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前夕感悟:放下執(zhí)著,成就姻緣
然而在我為了求和A的緣分而加強念佛行善的過程中,這一年多來的時間里,我卻逐漸感覺到了一種疲累,有了一種想要放下的感覺,那種突然覺得人世間這樣的執(zhí)著和情迷是沒有意思的,有了想求出離的感覺。也許是念佛行善積累福德到了一個階段、一個量變到質變的機緣到了,我終于突然想要放下A,不是賭氣,不是違背心意,而是真心想要放下。
于是我再一次去了那間與我家十分有緣的寺廟,我在那尊菩薩像面前合什跪拜,心中涌起執(zhí)迷后悔悟的萬般情緒,淚水狂涌而出,我哭著對菩薩說:弟子在感情方面很遲鈍、很笨,但弟子想以今生的姻緣來完成社會家庭的責任,讓父母放心、讓自己安心,所以弟子不想再執(zhí)著于A,我只求菩薩幫我牽引這段姻緣、求菩薩帶給我一個來與我結善緣的人,因為弟子在感情方面很笨,所以希望菩薩讓我和這個人能第一次見面就互相心生好感、愿意繼續(xù)接觸、并且順利發(fā)展直到結婚、白頭偕老。
然后,很奇妙的,在我拜完菩薩的第二周周末,我就遇見了我現在的先生,并且就像向菩薩許愿的那樣,我與先生第一次見面就有好感、愿意繼續(xù)接觸,并且一路順利走到結婚。
我當時向菩薩求姻緣,對于身高、外貌、工作學歷、家庭出身、性格等,通通沒有提任何要求,只有一個愿望:就是希望這個人是來和我結善緣的。然而菩薩帶給我的這個人,身高1米8,長相俊秀,當初我母親還擔心他長得太帥不可能看上我(笑),而且我和我父母對他的印象也是覺得他給人很干凈的感覺。他學歷工作都很不錯,家庭條件普通,其父母卻是非常明理和藹可親又樸實的人,而且對我非常好,而他因為不是大富之家所以自己也非常努力、獨立上進。他的性格直爽耿直,一點也不會甜言蜜語或哄女孩子,但非常照顧我、有責任有擔當,我常笑說我好像又多了一個爸爸,而且他的觀念很傳統(tǒng)、正統(tǒng),重視孝道和內在,我和他交往一年多來,除了牽手和短時間的輕輕擁抱,再無任何更親密的舉動,直到我們確定了領取結婚證的日期后,在扯證的三天前,才第一次接吻。并在結婚后才行夫妻之事,而且之前我們都沒有和異性發(fā)生過關系。
所以這段姻緣的感覺就是:我只向菩薩求了1分,菩薩卻給了我95分,還差5分是因為一個人畢竟不是完美的,他也有他的不足和缺點,但卻不是讓人無法接受的原則性問題,比如說話太直常常戳人痛處、性格有些急。但人要知足才會常樂,我自己都不是100分的人,又何必妄求100分的對象呢?何況有不足,兩個人才能一起成長。而且最難得的是:我先生本來沒有任何宗教信仰,只是和普通人一樣會偶爾去寺廟拜拜燒香,我曾擔心告訴他我信佛他會不理解,然而他對我信佛一點也不反對、接受度很高、并且愿意聽我講佛法理論、甚至聽我講了藥師佛的功德后,還說該早點讓我教他外公外婆念佛。他進入寺廟后也很有恭敬心,記得有次我們去旅游,進入一間寺廟后,我跟他隨口開了個玩笑,他卻嚴肅地說這是在寺廟中應該更恭謹些,開這種玩笑不好,那時我作為一個皈依弟子真是無比慚愧。
- 上一篇: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人生的意義何在?
- 下一篇:真正的算命看風水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佛學常識]什么是空想
- [佛經名句]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佛學常識]什么是般若?
- [佛學常識]什么是十力
- [佛學常識]虛空藏菩薩的形象如何
- [佛學常識]阿彌陀佛掌中蓮臺有何象征含義
- [佛學常識]什么是文字禪?
- [佛學常識]佛為阿那律說八大人覺的內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隨塵,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師]學佛一定要經過佛學院的教育嗎?
- [在家修行]佛說的這七種布施,不用花錢就能做到
- [佛與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