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的意義及類型

和尚的意義及類型

  和尚在古印度稱師長為(upadhyaya),音譯為鄔波陀耶或鄔波遮耶,省音為烏社、和尚等。意為親教師、博士等。古又意譯為近誦、力生。其義為弟子受業(yè)于師,經(jīng)常近隨于師受經(jīng)誦經(jīng),仗師之力而生法身、智慧功德。

  和尚有兩種:一是出家的受業(yè)和尚,俗稱剃度和尚;二是受比丘戒的壇上和尚,俗稱戒和尚或得戒和尚。若接某和尚衣缽法流者亦可稱他為法和尚或得法和尚。對女性和尚的稱呼與男性和尚相同,只在前冠一“尼”(梵語陰性詞綴-ni)稱作尼和尚以表女性。

  依據(jù)律制,和尚之尊稱原本限于僧,到西晉懷帝永嘉四年(310),西域佛圖澄來洛陽,深受石勒、石虎敬重,號曰大和尚,這是國王公卿稱僧人為和尚之始。唐代有鑒真大和尚、不空大和尚的尊稱,是指傳戒和傳法和尚。漢地佛教叢林(僧團(tuán))里的職稱有嚴(yán)格規(guī)定,全寺僧人稱這個大僧團(tuán)的住持一人為和尚,其余僧人則不能稱和尚。和尚任期已滿,則稱退居和尚,俗稱老和尚。

  由于佛教在中國歷史悠久,和尚一詞深入民間,一般俗人不知佛教內(nèi)部的稱呼,凡見僧人都一律稱作和尚,按其年齡大小稱小和尚、大和尚和老和尚。有些鄉(xiāng)村地方知其俗姓者,甚至冠以俗姓稱某和尚等,這是極不妥當(dāng)?shù)摹?/p>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