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施恩不求回報才是最高級的善良

施恩不求回報才是最高級的善良

  生活中很多人做點好事總喜歡向別人炫耀,生怕別人不知道,其實這并不算真正的善良。善欲人知不是真善,善良不是為了讓人向其他人炫耀才去做的;善良是一種修行,最高級的善良是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施恩不求回報才是最高級的善良。一味追求回報往往會忽略對方的感受,即使是善行,也有可能給他人造成傷害。

  《朱子家訓》中有言:“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發(fā)自內(nèi)心的善良應如一場春雨,于無聲處滋潤萬物,相反,如果幫助別人是為了得到回報,那么善行不過是一場虛偽的表演;這樣的虛假“布施”,于人于己都算不得一件好事。為善樂在不求人知,曾國藩曾說:“為善最樂,在于不求人知。”古人主張行善積德,講究的低調(diào)地做好事,雖然不去聲張,但只要你做了,功德和福德就會在那里積累著,庇佑你的后世子孫。

  但如果做善事就是為了得到福報或贊揚,沾染了功利心,就算做再多善事,也很難體會到真正的快樂!稇(zhàn)國策魏策》有言:“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意思是說:別人對我有恩惠,不能不放在心上;而我對別人有恩惠,不能總放在心上。這反映了古人推崇的一種與人交往的原則。

  俗話常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是站在受助者的角度看問題,鼓勵人們學會感恩,知恩要圖報;而要是站在布施者的角度來看,則需牢記另一句俗話:“施恩莫圖報”,真正的善良不貪圖回報,不計較得失,否則就成了以善易善,把善行當做交易。他怨你功利心強,你恨他不知感恩,好心反而辦壞事,到頭來兩敗俱傷。

  其實,最該忘記過往功德的正是我們自己,施比受更有福,付出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成就了自己。善良是一束陽光,善良是一種力量,愿你歷盡滄桑,依然選擇善良;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不經(jīng)意間種下的善因,終有一天會結出善果。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你只管善良,上天自有安排。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