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xué)入門 > 佛與人生 >

北大出家才子柳智宇:我理解的愛情

北大出家才子柳智宇:我理解的愛情

  北大才子柳智宇拒麻省理工全額獎學(xué)金在龍泉寺出家事件在網(wǎng)絡(luò)上流傳開后,沸沸揚揚,紛紛擾擾。這時候,柳智宇著文我理解的愛情,一如靜靜流淌的小溪流。

  在寺院里,每日上殿、讀書、勞動。慢慢的,對性別的關(guān)注會少一些?创粋人的時候,有時會忘記他是男性、女性或是他的外貌,仿佛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簡化到了一種更質(zhì)樸的層次。想到社團里許多同學(xué)都在思考愛情的問題,又回想起自己以前的經(jīng)歷,這幾天有一些想法,就記錄下來。

  愛情是一種緣分,從這個緣分中可以開出美麗的生命之花。愛情讓冰冷的心溫暖,讓平凡的靈魂燃起對真善美的憧憬。然而這花朵是需要細心栽培的。我們會一次次地想象未來美好的生活,卻不知如何珍惜現(xiàn)在,結(jié)下未來的因緣。邂逅是緣分,相聚只一瞬間。如果每一次相聚本身不能讓生命滋潤和升華,只是充滿了渴求與不安,只是在意對方對自己的看法、恐怕失去,我們何以期待并不可知的下一次或遙遠的未來呢?

  我們會覺得對方很美好很單純,卻不知如何讓這種美好延續(xù)。不幸的是,我們看到美好的東西就會想到去占有。我們的內(nèi)心缺少一份敬意。敬畏什么呢?敬畏變化,敬畏成長,敬畏每個人不變的本真。楚王看到神鳥,將她帶回宮殿,給她最好的飲食音樂的享受,他很愛神鳥,卻不敬畏神鳥的天性。一個牧羊的孩子,在無意見看到神鳥飛過天空,那艷麗的色彩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他跪下來祈求上蒼,他不知自己要祈求什么,他只是敬畏這高遠而超拔的生命。這個孩子入山修行,許多年以后,他已能乘著飛龍在云端翱翔了,卻常把自己變作乞丐的樣子,在市鎮(zhèn)里游走,唱一些奇怪的歌,偶爾驚醒沉睡中的人們。夜里,他出現(xiàn)在最繁華卻又最平凡的街道上,萬家燈火如云如霧,從他的心間流過,了然無痕。他偶然來到楚王為神鳥修建的墓前,墳?zāi)购茌x煌,神鳥生前的樣子熠熠如生地凝固在一尊塑像上。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唱道:“她已走了,我卻還在。我也將走了,有什么永不離開?”

  她已走了,在我心中留下的,便是我的成長。當(dāng)我也走了,那永不離開的,便是永恒的大愛。生命曾經(jīng)冰冷孤寂,因為愛而綻放光輝。如果這花朵已經(jīng)綻放,它可以不再擔(dān)心什么,不再尋覓什么,由一個人的愛,看到千百年來在人類心中涌動的愛的暖流,可以坦然面對一切?墒浅两趦蓚人的世界里,不久便凋零了,即使不凋零,也如盆栽的花朵,離開了大地母親,只能供游人賞玩,無法展現(xiàn)生命的本然了。

  愛是讓生命成長的。不是放棄真實的自己去順從別人的喜好——那是外在的形式,失去了生命之真,何以能深入心靈呢?“君子和而不同”,需遺忘形骸,尋求那相與中的靈動,成長中的默契。那不同正是互相學(xué)習(xí)的地方呢:對方的優(yōu)點正是讓我補足自己缺失,對方的缺點正是磨練自己的忍耐與愛心。成長需要時間,寬容自己和對方吧。若有兩顆活潑的心,兩顆像春天的芽一樣愿意成長的心,一切境遇都是最好的肥料和土壤。若不愿意成長,只是耽著于彼此的情態(tài)和容顏,愛情便沒有了方向,心也不那么靈活了。那情態(tài)和容顏都是會變的,俯仰之間,向之所欣,已為陳跡,尤不能為之釋懷。山盟海誓沒有用,那只是一種短暫的情緒。我們的心本來很靈活,若先有一個預(yù)設(shè),反而有束縛了。“言必信,行必果,吭吭然小人哉”?鬃铀岢“信”,不是誓言,而是信念,是生命的愿景與方向,是對自己內(nèi)心的忠誠。“緣隨愿來”,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內(nèi)心最深切的關(guān)懷是什么,如何能在愛情中不迷失自我呢?

  我們把對方看作自己生命的支撐,卻不知生命只有靠自己站立。“年之少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因為我們太孤獨,因為我們內(nèi)心不夠充盈,我們會想象一個人的形象來填滿自己的內(nèi)心,誰知失去時我們會更加孤獨和空虛呢?且又增加了失落與焦躁,仿佛已回不到原來孤單卻安寧的自己。我們自己不愿意為自己負責(zé),誰又能承載我們生命的重量呢?愛情一開始總是柔嫩而脆弱的,在它變得堅如磐石之前,不要讓它承載太多的重量。孤獨的原因是我們與世界之間,與其他生命之間失去了聯(lián)結(jié),感受不到你與我之間的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在愛情中,我們找到了與另一個生命的聯(lián)結(jié),也進而找到了與世間萬物的聯(lián)結(jié)。

  這種聯(lián)結(jié)是需要努力去建立的?赡芤粋人站在我的身邊,我卻并不真的了解她。我以為我了解。相愛的人之間可以坦誠地展現(xiàn)自己,卻不一定愿意清空自己去體諒別人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說了半天還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愿望,自己覺得兩個人應(yīng)該怎么相處。歸根結(jié)底,所愛的,只是自己理想中的形象,并且想把對方變成這個形象。我們有沒有放下自己的欲望,在寧靜中看到那個真實得她?她內(nèi)心深處的關(guān)懷,她當(dāng)下的狀態(tài),她曾得到的愛與感動、失望與創(chuàng)傷,她希望過什么樣的生活,她是否適合自己,如何一起成長?互相理解得越多,互相學(xué)習(xí)得越多,感動和成長就越多。我們不是在想象和文字中構(gòu)建愛情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意義是在互相理解、代人著想、真心付出中構(gòu)建起來的。

  同樣的,透由傾聽和付出,我們能與一個生命、與大眾之間建立一種聯(lián)系,以解除內(nèi)心的孤獨。孤和獨都是自我,我的感受、我的成見,屏蔽了世界的真實,豎起了高高的墻壁。因為我們與世界的隔膜,又要尋求一種價值來填滿自己內(nèi)心的空虛,看看,我是有很多優(yōu)點的喲,我是和你們不同的喲。我們又用種種的矜持、用高慢填滿了自己的心,這樣自己也感覺不到自己孤獨。我們想要融入大眾,可我們在同時卻又在排拒他們。我們想要找個人理解自己,可同時卻不愿意放下那傲慢的心。

  語言文字都是指月的手,我們卻習(xí)慣給事情加上種種的概念,附加上很多意義,用這些概念扭曲了事情本身,也填塞了活潑潑的心靈。能否讓人與人的相處回到最單純的地方,心與心的連結(jié)?古人有兄弟結(jié)拜的習(xí)慣。我們想找一個人來傾聽彼此的心曲?墒俏覀兞私庾约荷磉叺娜藛?我們了解自己的父母嗎?世界上有一個我們真正了解的人嗎?如果我們沒有努力去突破自我的墻壁,我們怎能跨越千里的距離去走入另一個人心靈的花園呢?相逢本身是一種美。心有靈犀更是難得。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遠方,不是外在距離的遙遠,而是心路歷程的遙遠。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