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遇貴人

  得遇貴人

  古印度憍薩羅國的舍衛(wèi)城中,住著一位婆羅門,他天生聰穎靈敏、心思縝密,且擁有無數(shù)財寶,富可敵國,一生中幾乎沒有他想要而得不到的事物,城中的居民因而對他百般羨慕。

  這聽來似乎是件再好不過的事,但事實上,這卻是障礙他親近佛法的最大原因。正因為他什么都有,因此他總認為自己什么都不缺,自然不會想到因緣果報、植福培福的事。他常說:「布施是浪費金錢,行善是無義之舉!谷欢,過去生中他也曾親近佛法用功修行,深植著宿世的善根,與佛法有甚深因緣,終于,他得度的因緣即將成熟……。

  一天正午,佛陀十大弟子中號稱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在定中觀察到這位婆羅門的過去生,曾積極布施行善,因此今生感得如此殊勝的果報,但假使他今生不改慳吝的惡習,此生結(jié)束后必墮畜生、餓鬼、地獄道,達百千萬年之久。舍利弗尊者不忍見到婆羅門將來流轉(zhuǎn)惡道,求出無期,于是決定前往度化。

  尊者當下現(xiàn)神足通使自己變現(xiàn)在婆羅門面前,手持瓦缽立定不動,此時正坐下來準備用餐的婆羅門,見到突然而至的舍利弗尊者,勃然大怒,平時就看不起乞食行者的他,本來正準備破口大罵,但是當他張口時,忽然心生一計──他要讓這討厭的出家眾自討沒趣……。

  于是婆羅門轉(zhuǎn)身坐下,對于舍利弗尊者像是沒看到似的,既不驅(qū)逐也不表示歡迎之意,只自顧自的用餐。過了好一會兒,婆羅門吃飽了,便將原本要用來凈手漱口的水,倒入舍利弗尊者的缽中,并說:「這就是我所要施舍給你的東西,你走吧!」沒想到舍利弗尊者竟一點也不生氣,反而慈悲地祝愿道:「愿您今日誠心的供養(yǎng),使您百劫千生受無量福報!拐f完,舍利弗便轉(zhuǎn)身離去。

  婆羅門看著尊者漸行漸遠的身影,心當中竟不知怎地起了恐懼的念頭,他一邊踱步一邊想著:「倘若這沙門將我的舉動張揚出去,人們定會認為我是個毫無恭敬之心的吝嗇鬼。」婆羅門愈想愈不放心,于是決定派傭人去將舍利弗尊者追回來。

  舍利弗尊者離去后,便直接回到精舍,他思忖著:「我該如何運用這缽水,使施主得到最大的利益呢?」舍利弗尊者真不愧是佛陀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行者,不一會兒,他便想出了一個再好不過的方法。舍利弗尊者蹲了下來,將缽中水倒入泥地中混合攪拌均勻,再將和好的水泥取出,鋪設(shè)在佛陀平時所經(jīng)行之處,并向佛陀說:「這位施主生性慳吝,只愿意布施些許的水,然而為了令他免墮三涂惡道,因此我將這缽水發(fā)揮最大的效用,將它和泥,覆蓋于您所經(jīng)行的路上,伏愿佛陀慈悲在這塊地上行走,使這位婆羅門永生永世得大福報!狗鹜勇犃吮愦葢懙亟邮苌崂サ囊,入正定在泥地上步行。

  這時,婆羅門所派遣的傭人看到了事情的經(jīng)過,深受感動,立即返回婆羅門家中向婆羅門具陳其事,并說:「至高無上的佛陀本為一國王子,如今他舍棄了人人稱羨的轉(zhuǎn)輪圣王之位,率領(lǐng)弟子披緇修行、持缽乞食,這無非是為了讓眾生有修福報、增長善根的機會呀!實在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這些事!蛊帕_門聽了,對于原先自己的惡行惡念慚愧無比,于是他帶著全家大小一同到精舍向佛陀求哀悔過,希望佛陀能原諒自己的愚癡。佛陀便為他們傳授三皈依說法,婆羅門當下化除了心中種種煩惱,得道證果。

  省思

  「要怎么收獲,先怎么栽!瓜胍匈F人相助,就必須勤修善法,利益他人,自能感得善緣具足的果報;生生世世都能親近三寶、得遇善知識,引導(dǎo)自己趣向正道,走向光明。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