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人生有如浮云,何必爭強斗勝

人生有如浮云,何必爭強斗勝

  很多人都將生命耗費在名利上,拼得你死我活,到頭來卻只能是一場空;然而內心的清明自在卻是生命的至寶,使我們不會感到空虛,不容易受世俗傷害,使我們能夠看到生命的本源,找到人生的快樂。生命的最高境界,應該是無爭、無價、安寧、幸福。一切名利都只不過是人生的泡沫與塵埃,又何必抵死相爭呢?

  壽州道樹禪師自幼熟讀經書,已經臨近知天命之年時,他遇到了一個游方的和尚,在此人的點撥下隨即出家。為了弘揚佛法,他曾立志游歷四方,但是后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他漸漸地有些走不動了,于是便在壽州的三峰山上建了一座寺院。

  本來這座寺院跟任何人都沒有關系,但在距離寺院不遠處有一家道觀。道觀里有一位道士,看中了道樹禪師的寺院所占的風水地利,認為那里很有利于自己的命格,于是便對寺院覬覦起來,打算用些招數將寺院內的僧人都趕走,然后將寺院據為己有。

  道士自從有了占據寺院的想法后,便想方設法地攪亂寺院。不是用一些呼風喚雨的法術,就是招來些妖魔鬼怪到寺院里鬧事,攪得道樹禪師寺院里的和尚都不得安寧。也因此,寺院里的許多年輕和尚都被這整天施展妖法的道士給嚇走了,但是道樹禪師卻一住就是十多年,從來沒有要搬走的意思。

  作法的道士見自己的招數已盡,便又開始輪回著用,但無論他怎么做都不能奏效,道樹禪師和幾個弟子依舊每天進進出出,參禪打坐,絲毫沒有想要搬走的跡象。最后道士雖心有不甘,但也因再沒有什么好辦法,只好放棄了占據寺院的惡念,三峰山從此風平浪靜。

  聽聞道士再也不作法了,一些曾被嚇走的小和尚又紛紛回到寺中。見了面,他們就問道樹禪師:“師父,道士的法術和那些卑下的邪門功夫雖然為人所不齒,但也算高強,您為什么可以不動一分一毫就讓他不再興風作浪呢?您到底用的是什么樣的功夫?”

  “我也沒有用什么功夫,”道樹禪師回答說,“只用了一個字:‘無’,便戰(zhàn)勝了他們。”

  “無,既然都是‘無’了,怎么還能戰(zhàn)勝呢?”小和尚們都很不解。

  道樹禪師解釋說:“道士有法術,‘有’,即為有限、有盡、有量、有邊;而我們無法術,‘無’,則是無限、無盡、無量、無邊。因此,最終我們的‘無’戰(zhàn)勝了道士的‘有’。”

  心中無妄念,氣自然無生。人生在世,貴在內心無妄無念。道樹禪師的話反映出了一種簡單的寬廣的胸襟。

  崇尚簡約的人舉手投足顯得大氣,擁有曠達的、閑適的、與世無爭的儀態(tài)。化繁為簡,淡泊名利,往往能夠透徹地理解人生真諦。在物欲橫流的復雜社會中,化復雜為簡單方能做到入而能出、往而能返,才能活得自在、瀟灑、輕松。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