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越是嫉妒,越是痛苦

越是嫉妒,越是痛苦

  雍正年間,有個名叫白太官的人是著名的武林高手。傳說,有一次他從外地回鄉(xiāng)時,恰巧遇到一個小孩正對著一塊大石頭練功,只見那個小孩掌風(fēng)過處,將大石拍得粉末飛揚、火光四濺。

  白太官十分驚異,心想:“不曾想我這家鄉(xiāng)中竟然還有這樣的小孩,小小年紀(jì)便將功夫練到這般田地,長大后的成就必定在我之上。”

  想到這里,白太官妒心熾烈,竟然生起了殺心。白太官也沒有細問小孩的來處,就在小孩的背上狠狠地擊了一掌。

  可憐這小孩,根骨絕佳,本是練武的奇才,沒想到卻因資質(zhì)太好,而惹來了殺身之禍。

  那個小孩畢竟有功夫底子,中了一掌也沒有當(dāng)即咽氣。他回頭怒目而視偷襲之人,咬牙切齒地對白太官說:“你殺了我,我爹白太官定會找你報仇!”

  白太官聽得清、辨得明,“我爹白太官”幾個字直如五雷貫耳,登時讓他目瞪口呆,半天才緩過神來,老淚縱橫,大哭不已。然而,一切悔之晚矣。

  只因為一時嫉妒,蒙蔽了雙眼,白太官竟然害死了自己的兒子。這可絲毫沒有神神鬼鬼的東西,真算得上是現(xiàn)世的報應(yīng)。

  以嫉妒心害別人,終究卻害了自己。李斯因嫉妒同學(xué)韓非的才能,向秦王進讒言而致韓非死在獄中;龐涓因嫉妒孫臏的學(xué)識超過自己,用毒計陷害孫臏,使孫臏致殘。其實,李斯、龐涓都是極可憐的人,因為他們終日活在嫉妒里,盡管他們的陰謀得逞于一時,但最后都不得善終。

  嫉妒是一種病,得了這種病的人一生都不得安寧。他們今天害怕某人超過自己,明天又擔(dān)心某人走在自己前頭,他們終日生活在一種可憐的病態(tài)中;相反,歷史上真正功成名就的人都以嫉妒為恥。

  倘若你不想讓自己的生活陷入泥潭,那就好好地檢視自己的內(nèi)心,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心染上嫉妒的煙塵,更不能讓嫉妒的煙塵遮蔽了你的雙眼。

  有位名人告誡說:“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個綠眼的妖魔!”的確,人一旦有了嫉妒心,真像著了魔一樣,很多事情不會去考慮。

  嫉妒就如同一把匕首,隔斷了良知與理性,讓人失去了平常心和平靜的態(tài)度。

  看見別人嫁的人比自己好、住房比自己好、工作比自己好、相貌比自己好、一切都比自己好,而且偏偏這個人就在自己身邊,還是自己的好朋友,這豈不是生活中一個實實在在反證自己失敗的例子嗎?這樣能不嫉妒嗎?

  同樣的起點、同樣的條件,幾年過去了:別人開著車,你擠公交;別人年收入十幾萬、幾十萬,你年收入幾萬;別人的地位比自己高,別人比自己有才華,最讓人難受的是,在這世間竟然有才華和運氣都極好的人,簡直就是匪夷所思。能不嫉妒嗎?

  在此,我們并不是要說合理性,人在世間,修世間法,自然渴望世間的一切東西,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若不能滿足,就難免生出嫉妒心來。

  但是,佛法告訴我們,嫉妒別人,純粹就是自找苦吃,純粹就是愚癡。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無論你怎么嫉妒,別人的錢財也不會跑到你的口袋里,別人的才華更不會在你的腦袋里生根發(fā)芽。而且,嫉妒永遠都不會完結(jié),因為世界上永遠有比自己好的人,永遠有比自己強大、比自己有才華、比自己幸福、比自己高明的人。

  所謂才華、錢財、名聲等,世間人看來寶貴非常,結(jié)果勾動了人們爭名斗利之心。這就是所謂的:“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

  出世間者看得明明白白,其實這一切功名利祿、皆是虛幻,如同泡影,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然而,這虛幻不實的泡影卻讓你一生為之死去活來,不能自已。

  當(dāng)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再看世間的一切便不會眼紅嫉妒了。歐陽修是北宋文壇的領(lǐng)袖,當(dāng)年有人對他說:“蘇軾才情極富,若公識拔此人,只怕十年之后,天下人只知蘇東坡而不知歐陽修。”歐陽修聽了,一笑了之,依舊提拔蘇東坡。蘇東坡脫穎而出,歐陽修亦名聲不墮。

  忘記個人的名利榮辱,真心地賞識他人,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胸懷變得博大廣闊。而越想得到,越難得到;越是嫉妒,就越痛苦。唯有放下自我、超越自我,你才能真正得到快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