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應(yīng)該如何對待出家人?

能弘法師:在家居士應(yīng)該如何對待出家人?出家人和在家人的關(guān)系

  作為學(xué)佛的在家弟子或者出家弟子,應(yīng)當怎樣維持在家與出家的和諧關(guān)系?假如不懂得怎樣維護互相之間良好和諧的關(guān)系,就有可能產(chǎn)生沖突,不管處于哪個位置,都要清楚應(yīng)當如何擺好自己的位置,沒有擺正位置,就容易陷入混亂,由此會造成自己和他人不安。

  佛陀說,作為一位在家居士,應(yīng)當如此對待出家人:

第一,要有善行:

  什么叫善?善就是不會傷害到別人,給別人利益也給自己帶來安樂,讓別人充滿希望、開闊、光明、清凈、安穩(wěn)、自在乃至解脫,這叫善;讓別人陷入混亂、錯亂、痛苦、煩惱、不安、狹窄、動亂、不清凈,失去了光明,陷入了黑暗,那叫惡。

  善行就是做事要帶著善意,不管是身體行為,還是思想意識,都要帶有一種善的態(tài)度。比如我們來寺院維護三寶、維護道場,掃地或者擦桌子,洗碗或者做飯,都要帶著一種供養(yǎng)的心,一種充滿善意的無傷害的心來做,不能破壞出家人的修行

  我們來到道場,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破壞道場。我們是來向出家人學(xué)習(xí),來效法解脫的,所以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影響道場的清凈和諧,不要影響出家人的修行,還要有利于出家人的修行。假如我們的行為不利于出家人修行,那就是不善。

  我們是來維護三寶的,三寶就是大覺悟世尊、世尊所宣說的正法,而正法的傳承者就是出家弟子,住持正法靠比丘為首的僧團。所以我們的行為是否能夠讓比丘安心修行,安心辦道,還是會帶給他們不安,讓他們不能修行,影響到他們的道心和修持,這很重要。假如我們的行為舉止會帶給他們安心修行,安心辦道,那就是善;假如會讓修道人起心動念遠離修行,陷入欲望的世界,那就是不善。

第二,要有善語:

  善語就是我們的語言會帶給人歡喜、清凈、安定、光明、自在、積極上向、充滿信心;惡語就是我們的語言會傷害到別人,讓別人陷入錯亂、混亂、痛苦、悲傷、沮喪、頹廢、消極、墮落、狹窄、錯亂、失去希望。作為一位在家弟子,在道場要時刻警惕自己的語言會給出家人帶來什么后果,說話之前先三思,想一想話說出去會有什么樣的效果和后果,不管有心還是無意,都要考慮。

第三,要有善意:

  對出家人充滿善意,時刻為他的修行著想。為什么要出家?家就是束縛,家就是禁錮,家就是煩惱,家就是三界,出家就是出離三界之家,跳出三界的生死束縛。不是說剃了頭就叫出家,剃頭只是象征,搭上袈裟是遠離人間衣食住行的執(zhí)著,以恬淡自在的心,不執(zhí)著衣食飯行,而保持安樂知足的道念。

  所以,作為一位在家弟子來到寺院,對出家人的道念要充滿贊嘆、隨喜、歡喜,而不能拉他到世俗去玩、去放逸,去吃喝玩樂,那是對別人的傷害,對他道行的傷害,是惡意的。拉出家人去世間玩那些五欲六塵的事情,會傷害到他的出離心,會讓他遠離道念,遠離道行,那是對他最大的傷害。因為出家人的初發(fā)心是為了出離生死,而五欲六塵卻是生死輪回的根源。所以我們到寺院來,起心動念都要為出家人的修行著想,不要說“假正經(jīng)”,不要說“我們出去玩玩”,出家人去玩,等一下就完了。

  出家人愿意修行,能夠解脫,我們要很歡喜,用贊美的語言鼓勵出家人修行,給他信心,給他支持,給他動力,贊嘆他:太棒了,太偉大了,好好修行,師父您一定成,沒問題!假如他有一些懈怠,心情有些低落,更要鼓勵他,給他動力,給他信心。不能給他講世間錢財、欲望等那些會壞道心的事情,勾引他的心回到“老家”去,那不行。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華嚴大道場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