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經(jīng)

《藥師經(jīng)》,全名《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由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為中文。和《地藏經(jīng)》一樣,《藥師經(jīng)》是贊嘆藥師佛行愿的佛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之一!栋浲咏(jīng)》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wù)f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從一日乃至七日能夠一心不亂,此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詳情]

藥師經(jīng)講記

  戊二受持得加被益

  己一受持儀軌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曼殊室利!若有凈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養(yǎng)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應(yīng)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凈座而安處之;散種種華,燒種種香,以種種幢幡莊嚴其處;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食清凈食,澡浴香潔,著清凈衣,應(yīng)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樂歌贊,右繞佛像。復(fù)應(yīng)念彼如來本愿功德,讀誦此經(jīng),思惟其義,演說開示。』

  此下,說明受持而得藥師加被的利益。應(yīng)怎樣受持,才能合法而得感應(yīng)?所以對修持藥師法門的儀軌,先加以說明。

  釋迦「佛」認為曼殊所說的不錯,所以印可他說:是這樣!是這樣!正「如汝所說」的。接著就告訴曼殊說:「若有凈信善男子」及「善女人等,欲」想「供養(yǎng)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yīng)」該首「先」「造」作藥師「佛」的「形像」,然后「敷」設(shè)「清凈」的高「座」,「而安處」佛像。上韭已說過,佛像的體質(zhì)有木刻的、金塑的、銅鑄的、紙繪的,各式各樣不同。依本經(jīng)說,藥師壇內(nèi)須供七尊佛像──均為藥師佛像。在所供佛像前,應(yīng)該「散種種華」。散花,原是印度的敬禮;當釋尊游化說法時,聽眾每來散花。還要「燒種種香」──如末香、檀香、沉香等類。并「以種種幢幡莊嚴其處」。

  這些,是關(guān)于壇場的布置事宜;至于行者的修持方面,則應(yīng)該:「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這約未受戒或僅受五戒的在家信眾說。「食清凈食」:如受八關(guān)齋戒的,吃晚飯即是不清凈;或吃蒜蔥等葷物,都屬不清凈食。對于身體,也要時!冈柙∠銤崱,隨時更換「清凈」的「衣」服。還有更要緊的,參加藥師法會,內(nèi)心必須清凈,不「生」一點「垢」穢染「濁」的「心」念,也不發(fā)「怒」或存有「害」人的不良心理。因為佛法最重慈悲,特別是藥師法門,它底基本精神,就是慈濟眾生,利樂眾生;若起怒害心,則與藥師法門不相應(yīng)。所以我們不但對于父母師長、兄弟妻子,不生怒害心,「于一切有情」,也應(yīng)盡量生「起利益」和「安樂」,皆待以「慈、悲、喜、舍,平等之心」。慈是與樂,悲即拔苦;一方多予人快樂,一方減除人的苦痛,名為慈悲。喜是無嫉妒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歡喜心。舍即平等心,不分冤親愛惡,一律平等看待。這四種心,名為四無量心;此心非常廣大,因在一切眾生邊起,而眾生無量,此心也就無量,故名四無量心。身心都已修治清凈,而后來修持。

  一、「鼓樂歌贊」;

  二、「右繞佛像」。鼓樂如擊犍槌;歌贊如唱念藥師贊偈等。右繞佛像,是表示敬佛。中國以左為大,印度以右為大,故繞佛皆從右而左。

  三、「應(yīng)念彼」藥師「如來」的「本愿功德」。念佛,不光是口頭稱念佛名,還要由內(nèi)心憶念佛的功德;尤其是藥師如來,更要多多憶念其因地十二大愿,消災(zāi)免難的慈濟精神,及與依報正報的無盡功德,如此才能與佛的心愿相應(yīng)。

  四、「讀誦此」藥師「經(jīng)」,要深深地「思惟」,以求理解得「其」中奧「義」,依解起行,行解相應(yīng)。五、為人「演說開示」。這是釋尊開示啟建藥師法會所應(yīng)具備的條件。我們參預(yù)法會共修,或為個人專修,都應(yīng)切實遵照釋尊指導(dǎo)的軌則去行,然后才可獲得所希求的成果。

  己二受持效益

  庚一獲福益

  『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依如來的善巧方便,施設(shè)修學(xué)藥師法門的方軌,必能獲得效益。效益中又分二,先是獲福益。

  由于奉行藥師法門,能夠得到「長壽」、「富饒」、「官位」、「男女」等四種福報,可見藥師法門對現(xiàn)生樂的重視,F(xiàn)生樂的要求,是人類普遍而本能的要求。在這人世間,能獲致綿長的壽命,富裕的經(jīng)濟,崇高的政治權(quán)位,滿堂的兒女,幾乎被看為人生幸福的極點,誰不希求?一般人從生到死,忙碌一輩子,無非為了滿足這些欲望;然而人生是缺陷的,任憑怎樣努力趣求,也難以完滿實現(xiàn)。祗有依藥師法門去行持,仗藥師如來大悲愿力的加被,始能「隨所樂求,一切皆遂」。

  我覺得,修持樂師法門而滿足這些愿望,倒還容易,唯得到之后,將如何運用這人生的幸福,卻值得考慮。例如利用長壽,多做饒益眾生、建功立德的事業(yè)。利用富裕的經(jīng)濟能力,給孤濟貧,廣作文化慈善公益。利用官位[P136]權(quán)力,作革新社會,改善民生,利益社會人群;或能更進一步,利用政治力量,護持三寶,發(fā)揚佛教精神,以促進政治的健全。若有了兒女,能施以良好的教育,為社會國家造就健全的公民,和有用的人材;從自己說,培植出養(yǎng)老送終的孝子,將來始可老而有賴。這樣的人生,不獨美滿幸福,而且才過得有意義,才切合藥師如來加被的原意。否則,壽命雖長,而所作所為,全是危害國家社會的壞事,倒是早些夭亡還干凈些!若有了錢,而不做慈善公益,或自己胡亂揮霍,或?qū)A艚o下代子孫作業(yè)造罪,還不如困窮而能安貧樂道的好。求得官位,而倚仗權(quán)勢,欺凌弱小,壓迫善良;或貪污舞弊,弄到身敗名裂,這又何苦來?又如生得兒女滿堂,而盡是不肖之徒,既不孝敬父母,又不奉公守法,終日游蕩,不務(wù)正業(yè),結(jié)果耗盡財產(chǎn),為非作歹,擾害人群;多生兒女而增添苦痛麻煩,試問有何好處?所以我們修學(xué)佛法的,對這四項,應(yīng)當愿求圓滿,但必須多加考慮,才不致弄成因福得禍。從這些地方,即可知道:現(xiàn)生樂雖好,但不徹底;要善能運用,運用得恰當,引入[P137]出世大乘,才能得到真實受用。

  前面說,藥師如來發(fā)十二大愿,對于為饑渴逼惱的眾生,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然后以無上法味,令其畢竟安樂,由淺而深。這四事,也可作深一層解釋。如長壽,世間的長壽,即使活到一百二百歲,也不過是『石火光中寄此生』;祗極短暫的一閃,便歸幻滅。若由如實智慧,證得法身慧命,盡未來際,不生不滅,那才真正得無量壽哩!論富饒,法華經(jīng)說,佛為大富長者;菩薩有無量的本愿功德,佛果有無邊的法財,受用不盡;藥師凈土是琉璃寶所成,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也都以金銀七寶等物為嚴飾,這是何等的富有?官位,佛于一切法得大自在,為三千大千世界的法王,其崇高地位,超過一切有權(quán)力者。再說男女,佛法每以善心誠實為男子,柔和忍辱為女人。所以我們修學(xué)佛法,對此四事應(yīng)該有深一層看法,要以證得法身慧命,具備功德法財,登法王位,以及有誠實和忍辱的德性為愿望,這才是藥師法門的最高境界。[P138]

精彩推薦