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經(jīng)常破戒者的四個建議
屢破屢戒是初級戒色者經(jīng)常遇到的情況,我戒邪淫已經(jīng)4年了,剛開始的兩年多都很順利。我是在學佛以后才決定戒邪淫的,應(yīng)該說前面兩年多都戒得還不錯。但是后來有一次聚餐的時候,自己喝酒喝多了,喝完又上網(wǎng),結(jié)果那天就破戒了。這對我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也是因為那次的破戒經(jīng)歷,讓我明白了戒邪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管戒了多久,都不能掉以輕心。也是從那以后我基本不再參加各種聚餐了,沒事的時候也盡量少上網(wǎng)。
第一個建議
也正因為我有這種破戒經(jīng)歷,所以我對經(jīng)常破戒的戒友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別喝酒,因為一喝酒定力就喪失了,定力喪失了心就容易散亂,心一散亂就容易破戒。
第二個建議
就是要斷除邪淫的外緣。我們凡夫的心意識就像那個猴子一樣,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片刻也不能停止。一旦我們的六根接觸到色情的東西,心里就會起想念,起了一個邪念以后,馬上又起另外一個邪念,然后念念相續(xù),淫欲也越來越熾盛,最后就以破戒收場。所以要戒除邪淫的話就要堅決斷除邪淫的外緣,對于那些引發(fā)淫念的東西離得越遠越好。沒事的時候盡量少上網(wǎng),有一款反黃之盾的反黃軟件很不錯,可以屏蔽掉色情的圖片和文字。
第三個建議
就是多發(fā)愿,經(jīng)常發(fā)愿盡我形壽命乃至生生世世受持不邪淫戒,如果能夠經(jīng)常發(fā)愿戒邪淫,那么也有一種愿力來加持自己。眾生的業(yè)力不可思議,其實眾生的愿力也是不可思議的,我記得印祖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對師徒走在路上,師父走在前面,徒弟走在后面。突然這師父要這徒弟走在前面,自己走后面。過了沒多久,師父又讓徒弟走后面,自己走前面。又過了一會兒,師父又讓徒弟走前面,自己走后面。徒弟很不解,就問師父,為什么一會兒讓他走前面,一會兒讓他走后面。師父告訴他,第一次讓你走前面,是因為你發(fā)心行菩薩道,你一發(fā)這個心,那你就是大乘菩薩了,我雖然已經(jīng)證得阿羅漢果,但仍屬小乘;但是沒過多久,你覺得行菩薩道太難了,菩提心心退失了,因此你是凡夫,我是圣人,所以我應(yīng)該走前面,你走后面;沒過多久以后你仍然發(fā)菩提心要行菩薩道,因此,又和第一次一樣,仍舊讓你走前面,我走面。從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知道,眾生的愿力其實也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不妨多發(fā)愿戒邪淫。
當然我希望大家不僅發(fā)愿自己戒邪淫,也發(fā)愿幫助一切眾生戒除邪淫。事實上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如果自己戒邪淫的同時還能勸人戒邪淫,那么自己也能更好的戒除邪淫。我記得經(jīng)典上有這個一個故事:唐朝有一個叫房翥的人,有一天突然死去,他得神識到了閻羅王那兒,閻羅王對他說,你曾經(jīng)勸一個老人念佛,那個老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往生到極樂世界了,承蒙這個福德,你也可以往生西方凈土?上Х眶阆胫x誦一部金剛經(jīng)和去五臺山朝圣的愿還沒滿,不愿意往生,因此閻王又放他回來了。由此可知,勸人念佛往生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而勸人戒邪淫的功德也是很大的。勸人戒邪淫有很多方法,比如舉辦戒邪淫專題講座;在網(wǎng)上發(fā)帖宣傳戒邪淫了;在電線桿上貼戒色小廣告;向人介紹我們的論壇和公眾微信號;向好友分享一些戒色文章,等等。
第四個建議
就是常念觀世音菩薩的圣號。我們自己也有體會,如果單靠自己的力量來戒邪淫,那戒起來會很吃力,如果能夠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那自然就事半功倍。世尊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告訴我們,“若有眾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如果我們能夠常念觀世音菩薩的圣號,觀世音菩薩就會加持我們,讓我們的淫欲心慢慢減少。注意是離欲,而不是一下子就沒有淫欲心了。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前就已經(jīng)成佛,號正法明如來,為了度脫六道之中的罪苦眾生,倒駕慈航,隱大示小,現(xiàn)菩薩身。觀世音菩薩能夠救七難、解三毒、應(yīng)二求,所以我非常希望有緣聽到觀世音菩薩圣號的人都能夠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如果誰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將來一定是要成佛的。
- 上一篇:何為“坐禪”?應(yīng)注意哪些事項呢?
- 下一篇:往生一定有瑞相嗎?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yīng)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學佛者在聞思修的過程中,應(yīng)當遵循四依法
- 如何供香?供香的方法
- 我們要學會借境修行,不被境所牽
- 人生苦短,應(yīng)學會善待自己
- 什么是原始佛教,主要教義是什么?
- 怎樣把五戒十善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工作中去?
- 佛教的世尊是誰?
- 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人生自然會越過越快活
- 如何在修行路上堅定地走下去?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在家修行]學佛者在聞思修的過程中,應(yīng)當遵循四依法
- [佛學常識]如何供香?供香的方法
- [在家修行]我們要學會借境修行,不被境所牽
- [佛與人生]人生苦短,應(yīng)學會善待自己
- [佛學常識]什么是原始佛教,主要教義是什么?
- [明海法師]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漢傳人物問答]如何平衡努力和舍,怎么判斷自己已經(jīng)足夠努力了?
- [人物故事]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在家修行]怎樣把五戒十善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工作中去?
- [生活故事]施者的放下
- [佛經(jīng)故事]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佛學常識]佛教的世尊是誰?
- [妙法蓮華經(jīng)]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綠茶]乾隆與龍井茶的故事
- [漢傳人物問答]怎樣觀察自己內(nèi)心的念頭?
- [佛化家庭]孩子不聽話,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