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有求皆苦,舍棄那些貪念

有求皆苦,舍棄那些貪念

  有個人雖然擁有億萬財富,卻總是悶悶不樂。于是他背上許多金銀珠寶去遠方尋找快樂,可是他走遍千山萬水也沒有找到。

  這一天,富翁正愁眉不展地坐在路邊嘆息,一位衣衫襤褸的農(nóng)夫唱著山歌走過來。富翁很羨慕農(nóng)夫的自得其樂,于是向農(nóng)夫討教快樂的秘訣。農(nóng)夫笑笑說:“哪里有什么秘訣,快樂其實再簡單不過了,只要你把背負的東西放下就可以。”

  富翁忽然頓悟:自己一路上一直背著那么沉重的金銀珠寶,腰都快被壓彎了,而且住店怕偷、行路怕?lián)專鞈n心忡忡、驚魂不定,這樣怎么能快樂得起來呢?

  于是,富翁放下行囊,把金銀珠寶分發(fā)給過路的窮人。這樣,不僅背上的重負沒有了,他還看到了一張張快樂的笑臉,他終于成了一個快樂的人。

  很多時候,不是快樂離我們太遠,而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和快樂之間的距離;不是快樂太難得到,而是我們活得還不夠簡單。

  有人說,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像一棟新房子,剛搬進去時都想著要把所有的家具和裝飾擺在里面,但是到最后,人們發(fā)現(xiàn)這個家擺設(shè)的東西太多了,反而沒有了自己可以舒服待著的地方,于是開始想著舍棄或丟棄一些不需要東西……

  佛教中有一個觀點:“有求皆苦”。人之所以痛苦是由于所求太多、太繁雜。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雖然做不到“無求自安”,但是起碼可以學(xué)會“減法”——當煩惱和痛苦的時候,要勇于刪除一些欲望。

  樵夫把銀鳥帶回家,精心地替銀鳥療傷。銀鳥每天都會唱歌給樵夫聽,它的悅耳歌聲驅(qū)散了樵夫的疲勞和空虛,使樵夫變得很快樂。

  有一天,鄰居看見了樵夫的銀鳥,告訴樵夫他曾經(jīng)見過金鳥,金鳥比銀鳥漂亮幾千倍,歌也唱得比銀鳥好聽。

  樵夫心想,原來世界上還有金鳥,如果能得到金鳥,那該是多么幸運和幸福的事情!從此,樵夫每天都盼望著遇見金鳥。雖然銀鳥美麗的歌聲依然如故,樵夫卻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喜歡銀鳥,他也不再那么快樂了。

  有一天,樵夫坐在門外,望著夕陽,想著金鳥到底有多美。

  此時,銀鳥的傷已完全康復(fù),準備離去。銀鳥飛到樵夫的身旁,最后一次唱歌給他聽,而樵夫仍然呆呆地望著遠處的夕陽,心想:“金鳥到底有多美呢?”

  聽見銀鳥的歌聲,樵夫漠然地說道:“你的歌聲雖然好聽,但遠遠不及金鳥的好聽;你的羽毛雖然漂亮,但遠遠比不上金鳥的漂亮。”

  樵夫的話傷透了銀鳥的心,銀鳥繞著樵夫飛了三圈,算是答謝他的療傷之恩,然后朝著金黃的夕陽飛去。

  樵夫望著漸漸遠去的銀鳥,突然發(fā)現(xiàn)銀鳥在夕陽的照射下變成了美麗的金鳥。

  原來,樵夫夢寐以求的金鳥一直就在他身邊,只是他自己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然而金鳥已經(jīng)飛走了,飛得遠遠的,它被傷透了心,再也不會回來了。樵夫后悔不已。

  當減去那些對我們的人生沒有什么意義的欲望、保留那個對我們最重要的目標時,邁向成功和成熟的可能性就會更大,擁有的快樂也會更多。過簡單的生活,主動摒棄一些東西是一種成熟的心態(tài)。

  不必為了討好別人而去做違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不必為了功名利祿而去刻意結(jié)交自己不喜歡的朋友,不必為了追求更多的財富而去做違背良心的事情……

  我們要還原生活的本真,真實體驗生活中的自由、輕松和屬于生命自身的意義。我們要有節(jié)奏地適當放慢腳步,給生活多做“減法”,只有這樣,生活才會從容,身心也才會舒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