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節(jié) 普陀山怪人怪事
第七十七節(jié) 普陀山怪人怪事
俗說:“和尚不作怪,齋主不來拜。”固然有少數(shù)這樣裝魔作怪的壞和尚,但是也有真正不少的很古怪的怪和尚,恐怕每一座名山上都有幾個怪異的和尚,點綴點綴。沒有煩惱顯不出菩提,沒有壞的哪里有好的呢?說起普陀山的怪人怪事也很多,這里只能略談其一二:
在筆者未去普陀以前,聽人說有一個和尚叫小廣東的(廣東人)是一個怪人,有人說他是半仙,有人說他是羅漢。他很少與人說話,甚至三年說不到六句話,既不向人要錢(化緣),也看不見他吃飯。他不但不說話,連你想特意看他一面,都很難看見。他聽見你叫他他就跑,甚至跑上山頂爬上樹,都不給你會面。你送錢給他他不要,縱然接了去隨時轉(zhuǎn)送別人,再不然丟進(jìn)香爐里去。據(jù)說他死的時候,是自己到山上尋了一些亂草枯柴,跑到沙灘上,放起一把火來,自己把自己火化了。
這里提起了普陀山怪人,就令人忘記不了的還有一個小羅漢。他本來的名字叫什么?大家都不知道。據(jù)說他過去是一個喑啞的人,三年說不出一句話來,但他有一位哥哥,聽說還是什么大寺里的方丈和尚,因此對他的半啞巴的弟弟特別關(guān)心,因為憐愍他的喑啞之苦,就叫他在更深人靜的時候,至誠懇切的禮拜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菩薩定能有求必應(yīng),有感則通,使他啞病痊愈。小羅漢因此聽了哥哥的吩咐,每天等到開過大禁,大眾睡了覺以后,就開始禮拜救苦觀世音,如是者不斷的拜了幾年,真是人有誠心,菩薩定能隨愿感應(yīng),小羅漢真的會慢慢的講起話來了。從此小羅漢不但不是啞巴,而且很有人緣,心胸曠達(dá),少病少惱,大有唐朝奉化布袋和尚的風(fēng)度。全山上下僧俗老幼,沒有一個不認(rèn)識小羅漢,同時也沒有一個不喜歡小羅漢的。可是因為小羅漢瘋瘋傻傻,全山也就沒有一個看見小羅漢不拿他開心取笑。但從來沒看見小羅漢與人發(fā)過脾氣、吵過嘴,他每天老是笑容可掬的對待一切人。
小羅漢最奇特的是有一個大肚皮,他的肚子可不能等閑視之,不但能忍受人所不能忍的侮辱,而且還能裝得下人所不能吃的飯食。他和彌勒菩薩的大肚皮不相上下,你沒有飯給他吃他也能夠幾天不吃。你若有飯,不論多少,要他吃下去,他也毫不推卻的全部受下,一粒米不留的裝進(jìn)他那肚皮袋子里去。同時,最怪的是不管你是什么臭不可聞的酸甜苦辣的餿飲食,他也是一掃而光的吃下去,決沒有嫌丑愛好的現(xiàn)象。有的人有意和他開玩笑,看見小羅漢吃下去很多很多的剩飯殘食以后,再提來一大銅茶壺開水,對小羅漢說:“小羅漢!這里有一茶壺開水,你能喝得了嗎?”他笑笑說:“試試看!”他的嘴對著茶壺嘴,骨碌骨碌的不消一息功夫,已把一大壺水吃得滴水不留,伸一口氣,笑笑說:“還有嗎?”大家都驚奇得敬佩著,這位小羅漢有如此的大肚皮,因此他就名聞全山,無人不知了。
小羅漢還有一個怪癖,他自從拜觀世音菩薩得到感應(yīng),會開口講話后,就沒有生過病,每天冷的熱的,多的少的,酸的甜的,臭的剩的飯菜茶水吃下去,迎風(fēng)仰臥,既沒有打瘧疾病,也不瀉肚子,所以大家才稱他是小羅漢,這實在是名符其實,一個應(yīng)真的傻羅漢。最惹人發(fā)笑的是他怕人叫他離開普陀山,你罵他、打他、侮辱他,他皆可以忍受,千萬不能說遷他的單(開除他)。你如果說:“大和尚(住持)要遷你的單!”他就要和你拼命,非把你拖到大和尚那里,要大和尚說:“沒有此事,是他們和你開心的,我決不會遷你的單。”他才放下手來,頂禮大和尚而去。我想這位傻羅漢,不愿意離普陀的原因,是想暗中保衛(wèi)名山,示現(xiàn)一個傻羅漢的樣子罷了。
后寺有個掛單的老道士(因為普陀山道士、道姑、喇嘛皆可以掛單的),這個老道士在后寺掛了二十幾年單,跟隨大家上殿過堂,他每天還念不少的佛經(jīng)!镀召t菩薩行愿品》,他每天要念一遍,念得很熟。他化小緣的錢,或一月一次,或半月一次,全部送到庫房供眾。已經(jīng)有七十多歲,看見我們很客氣的合掌讓路。筆者在山上很歡喜與這些人談天,有人說這都是菩薩化現(xiàn)外道來供養(yǎng)佛法,觀音菩薩三十二應(yīng),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內(nèi)中有很多的菩薩是現(xiàn)外道相的。
除此,筆者也親眼看見幾個老修行,有的不要錢,有的專要錢。不要錢的你送錢給他,他笑笑搖搖頭。專要錢的跑得老遠(yuǎn)的向人要錢。佛頂山有一個老修行,他每天到外邊化小緣,要來的錢都放進(jìn)海青(大袍)袖子里去,一文也不肯用。一個袖子里重量約有十多斤,都是鈔票,十年、二十年前的鈔票,都在他袖口里裝著,大票子、小票子、法幣、儲幣、金圓券、銀圓券、銀元、角子,一切皆有,真是集鈔票之大成,假若你想動他一文,他就和你拼命。他白天化小緣,夜里拜《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兩腳站的腳印,印得很深,日夜都看不見他睡什么覺,幾十年也沒有洗過一次澡,可是他身上也不臭,也沒有虱子,這也可算得上是一個怪人怪事。
是在三十七年吧?前寺有一個蒙古喇嘛,在山上掛單幾年,因為北方不平靜,不能回去蒙古。那個喇嘛很好,筆者在前寺任知客時,就在那里隨眾上殿過堂。后來客堂成就他,有一間小房子給他住在里邊,自己可以自由用功。他白天也是化小緣,或者隨眾出坡(做事),夜里拜八十八佛,磕大頭(密宗五體投地)、持密咒、念佛。忽然有一天自己知道要往生西方,在未死以前兩小時,還在街上化緣買蠶豆吃,回去即往前寺云水堂,與一些老同參告別要回去。他們以為他要回到蒙古家鄉(xiāng)去,勸他不能回去,路上不好走。他說不是的,我要回到西方去。又到客堂向知客師告假,回去把香燭點起來拜了幾拜,上床盤膝打坐,被單往身上一裹,眼睛一閉,就往生西方去了。筆者曾親自去看他死后的樣子,坐在床上,如入禪定,一樣的安然不動,他就這樣子坐化了。象這些都可以說他有一點怪異。
我們要知道,一個菩薩道場,既然示現(xiàn)在人間,他就離開不了人間的社會相!無論是好是壞,是神是異,我們最好不必起分別心。凡夫的心境,終是不能測量菩薩境界的!看這些怪人怪事,以我們?nèi)耸赖囊稽c小聰明,或小知見,豈可加以批評呢?
- 僧富法師破腹取心救小兒
- 良價禪師的往生故事
- 天臺智者大師事跡:建寺祈雨,為關(guān)羽受戒
- 誦經(jīng)有怠慢殷重之別,比丘與小沙彌的區(qū)別對待
- 智苑法師云居石刻藏經(jīng)
- 南海普陀山傳奇異聞錄
- 星云法師序
- 第一節(jié) 開場白
- 第二節(jié) 普陀山名稱與佛典考證
- 第三節(jié) 不肯去觀音與慧諤開山
- 第四節(jié) 唐文宗嗜蛤,菩薩無言說法
- 第五節(jié) 短姑朝圣,大士親送飯來
- 第六節(jié) 普濟(jì)寺的松緊神運(yùn)殿
- 第七節(jié) 千僧齋羅漢應(yīng)供
- 第八節(jié) 千斤大鐘系草繩
- 第九節(jié) 來意不誠,退回原處
- 第十節(jié) 紫竹林原來還是紫竹石
- 第十一節(jié) 向蛇王借山,菩薩顯神通
- 第十二節(jié) 千步沙海潮音聲吼如雷
- 第十三節(jié) 前寺山門永不開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rèn)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yùn)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jì)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jì)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jì)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xiàn)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xiàn)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楞嚴(yán)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乜瘛钒自捊
- 動物寓言故事
- 因果日記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yùn)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放下就是快樂
- 禪宗小故事
- 南傳法句經(jīng)故事集
- 孝親尊師故事
- 佛典寓言
- 殺生故事
- 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
- 名人勵志故事
- 紀(jì)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 邪淫惡報感應(yīng)錄
- 世間百態(tài)
- 星云大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