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得之需坦然 失之亦淡然

得之需坦然 失之亦淡然

  上周,在樂橋去園區(qū)的路上,我的車被強行變道的面包車擦了一下。當時我急著去園區(qū),感覺碰撞的聲音不響,就沒下車查看。到園區(qū)后,我傻眼了,前輪轂居然癟進去了,從輪眉到車蓋,全是刮花的車漆。更可氣的是,兩車碰擦,我沒停車,也沒記住面包車的車牌號。

  第二天去修理廠,報價1800元,我心里將面包車司機的一家狠狠“問候”了一遍。也將自己罵了一頓,怎么就那么心急火燎的,連停車看看的時間也沒有,也不叫住面包車,就讓肇事車輛跑了。

  晚上躺在床上,還在琢磨這件事,我這么急火攻心的到底是為了啥?這么行色匆匆的到底是為了啥?這些年,為了更好的生活質(zhì)量,為了更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我用所有的精力經(jīng)營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在自設的藍圖里團團轉(zhuǎn),一旦沒有達到預期,就心煩氣躁,晚上經(jīng)常失眠。

  進入三級修學有一年了,到底學到了什么?佛陀并沒有給我一碗飯吃,也沒有給我一棟房子住,但是,為什么進入三級修學后,內(nèi)心會安寧,睡覺會踏實?

  《金剛經(jīng)》里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句話是說,一切都是緣起的,都是無常的,得之坦然,失之,同樣需要坦然。

  有房住,有車開,原本是要帶著感恩心來珍惜這一切的,卻為什么活得如此累?原因在于:串習已經(jīng)讓我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根本就沒有休息的能力,根本就停不下來。忽略了一切皆有因果,種如是因,感如是果,死亡也是呼吸之間的現(xiàn)實。

  就好比被面包車碰擦了,如果猛烈碰撞,我還有機會躺在床上思考這些問題嗎?再說了,我學佛,遇到事情了,沒用佛法智慧看待事情,反去“問候”人家祖宗八代,人家招惹我了嗎?

  這么一想,自己就很汗顏,馬上懺悔,懺悔自己造了口業(yè),懺悔佛法沒能真正入心,出了事情,還是我歸我,佛法歸佛法。

  面包車撞了我的車,原本就是小概率事情,面包車司機也不會存心撞我的車,面包車的車漆,也有刮擦,也有損失。面包車如果是拉貨運輸?shù)模兆訒任腋D難。無常來了,接納,放下,感恩,才是最好的解決途徑吧?誰也算不準明天和死亡哪個先來?到時候,眼睛一閉,塵歸塵、土歸土,萬般帶不走,唯有業(yè)隨身。

  這么一想,放下貪嗔癡,用無常無我的觀點來看待眼前的一切,自己也就釋然了,失眠狀態(tài)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透過兩車相擦這件事,我深深認識到,只有讓自己的心時時刻刻都安住在正法上,讓佛法的力量充實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強大起來,才能對治自己的凡夫心。改變人生,首先要從改變認識開始。佛法告訴我,如何撥云見日,讓我顛沛流離的生命回歸真正的家園,使我的生命從煩惱痛苦走向解脫?正見因緣因果,用無常的觀點來坦然面對一切。遇見佛法,是我一生中最幸運的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