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佛教真有報應(yīng)嗎?
古往今來,凡是破壞佛教的言行都會遭到慘重的報應(yīng),這并不是佛菩薩懲罰他們,而是自身因果業(yè)報所致,因為佛教的勸善功德最大,所以毀壞佛教的罪業(yè)也最大,因果相符,事理相應(yīng),沒什么可爭論的。
有的人富甲天下,財可敵國,就以為可以為所欲為,不敬佛教不信因果,為了金錢利益拆寺毀佛,破壞佛教,要知道果報現(xiàn)前時,不但財富不管用,即便是權(quán)傾朝野雄霸天下的將相王侯,慘烈的果報也一樣是絲毫不爽,更遑論你一個小小的地方官吏。以下是幾則中外歷史上曾經(jīng)的風云人物,皆因破壞佛教而感召現(xiàn)世報應(yīng)的實例,祈望有緣之人看到之后有所感悟,萬不可以為是在恐嚇與詛咒,實在是為了你不要步這些人的后塵啊。
波爾布特
波爾布特是柬埔寨紅色高棉的領(lǐng)導人,在他前期人生奮斗道路上是很成功順利的領(lǐng)袖人物,執(zhí)掌柬政權(quán)后實行獨裁暴政,對人民進行殘酷統(tǒng)治,對宗教信仰都是采用殘暴消滅的政策,柬埔寨是南傳佛教的國家,波爾布特對佛教是采取滅絕政策,屠殺僧侶破壞寺院,手段非常極端,果報很快就至,1979年越南入侵,誕生僅三年的民柬政權(quán)陷落,波爾布特敗逃山中,越南撤軍后他再也沒登上領(lǐng)導人寶座,1997年波爾布特被部下背叛抓獲,隨后被公審判處終身監(jiān)禁,次年病死。
張獻忠
明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曾率流寇流串大半個中國,破壞很大,所到之處屠殺人民、拆毀寺廟無惡不作,對佛寺、道觀等全部破壞,尤其他本人常以破壞寺院為快樂之事。1644年,張獻忠先號稱秦王,接著宣告建立大西國,改元大順。建立健全制度,后稱帝,以成都為西京,8月16日登基皇位,清順治三年(1646年),清軍南下,局勢越來越緊張。當部隊到達川北西充縣與鹽亭縣交界處鳳凰山坡時,大西國皇帝張獻忠與清朝親王豪格相遇,兩軍激戰(zhàn)之中,張獻忠走衰運中箭身亡,年僅40歲。這也是他的毀滅佛寺和屠殺的現(xiàn)世果報。
侯景
侯景是南北朝時東魏著名將領(lǐng),鎮(zhèn)守河南成為封疆大吏,高歡死后他擁兵造反,失敗后逃至梁朝壽陽,表面臣服梁武帝,內(nèi)存叛逆之心,548年侯景找到借口,僅率兵幾千人反叛,并很順利地度過長江攻下健康并擁眾幾十萬,立蕭正德為傀儡,掌控江南幾省,攻占江南后大肆破壞佛寺,屠殺僧侶和江南百姓,殘暴統(tǒng)治江南幾省,自從他破壞佛教后就開始走衰運,他一心想攻占整個南梁,可從此后事與愿違、每戰(zhàn)必敗,最終敗逃途中被部下殺掉,遭受到最快的現(xiàn)世果報。
孫綝
孫綝是三國時期的東吳權(quán)臣,是東吳的皇族宗室。孫堅弟弟孫靜的曾孫,曾廢掉皇帝孫亮,立孫休為帝,權(quán)傾朝野,孫綝一門五侯,而且皆掌管禁軍部隊,權(quán)力遠遠超過皇帝,是東吳的大臣中一直以來未曾出現(xiàn)的事情。孫綝志得意滿,開始肆意妄為,甚至破環(huán)民間信仰,燒掉伍子胥廟,又破壞各地的祠廟、佛寺、道觀,不過幾年后在政變中他便被東吳宿將丁奉等人誅殺,年僅28歲,果報之速令人嘆息。
孫皓
三國時期吳國末代皇帝,公元264-280年在位。吳大帝孫權(quán)之孫,孫和之子。在位初期雖施行過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專于殺戮,變得昏庸暴虐,他歧視佛教,對佛教有破壞,作為君王的行為有帶頭作用,所以罪業(yè)不輕,曾污辱佛像生怪病,后懼怕收斂病才痊愈,280年果報來臨,吳國被西晉所滅,孫皓投降西晉,被封為歸命侯,按說應(yīng)該從此享福才對,可惜僅僅四年之后就暴病而死,年僅四十二歲。
- 上一篇:《紅樓夢》里所缊涵的佛教因果
- 下一篇:善導大師的念佛三不問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yīng)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心底的亮色
-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說起來容易,活起來不容易
- 人生總在成長
- 抬頭是天,腳下是路
- 偈語是怎樣形成的?
- 一路走來一路忘
- 因為哭過,笑才燦爛
- 假如生命能夠穿越
- 無論過去將來多美,記得珍惜眼前
- 日子還長,你要好好走
- 往事一壇老咸菜
- 對人生最好的表白
- 突然白頭,且斷妄想
- 幽默是智慧的光芒在閃現(xiàn)
- 好心情為生活著色,用好心情迎接每一天
- 心在風中,望紅塵種種
- 人生轉(zhuǎn)瞬即逝,不如憐取眼前人
- 人生有哪些來源?
- “忍”是一種擔當,忍之為德,在于負重
- 人生有什么體驗?
- 如何才能做個名副其實的“觀自在”?
- 人要放大一些什么?
- 精神的營養(yǎng)
- 知足的意義
- 謙虛是待人處世一種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
- 煩惱都是自找的
-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 開發(fā)心地,幫助自己、幫助他人
- “期待”對人生有什么重要?
- 從今天做起,凡事把握當下、活在當下
- 如何決定人生的方向?人生方向的原則
- 人生的“路”
- 居家生活中,如何保持一顆歡喜心?
- 佛教的這六事為什么能讓人得度?
- 人生八不可
- 人生真的有“十全”嗎?十全人生
- 三品人生,你要過哪一品的人生呢?
- 怎樣美化人生?
- 如何評價一個人?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星云大師]修橋鋪路又齋僧,戒殺放生第一因的解釋
- [普洱茶]普洱茶“越陳越香”嗎?
- [華嚴經(jīng)]寧受無量苦,得聞佛聲音,不受一切樂,而不聞佛名
- [禪宗典藏]《祖堂集》的價值何在?
- [生活故事]信徒的捐贈
- [哲理故事]眼睛不要總是睜得那么大
- [佛與人生]心底的亮色
- [佛學常識]偈頌的術(shù)語
- [星云大師]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xiāng)的解釋
- [六祖壇經(jīng)]《壇經(jīng)》中對于“不二法門”是如何解釋的?
- [紅茶]滇紅工夫茶屬于什么茶?
- [禪宗公案]騎牛覓牛是什么意思?
- [生活故事]舍得舍得有舍有得
- [哲理故事]藍天白云常自在,行云流水心無礙
- [佛與人生]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佛學常識]偈頌有哪些形式?偈頌的形式
- [星云大師]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