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達摩佛學思想的基本涵義——文城

  佛教典籍《續(xù)高僧傳》對菩提達摩的記述中力圖對達摩的教旨進行概括,提出了“二入四行”的說法,這是非常重要的提法,對后世佛學有很大的影響,值得仔細剖析。

  “二入”即是“理入”和“行入”,“入道多途,要唯二種,謂理、行也”。“理入”所說的是:

  “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塵障故,令舍偽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圣等一;堅住不移,不隨他教;與道冥符,寂然無為,名為‘理入’也。”[《續(xù)高僧傳》卷十六,達摩傳(《大正藏》卷50)]

  “理入”是悟入禪學諦理,這里有順序漸進的各種途徑,由“藉教悟宗”——借助經(jīng)典悟信“含生同一真性”,到知悉“客塵障故”——能“舍偽歸真”,通過“凝住壁觀”,達到“無自無他,凡圣等一”,再到“堅住不移,不隨他教”,進而能“與道冥符,寂然無為”,這里包含著豐富的悟禪思想,借助經(jīng)典的,去掉塵障的,凝神壁觀的,寂然無為的,禪宗后來的悟道秘密,似乎都蘊含在這“理入”的說法之中。

  如果說,“理入”說的是佛教的理論修養(yǎng),那么,“行入”說的卻是禪學的實踐活動。禪學修行者悟道后還要在實際行事中去融合,去印證。達摩的“行入”包括“四行”:

  “行入四行,萬行同攝。初報怨行者,修道苦至,當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愛憎。今雖無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無怨忤。經(jīng)云:逢苦不憂,識達故也。此心生時,與道無違,體怨進道故也。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苦樂隨緣。縱得榮譽等事,宿因所構(gòu),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心無增減,違順風靜,冥順于法也。三名無所求行,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道士悟真,理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zhuǎn),三界皆苦,誰而得安?經(jīng)曰:有求皆苦,無求乃樂也。四名稱法行,即性凈之理也。”[《續(xù)高僧傳》卷十六,達摩傳(《大正藏》卷50)]

  這“四行”,即“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和“稱法行”,說得都是在實踐修行中來參悟佛法,其中第四行,即“稱法行”,強調(diào)在修行中要以清凈本性了悟佛法,以達覺悟之境,而其它的三行,說的都是“苦樂隨緣”的不苦不樂思想,針對的是“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三種苦,即由怨恨、情愛、欲求得不能滿足所帶來的痛苦,不能埋怨,不能氣憤,不能叫苦,要隨緣承受,坦然處之。從達摩到他的傳法弟子、中土的二祖慧可,都是主張苦行的,行極端的苦行——“頭陀行”,慧可初見達摩時,立于寒風雪地中求見祖師,在祖師面前斷臂求法,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不過,隨著禪宗的發(fā)展,中國的修禪者越來越重視“理入”,從“理入”中分化出禪宗的各派,而對于達摩、慧可的苦行,卻逐步丟棄了,后期禪宗講入道方便,講自覺頓悟,不理會忍耐、苦行了。

  《續(xù)高僧傳》還有一處記載是在介紹慧可時,講到了達摩以四卷《楞伽經(jīng)》印心的史實:“初,達摩禪師以四卷楞伽授可曰:我觀漢地,惟有此經(jīng),仁者依行,自得度世。”[《續(xù)高僧傳》卷十六,慧可傳(《大正藏》卷50)]

  禪宗史,在達摩傳法時,以四卷《楞伽經(jīng)》印心該是真的,后來的一些說法也對此作了印證,如道宣曾講到,慧可的學生“那滿等師,常赍四卷《楞伽》,以為心要,隨說隨行”。再如,相傳為中土四祖道信所著的《入道安心方便》記載,道信說過,“我此法要,依楞伽經(jīng)諸佛心第一。”《楞伽師資記》里也說到,五祖弘忍有十大弟子,其中“神秀論楞伽經(jīng),玄理通塊”。一直到南禪的創(chuàng)立者,洪州宗大師馬祖道一還說:

  “達摩大師從南天竺國來,躬至中華,傳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開悟。又引《楞伽經(jīng)》文,以印眾生心地。恐汝顛倒,不自信此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經(jīng)》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五燈會元》卷三,江西馬祖道一禪師]

  從一些史料來看,有關(guān)“楞伽師資”的不少書,都把達摩禪的傳承,看成是楞伽禪的傳承,可以肯定,《楞伽經(jīng)》是早期禪宗達摩傳法的基本景點。

  禪宗的發(fā)展,特別是南禪的興盛,人為編造的傳說,卻掩蓋了關(guān)于達摩的這些比較真實的事跡。南禪的發(fā)展和興盛,當然還需要達摩禪師作為他們的初祖,但已經(jīng)不需要原來主張坐禪漸悟的楞伽師資了,對達摩的“藉教悟宗”,對他的“二入四行”,以及對他的從《楞伽》印心到坐禪苦行,都不再需要了,他們需要的是按照南禪需要而重新裝扮的初祖形象,于是,事跡被淡化了,而精彩的傳說故事流行了。(該文選自《禪宗美學精神》)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