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天堂?上天堂的方法
古往今來有那么多人曾經(jīng)去過天堂與地獄,那么要具備什么條件資格才能去天堂?上天堂究竟有什么捷徑?上天堂要修布施、持戒、禪定三福行。
一、布施
進入天堂,要修持布施、持戒、禪定三福行。布施,除了金錢的施舍之外,給人服務方便、給人力量援助都是布施,甚至隨口一句好話,隨臉一個微笑,隨手一個招呼,隨心一個鼓勵,更是無上的布施。譬如早上見面了,彼此問好招呼:“你早呀!”“你好呀!”看到別人有好事,贊歎一聲:“你真了不起!”“你很勤勞呀!”口頭上的隨喜贊美,就是無量功德的布施。這個不費吹灰之力的贊美,常是成功的助緣要素,但是我們今日的社會不但最欠缺相互贊揚的美德,反而惡意毀謗攻擊美善之行。譬如看到別人發(fā)財了,有人就會心生嫉妒,酸溜溜地睥睨說:“哼!幾個銅臭錢,有什么了不起!”見人天生麗質也不由眼紅,不愿夸獎幾句也就罷了,反而取笑說:“什么美麗,妖里妖氣地……”看到別人樂善好施,不僅不能見思齊,反而譏諷:“專會沽名釣譽,取媚矯俗,不足論。”
凡此種種,見善不喜,見好不樂,這種疑妒的瞋心惡念,縱然身處天堂也猶如地獄一般的焦慮難安。現(xiàn)在的社會正在大力提倡美化工作,美化工作除了美化環(huán)境、美化容貌之外,更要美化人群、美化社會,尤其要美化自己、美化人生、美化心靈。假如人人都能擁有一顆至真至純的赤子之心,隨時布施善意真情,人人都能具備一顆平等包融的佛心,時時施予慈悲喜舍,那么天堂便無處不在了。
二、持戒
持戒,如同今日的守法,最進步的社會是個法治的社會。人人守法,社會自然安和樂利;人人持戒,道德自然淳樸敦厚。佛教認為,每一個社會人都應該奉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五戒。五戒的根本精神在于不侵犯他人,不殺生戒是對別人的身體生命不侵犯,不偷盜戒是對別人的財產東西不侵犯,不邪淫戒是對別人的貞節(jié)情操不侵犯,不妄語戒是對別人的聲譽名望不侵犯,不飲酒戒是對自己的智能神識不侵犯也不喪心亂性去侵犯別人。倘若我們的社會能夠人人知法度、守五戒,社會必然沒有爭斗紛訟的事情,為非作歹的宵小鼠輩必定銷聲匿跡,那么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大同世界就不難實現(xiàn)了。
三、禪定
布施持戒是修福德,福德具備了,還要進一步修智能。如何才能求得智能?要契入甚深的禪定才能發(fā)慧。沒有禪定的福德是動搖不定的,儒家說的大學之道,要經(jīng)過知止、定、靜、安、慮的功夫,然后才能有所得。其實這就是佛教澄心止慮的禪定修持,戒定慧稱為三學是通于各家的。有人或許會認為我又不想上天堂,不需要修禪定。禪定固然是上生天堂的要道之一,禪定更是一種養(yǎng)身修心之方,禪定是心靈的一份平靜。在熙熙攘攘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擁有一分一秒的禪定,其中的快樂是不可言喻的。譬如公務人員,天一亮就得趕車上班,早上工作四個小時下來,身心疲憊,吃過午飯之后,有的伏在案上休息,有的躺在沙發(fā)一睡就是半晌。結果還是暈頭轉向、倦態(tài)猶存,更別說養(yǎng)精蓄銳了。如果懂得養(yǎng)身之道,運用幾分鐘禪定打坐,比起打盹一小時功效更好。
修禪定有幾個要領,只要操持得法,循序漸進,自有妙用。首先將腿盤起,這是集中精神、統(tǒng)一意志。如果無法雙盤,單盤也可以,但是絕對不能將兩條腿散放交叉,如此便容易心散意亂,不能達到打坐禪定的目的。其次將嘴把微合,眼睛合閉,面帶笑容,這是內斂精氣的功夫,專心一致的法門。然后是調息,凡人一呼一吸稱作一息,平常我們作息極為粗心,根本不明白吸氣呼氣也是一門大學問,只顧鼻息嗅覺、感應靈通就行了。其實一息要做到心平氣和的境界,才是上乘。首先將氣吸入,然后慢慢呼出,越慢越好,復歸平靜。最后是調心,有人打坐外表雖然已趨寧謐,但是內心依然心猿意馬、妄想紛飛,不能里外合一。若能攝心一處、動靜不二,便可達到禪定的真諦了。
- 上一篇:初學佛法有哪些經(jīng)典推薦學習?
- 下一篇:何謂真香?真正的“頭香”是什么?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學佛者在聞思修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四依法
- 如何供香?供香的方法
- 我們要學會借境修行,不被境所牽
- 人生苦短,應學會善待自己
- 什么是原始佛教,主要教義是什么?
- 怎樣把五戒十善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工作中去?
- 佛教的世尊是誰?
- 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人生自然會越過越快活
- 如何在修行路上堅定地走下去?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在家修行]學佛者在聞思修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四依法
- [佛學常識]如何供香?供香的方法
- [在家修行]我們要學會借境修行,不被境所牽
- [佛與人生]人生苦短,應學會善待自己
- [佛學常識]什么是原始佛教,主要教義是什么?
- [明海法師]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漢傳人物問答]如何平衡努力和舍,怎么判斷自己已經(jīng)足夠努力了?
- [人物故事]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在家修行]怎樣把五戒十善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工作中去?
- [生活故事]施者的放下
- [佛經(jīng)故事]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佛學常識]佛教的世尊是誰?
- [妙法蓮華經(jīng)]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綠茶]乾隆與龍井茶的故事
- [漢傳人物問答]怎樣觀察自己內心的念頭?
- [佛化家庭]孩子不聽話,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