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祖師勸吃素
佛法是最講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信佛念佛,將來永離生死之苦。話說回頭,如果父母的業(yè)障確乎重,不但不信佛,對佛法還有反感,你又不能勸勉他們,這要怎么辦?只要你至誠念佛、修一切善,將這一切功德回向他們,決定能感化他們的,因為父子、母女都有種天性相關(guān),同一個根源嘛!
記得在印光祖師文鈔中記載這么一件事:有一位佛弟子(黃涵之居士),他出身公宦軍將家庭,他的母親不但不吃素,每天還要吃新鮮的海鮮,而且是種種的吃法。這位弟子就請示印祖:「我一勸母親吃素,母親就發(fā)脾氣,怎么辦呢?」印祖說:「不要緊!你好好的代她懺悔業(yè)障、念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母子天性相關(guān),你只要至誠念,她決定會改變的,你不用急!
這位弟子聽了印光祖師的話,回去就至誠念觀世音菩薩、拜觀世音菩薩,把一切功德回向他母親。一個月后,他母親自自然然的就說:「我現(xiàn)在有點討厭吃肉,最好燒點素菜給我吃。」你看這個感應(yīng),你們何不見賢思齊,也這樣積極學(xué)習(xí)?
我又想到印祖文鈔里提到,有位儒學(xué)精通的魏梅蓀居士,他在社會上很有名譽、地位的,到老了退休時才看佛經(jīng)研究佛法,于民國十年八月的某一天,他特別去拜見印光祖師。一見面頂禮印祖后就說:「我佛經(jīng)也看,法師的文鈔也看,我也學(xué)著念佛,就是吃不來素!褂∽婢徒趟骸概叮∧愠圆涣怂,文鈔你看過了,其中你將『南潯極樂寺重修放生池疏』熟讀,包管你就能吃素了。」這位儒者依印光祖師之教,天天就看這篇放生池疏的文,看了還不到二個月,到吃飯時家人送葷腥來,他一看到心里就不忍,一聞到那味道就作嘔,這樣他自然就吃素了。他寫信告訴老法師:「我現(xiàn)在洗心革面,俯伏低頭的一心受持素食,現(xiàn)在素食吃得很舒服,葷腥不但不能下咽,連見都不能見、聞都不能聞,這就是因為讀了南潯極樂寺重修放生池疏那個文!鼓銈円浅圆涣怂,不妨把印祖文鈔里那篇放生池疏的文翻出來看。
文鈔正編卷二疏第一篇,今附錄于后,以免讀者尋查之勞。請多讀,讀出你的仁慈心、悲愍心,你就有慈悲行了。
南潯極樂寺重修放生池疏
戒殺放生之事,淺而易見;戒殺放生之理,深而難明。若不明其理,縱能行其事,其心決不能至誠惻怛,其福田利益,亦隨其心量而致成微淺。倘遇不知者阻誹,遂可被彼所轉(zhuǎn),而一腔善心,隨即消滅者有之,以故不避繁詞,用申其義。俾物類同沐慈恩,人倫各培福祉。以懇到之深仁,滅自他之殺報,同臻壽域,共樂天年。尚祈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則永出輪回,高超三界,為彌陀之弟子,作海眾之良朋矣。閱者幸注意焉!
原夫水陸眾生一念心性,直下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但以宿惡業(yè)力,障蔽妙明,不能顯現(xiàn),淪于異類。遂致知識陋劣,除求食避死之外,了無所知。譬如大寶銅鏡,經(jīng)劫蒙塵,不唯毫無光明,即彼銅體,亦不顯現(xiàn),直同廢物。忽遇智人,知是寶鏡,具有照天照地?zé)o邊光明。遂日事磨礱,初則略露鏡體,次則漸發(fā)光明。及乎磨之至極,則照天照地之光,全體顯現(xiàn)。無智之人,方始貴重,視為至寶。
須知此光,鏡本自具,非從磨得。雖復(fù)自具,倘無磨礱之緣,從劫至劫,亦無發(fā)光之日。一切人天六道眾生心性,悉皆如是。由無始來,惑業(yè)障蔽,不能顯發(fā)本具妙明,迷背真性,造生死業(yè)。大覺世尊,知諸眾生一念心性,與佛同儔。因茲種種方便,隨機說法,普令修習(xí)戒定慧道,以期斷惑業(yè)而復(fù)本有,圓;以證法身。
又令世人發(fā)慈悲心,戒殺放生。良以我與一切眾生,皆在輪回之中。從無始來展轉(zhuǎn)相生,展轉(zhuǎn)相殺。彼固各各皆為我之父母兄弟姊妹兒女,我亦各各皆為彼之父母兄弟姊妹兒女。彼固頻頻由惡業(yè)力,或于人中,或于異類,受我殺戮。我亦頻頻由惡業(yè)力,或于人中,或于異類,受彼殺戮。久經(jīng)長劫,相生相殺,了無底止。凡夫不知,如來洞見。不思則已,思之則不勝慚愧悲憫矣。我今幸承宿世福善,生于人道,固宜解怨釋結(jié),戒殺放生,令彼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又為念佛回向凈土,令得度脫?v彼業(yè)重,未能即生,我當(dāng)仗此慈善功德,決祈臨終往生西方。既往生已,即得超凡入圣,了生脫死,永出輪回,漸證佛果矣。
且愛物放生,古圣先賢皆行此事,故書有鳥獸魚鱉咸若之文,而文王澤及枯骨,況有知覺之物哉!至于簡子放鳩,子產(chǎn)畜魚,隨侯濟蛇,楊寶救雀,此固圣賢一視同仁之心,尚不知其蠢動含靈,皆具佛性,展轉(zhuǎn)升沉,互為怨親,及將來決定成佛等義。
迨至大教東來,三世因果,及生佛心性平等無二之理,大明于世。凡大圣大賢,無不以戒殺放生,為挽殺劫以培福果,息刀兵而樂天年之基址。古云:欲知世上刀兵劫,須聽屠門半夜聲。又云:欲得世間無兵劫,除非眾生不食肉。是知戒殺放生,乃拔本塞源之濟世良謨也。故陳智者大師,買臨海江滬溪梁六十余所,亙四百余里為放生池。請敕立碑,禁止?jié)O捕。有偷捕者,動輒得禍。直至唐貞觀中,猶然如是。唐肅宗干元二年,詔天下諸州各立放生池,敕顏真卿撰碑文,并書丹。有云:我皇舉天下以為池,罄域中而蒙福,承陀羅尼加持之力,竭煩惱海生死之津。揆之前古,曾何彷佛。宋真宗天禧元年,詔天下立放生池,而杭州西湖,亦宋之放生池也。明蓮池大師立放生池于上方、長壽二處,其戒殺放生文流通天下,迄今三百余年以來,景仰高風(fēng),慈濟物類之緇素通人,何可勝數(shù)?
或曰:鰥寡孤獨,貧窮患難,所在皆有,何不周濟,而乃汲汲于不相關(guān)涉之異類,其緩急輕重不亦倒置乎哉?答曰:子未知如來教人戒殺放生之所以也。夫人物雖異,佛性原同。彼以惡業(yè)淪于異類,我以善業(yè)幸得人身。若不加憫恤,恣情食噉。一旦我福或盡,彼罪或畢,難免從頭償還,充彼口腹。須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殺業(yè)所感,若無殺業(yè),縱身遇賊寇,當(dāng)起善心,不加誅戮。又況瘟疫水火諸災(zāi)橫事,戒殺放生者絕少遭逢。是知護生原屬護自,戒殺可免天殺、鬼神殺、盜賊殺、未來怨怨相報殺。
鰥寡孤獨,貧窮患難,亦當(dāng)隨分隨力以行周濟。豈戒殺放生之人,絕不作此項功德乎?然鰥寡等雖深可矜憫,尚未至于死地。物則不行救贖,立見登鼎俎以充口腹矣。
又曰:物類無盡,能放幾何?答曰:須知放生一事,實為發(fā)起同人,普護物命之最勝善心。企其體貼放之之意,中心惻然,不忍食噉。既不食噉,則捕者便息。庶水陸空行一切物類,自在飛走游泳于自所行境,則成不放之普放,非所謂以天下而為池乎?縱不能人各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則無量水陸生命,得免殺戮,況不止一人乎?
又為現(xiàn)在未來一切同人,斷鰥寡孤獨、貧窮患難之因,作長壽無病、富貴安樂、父子團圞、夫妻偕老之緣。正所以預(yù)行周濟,令未來生生世世,永不遭鰥寡等苦,長享受壽富等樂,非所謂罄域中而蒙福乎?何可漠然置之?
子審思之:戒殺放生,畢竟是汲汲為人,抑止汲汲為物,而緩急輕重倒置乎?
南潯極樂寺外,向有放生池,以磡未全砌,遂致坍塌,兼復(fù)多年未浚,淤泥充滿。每有善士就河放生,雖發(fā)善心,生難獲益。其旦蒙放而暮復(fù)遭捕者,當(dāng)居多半。若近大江,則固宜放之江中,小河則斷非所宜。園林大師心有不忍,擬欲深浚其池,外筑圍墻以為防護。俾放生有地,而盜捕無由,其意亦良厚矣。尚未開工,適普陀覺三大師至,一見即志道相契,旋以寺事付托,而己則放下萬緣,專修凈業(yè)焉。覺師纘承舊緒,即欲速成其事,但以工程浩大,獨力難成,擬募闔鎮(zhèn)善信共襄勝事,祈予作序。
予常痛念近世殺劫之慘,欲挽無力,因彼之請,觸動予懷。遂將吾人與物類之本具真心,及隨業(yè)升沉,并殺生護生之現(xiàn)未果報,撮略言之。冀諸位檀越,同發(fā)善念、同捐凈資,俾此舉速得成功,庶物類悉皆得所。其功德利益無量無邊,豈特現(xiàn)世萬禍冰消,千祥云集,而未來世之銜恩報德者,正不知其幾千萬億也!
佛法是最講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信佛念佛,將來永離生死之苦。話說回頭,如果父母的業(yè)障確乎重,不但不信佛,對佛法還有反感,你又不能勸勉他們,這要怎么辦?只要你至誠念佛、修一切善,將這一切功德回向他們,決定能感化他們的,因為父子、母女都有種天性相關(guān),同一個根源嘛!
記得在印光祖師文鈔中記載這么一件事:有一位佛弟子(黃涵之居士),他出身公宦軍將家庭,他的母親不但不吃素,每天還要吃新鮮的海鮮,而且是種種的吃法。這位弟子就請示印祖:「我一勸母親吃素,母親就發(fā)脾氣,怎么辦呢?」印祖說:「不要緊!你好好的代她懺悔業(yè)障、念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母子天性相關(guān),你只要至誠念,她決定會改變的,你不用急。」
這位弟子聽了印光祖師的話,回去就至誠念觀世音菩薩、拜觀世音菩薩,把一切功德回向他母親。一個月后,他母親自自然然的就說:「我現(xiàn)在有點討厭吃肉,最好燒點素菜給我吃!鼓憧催@個感應(yīng),你們何不見賢思齊,也這樣積極學(xué)習(xí)?
我又想到印祖文鈔里提到,有位儒學(xué)精通的魏梅蓀居士,他在社會上很有名譽、地位的,到老了退休時才看佛經(jīng)研究佛法,于民國十年八月的某一天,他特別去拜見印光祖師。一見面頂禮印祖后就說:「我佛經(jīng)也看,法師的文鈔也看,我也學(xué)著念佛,就是吃不來素!褂∽婢徒趟骸概!你吃不了素,文鈔你看過了,其中你將『南潯極樂寺重修放生池疏』熟讀,包管你就能吃素了!惯@位儒者依印光祖師之教,天天就看這篇放生池疏的文,看了還不到二個月,到吃飯時家人送葷腥來,他一看到心里就不忍,一聞到那味道就作嘔,這樣他自然就吃素了。他寫信告訴老法師:「我現(xiàn)在洗心革面,俯伏低頭的一心受持素食,現(xiàn)在素食吃得很舒服,葷腥不但不能下咽,連見都不能見、聞都不能聞,這就是因為讀了南潯極樂寺重修放生池疏那個文!鼓銈円浅圆涣怂兀环涟延∽嫖拟n里那篇放生池疏的文翻出來看。
文鈔正編卷二疏第一篇,今附錄于后,以免讀者尋查之勞。請多讀,讀出你的仁慈心、悲愍心,你就有慈悲行了。
南潯極樂寺重修放生池疏
戒殺放生之事,淺而易見;戒殺放生之理,深而難明。若不明其理,縱能行其事,其心決不能至誠惻怛,其福田利益,亦隨其心量而致成微淺。倘遇不知者阻誹,遂可被彼所轉(zhuǎn),而一腔善心,隨即消滅者有之,以故不避繁詞,用申其義。俾物類同沐慈恩,人倫各培福祉。以懇到之深仁,滅自他之殺報,同臻壽域,共樂天年。尚祈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則永出輪回,高超三界,為彌陀之弟子,作海眾之良朋矣。閱者幸注意焉!
原夫水陸眾生一念心性,直下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但以宿惡業(yè)力,障蔽妙明,不能顯現(xiàn),淪于異類。遂致知識陋劣,除求食避死之外,了無所知。譬如大寶銅鏡,經(jīng)劫蒙塵,不唯毫無光明,即彼銅體,亦不顯現(xiàn),直同廢物。忽遇智人,知是寶鏡,具有照天照地?zé)o邊光明。遂日事磨礱,初則略露鏡體,次則漸發(fā)光明。及乎磨之至極,則照天照地之光,全體顯現(xiàn)。無智之人,方始貴重,視為至寶。
須知此光,鏡本自具,非從磨得。雖復(fù)自具,倘無磨礱之緣,從劫至劫,亦無發(fā)光之日。一切人天六道眾生心性,悉皆如是。由無始來,惑業(yè)障蔽,不能顯發(fā)本具妙明,迷背真性,造生死業(yè)。大覺世尊,知諸眾生一念心性,與佛同儔。因茲種種方便,隨機說法,普令修習(xí)戒定慧道,以期斷惑業(yè)而復(fù)本有,圓;垡宰C法身。
又令世人發(fā)慈悲心,戒殺放生。良以我與一切眾生,皆在輪回之中。從無始來展轉(zhuǎn)相生,展轉(zhuǎn)相殺。彼固各各皆為我之父母兄弟姊妹兒女,我亦各各皆為彼之父母兄弟姊妹兒女。彼固頻頻由惡業(yè)力,或于人中,或于異類,受我殺戮。我亦頻頻由惡業(yè)力,或于人中,或于異類,受彼殺戮。久經(jīng)長劫,相生相殺,了無底止。凡夫不知,如來洞見。不思則已,思之則不勝慚愧悲憫矣。我今幸承宿世福善,生于人道,固宜解怨釋結(jié),戒殺放生,令彼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又為念佛回向凈土,令得度脫?v彼業(yè)重,未能即生,我當(dāng)仗此慈善功德,決祈臨終往生西方。既往生已,即得超凡入圣,了生脫死,永出輪回,漸證佛果矣。
且愛物放生,古圣先賢皆行此事,故書有鳥獸魚鱉咸若之文,而文王澤及枯骨,況有知覺之物哉!至于簡子放鳩,子產(chǎn)畜魚,隨侯濟蛇,楊寶救雀,此固圣賢一視同仁之心,尚不知其蠢動含靈,皆具佛性,展轉(zhuǎn)升沉,互為怨親,及將來決定成佛等義。
迨至大教東來,三世因果,及生佛心性平等無二之理,大明于世。凡大圣大賢,無不以戒殺放生,為挽殺劫以培福果,息刀兵而樂天年之基址。古云:欲知世上刀兵劫,須聽屠門半夜聲。又云:欲得世間無兵劫,除非眾生不食肉。是知戒殺放生,乃拔本塞源之濟世良謨也。故陳智者大師,買臨海江滬溪梁六十余所,亙四百余里為放生池。請敕立碑,禁止?jié)O捕。有偷捕者,動輒得禍。直至唐貞觀中,猶然如是。唐肅宗干元二年,詔天下諸州各立放生池,敕顏真卿撰碑文,并書丹。有云:我皇舉天下以為池,罄域中而蒙福,承陀羅尼加持之力,竭煩惱海生死之津。揆之前古,曾何彷佛。宋真宗天禧元年,詔天下立放生池,而杭州西湖,亦宋之放生池也。明蓮池大師立放生池于上方、長壽二處,其戒殺放生文流通天下,迄今三百余年以來,景仰高風(fēng),慈濟物類之緇素通人,何可勝數(shù)?
或曰:鰥寡孤獨,貧窮患難,所在皆有,何不周濟,而乃汲汲于不相關(guān)涉之異類,其緩急輕重不亦倒置乎哉?答曰:子未知如來教人戒殺放生之所以也。夫人物雖異,佛性原同。彼以惡業(yè)淪于異類,我以善業(yè)幸得人身。若不加憫恤,恣情食噉。一旦我福或盡,彼罪或畢,難免從頭償還,充彼口腹。須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殺業(yè)所感,若無殺業(yè),縱身遇賊寇,當(dāng)起善心,不加誅戮。又況瘟疫水火諸災(zāi)橫事,戒殺放生者絕少遭逢。是知護生原屬護自,戒殺可免天殺、鬼神殺、盜賊殺、未來怨怨相報殺。
鰥寡孤獨,貧窮患難,亦當(dāng)隨分隨力以行周濟。豈戒殺放生之人,絕不作此項功德乎?然鰥寡等雖深可矜憫,尚未至于死地。物則不行救贖,立見登鼎俎以充口腹矣。
又曰:物類無盡,能放幾何?答曰:須知放生一事,實為發(fā)起同人,普護物命之最勝善心。企其體貼放之之意,中心惻然,不忍食噉。既不食噉,則捕者便息。庶水陸空行一切物類,自在飛走游泳于自所行境,則成不放之普放,非所謂以天下而為池乎?縱不能人各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則無量水陸生命,得免殺戮,況不止一人乎?
又為現(xiàn)在未來一切同人,斷鰥寡孤獨、貧窮患難之因,作長壽無病、富貴安樂、父子團圞、夫妻偕老之緣。正所以預(yù)行周濟,令未來生生世世,永不遭鰥寡等苦,長享受壽富等樂,非所謂罄域中而蒙福乎?何可漠然置之?
子審思之:戒殺放生,畢竟是汲汲為人,抑止汲汲為物,而緩急輕重倒置乎?
南潯極樂寺外,向有放生池,以磡未全砌,遂致坍塌,兼復(fù)多年未浚,淤泥充滿。每有善士就河放生,雖發(fā)善心,生難獲益。其旦蒙放而暮復(fù)遭捕者,當(dāng)居多半。若近大江,則固宜放之江中,小河則斷非所宜。園林大師心有不忍,擬欲深浚其池,外筑圍墻以為防護。俾放生有地,而盜捕無由,其意亦良厚矣。尚未開工,適普陀覺三大師至,一見即志道相契,旋以寺事付托,而己則放下萬緣,專修凈業(yè)焉。覺師纘承舊緒,即欲速成其事,但以工程浩大,獨力難成,擬募闔鎮(zhèn)善信共襄勝事,祈予作序。
予常痛念近世殺劫之慘,欲挽無力,因彼之請,觸動予懷。遂將吾人與物類之本具真心,及隨業(yè)升沉,并殺生護生之現(xiàn)未果報,撮略言之。冀諸位檀越,同發(fā)善念、同捐凈資,俾此舉速得成功,庶物類悉皆得所。其功德利益無量無邊,豈特現(xiàn)世萬禍冰消,千祥云集,而未來世之銜恩報德者,正不知其幾千萬億也!
- 上一篇:舟曲泥石流再現(xiàn)一義犬拯救全村人
- 下一篇:歷代祖師放生事跡及開示錄
- 放生功德回向文,個人放生最簡單回向文
- 佛教放生咒,放生時要念什么咒語?
- 放生烏龜有什么好處,放生烏龜?shù)捏@人一幕
- 放生時念什么咒最好
- 放生鯉魚的功德,親身經(jīng)歷放生鯉魚的真實功德
- 放生泥鰍有什么現(xiàn)象?
- 放生后的回向文要怎么念-放生之后回向的重要性
- 放生的好處
- 放生鯽魚的功德
- 最適合放生的日子
- 放生甲魚時的一些注意問題
- 巴西龜能放生嗎?巴西龜放生哪里比較好?
- 自己放生最簡單有效的儀軌
- 放生放什么最好?放生一般放什么動物
- 放生蛇的功德和注意事項
- 佛教放生三皈依步驟
- 夢見鳥放生
- 放生對自己有什么好處?放生的好處和功德
- 可以快速放生10萬條生命的幾個方法
- 功德最上的放生方法
- 放生什么時間最好
- 一位癌癥病人的親身經(jīng)歷
- 放生功德的秘密
- 怎么去放生最有效?
- 最殊勝的放生儀軌、放生物種、護生秘訣
- 教你怎樣放生有好效果、好福報
- 如何放生刺猬,需要注意什么?
- 原來放生的好處這么多!
- 為什么放生能得大福報?放生的功德和福報
- 凈土法門兩種最簡單有效的放生儀軌
- 什么動物不能放生?放生有哪些注意事項?
- 放生泥鰍
- 千年老龜被放生 一步三回頭感恩放生者
- 回向文是什么意思?常用的回向文有哪些?
- 為什么要放生田螺?
- 如何請走蚊子、蒼蠅、螞蟻、蟑螂?
- 放生故事
- 放生的功德利益和福報
- 如何放生?放生有什么好處?放生要念什么?
- 怎么看待有人放生,就有人抓捕生命來獲利?
- 有善根的肉能吃嗎?怎么拒絕飯店工作?
- 放生的概念來自哪里?放生的緣起
- 不殺生的利益與戒殺放生的重要意義
- 放生的意義是放命救生,得到最大利益的是我們自己
- 放生養(yǎng)殖的泥鰍可以嗎?意義大嗎?
- 是放生重要還是護生更重要?
- 放生回向什么意思?如何給病重人放生回向?
- 慈心放生,狐貍報恩
- 佛教為什么不提倡亡者臨終時,家人為他殺生?
- 從市場買來海鮮,再拿到海里放生,如法嗎?
- 放生重在長養(yǎng)慈悲心
- 沒買賣就沒殺害,放生會讓商家捕捉更多生命嗎?
- 放生放對了嗎?還是在殺生?
- 吃素和放生是什么關(guān)系?
- 信其他宗教的人,可以參與放生活動嗎?
- 放生養(yǎng)殖的動物是在殺生嗎?
- 殺生大體可分為四類
- 兩則放生蛇的真實感應(yīng)故事
- 怎樣放生最如法?
- 可以快速放生10萬條生命的幾個方法
- 原來放生的好處這么多!
- 放生功德的秘密
- 學(xué)會放生也放自己一生
- 長期放生,險入傳銷遇好人搭救
- 善良獵人拯救了小麂子,麂子成年后拯救了獵人全家
- 如何放生?放生有什么好處?放生要念什么?
- 有愛:松鼠“寄居”女孩頭發(fā)不分離
- 鯨魚“集體自殺”之謎!
- 七種生不如死的實驗室動物
- 動物保護法將成立,拋棄虐待動物需受刑罰
- 何時宣布已滅絕的動物?
- 中華鱘資料:關(guān)愛水中的“大熊貓”!
- 給那些受傷的動物們安上假肢吧!
- 傳說中“全身是寶”的獾!
- 堪察加半島上的人熊故事
- 以一個初修者來看怎樣放生才是正確的?
- 神奇!隼鷹從外飛來皈依
- 關(guān)于和平鴿的故事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