,雖無聲音可聞,而心意識習慣已久,口雖無聲,心聲歷然。迨至動靜相滅,心聲不生,靜極無聲,內外皆寂,寂與性合,了然于聲之動靜有無。緣聲之動靜有無,易現(xiàn)空寂之境,空寂境界,接近于體性本然之真空;則知經稱“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者,義究何指。聲以阻礙干擾而無,因空而播,聞性以寂時而無,因有而起聞,由此聲與聞二者之間,可明心法之理矣。
心 法 與 光
現(xiàn)代物理學之言光,凡發(fā)光之體,謂之光能,光有輻射折射等,光波互為干擾,光速至快,科學計程稱謂光年,凡物皆在發(fā)光,只因光波振動,而使光波之長短不同,乃有種種顏色不同,其為光者一也。復謂自然光則遍滿空間,本此等原理,應用于事物者,洋洋乎大觀矣。
自然光者,遍滿空間,紅、橙、黃、綠、藍、靛、紫,皆光之色相,亦光波振動所變現(xiàn)。自然光之光能,即為本 體功能顯現(xiàn),與力俱生,含照萬有,日月星辰等發(fā)光體,皆借本體功能自然之力而放射光能,其力盡時,光亦消散。萬有亦秉此事理而存在,亦隨時在振動,我人心身,亦復如此。光之在人,曰神。心意識生起念力時,即有光之放射,唯非肉眼形器所能見。而眼之與心,互通作用,故心念靜定,精神強盛者,目光炯炯,心邪則目邪,衰老則目昏,孟子所謂觀眸子而知心者,良有以也。故佛法教修習禪定之人,“回光返照”,“內觀其心”,皆借光之作用,而使?jié)u返于本體之方法也。密宗“妥噶”(看光)、“光明成就”等法,亦即用此方便。禪定法門,初以兩目垂瞼,先使目光凝定,目光寧靜,即不攀緣外物而逐色相,心念雖動,力漸薄弱,迨心目之光凝定于一,即至心無念可起,目無相可見,住于初禪。如初得定者,用功至力既久,必色澤光鮮,目光定而有神。蓋心目靜定于無念境上,心身念力少有波動,既少波動,乃保持其飽和狀態(tài),若能保持飽和狀態(tài),自然減少放射。故得精神充沛,色澤光潤,此乃自然之理,不足為異。若在禪定過程境中,心身內外,發(fā)現(xiàn)種種幻相之光,即為念力未定,心力交互于動靜之間,摩蕩發(fā)光,統(tǒng)為幻相。禪宗名為“光影門頭”,“弄識神影子”。此如人以手揉目,可見面前點點星光,體弱力衰,亦可見空中光或圓圈。此皆心身病態(tài),未可認為奇跡,若一著此等,即成魔事,被幻覺錯覺所轉,而成心理變態(tài)之精神病象矣。凡修習禪定有經驗者,初則目光最不易定,心念亦隨之不止,迨將定時,目之與光,必如有外力驟使之返,乃入于寧靜之境,心身兩安矣。然雖至目光靜定,心念無起時,亦但屬初禪境象,及乎外觀無相,人物天地,皆如在夢幻光中而觀,一切覺無實體之存在;此時心身愉悅,無與倫比,雖視而不視,心而無心,用功至此,往往自謂已見本性,孰知此猶為“光影門頭”事也。心身二者,已稍接近本體光力功能,猶為未是。然后心身內外,與自然光能同成一片,久久定深,返于本體無相光境,則常寂光現(xiàn),實相無相之體以見。而此中過程,微細難言,要在學者之實驗體會。茍至于此,與見性明心之事,猶迥無交涉,必如《楞嚴經》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非見所及。”若能如此,方許有少分相應矣。
故以佛法而觀空間之自然光,及物體個別之光;在物言物,則今日物理學所謂之光學知識,洵有所見;若以光透心物一元之本體而言,尚未能確為究竟之論。蓋如來藏性,性自發(fā)光。唯體性之光,寂然無象,非視覺儀器可見,名曰常寂光,亦曰法身之光。其體空而常寂,以光名者,順世間之習稱也。然此實非通常光明之光,常光寂然,先宇宙萬有而常住,唯常光流注,靜力飽和而忽動;動力與光熱俱生,此之光明,即我人視覺儀器而 測可見者;明暗代謝,晝夜往來,皆自然光之盈虛消長。而明暗皆為光也,以光波振動不同,復生種種光色;萬物借之以資生,非光能生萬物,實為同體而互為用也。個別光體,振動放射,力盡時即消滅歸于自然之光,自然光則返于空之體性。生滅旋輪,只是本體功能運行不息之現(xiàn)象也。以此曠觀宇宙,真有“身世蜩雙翼,乾坤馬一毛”之感矣!
人之心目為咎,念念生滅不休,目如照像機,心如攝影師,以機照像,留影而起分別者,我人心意識之作用也。如是念念旋流,心光振動頻繁,從朝至暮,無有已時,使心光放射消耗而終歸于無。迨生命滅時,即淪于黑暗狀態(tài),此明暗代謝,如旦暮往返,永無停日。故須假定慧之力以凝之,使返于常寂光體,則可不隨生滅明暗之遷流,而能自為之主矣。經云:“靜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通乎其理,明乎其事,則于物理學所言光學,可推究其未及知者矣。
心法與電磁
盈天地間,萬物之生,皆一本體功能,性自運行,凝結而成,既成而住,又不斷放射其功能,乃至消散壞滅,于是復變易互入于他物。物質不滅之說,以此現(xiàn)象,為其根據(jù),迷于唯物論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蓋天地萬物之生滅,乃本體自性功能變易之現(xiàn)象,其光力熱電等物,互為化合,互為消長,入此出彼,無有窮盡,雖生生不已,有世界之成住壞空,而本體寂然無生,無絲毫動靜往來;其有動靜往來,成為宇宙間一切變化者,皆為本體功能起用之相狀也。體性功能,動含于心物,其動也,即本然運行之力,力之運行,即具足聲光電化之變化。本體功能力之運行,本自具足電磁作用,空靜時,電力之用,潛蓄于空靜中,有向心吸引之能,運動時,電力放射,可生聲光化合之變化現(xiàn)象,有離心排外之力。天地之中心空靜,而有子午線與南北極之互為吸引,故見天體為一電組織,大地為一電磁場。電磁之為體,亦空靜如無物,迨其互為摩蕩而起用,方見有跡象之可循。佛法所說“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之原理,比類可通。而電磁之為用,又與太陽放射之光熱有密切關系,不但依年月而變,亦且隨時日分秒而變,由點而面,由面而體,隨時皆在放射其功能;其生成于萬有,亦復隨萬有而歸滅。故人與人間,人與物間,人與宇宙萬有間,其電磁可以互通,心靈可以交感,悉循其自然之生滅輪轉而無已時。
人之為人,為有心身,心身生存于天地間,亦如天地同為一電磁組合,具放射與吸收作用,人物自然間,彼此互為排吸,互為因緣,而為其樞紐者,乃即此心,故須修定慧以凝固其功能,使返于體性相應。初修定慧,為求止念,念止,則使心身放射者凝固。外物皆在放射,而我能凝固,則彼之放射者,即皆被吸收于我,漸得與外緣隔絕。復而心空一念,如磁針“中和區(qū)”現(xiàn)象,兩端雖有感應之用,而“中和區(qū)”終不能起感緣作用矣。終進而復返于體性,無我無物,同其一如,然后能使用生滅,轉心轉物,不為生滅心物之所轉。常人心身,循聲逐響,遇色追形,心識紛馳,鶩于外境,如光電之放射無已,力難自主控制,強加制之,反生阻礙;若依定慧法門,久久修習,一旦豁然感通,則此心身,自與自然界之聲光電化之力,同其作用,自可得神通之妙用矣。此中微妙,實驗方知,略發(fā)其端,用供體究。
心理與生理
世出世間,一切事物之理,統(tǒng)攝于一心。而分析心法之最詳盡者,莫過于佛法。如唯識學析心之法相,般若學辨心之法性,《楞伽》、《密嚴》、《大乘起信論》等,世稱為如來藏宗者,詳論心性之體用,淵深博大,迥非現(xiàn)代心理學所可幾及。今之心理學,所牽涉范圍,有生理、遺傳、社會、病理等學,施之于實用。復有教育心理、群眾心理二者,用之于政教。犯罪心理,用之于偵訊;變態(tài)心理,用之于醫(yī)療;而皆以心理現(xiàn)狀為討究之對象,用以培養(yǎng)人格,范圍論理,功能至巨。但其為學內容,則以人類有生命存在,依此意識心活動現(xiàn)狀為依據(jù)。故其所謂心理者,即現(xiàn)實人生意識活動之現(xiàn)象與變化也,F(xiàn)實人生,當不能離生理而獨存,故學之詣,亦止于意識而已。若離五官感覺與思想運用之明了意識,惟認知有一潛意識(或稱下意識),以之比觀唯識學之說,終不出第六意識范圍。即所謂潛意識者,僅當唯識之獨頭意識(或稱獨影意識)。若唯識所說第七末那識(我執(zhí)),第八阿賴耶識(含藏持種之義),固非今時心理學所知。故說如來藏性,乃心物一體,天地同根,萬物一如,此中事之與理,若以心理學說觀點視之,則幽玄而不切實際,幾同于變態(tài)心理者知覺上之病態(tài)。復若般若學之說心識虛妄,體性空寂,意識運思,無一而非如空花夢幻,終無一實法可得,則尤為心理學所未知者。故以佛法視之,今時心理學者,實乃唯識法相學中之一分耳。茍謂佛法即心理學,或謂佛法乃一種學術思想者,其去佛法誠遠矣。以此觀念,謂之研究佛學則可,謂之學佛或深入佛法,誠有嚴格之辨別矣!佛法之言心言性,皆切就其通乎本體而論,雖亦有侈言法相,析說妄心意識現(xiàn)象,皆非究竟之第一義事。所謂第一義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者也。佛法實乃超科學、哲學之一大實驗事,一切學理尋繹,但為其入門之準備,若滯情于此,則迷化城為寶所矣。
不但一般學者,謂佛法乃心理之學,即學佛法者,在概念上,亦多落此窠臼,故于身心二者,在思想上,常截分為二。孰知心理與生理,亦即心物二事之交互作用,皆屬一體之所生,《楞嚴經》及諸大乘經論,多涵此義。唯識學謂第八阿賴耶識,通含山河大地之種子。
《大乘起信論》立一心真如生滅二門,而皆極論此二者一元之變。人而具有心身,心識之為用,名之曰心理,身體之為用,曰生理,心識強盛者,力可轉變生理,例之精神治療,及催眠瑜伽等術可知。但生理實足影響心理,如人有病,心理反常,事例尤多,若仔細實驗觀察,固知心身實為一體之所生。身同物理世界,氣候之變化,通生理周期性之覺受,物質之轉移,刺激心理變態(tài)之現(xiàn)象,此皆人所習知者。若人身之精氣神同自然界之光熱電,主其中樞者,寂然應物之心性也。明體達用,須融會而貫通,直入頓超,舍心宗而莫屬。
然佛法心宗,禪門古德,均不言及此者何也?蓋祖意隱晦,蘊之工用之中,言之則恐落筌蹄,易滯跡象。至若密宗,則以調色身氣脈為其首當要基(他如正統(tǒng)道家,除旁門左道外,則依身根而起修)。欲實驗修證佛法戒定慧,而不明斯理,輕心掉之,雖盡形壽,恐終難有成矣。蓋調攝氣脈,為對治生理之缺陷,色身既調,通于自然,影響心理,得至空忍,二者之間,如風靜浪平,晴空無翳,則永住安謐晴暘之境,得于勝定。然后逆其變化之流,復返于體性本然之域,則于四大假合之身,六塵緣影之心,取舍由人,可得自在矣。故身在動者,心隨之移,心常亂者,色隨之變。故曰“心能轉物,則同如來”。鴉片、嗎啡之為物,吸之可轉移人心理性情,砒霜、草烏之為物,食之戕人之生命。不能轉物,即為物轉,事理至明。而心能轉物者,如來藏性之本體真心也,妄心意識力弱,僅可移易小變耳。而言生理,則今時物理世界,聲光電化等學,略可通悟,善用之者,以之化物成性,不善用之者,隨流乘化以歸盡,波靡輪轉,終無已時矣。此義深窅(yao 三聲),冀毋以人而廢其言,當今科學日進無疆,無數(shù)嶄新之創(chuàng)獲,正好為佛法作注腳,而益資證明,世有高明,必肯斯語。
附注:本篇匆促完成,未盡闡說,容后補充。
- 上一篇:禪與坐禪的方法之一(二)
- 下一篇:佛珠手鏈有多少顆珠?代表著什么含義?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